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一、县域的起源县作为我国行政建制、行政区划的名称,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县是国家行政 和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城市联系乡村,沟通国家与民众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三次解放”,国民经济也随之实现了“两次提速”。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使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_职业技术教育与县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一、县域的起源

县作为我国行政建制、行政区划的名称,历史悠久。

县最早出现于楚国,时间在公元前700~前600年。那时的楚、秦、晋等大国为有效地控制被其兼并的小国,将所兼并的区域设置为县,国君直接派官员统治,当时的治县长官设为县大夫或县令、县尹。我国的县起源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定制于秦。据《通典》记载,“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则县大而郡小,故有列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至于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诸国混战、相互兼并的时代。当时,诸侯掠土,列国争霸,出于对新征服地区实施控制而演化出县制。另据《辞源》记载:“古称邦畿千里之地为县,后亦称王畿内都邑为县。其后诸侯境内之地亦称县”,可见县制确实有个逐渐推广的过程。

我国县制出现除政治、军事原因外,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春秋之前的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它是以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井田制的推行,逐渐有了公田和私田之分,随着私田的出现,一方面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土地征收贡赋的问题。人口和土地关系需要相对稳定,贡赋则需“相地而征”,不论从生产力还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都需要一定的行政组织来协调、操作,县制恰是适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www.guayunfan.com)

二、县的演变与县域经济的形成

在历史上,起初各国所置的县大小不一,比如,楚国的县比较大,而晋国的县比较多而面积较小,但战国以后,县已逐步成为拥有一定政治、军事组织和完整的赋税制度[1]的行政单元。秦统一后,废除了世袭分封制度,总结完善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随疆域的拓展增至四十八郡,郡下置若干县,县按户口多寡将治县长官分称为“令”、“长”,基本上确定了县制。

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广泛实行郡县制后,汉承秦制,以后历朝历代的各行政层次曾有较大的变化,唯独县制没有废设。秦时期,县分上、中、下[2]三等。万户以上的县是“令”,万户以下的县置“长”,县的大小不同,治县的机构设置与政治、军事、经济运行机制也不同。汉朝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其县的名称有县、国、邑、道等。据《汉书百官表》记载,列侯所食县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县称“邑”,有蛮夷(少数民族)的县称“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郡县之上增加了州的建制,其县置县令(长),基本职能与汉代相同。北魏则有改革,为鼓励县长官,促进其理县治县,规定能静一县者,兼理二县,能静二县者,兼理三县,三年升迁为郡守。隋朝统一中国后,把前朝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改为州、县两级制,且裁并了一些州、县,并首次实行了“科举”选官制。唐、宋时期分别实行道、州、县制和路、州、县、乡制。元朝实行的是行省、路、州、县制。明朝推行省、府(州)、县制。

较晚近的清朝实行省、道、府(州)、县、里制,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划分为省、道、县、城镇四级行政区域,国民政府时期,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监察区、县(市)、乡镇四级。据有关资料,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设县1962个。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将地方行政区划分为行政大区、省、地(市)、县、乡(镇)五级,1953年后取消大区,形成现在四级地方行政管理层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断有县级市或县被撤并进入市区(市辖区),所以县级市或县的数量实际是不断减少的。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有2853个县级行区划单位,其中857个市辖区,369个县级市,1456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本书所研究的县域经济是指除去857个市辖区之外的县级区划单元经济。全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874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1%;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除四个直辖市和广东省外,其余26个省份的县域人口比例均超过50%。

总之,从历朝历代和行政区划看,县这一层次行政区划历经两千多年无朝敢废,从未中断,最为稳定,一直称为县,甚至有许多县名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许多县其区划范围变化也不大。正是由于县域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也大致相同,因此,县域内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区块背景。长期以来,县是国家行政 和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城市联系乡村,沟通国家与民众的关键环节。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自我国的县制出现后,赋税经济,即税率的稳定,税物、税金的征收、管理、送交,一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由于化儒愚民、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效应愈积愈深,自唐宋盛世后我国县域经济开始变得越来越单一,县域自足型单一农业经济越来越萎缩、越来越萧条,整个封建王朝也由兴盛走向衰败,由富强走向贫弱,由先进走向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三次解放”,国民经济也随之实现了“两次提速”。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免除700亿斤粮食的地租。1952年,粮食产量因此比1949年增加了45%,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18%。1952~1958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7%,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1985年,农业附加值增长了55.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7倍,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197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9.4%,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也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第三次是2002年十六大第一次正式使用“县域”概念,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使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08年起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2011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为全国GDP的51.04%,占到半壁江山;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万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07%。

但是,我国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长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政策。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据统计,1950~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每年提取农业剩余净额155亿元,用于城市与工业发展。1979~1997年,每年净提取811亿元,是改革前的5.2倍;国家和城市又从农村拿走土地2.7亿亩,用于城区扩容、修建工厂和开发区,这笔土地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买走,中间有6万亿~10万亿元以上的差价被城市经济吸走。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县域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入城市经济时代。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拉开序幕;1992年中国进行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真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7年,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中国设市城市从1980年的223个增加到663个,出现了东南沿海经济带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城市群。这期间,城市发展政策很多,但针对农村的政策却很少,也不到位,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农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在1980年后逐渐放缓,发展速度更是大大下降。 2003年,县域经济GDP为6.45万亿,占全国GDP的55.15%。到2010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0.1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例下降到50.54%。2011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虽然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03的比率。2010年,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为22580元,只占全国的75.30%。 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有10160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02%。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规模来看,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100.7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5.09亿元,明显低于城区相关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