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第三节 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含义1. 全面、健康的发展。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

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第三节 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1. 全面、健康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依赖于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所包括的内容应该很多,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人口、环境、自然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不仅包括GDP的增长,而且包括税收的增加,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后劲的不断形成;等等。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是健康的,没有水分的,非畸形的,亦非大幅起伏波动的。

2. 协调、有序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自然,经济发展中的一、二、三产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教育、科研、推广等诸多因素,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共同形成有序的系统,和谐、有序地运作变化,发展提升。

3. 优质、高效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优质、高效的。我国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应完成的历史性重任也要求其优质、高效地发展。这里说的优质、高效,是指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实用技术相结合,以优质为第一目标,最大限度地节本增效,不断地变革与提升产品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www.guayunfan.com)

4. 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掠夺资源为代价,发展既要保持在自然和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持和稳定自然资源质量,维护和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又要力争使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至于那些只顾一时政绩,只讲一时速度,不顾生态、不讲环保、不管后人,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搞所谓的高速发展,不仅应该杜绝,而且应该痛斥和严惩。

5. 以人为本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生存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生产劳动环境、生态环境)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的手段首先是充分尊重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二、职业教育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1.开发县域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职业教育。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县域人力资源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步伐。人力资源开发最直接、最有效地途径就是加强职业教育。

多样完善的职业教育,有着许多优点。一是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经济结构调整培养相应人才。二是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对技术层次和类型的不同需求,为人们就业、转业、升级提供多种机会。三是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能有效解决大学升学率低和家长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矛盾等等。由于职业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快捷地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因此,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形成只有27%的学生上大学,73%的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新中等教育结构和“中职、大专、工业技术学院”完整、一贯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解决了教育与经济发展脱离的问题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和学生、家长一味追求大学文凭的难题。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技术教育,一方面在普通中学设立职业技术课程;另一方面大力兴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技术培训方面实行“技能发展基金”制度,规定私人厂商必须为职工缴纳一定基金作为职业技术培训费,这使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有了保证。德国历来就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一直实行“双轨制”的培训计划,即把职业学校里的教育训练同公司企业里的培训结合起来,使青年人在正式工作前就能掌握一门技术或某种专业技能。这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发展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职业教育是加速县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路径。古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主要依靠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而近代社会则是依靠科技来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的改善。但这种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更新的推广要有一个“桥梁”、“纽带”,那就是职业教育。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再生产,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使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特别是对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培养更为突出。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像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应该是1∶3∶10,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这个比例,技术工人不但量少而且素质达不到要求。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线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原因,影响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转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很明显,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加速生产技术的更新,通过培养适合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3. 职业教育是提高县域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源。因为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县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育、人口、卫生、生态环境、社会福利、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的素质,优化社会运行机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1. 职业技术教育对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十几年前美国人奈斯比特的著作就有关于“电子小屋”的描述,那是未来科学家的畅想。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以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电子小屋”实验区在美国、日本等国热火朝天地进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将极其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未来的人们可以在“电子小屋”通过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及时了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卫生、体育等各方面的信息。这就意味着将来报刊业要发生根本变化。电子图书馆只要一座光盘库,人们就可以在“电子小屋”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尽情博览。这就意味着现在的图书馆、印刷、造纸业都要发生根本变化。高速自动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使“无人工厂”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决策系统、档案数据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及时作出决策并通过电子信箱迅速把指令下达到最低执行层。此外,电子娱乐、电子邮政、电化教育、电子购物、电子医疗等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大大节约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时间的节约意味着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人们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与才能开展各种艺术、科学、体育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2. 职业技术教育对脑体劳动差别及城乡差别的影响。一个社会受过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脑力劳动者人数的多少,是这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力劳动者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多,因而使社会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消灭,不是通过既要从事体力劳动,又要从事脑力劳动两者的结合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此消彼长的漫长过程来完成的。由于出现了机器人、柔性加工体系、无人车间,智能化的生产将使原来意义上的体力劳动逐步减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需要。

城乡差别的产生曾经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又为城乡差别的消灭创造了条件。

四、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产业化

目前,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县域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优秀的建设者。在很大程度上,县域内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直接输送到社会,成为本县域技术人力资本的输出源。县域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本县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上要紧密联系当地实际需求,才能切合实践,过时的和人才本就过剩的专业应该采取缩减措施,时刻把握农村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及时设置当地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专业。积极发展中等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灵活掌握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坚持教学与生产、动口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掌握生产技能。

