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旅游与演艺文化的结合,吸引众多游客,拉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此外,现代工业生产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的文化体验博览园也已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21世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2010年9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黄河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多元支柱产业,而文化旅游产业则成为兰州市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主要抓手和先导产业。目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文化旅游不仅是在自然景区体验,而且是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等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体验。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已经进入“产业融合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广泛深入地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衍生出各种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形态。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一样,兰州旅游业横向、纵向合作的态势进一步增强,除了与传统古文化的结合外,旅游业日渐与工业、农业、民俗、演艺、饮食、商务、教育、宗教、节会赛事等文化元素融合,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元素日渐丰富和多元化,兰州文化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一)旅游与演艺文化的结合

优秀的演艺文化能集中表现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兰州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兰州舞台艺术精品演出、春节文化庙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文化旅游演出剧目曾轰动海内外,已成为兰州城市形象名片。《丝路花雨》的创作和演出标志着中国“敦煌舞”诞生,被誉为“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大梦敦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享有“西部艺术第一品牌”、“可移动的敦煌”等美誉,成为中国原创舞剧中的顶级之作,敦煌文化由此也成为海内外旅游团体追崇的目标。另外,3D立体风光与歌舞完美结合的《炫彩之旅》,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文化震撼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兰州市在全国有影响的演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品牌演艺节目。旅游与演艺文化的结合,吸引众多游客,拉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二)旅游与出版传媒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一些书刊等文化产品不断促热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热浪。目前,兰州的《读者》杂志已办出了精品,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效益,与《读者》相关的产业链条正在加长和联结。近年来,《读者》杂志连续获甘肃省和国家期刊奖,是中国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并以多种形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读者》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品牌价值逾76.45亿。作为中国期刊界的第一品牌,发行量曾经一度突破千万,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个发行量突破千万的大刊,《读者》发行量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许多游客慕名来到兰州,一睹《读者》的“芳容”,极大地促进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可以说,《读者》在扩大宣传兰州,提高兰州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兰州出版传媒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推动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三)旅游与节会赛事文化的结合

节会赛事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佳载体,一些有影响力的展示地方特色的各类节会赛事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大批游人参加,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而且成为集中展示当地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民族民俗风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地平台。多年来,兰州通过举办一些大型节会赛事活动,“节会经济”的综合效应显现,加速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比如,兰洽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兰州水车节、兰州黄河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会、兰州安宁蟠桃会、兰州什川梨花会等节会的举办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据统计,2010年国庆期间,水车博览园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1.2%,游客的大幅增加,得益于兰州成功举办兰州水节车。旅游与节庆会展的对接,充分展现了兰州丝路重镇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提升兰州文化旅游品位,对加快兰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旅游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

兰州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已公布的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可以看到,社火、花儿、傩舞等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兰州已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通过展馆和演播大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形式展示老兰州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穿越时空隧道,获取精神享受,构成美好回忆,深刻体验兰州民俗文化的厚重感。另外,兰州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开发成旅游商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而且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观。如兰州刻葫芦远销英、德、日、美等国,成为兰州出口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出口在万枚以上。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五)旅游与工业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工业文化旅游日益兴起,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兰州工业遗产资源丰厚。兰州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西北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一些老厂房、老设备具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和工业生产、建筑、美学及其他人文信息,它们记录着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足迹”。兰州交大天佑园火车主题公园,现陈列有三种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做出汗马功劳的机车,此外,还包括“东方红21型”内燃机、“上游”型蒸汽机车,对人们了解机车发展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左宗棠在甘肃创办的兰州制造局开始,到后来的兰州织呢局,兰州可以说是甘肃近代工业的摇篮。新中国建立后,“一五”时期,兰州被确定为共和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在“三线”建设中兰州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工业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及手工业作坊给兰州留下丰富的记录,兰州近现代工业发展轨迹和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存成为兰州吸引游客,发展文化旅游业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此外,现代工业生产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的文化体验博览园也已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为传承、弘扬葡萄酒文化,莫高公司打造的专业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和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心,是集参观、展览、旅游、品鉴、窖藏、体验为一体的酒庄,目前已成为兰州市一张新的工业旅游名片,游客可以以参观、互动等多种方式体验葡萄酒文化与酿造过程,旅游与工业文化的结合成为兰州吸引游客的又一景观。

