首页 理论教育 课改要求教师做研究

课改要求教师做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做研究的教师,是无法完美地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的。以往的课程评价教师是主角,新课程评价要求评价的主角多元化,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可以参加评价。而每个角色的充当,都要具有一定的素质与能力,不经过深入研究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

第二节 课改要求教师做研究

新课改的深化,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因素:

一、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教师做研究

陈旧的课程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更加突出学科的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还用以前的陈旧方式上课,势必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教师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经验、巧妙的方法来积极应对。不善于研究的教师不是课堂的引导者,反而会被课程内容被动地牵着走,问题的解决也就会趋于程式化,很难有统观全局的能力。

新课程更注重生活实际和人文关怀,形而上学的传统教学思想不能再自如驾驭新课程,只有教师多关注生活,多了解生活,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长期僵化的思想,多思考多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的理论,作为对课堂教学科学指导,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钻研提高。

新课程内容本身设置了许多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的探究者要求是学生,但是教师作为指导者,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探究能力,才能运筹帷幄,顺利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不做研究的教师,是无法完美地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的。

二、课堂模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做研究

全新的课程要求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课堂,现代教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现在的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合作式探究,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与新课程匹配,又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不再满堂灌,那就让学生动起来,不但动手动嘴,更要调动他们的情感,去领会体验。现在也有许多流行的教学模式,如洋思模式、东庐模式等,但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还需教师深入研究。而且也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情况、课时的安排、场地的设置、时间的多寡等多个因素来定。俗话说:教的曲唱不得。其实不是不能唱,而是怎么唱的问题。教师应该多留心、多细心、多用心,把课堂的安排当成自己的作品来对待,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满意的收获。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求教师做研究

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借助某些教学手段。新课程背景下,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走进学生课堂,它能把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省时省力,而且形象生动,这一点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越性。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能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一支粉笔就能完成的课堂离我们越来越远,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教育环境。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与应用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掌握了技术不一定恰当地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多研究思考。只有接受新知识,多做有关课程整合的研究,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做研究

以往的课程评价教师是主角,新课程评价要求评价的主角多元化,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可以参加评价。评价的过程更是改变了只用成绩衡量优劣的方式,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它更加注重激励性、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全程性、开放性等,这些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了新课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使教师在评价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评价的主角向评价活动的发起者、协调者、主持者转变。而每个角色的充当,都要具有一定的素质与能力,不经过深入研究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评价的正确与否,这时教师是掌控全局的统帅,运作是否成功,体现的是教师课下研究工作的成效。

总之,新课程改革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倡学校的教育应为学生一生奠基。肩负如此重任,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完善教育手段,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研究与探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