1. 产业发展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因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这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原始动因和持续动力。

人类最初的产业分工并不明显也不固定,主要表现为为了生存和活命而进行的随机性的狩猎和采集,即通过带有一定本能行为(糊口)的劳动来体现的。如果要溯本求源的话,人类最初的产业就是偶然的、分散的、带有一定随机性的(时间、地点、对象、人员、工具、结果等)、组织化程度很低的狩猎和采集劳动,即产业就是劳动,目的就是生存。

在这种产业形态中,人类早期为了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需要,必须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这时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是通过日常生活和日常劳动实现的,是典型的经验传递和实践观察,即在干中学。这是人类早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显然这种教育也带有随机性、偶然性、分散性和非计划性。这时教育与劳动融为一体,即通过劳动来学习。

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逐步掌握,并开创了农业文明社会,之后伴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工业革命以及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劳动分工的细化,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形成了第一产业(大农业)、第二产业(大工业)、第三产业(大服务业)以及今天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和被叫做大自然代理人的环境产业(第五产业),同时形成了数以万计的职业岗位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社会的进步、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和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强,依靠经验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如果没有劳动者系统的专门的集中学习,大量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难以得到有效传递,也就根本无法胜任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要。伴随这种情况的形成和发展,专门的教育机构出现并形成了。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即教师和师傅;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即学校;出现了专门管理和经营学校的人,即校长;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即小学、初中、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大学;出现了全国性和地方性教育管理机构,即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育组;出现了教育学专家和教育学理论,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等。

职业教育被从产业中独立出来了,并且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壮大起来。产业规模越大、发展越快,职业教育规模就越大、发展就越快,即产业的经济剩余决定了教育的规模,产业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教育的层次和专业设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规模决定了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产业的结构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格;产业的发展速度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产业发展的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总而言之,产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为职业教育所能提供的基本供给。

但是产业对职业教育本质上的决定,并不能表明现实运作的状况就能体现这一实际效果。因为这一关系是需要传递的,传递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否则只能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关系和联系。传递也会有损失、增加和改变。不同的传递路径和传递机制,决定了不同的传递方向和传递内容以及信息改变情况和传递效果。产业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呈现为两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早期分散的直接联系转化为系统间的间接联系,如同货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之后,货币要转化为商品,商品也要转化为货币一样,两者之间出现了分离后的转化和平衡问题。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向的作用,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

教育一旦分离出来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就有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存在发挥作用和效应,即对产业发展的反作用。

2. 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分工的变化及科技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人才市场需求的晴雨表。

与市域经济比较看,中国大部分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四个失衡:产业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就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是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基本上取决于需求结构。目前,县域经济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第二产业的高增长,而消费的低速增长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导致第三产业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更明显慢于第二产业的增长,其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产业结构失衡状况继续恶化。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又直接导致了产品的滞销和利润率的下降。

产业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失衡。在过去20多年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但是,目前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太高,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又明显偏低,既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太低),直接加大了县域社会的就业压力。产业结构失衡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直接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各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就可反映出来。如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郊县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即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居第一位。以1984年为例,第一产业占61.5%,与这种产业结构相应的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力等类别上。这些学校在这些专业的当年招生数要远远高于面向第一、第三产业的专业。到1992年,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到48.8%,仍居三大产业之首,相应的第二产业学校的当年招生数仍是居高不下。

随着北京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又有了新的变化,即第一产业的萎缩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到1995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85年的33.3%上升到50%,从业人员的比例也由1985年的38.9%上升到49%,上升了10.1个百分点。早在1983年,北京召开了城镇地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职业高中以发展第二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为主的方针。同时根据首都特点和需要,要求北京市应具有相应的国际交流能力、运输能力、通讯能力;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及门类齐全、行业配套、服务周到、繁荣发达的第三产业为指导思想,确定职业高中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专业,开设财经、文秘、计划统计、工农商企业管理、城市服务、艺术类、师范类等专业,占总专业数的80%,以缓解第三产业人才紧缺的矛盾。