(六)旅游与黄河文化的结合

兰州是唯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成了兰州自然天赐的文化资源和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围绕黄河做文章,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促使旅游业与黄河日益融合,黄河风情线、中山铁桥、中国MBA黄河漂流赛、羊皮筏子等构成了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而“百里黄河风情线”就是利用黄河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建筑群、雕塑及专题博物馆,如银滩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百合园、“黄河母亲”等一批景点,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华夏始祖园、陇上名人园、安宁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文化主题公园,如今,百里黄河风情线已成为集休闲、雕塑、园林绿化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兰州标志性景观,受到游客的赞赏。此外,依托黄河,还形成了黄河文化产业带。兰州利用黄河已建成的文化设施和在建设施,有甘肃省会展中心、非遗陈列馆、秦腔博物馆、水车博览园、黄河广场、甘肃大剧院、黄河艺术馆、城市桥梁博物馆等等,初步形成集文艺演出、广告会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尤其是以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彩陶博物馆、兰州国学馆为代表的博物馆、展览馆,旅游者可以在黄河风情线上品味古老秦腔、感受传统非遗、领略深厚国学,享受到充满独特体验与感受的文化服务。

(七)旅游与农业文化的结合

旅游与农业结合,形成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不同形态。近年来,兰州紧紧围绕“城市农业”的发展思路,依托农村生活方式、风味食品、田园风光、小康村和生态村等新农村风貌,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区、水利工程、森林资源、优美的农村景色、自然环境、特色农畜产品种养殖地和特色的民俗风情等,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文化农业,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农家乐和高新科技农业观光园,形成兰州农业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尤其是全市近郊县区和旅游景点周边的农家乐发展迅猛。据了解,目前,兰州共有1000余户“农家乐”,极大地繁荣了兰州文化旅游市场。兰州初步形成了安宁鲜桃、皋兰什川古梨树观光采摘园;梨园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观光采摘农业园;红古沿湟滩涂地垂钓休闲园、设施农业观光园;南北两山为主的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园和榆中高原夏菜、永登苦水玫瑰观光农业园等多元化的农业文化旅游格局,乡村、田园已成为都市人竞相追捧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旅游与农业文化的结合,既让游人回归自然,享受农乐,又学到了许多种养知识。

(八)旅游与红色文化结合

红色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不仅在开发保护中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而且可以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兰州是中共在甘肃活动的最早地区之一,留下许多革命遗迹、遗址,其中保留最为完好的如八路军办事处、解放兰州战役遗址等,如今,兰州“八办”纪念馆已成功入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并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单位。人们走进兰州红色文化遗址,既能了解到兰州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当年人们的生活状况,体会祖辈们的艰辛历程,也能看到八路军、解放军在兰州的解放、发展历程中的壮举,并能感受到兰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二、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兰州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大力实施兰州大旅游圈战略,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战略举措,兰州文化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为文化旅游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地区发展旅游业创造环境、增加后劲。近些年,兰州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兰州作为西北最大的交通枢纽,境内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兰州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市内60余处旅游景区(点)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特别是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兰州市旅游基础设施的一大亮点,成为兰州对外宣传的名片。沿黄河风情线已建成水车博览园、金城关文化风情园、百合公园、龙源、湿地公园等,尤其是秦腔博物馆、非遗博物馆、兰州国学馆、彩陶陈列馆、甘肃地质博物馆等的建设,不仅保护了兰州市的历史传承,提高了文化品位,而且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旅游景点。此外,正在建设中的青城古镇和鲁土司衙门世行贷款项目、什川旅游生态旅游区项目、“引大入秦”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兰州航天城等旅游项目,将极大提升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档次和服务水平。

(二)文化旅游收入呈现显著增长态势[1],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近几年,兰州市旅游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态势,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74亿元,年均增长25%,累计实现旅游收入较“十五”期间增加101.2亿元,增长126.8%,旅游收入位列全省首位,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68.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69.7%,入境旅游收入963.2万美元,同比增长40.8%,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5.8%,占第三产业的11.6%,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6.8%,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兰州市的文化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了“行、游、购、食、宿、娱”配套完善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心”、“一带”、“四区”、“六镇”、“九线”的“11469”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多种业态多元发展的体系基本建立。

