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对市域经济的贡献主要是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二节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

市域经济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总称,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研究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而且事关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其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以河南区域经济为总体,我们把河南经济划分为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市域经济是指城市市区地域内相互关联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城市市区是指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县级建制城市市区,不包括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种开发区,其开发区应包含在所属的行政区内。县域经济是以县(市) 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构成了河南经济的总体,县域经济以外的部分就是市域经济,两者既不交叉重合,也不存在覆盖空白。具体来说,河南市域经济的总体就是17个(济源市除外)省辖市所辖的50个区的总和。县域经济的总体就是109个县(市)经济(包括济源市)的总和。

河南绝大多数农村分布在各个县域范围内,农民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县域,县域经济本质上是农村经济。如果把县域经济的本质看做是农村经济,那么其对应的市域经济就可看作城市经济。因此,河南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分别代表着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研究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共同构成区域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区域经济只有在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共同支撑下,才能持续平稳地健康发展。市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互相促进的关系表现在:第一,县域经济是市域经济的基础与保障。从供给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对市域经济的贡献主要是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就产品贡献来说,市域经济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县域部门提供足够的粮食以满足市域居民的生活需要,而且还需要提供一些非农产品作为非农部门发展的原料,以满足市域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就要素贡献来说,县域向市域转移的资源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从需求角度分析,县域市场贡献是市域经济的重要需求来源。县域虽然每个消费者的购买力有限,但由于人口众多和县域经济的规模比较大,县域经济对市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的贡献是建立起布局比较合理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及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市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先导与条件。由于城市的区位优势和集聚经济的作用,市域在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信息资源占有、新产品研制和推出、产业结构演替、消费时尚等方面都要优于县域。因此,市域不仅为县域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产品提供市场需求,而且为更多的农村居民分享城市文明成果提供基础条件。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互相制约的关系表现在:第一,县域经济是否健康发展,关系着对市域经济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的大小,影响着市域经济发展;第二,市域经济发展迟缓,就会减少对农村劳动力、农产品的需求,削弱对县域经济的先导作用、辐射作用;第三,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都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在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其中一方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就会相对减少对另一方的投入,影响另一方的发展,反之亦然。总之,不管是市域经济还是县域经济,任何一方发展迟缓或出现问题,或不能统筹二者的发展,都会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二、河南省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

(一)河南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

1.市域与县域基本情况

2006年末全省县级城区50个(不包括各种开发区,下同),市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7%;市域年末人口1619.0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16.7%;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702人下降到1243人。2006年全省有县(市)109个(包括济源市,下同),县域面积由1990年的16.19万平方公里下降到2006年的15.41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县域人口8097.94万人,在全省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到83.3%,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480人增加到525人。

2.经济发展水平

2000年以来,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快速增长。2001年至2006年,市域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年均增长18.1%,县域年均增长17.0%,市域增长速度高于县域1.1个百分点。2006年全省市域和县域GDP总量分别为2638.04亿元和5915.75亿元,在全省GDP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30.8%和69.2%,其中市域GDP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市域、县域人均GDP分别为16493元和7310元,市域比县域高9183元,县域仅为市域的44.3%。

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2006年市域三次产业结构为5.1∶50.4∶44.5,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94.9%,与1990年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1个和下降13.8个百分点,相应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市域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特征,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6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5.6∶48.2∶26.2,与1990年相比,二、三产业得到很大发展,其比重由1990年的52.4%上升到74.4%。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份额,远远高于市域第一产业比重。

3.经济效益

财政收入是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综合指标。1991~2006年,市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1%,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1%,市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县域,增幅高于县域1个百分点,市域和县域对全省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8%和42.2%。2006年,河南市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20.09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376元。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64.65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203元。2006年市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为8.0%,高于县域5.2个百分点,市域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县域的6.8倍。

4.经济增长动力

市域和县域投资与消费的状况显示,二者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但相对于县域来说,市域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要素的投入。1995~2006年市域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9.2%和14.5%;而同一时期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4.4%和15.1%。2006年市域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为49.7%;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为19%。

5.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由于缺乏市域和县域居民收入和消费资料,本书以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替代市域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替代县域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近似考察市域和县域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4.90元,人均消费支出为5294.1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3.15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664.09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分别是农村居民的3倍和3.2倍。从消费结构看,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分别占35%和13.1%,农村居民则分别为48.6%和10%。