1984年,北京市职业高中数为118所,所设专业61个;而到1985年,职业高中的数量增至208所,专业猛增到232个。如为适应首都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几所职业高中,培养了上万名外事服务人员,分配到100多家宾馆饭店。职业高中为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格的初等人才。

到1997年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已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即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第三产业占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3.8%。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促进商品化、产品化和国际化,加快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主的新技术产业群。

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97年,市技工学校由主要开设为第二产业服务的专业,逐步向第三产业渗透,积极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专业。属第二产业的专业由原来的占90%以上,调整为60%左右;属第三产业的专业发展到30% ;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发展到10% 。同年内,北京市教委为适应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4所市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新设专业40个,涉及物价管理、保险、室内设计等紧缺专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教育主动研究社会各种分工以及人才结构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项行之有效地措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和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

(2)社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分类依据和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按照社会分工形成的职业需求(包括个人的、社会的)而组织进行的教育。因此不同层次的社会分工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富国论》中就提出了技术分工的理论,即把生产工序分割成许多不同工序,从调查、研制、生产加工的不同工序,到产品的调试、维修等,均分别由不同的专门人员担任,每个员工固定在各岗位上,形成流线型的分工体系。其目的在于“以批量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与这种技术分工体系对应的人才类型是那种“专业针对性较强、有专门岗位操作技能的、能在一个固定岗位从事生产劳动的”熟练工人。

北京市郊县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处于这种技术分工阶段。职业高中、各类技校也适应了这种社会分工的要求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开设初期,专业的设置都是以工种分类科为主要的依据。以北京市房山县的技工学校为例,专业具体划分为车工、钳工、铣工、磨工、刨工、焊接工、铆工等。与之相应的职业高中、中专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也以其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较专业化操作技能受到生产线的欢迎,从而为北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许多行业产生了分化和综合,出现了新的职业。部分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或被合并,或被取消,劳动者在行业之间的流动成为趋势。原有的技术分工,因其所表现出的刻板、僵化而不能适应社会分工的要求,使新的社会分工的诞生成为必然。

从技术分工到劳动分工,既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同时又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与这种分工理论相对应,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在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同时,要拥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职种的不断变换。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面则要求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原有的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学生,因其专业面窄而在就业市场难以找到工作。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比20世纪80年代有所压缩。到1997年底,北京市职业高中有174所,比1990年的221所压缩了47所,专业为240个,其中三产类专业占71.48%。原则上不再开设新校,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基础文化的学习。

(3)科技发展的作用。利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随着科技向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不断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得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待加工的物质资料,已不仅仅是自然资料,而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物,如半导体材料、优质铝合金、高性能塑料等,从而产生了许多新产业部门,因此对职业教育培养新型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开设新型的与这些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从而拓展了专业的广度;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化,许多已开设的专业也不断扩展,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设计算机专业,进入90年代中期,计算机类专业已扩展到计算机网络应用,并与相邻的专业相互渗透,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社会分工、科技发展三种因素,分别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不同方向,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专业数量的多少;社会分工影响着专业设置口径的宽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内涵的深浅。

3.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反作用于产业的发展。广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囊括所有的教育形式,从基础教育到普通教育,从学历教育到技能培训,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到学校教育,都属于此列。因为从受教育者个人来讲,接受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生存,为了职业岗位。就这一点来讲,不管是远古时期的通过直接狩猎、采集来学习积累生产生活经验,还是现代分离出来的专门的间接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和学习是为了生存,这一原动力和基本目的是没有变化的,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是以职业为保证的,职业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即现代人的“狩猎”和“采集”要通过一定的职业获得货币收入,然后通过货币购买来满足生活所需,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因此,不管哪一种形式的教育,都是为某一种职业服务的,教育形式只有培养的职业种类、职业层级不同,而不存在职业与非职业的差别。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之间只有职业类别的不同。我们不能说,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是职业,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是职业。我们也不能说,职业高中和中专就是职业教育,而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就不是职业教育。准确地讲,我们目前所称为的职业教育,只是职业技能的单项教育和专门教育,或者说是按照明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的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作为教育是一个一体化的概念,我们不应该人为地分割,画地为牢,自我封闭。正是由于封闭造成的弊端,现代教育观也提出了教育形式相互贯通、架构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立交桥”的教育主张,这也是基于教育一体化和教育一盘棋这一基础的。当然这也不能抹杀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差异和独特性。