(三)旅游节会赛事效应显著,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多年来,兰州通过举办具有兰州地域特色旅游节会赛事,以及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国内国际“旅交会”,倾力打造“丝路名城、黄河明珠、山水城市、水车之都”的旅游形象,提升了兰州旅游美誉度和知名度。2010年共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各类节会300家次。“兰洽会”、水车文化旅游节、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州黄河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会、兰州什川梨花节、兰州苦水玫瑰旅游节、兰州青城民俗旅游文化节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会精彩纷呈,尤其是2011年举办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兰州段比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等国际性的赛事,不仅是单纯的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度提升,它引起了国内各界人士对兰州的广泛关注,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朋友到兰州来旅游。据最新资料显示,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后,各地来兰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节会赛事效应明显。2010年兰州市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26.7%,旅游接待人数列全省首位。节会赛事对宣传兰州、展示兰州,提高兰州的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兰旅游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旅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集群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旅游企业稳步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日益提高。目前,全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53家,旅行社164家,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商店、旅游餐馆等旅游企业共50多家,景区景点64处,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A级旅游区(点)19处。与此同时,兰州文化企业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不断积聚要素,逐步形成了文化旅游集群。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高新区动漫数字产业园、东方红影城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陇萃堂文化产业生产基地、古一徵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各具特色,已初步形成互相呼应、互为补充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其中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已成为展示民俗文化和旅游特色的窗口,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文化旅游内容生产的融合点。

(五)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升

从总体上看,兰州旅游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业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展,行业素质稳步提升。目前,兰州注册导游人员3869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8万人,全市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中,高中级管理人员分别为1120名、312名。“十一五”时期,全市各级旅游部门注重把加强人才培育、岗位技能培训作为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全行业累计培训从业人员3万多人次,吸纳就业1万余人。2010年,对导游人员、景区讲解员和“农家乐”从业人员重点开展了集中培训,其中举办导游培训班10期,培训导游人员2010人,占注册导游的63%;景区讲解员培训班4期,培训讲解员70人;培训“农家乐”服务员35人。通过培训,兰州市文化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得到迅速提高。

(六)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兰州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将旅游行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兰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兰州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尤其是《关于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提出“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节点城市、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并将文化旅游确定为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重点之一,把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先导规划,为兰州旅游业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及行业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另外,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明确了市级财政在2011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基础上,逐年增加投入。“十一五”期间,世行贷款、政府对旅游基础实施投入及社会投资累计达到65亿多元,主要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10年投入开发资金达10亿元,鲁土司衙门旅游景区和青城古民居两个项目也获得世行7187.87万元的投资支持,为培育发展兰州文化旅游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兰州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城市”、“丝路夏宫”等荣誉称号,提升了兰州旅游的知名度,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起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七)旅游区域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综合效益日益凸现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旅游走向合作成为共识。联合宣传推广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对接、旅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兰州已与国内18个旅游城市建立了协作关系,加强了与中国西部旅游城市组织的广泛合作,加大了与省内地市州旅游城市的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了甘肃中部(兰州、白银、天水、定西、临夏、甘南、武威)旅游城市和三省(甘肃、青海、四川)五地(兰州、甘南、临夏、阿坝、黄南)区域合作机制,与兰州、临夏、甘南、白银、定西、天水六市州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并与部分城市签订了互送客源、互通信息的交流合作协议,区域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三、制约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些年,兰州市文化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兰州文化旅游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与国内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观念、体制、市场、政策、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困境尤为突出,竞争实力不强,开发和运营水平低,使兰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文化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推动作用还比较弱,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文化旅游业发展还达不到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要求。制约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旅游企业竞争力较弱,促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总的看来,兰州文化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文化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弱,从而导致了兰州旅游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所占份额较低。一是旅游企业整体水平不高,效益低下,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不明显。兰州现有大多数旅游企业层次低,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效益不显著,市场竞争力弱,存在“散、小、弱、差”,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共享,大大降低兰州文化旅游业开发的水平和质量。二是粗放式经营突出。目前,兰州市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滞后,对丰厚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开发阶段,产业链短,关联度不高,组成文化旅游产业各部分之间只是形成了一种松散的结合和简单的数量叠加,再加上经营方式陈旧,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致使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与资源禀赋和现有条件相适应的旅游经济体系尚未形成。

(二)人力资源素质整体不高,旅游人才缺乏

随着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游客需求的提高以及国际旅游企业进入的挑战,文化旅游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会不断提高,需要大批管理、公关、导游、优秀服务员工和娱乐方面的旅游人才,但是从目前兰州市各类旅游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来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与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总量不足、层次和质量不高、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现象都大量存在。一是由于旅游人才开发和教育培训相对滞后,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技能不高,竞争力不强。二是旅游人员过剩与旅游人才奇缺同时存在。总的看,兰州旅游人力资源充足,但高级旅游人才,如旅游(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及导游)管理和服务、项目开发与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乏,特别是熟悉业务、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三是旅游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目前,兰州文化旅游行业中,传统型旅游人才相对充裕,而既有本专业专门知识技能、又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十分匮乏;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大量集中在市区条件较好的文化旅游部门,基层从事文化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人才十分匮乏,这种结构和分布情况极不利于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开发。