6.工业化进程

依据市域和县域的人均GDP和工业化水平,对二者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简单测度与比较。表1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对工业化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的划分。

2006年,市域人均GDP为16 493元,按1982年汇率折算(6.24元/美元)为2643美元,与表1对比,市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时期,即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县域人均GDP为7310元,按1982年汇率折算为1172美元,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二时期,即工业化阶段的初期。也就是说,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同处于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化程度不同,两者相差一个时期。

7.生产要素丰度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其地理位置、人力资源以及资本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域作为地级市区域的中心,其地理位置自然优越于周边县域,具有较县域优越的交通、信息条件;市域在人力资源及资本投入方面也远远高于县域。从资本投入来看,2006年市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1.88元,在GDP中的比重为49.7%,高于县域30.7个百分点;从居民储蓄存款来看,2006年末市域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7 412元,而县域仅为3467元,市域是县域的5倍。2006年市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4354.29亿元,是市域GDP的1.7倍,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5.9%。

8.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

2006年全省县级以上科研机构235个,占全部科研机构的81.6%。在工业企

业的科技活动中,科技人员的63.7%、科学家和工程师的71.1%、R&D人员的70.2%为市域拥有,市域占有68%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69.1%的科技项目、65.6%的新产品价值、55.5%的发明专利。不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还是科技成果,市域的比重均为县域的两倍左右。从社会发展指标看,2006年市域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0.62个,医生28人,县域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0.27个,医生8人。市域人均邮政业务量66元,人均电信业务978元,县域人均邮政业务量22元,人均电信业务总量227元。

(二)河南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及有关省份的对比

1.河南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1)地区差距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不仅可以用来度量收入的差距,而且也可以度量地区差距的大小。从计算结果来看,1995年河南市域与县域经济的基尼系数为0.233,2000年为0.205,2003年为0.209,2006年为0.204。2003年全国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基尼系数为0.34,河南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基尼系数低于全国。

(2)人均GDP。2005年全国市域人均GDP为22691元,县域人均GDP为6670元,市域人均GDP是县域的3.4倍。2005年河南市域人均GDP为14451元,县域人均GDP为6312元,市域人均GDP是县域的2.3倍。河南市域人均GDP为全国的63.7%,县域人均GDP为全国的94.6%。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河南市域、县域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域与全国的差距更大。二是市域与县域之间的差距比全国小。

(3)产业结构。2005年全国市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为4.5∶51.6∶43.9,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33.5∶53.6∶12.9,显示出城市和县域在第二产业的比重上比较接近,而差别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上。市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县域经济显然以农业为主。2005年河南省市域三次产业结构为4.4∶53.2∶42.4,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3.8∶49.1∶27.1,市域与县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体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上。与全国市域、县域产业结构相比,河南市域产业结构与全国市域产业结构很相似,而县域产业结构要优于全国的县域产业结构。从市域和县域二、三产业比重的差距上看,全国市域和县域二、三产业比重的差距为29个百分点,河南为19.4个百分点,说明河南市域和县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度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4)消费和投资。2005年全国市域人均投资8609元,县域人均投资2800元,市域人均投资是县域的3.1倍,2005年河南市域人均投资5409元,县域人均投资1815元,市域人均投资是县域的3倍,河南市域、县域人均投资分别是全国的62.8%和64.8%,无论是市域投资还是县域投资,河南人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县域低的幅度更大。从人均财政支出看,全国市域人均财政支出2338元,县域人均财政支出985元,市域人均财政支出是县域的2.4倍,河南市域人均财政支出1567元,县域人均财政支出584元,市域人均财政支出是县域的2.7倍,河南市域和县域分别是全国的67.0%、59.3%,河南人均财政支出不仅低于全国市域和县域的人均水平,而且市域与县域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也比较大。再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看,全国市域人均消费品零售额8383元,县域人均1859元,市域人均消费额是县域的4.5倍;河南市域人均消费品零售额6303元,县域人均1786元,市域人均消费额是县域的3.5倍,河南市域和县域分别是全国的75.2%和96.1%,虽然市域和县域人均消费的差距小,但人均消费水平均低于全国。