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反作用于产业发展?越是现代的产业,越是知识化程度高的产业,越是依赖专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产业,越是需要专门教育孵化的产业。产业发展既需要一批创新设计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一线熟练劳动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因为再好的设计、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相应的大量技术转化和技术实现人员来完成,那也只能作为思想成果而束之高阁,而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说得通俗点,就是只能醒得早、起得晚。在现代经济中,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是被动地适应产业发展,而是具有对产业发展主动的调节和引导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教育是产业的孵化器。

4. 发展与现代县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应对强有力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农村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最重要、最有效地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二是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三是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四是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大力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的人才。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职业教育与县域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城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县域经济要卓有成效地应对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世界通行的规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运用工业化的拉动力、推动力,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提升发展水平,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孵化”和“催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工业化仍是县域经济的主题。如何尽快走过农业经济阶段,加速向工业经济、第三产业经济阶段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和现实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压力,县域范围内要有效地化解农产品卖难、工农链接失调、财政状况拮据、就业出口不畅等矛盾,必须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扩充第二产业的就业容量,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县域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和嬗变。

(1)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县级财政收入和积累水平的重要前提。财政是经济工作的总开关和晴雨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县域财政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其经济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相关。原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多也夫和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关系,发现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与技术进步的阶段性有关联,共同创立了康德拉多也夫—熊彼特学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技术发展进入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的时期,超出了上述两位学者提出的四个主要周期说的范畴。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乃至信息化的总体战略中,工业化无不处在战略的核心地位,把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内容来抓,并不过时。宁夏青铜峡市多年来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百强县(市)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坚持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扩大规模、调优结构、做强产业,加快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扩量提质增效。力促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升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按照集群化、集约化的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穆斯林用品等新型产业,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使新型产业成为引领工业发展的新动力。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3.5∶62.2∶2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79.8%、15.8%,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内陆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由此可见,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上。缩小差距,关键在落实发展工业经济的措施特别是加大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上。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作为第二产业相对不发达县(市、区),更要确立“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通过加大经济布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使工业不断得到快速发展,形成若干产业群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使不断提高县级财政收入水平和原始积累水平的目标得以实现。

从全国来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见表3-3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在“十二五”期间,要保持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扩大出口,就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增强工业的发展后劲。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通过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经济的素质,才能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主导力量。很显然,县域工业的发展,同样也受到全国性的工业发展规模不大、产业集中度低,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区域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等矛盾和困难的影响。如何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既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

(2)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有效途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密不可分的。通常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时,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随着工业总量的扩充,产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人口也向这些产业集聚,城镇化水平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前提,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的有效依托。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今后发达国家城市化增长率是相当缓慢的,预计到2020年,由现在的80%仅上升到84%,但居住在城市的人口约一半居住在5万~10万人的小镇。据调查,目前聚集在我国2万多个小城镇内及周边地区的人口达2.5亿。可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正成为我国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年到2012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目前,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化的发展,无疑是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化的带动、拉动的结果。在县域范围内依托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时下有三种较为成功的类型值得重视。一是工业主导型。即区域内农村工业有较快发展,以致占到该区域内经济总量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其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成为农村工业企业的聚集地。二是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有些城镇集中了区域内多数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带动了区域内市场农业及相关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三是外向型。有些地方“三来一补”、“来料加工”及“两头在外”企业较多,外向型工业程度高,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小城市。作为不发达县来说,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灵活多样的劳动力流动措施、宽严适度的户籍管理制度来加快工业园区这个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体的建设步伐,吸引农民退“一”进“二”进“三”,“洗脚”上田,进城进厂务工经商,依托产业发展来支撑和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表3-3 历年全国GDP数据及三大产业贡献率对比

(3)工业化是农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顺势快速发展的必要依托。加快工业化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只有工商业发达了,才能吸纳人口,聚集资源,农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才能发展。珠江三角洲在短短20年间,在4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涌现出中山、东莞等20多个城市、近500个小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不仅安置了当地的农民,还吸纳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从全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第一产业和重工业比重小的县(市)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效益好,反之情况截然相反。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对县域经济范围内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影响极大,从1978年至2001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由29.5%提高到50%的情况可以看出,就业人口的增减和城镇人口的增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人气旺,市场活,离不开城镇工业,特别是工业园区对人口的聚集效应、县内有效需求的满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与工业化进程快慢直接相连。

