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专家型”教师

做“专家型”教师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家型”教师可以说是教师自我发展设计的顶峰。因而“专家型”教师能够对教学中的问题做出新颖而恰当的解决。教师专业化为确立“专家型”教师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成为“专家型”教师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一般来说,“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做“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可以说是教师自我发展设计的顶峰。所谓“专家型”教师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主要是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专长,具有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中富有创见,能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及时而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来促进教学顺利地进行,能够产生较高教学质量的教师。“专家型”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同时“专家型”教师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成为研究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而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

“专家型”教师具备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的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订观察计划或实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够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作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的能力。

“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各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性知识。“专家型”教师还具有教特定学科所需要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了解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了解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清楚教学目标和目的。除了拥有这些丰富的知识,“专家型”教师还能将这些广博的、可利用的知识灵活地组织起来,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等方法融入教学中去。

(2)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领域内,相对于非“专家型”教师而言,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问题。“专家型”教师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广泛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各种信息联系起来,且只需很少或无需认知努力便可以完成多项活动。“专家型”教师对于某些教育技能已经程序化、自动化,这使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专家型”教师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即在接触问题时他们具有计划性且善于自我观察,时机不成熟时,他们不会进行尝试,而在教学行为进行过程中,他们又能主动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的调节。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一般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都是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但“专家型”教师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能够鉴别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能够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重新加以组织。他们的解答方法既新颖又恰当,往往能够产生独创的、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法。因而“专家型”教师能够对教学中的问题做出新颖而恰当的解决。

教师专业化为确立“专家型”教师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国内外的学者对教师的素质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美国学者论述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有三方面特征:①亲童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考虑学生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进步。②安全感。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自信和随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师威信。③个人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组织、班级管理、课业规定等方面具备使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魄力和态度。

我国学者叶澜提出未来教师的理想风格:“对人类的热爱的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

唐松林等人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即教师素质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是这三个维度组成的精神世界,其中认知结构起导向和支配作用,专业精神起动力作用,教育能力起保证作用,三者是彼此联系但相互影响、制约、渗透的有机统一整体。

“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与一般教师的素质结构既有相同点,也有其特殊点,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专家型”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个体的人格魅力的反映。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2)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否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区分一般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成为“专家型”教师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专家型”教师的科学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树立尊重爱护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②树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的教师观;③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

(3)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专家型”教师更需要具有这一点。

一般来说,“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家型”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内容。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家型”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应具有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根本所在。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一般来讲,它包括以下几种能力:定向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这六种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发展水平,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风格。

(4)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专家型”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21世纪的发展呼唤创造型教师人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区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

“专家型”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对教育发展具有前瞻能力,能迅速感悟、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具有教育智慧,及时把握教育时机,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尊重科学,不盲从和迷信权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善于进行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会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下面让我们通过李庾南老师的成长经历来感受“专家型”教师的魅力。

她没有大学文凭,高中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岗位;她没有行政职务,至今仍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然而,她执著地追求,顽强地拼搏,不断地超越,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实践,创立了效果显著、影响深广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她就是江苏省首批名师、数学特级教师李庾南。

1978年,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压抑,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李老师毅然摒弃了“年年卖旧货”的机械重复式教学,在领导的支持、同伴们的鼓励下,她提出了“学生自学数学能力及其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踏上了漫长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探索之路。那时,课堂上仍然充斥着“满堂灌”的现象,许多老师熟视无睹,而李老师却不甘现状,知难而进,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上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公开课。这堂课在得到部分专家学者赞许的同时,也引来不少非议和责难。

可这些并没有击倒李老师,她通过认真总结,更加勤奋刻苦地继续在教改之路上探索与拼搏。为了弥补教育理论方面的不足,追踪课改前沿信息,每个暑假她都要赴扬州师范学院,接受专家学者两个星期的个别辅导。

1984年,为了撰写一篇论文,她多方向老师请教,与朋友磋商。她曾经早上六点从扬州出发,赶往镇江;而后再从镇江赶赴常州中学;傍晚又风尘仆仆地赶往江苏南京,直到后半夜,她才到达南京朋友的住处。一夜只睡三个多小时,第二天一早又急忙赶往江苏省教研室,向有关专家学者求教。她一天奔波了四个城市,收获是沉甸甸的。

1984年早秋,名不见经传的李庾南老师带着凝聚着自己与众多师友心血的论文,赶赴安徽,参加全国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这次会议上,李老师严密的论证、精确的推理、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征服了小组的同志,也征服了与会的专家学者。

随着同仁的祝贺、记者的采访、媒体的报道,李庾南的名字像长了翅膀,迅速地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从那以后,不断有外省、外市的学校邀请她去讲课讲学。每次她都精心准备,抓紧机会向别人学习,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大超越。

在繁忙的教学、教研之外,李老师还阅读了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名著,曾两次赴美国考察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开阔自己的认知视野,拓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在26年教改研究中,她倾情于学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历了由数学学科到多学科、由初中到高中、由校内到校外的推广研究,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日益显著。

在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李老师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即“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她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作用是在导向、帮助、激励、评价、点拨、释疑、解惑中发挥的。她在几轮实验和推广中,十分注意吸纳、丰富、扬弃与拓展,聚焦一个方向,打造一个团队,坚信自己的能力,主动赢取各方理解和支持。因此,教育思想不断刷新,教学技艺日益成熟。

从1978年以来,她以写促思,出版了七本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还应邀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等拍摄理论讲座、教学录像近两百讲;远赴北京、辽宁、广东、新疆等26个省、市、自治区作学术讲座150多场次;多次举办市、省、全国性的教育教学改革讲习班,培训了教学骨干、教研人员、高师院校的学生达两万多人次。

普通老师李庾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令人倾慕的成绩:她荣获过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的最高荣誉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她是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