2.河南市域人均GDP、县域人均GDP与东部、中部主要省份的比较。

(1)与东部主要省份的比较。在GDP总量上河南省居全国第五位,但在人均水平上河南并不居前。与东部主要省份相比,2003年河南市域人均GDP明显落后于GDP总量居河南之前的省份。2003年江苏市域人均GDP为21 474元,浙江为28 239元,山东为19 567元,广东则达到31 931元,河南市域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上述四省市域人均GDP的76.6%、58.3%、84.1%和51.5%。

从县域经济的比较来看,2003年河南县域人均低于江苏、浙江、山东、广东。2003年江苏县域人均GDP为14 538元,浙江为16 227元,山东为11 355元,广东为7784元,河南县域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上述四省县域人均GDP的43.4%、38.9%、55.6%和81.1%。

从市域与县域人均GDP协调关系上分析,2003年河南市域人均GDP是县域的2.3倍,江苏为2.1倍,浙江为1.9倍,山东为1.6倍,广东为2.6倍,这说明河南市域与县域之间人均GDP的差距与东部主要省份相比并不是最大的。

(2)与中部省份的比较。与中部省份相比,河南GDP总量居第一位,但市域人均GDP只居中间水平。2003年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市域人均GDP分别为12 691元、13 467元、17 467元、28 201元、15 420元,河南市域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上述五省的1.14倍、1.07倍、82.7%、51.2%和93.7%。

河南县域人均GDP高于中部其他省份。2003年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县域人均GDP分别为4343元、5489元、4362元、5038元和5972元,河南县域人均GDP为6312元,均高于中部的其他省份。

从市域与县域人均GDP协调关系上分析,2003年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市域人均GDP分别是县域的2.9倍、2.5倍、4倍、5.6倍、2.6倍,河南市域人均GDP与县域之间的比率均低于中部其他省份。从人均GDP指标上分析,河南市域与县域在人均GDP上的差距小于中部其他省份。

通过河南市域与县域、河南与全国、东部及中部省份的对比,得出三点结论:(1)河南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丰度、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高于县域。(2)河南不论市域还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主要省份水平,但市域的差距更大;与中部六省相比,河南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中间位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的其他省份。(3)就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度而言,河南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程度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好于中部其他省份,与GDP总量居河南之前的省份相比,河南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协调程度仅好于广东,但河南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协调是一种较低水平基础上的协调。

(三)河南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河南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以及河南与全国及有关省份的对比分析,发现河南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市域经济自身发展水平较低,“龙头”作用不强,对周边县域的辐射不够。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市域不仅要以现代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而且应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形成有特色的产业群体,形成集聚效应,但目前河南市域在全省经济中占的比重偏低、多数市缺少具有强带动力的产业集群。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辖市市区,缺少突出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很难对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带动作用。

2.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化进程缓慢。河南县域产业结构虽然优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但与市域产业结构比较,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中,一产业比重高,三产业比重较低。2006年县域第一产业比重比市域高2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市域18.3个百分点。二是虽然县域和市域第二产业比重比较接近,仅相差2.2个百分点,但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内部结构层次差异较大。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市域,县域经济在发展阶段上落后市域一个时期。

3.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向市域经济供应资源,市域向县域市场提供工业品、生产技术及信息支持,同时还会将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县域。这是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动因,一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从河南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由于市域发展有限、县域发展落后,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机制尚不完善,渠道还不畅通,相互借助对方要素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二者未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导致市域经济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最终影响市域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事实上在现行“市管县”体制下,市域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没有促进县域的加快发展,相反,由于财政分配、项目安排往往向市域倾斜,市域挤占了一部分原本应属于县域的资源,在这方面反而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市域和县域占有的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市域和县域占有的资源,不论是流量还是存量差别都很大,市域具有明显的优势。2006年市域人均投资是县域的5.9倍,市域人均财政支出是县域的3.8倍;市域工业企业科技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均为县域的2倍左右;市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是县域的1.4倍。市域占有银行贷款的61.4%,人均贷款是县域的10倍。市域占有资源的优势和县域占有资源的劣势形成明显的反差。在市域和县域之间要素流动不畅的状况下,一方面造成一些资源在市域的闲置,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短缺,制约着县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