(4)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成型成熟的关键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其关键就是龙头企业。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要连接起来,只有靠龙头企业及有实力的公司作中介才能实现。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能使农产品加工精深化,使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农业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工农比翼齐飞的良性循环。作为县域来说,要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强力“推进器”,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使企业与农民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既可以引导城市工商企业介入农业,也可打破所有制界限,实现谁有实力谁当法人。在不断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工业集中度比较高的产业群体,进一步回报和反哺农业。可以说,离开了工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就难以实现正常发展。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已超过28万个,辐射带动全国四成左右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数量达11万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6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已占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三分之二以上。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采取保护价和加价收购农产品、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农民共享产业化发展成果,带动农户达1.1亿户,农户加入产业化经营后年户均增收2477元。其中,在全部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中,东部地区占57.8%。

山东省的潍坊市是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个市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4000多家,全市半数农民纳入了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体系。诸城外贸集团是全国151 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企业现拥有30亿元的资产,年出口创汇上亿美元。这个事实充分说明龙头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必须借助工业化的带动力和推动力。工农业相关度的提高也必须运用工业化的成果。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如沿海一带,星罗棋布的龙头企业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向纵深发展。而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内陆地区,则反差明显。鉴于农业县多以农业和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县域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客观存在,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加工工业,提高非农产业的比重,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来促进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尽快缩短由农业经济阶段向工业经济阶段迈进的时间和差距。

(5)工业化是县域内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的战略措施。工业化与城市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而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就县域范围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是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口的聚集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效应也有所不同,城市化演进的后期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带动。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化。统计显示,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7. 9%、47. 9%和24. 2% ,到了2011年,这三者的比重分别为 10.12%、 46.78% 、43.10%。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期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别由1978年的70. 5%、17. 3%、12. 2%演变为2011年的34.8%、29.5%、35.7%。根据上述演变特征,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正处在第二产业为主的第二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占主体地位。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0.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23年来只增加5个百分点,且比重只占22.3%,说明其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的能力还不强。由于工业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工业化的后期,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与工业自动化、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有关,还与工业对科研开发、广告销售、金融保险、科技教育、信息咨询、旅游保健等第三产业需求上升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第二产业占县域GDP 的比重过小,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就低,再加上体制的影响,使服务业进入市场的水准较低,社会化程度也低。而县域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要按WTO的规则运行,就必须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按国家加入WTO的承诺,尽快开放服务业市场,剥离一、二产业服务活动,使之形成独立的服务部门,壮大服务的规模,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加速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为县域内就业结构的改善创造条件。事实上,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若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工业化进程不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吸纳农村和城市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就不能增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县域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聚集作用、承载功能是相伴而行的,与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是密切相关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和支撑着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通过引导农民进镇、工业进园、住宅进区、商品进场等,加强县城和中心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繁荣城镇经济,活跃县域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的大发展。

2.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加快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入世”以来,WTO的规则对我国经济带来有利又有弊的影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中观层次,受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的上半期,正在向高级化演进,已经为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做了必要的准备。 加入WTO,为世界产品进入我国,为我国产品走向世界,都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要想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使县域范围内生产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就要及时总结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运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运作成果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县域经济的运作规则,要实现与WTO的接轨,必须学会和借鉴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县域内外资和中外合资工业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遵守WTO规则将成为一种义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也在所难免。增强县域经济的“规则意识”以及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从总体上看,我国县域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这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大、附加值小的产业比重较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且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益较差;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落后。加入WTO 后我国承诺将下调关税,同时逐渐减少关税税目,如工矿业产品的关税将由1997年的平均24.6%调至2005年的9.4%,现在22.1 %的平均关税税率降至17%,其中,农产品税项在5年内减至15%左右,工业关税平均下调到8.9%。逐渐取消一般的配额和许可证限制,承诺保护知识产权和开放投资市场,给外商以全面的国民待遇。据调查测算,我国加入WTO以来,每年GDP增加2.94个百分点,意味着将增加2400多亿元的产值和1176万个就业机会。这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县域工业无疑将带来巨大影响。县域要想参与国际竞争,跻身国际市场,除了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土地、劳动力、水电、资源等比较优势外,还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在这方面,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因其外向度比较高,与国际市场有天然的联系,熟悉国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地经验和办法,尤其值得县域工业企业学习和借鉴。