(三)旅游品牌创新不足,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不足

目前,兰州文化旅游品牌的地位与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称,缺乏特色产品、主导产品和精品名牌。长期以来,兰州文化旅游发展过分依赖于资源性开发,而创意性文化旅游品牌较少,大量的旅游产品层次都比较低,市场竞争力缺乏,因而,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很小。此外,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够、互动性不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兰州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更多体现在于景区的融合,文化和其他产业链融合相对比较薄弱,文化旅游产业结构较单一。

(四)经济实力薄弱,旅游投入偏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兰州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兰州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低。2010年兰州生产总值为1100亿元,相当于广州的1/10,在西北省会城市中虽居第三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23位。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财政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偏低,尤其是政府导向性投入较少,大大限制了经济对文化旅游的支撑力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政府仅投入旅游宣传促销经费800万元,落后于周边城市(西安列支1000万元、乌鲁木齐列支2300万元用于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对旅游的投入数量较小,而社会融资的渠道又很不畅通,特别是省外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兰州文化旅游行业的程度不足。资金短缺使兰州的文化旅游企业经常陷入投入不足的困境,许多好的旅游项目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因资金短缺不是推迟,就是延期竣工,致使兰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大大限制了旅游企业的生产与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市场不健全

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致使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序经营和有效管理难以实现。目前,兰州市许多旅游景点、景区分属文物、林业、建设等部门管理,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等权限模糊,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一个景区点多头管理,相互掣肘,恶性竞争,在开发利用上,由于各自利益所致,矛盾重重,很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这种切块管理的方式既损坏了游客利益,又严重制约着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合作机制不健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分享。从旅游线路的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功能区之间的合作来看,兰州文化旅游业缺少有效的合作机制,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完全形成合力,甚至还存在一些对游客和资金的争夺。三是旅游市场不完善。行业垄断现象时有发生,文化旅游领域的要素市场、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市场在文化旅游领域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兰州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企业的正常竞争。

(六)宣传促销力度不足,效果不明显

就目前水平来看,无论是从宣传的广度还是深度上,兰州与其他文化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旅游促销资金的严重不足,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薄弱,促销宣传声势不大,尤其在交通枢纽地带对兰州文化旅游的宣传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另外,兰州在提高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知水平、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方面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与媒体的合作也显不足。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渠道立体宣传不够,宣传效果不明显,成为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大“瓶颈”。

(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础。近年来,兰州交通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兰州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兰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设施配套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旅游发展不相适应。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较差,导致景点无法形成组合优势。另外,基础配套条件不够完善,接待设施落后,游客舒适度差,尤其是旅游景区周边饭店、宾馆、厕所等配套设施落后,数量不足、质量低劣,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兰州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是兰州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发挥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靠文化来增加旅游的品位和质量,推动兰州文化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

(一)制定科学规划,努力构建大旅游格局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牵涉了许多行业,联动性很强,涉及文化、旅游、传媒、环保等部门,需要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调动地方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一是规划先行。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大局出发,从产业的规律出发,谋划兰州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把发展文化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总体战略进行部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地区、重点旅游线路开发、景区景点建设等配套规划和专项规划,真正做到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和相关行业、单位的专项规划相配合,为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兰州各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立足实际,依托兰州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以兰州市委统一领导,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旅游格局,使兰州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不断提升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整合旅游、宣传、文化、新闻、广电、出版等资源,充分发挥旅行社、旅游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和民航、铁路、交通等企业在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作用,创新推介形式,形成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展示推介兰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让人们了解兰州,向往兰州,到兰州来旅游观光。一是树立人人代表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大使的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二是散发各类宣传资料、发放免费旅游消费券等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在主要客源城市繁华地段、城市出入口和车站、宾馆、机场、旅行社等公共场所设置设立旅游形象广告牌、宣传展板、光盘、折页等宣传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促销推介活动,以激发游客来兰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利用各类赛事、节会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旅游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兰州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会以及开展景区主题月活动,形成宣传推介兰州文化旅游强大声势和效应,以此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和游客来兰参与考察、旅游。四是加强与媒体广泛合作,多渠道立体宣传,提升了兰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影视戏剧制作播出等形式,开展集中、连续、深入、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全国和本地主流媒体,搞好兰州文化旅游公益宣传。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文化旅游信息。组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省市新闻媒体对与兰州文化旅游相关的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系列宣传报道。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兰州市、县政府网站、旅游景区(点)网站和旅游企业网站,充分发挥其宣传促销、咨询服务的快捷便利优势。五是加大旅游宣传品研制力度。精心制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专题片、纪录片以及电视节目专栏、地图册、光盘、台历、扑克、明信片、折页等旅游宣传品,借此对兰州旅游区景点、民俗风情和特色饮食等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兰州文化旅游市场占有率。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资金支持是培育发展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最重要保障。创新思路,广开筹资渠道,坚持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运作机制,形成财政投入,企业、社会和民间资本以及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兰州文化旅游业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一是适当加大财政资金导向性投入和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文化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启动和精品项目和旅游商品研发。二是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由银行建立快速审批机制,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或通过贴息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支持旅游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参与兰州文化旅游业开发。三是采取优惠措施,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注入兰州文化旅游业。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兰州文化旅游,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兰州市的文化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本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最佳结合,解决兰州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四是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进行政策性融资。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省上的支持,改善全市旅游基础设施。此外,积极争取旅游国债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助推兰州文化旅游业开发。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培育发展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核心资源。紧紧围绕兰州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大力实施旅游人才工程建设,建立一套适合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努力发现、加快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文化旅游人才,使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上与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为实现旅游强市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一是探索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依托兰州各种旅游培训机构、旅游专业院校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采取委培、代培、岗前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地分层次地培养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形成各相关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和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兰州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二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适应兰州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考核、使用的制度和机制,为兰州文化旅游人才的成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各项政策,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规划和营销策划人才和复合型的旅游人才,不断增强兰州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实力和后劲,真正实现以人才推动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