(2)县域工业的发展壮大,要围绕加速工业化进程这个主题做文章,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运用和推广改革成果,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国家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之后,县域范围内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改革前期的“扩权让利”逐步深入到产权改革这一决定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则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的改革,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县域内国有大型企业极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水泥、小造纸、小五金、小煤矿等小型工业企业多。有些县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小而全”的产品门类还显得比较齐全。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些年,县域内的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改革已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在明晰企业产权,转换经营机制,强化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强强联合,造舰出海;弱弱联合,重组优势;股份合作,整体出售;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公有民营,身份转换;依法破产,重新“洗牌”;等等。这些做法,对推动县域内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现企业运作规制与世界通行的规制接轨,缩小县域经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县域范围广、企业数量众多、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一阵风,尤其是县域内部分国有小型企业的成长,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战略的成败,也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问题。所以,在县域范围内实施工业化战略,既要靠国有企业的推动,也要靠集体工业、乡镇工业的群体联动,还要靠以民营工业为代表的非国有工业的推动。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在有些省和县的工业化过程中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县域经济要发展,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依据各县的实际情况,设法并着力培育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个别能代表本县工业水平、竞争力强的企业或公司,集中财力扶持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企业,为他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努力形成多方共促、众力并举、分工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县域工业才能真正在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3)工业化是改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分散、资源浪费、管理陈旧落后现状的一场新的革命。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了“圈地运动”和排斥土著居民等政策,以牺牲农民利益和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有过沉重的教训,因此必须十分注意。

一是发展生态工业,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证明,没有充分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破坏。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重走,县域范围在发展生态工业,尤其是在承接沿海产业内移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防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以降低工业化成本和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县域内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县域内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高消耗,就会导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矿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低,浪费和破坏严重。因此,发展县域工业,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片面发展观,更不能做“赚今天的钱,废子孙的业”的傻事。要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就业、土地与投资这三个与工业化也是实施城市化战略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和矛盾。城镇化能够扩大就业空间,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得城镇可以吸纳众多的农村人口,降低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大中城市的成本,缓解现有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推进城镇化,农民数量减少,在总量上可以减少我国现有耕地承载人口的数量,有利于节约耕地和耕地资源。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得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提高,由此带动城镇建筑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并直接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另外,通过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或采取BOT、TOT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如在公益性项目的开发上,尤其要创新开发方式,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比如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由民营企业进行项目的融资建设,建成后进行管理和经营,按协议经营一段时间后将产权还给政府。又比如BOT方式,即“转让—经营—移交”方式,先由政府将已有的市政设施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对其扩建改造并经营一段时间后再将产权还给政府。再比如TOT方式,即“建设—拥有—经营”方式,由民营企业进行项目的融资建设,建成后拥有设施的产权并进行管理和经营。这样可以减轻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国家财政投资需求的压力,扩大资金的来源面,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循环。

三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讲究规模效益和投资回报率,提高县域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县域工业要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一要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加大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用现代设备、先进工艺装备工业,把有限的技改、科技贴息资金,集中用于利税大户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业经济的生力军。抓好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进程,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运用技术,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改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促进传统优势企业的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二要千方百计发展民营工业。要积极采取主动出击与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新渠道,加快民营工业的发展。同时继续鼓励部门办工业、乡镇办工业,形成“多轮驱动办工业”的格局。三要促进管理创新。要以学习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为契机,广泛运用电脑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要进一步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努力完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会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向管理要效益。

四是借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努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国外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为400~1000美元时,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化最活跃和结构升级最关键的时期。从国内来说,有的学者也认为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即实现了工业化,也有学者认为县域内GDP和财政收入的60%来自工业,则该县已处于工业经济阶段。很多实证分析表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是在工业上。当前县域经济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完成工业化过程。只有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意识,加大强攻工业的力度,提高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力地促使县域经济的三大产业之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工业经济效益和工业总体素质的提高,工业对财政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会逐步加大,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说,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快工业化发展,必将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经营机制,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强化第二产业与一、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利用工业化建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切实抓好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利用信息化的成果加速工业化,是努力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相协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信息化水平的差距上。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和财政状况,以适用、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化与工业化配套发展道路。以信息化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突破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模式的羁绊,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单项突进”或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