(五)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能不能做大做强,关键是有没有一批质量高、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兰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特别是把黄河的文章做足、做活、做大。精心设计、打造一批具有兰州地域特色、符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增强兰州文化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景区、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以黄河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节庆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文化旅游为主的五大精品旅游线路。做好黄河水文章,规划建设黄河兰州段系列主题园区,使黄河兰州段旅游观光成为具有强势竞争的著名品牌。整合全市旅游节会资源,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节会赛事品牌进行统筹规划、开发和包装,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兰州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二是做强做大现有的著名旅游品牌的衍生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兰州现有的旅游品牌带动文化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尤其做大做强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杂志、百里黄河风情线等为代表的歌舞、影视、戏剧、动漫、书刊、城市雕塑等文化品牌及衍生产品,释放或增强文化品牌的外溢效应。通过旅游品牌的带动,提高兰州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推动兰州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三是加大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创新力度。重点研发体现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艺品、纪念品(彩陶复制、黄河奇石、微雕葫芦、黄河水车等)和陇原精品土特产(蕨麻、富硒高原夏菜、百合、当归等)、玫瑰系列产品等旅游商品,以及兰州牛肉拉面等风味小吃精品和陇菜体系,让这些产品成为兰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名片”。

(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发展兰州文化旅游业夯实基础

旅游基础设施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加快旅游景点和周围环境、交通的改造和建设,以适应兰州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实施旅游畅通战略,重点改善通向主要景点、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抓好以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景点内部的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提高兰州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畅通兰州市与省内外、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强景区景点项目建设。精心策划、论证、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实施黄河风情线提升工程。以重点景区景点、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和游客集散地为中心,加快建设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综合性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管理,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继续抓好旅游景区、景点停车场、旅游公厕、通讯安全防护、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另外,加快建设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旅游资讯服务,为兰州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七)培育和壮大文化企业实力,进一步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一是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龙头企业。一方面,全力支持兰州现有的文化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形成兰州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整体提升兰州文化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支持兰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创造条件同国内外文化旅游企业、非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兰州文化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以增强兰州市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加强区域联合协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大环境。充分发挥兰州特殊的区位优势,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推进兰州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广泛开展兰州与省内外、沿黄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以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为目标,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形成全方位文化旅游合作的新格局,实现市场互换、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多方合作、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互利共赢,达到文化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旅游公司来兰州落户。大规模地开展旅游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尤其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参与兰州文化旅游业开发。

参考文献:

1.兰州市旅游局.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汇报[R],2011-5.

2.李晓霞.做好黄河文章畅谈发展大计.2011-08-07.

3.李斌,董锁成,李泽红,郑华玉.兰州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

4.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旅游局.2010兰州旅游亮点[J].西部之旅,2011-01-03.

5.市旅游局.关于报送201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2011年工作安排的报告[R].2010-11-16.

6.“十一五”旅游业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新契机迎来新跨越[N].兰州日报.

7.潘恩.2011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R].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执笔:李俊霞 刘心刚

【注释】

[1]由于旅游收入和纯粹的文化旅游收入很难区别,故本文中文化旅游的收入以旅游收入计算,旅游者等同于文化旅游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