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抓好绿色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近年来,全市上下紧扣发展主题,抢抓历史机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后, 2005年又有新的增长。近年来,在推进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过程中,由于人才、资本、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十堰市县域经济,尤其是非农产业发生突变的基础还未形成。

抓好绿色产业 发展县域经济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扣发展主题,抢抓历史机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后, 2005年又有新的增长。但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五县一市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农村经济仍占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在推进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过程中,由于人才、资本、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十堰市县域经济,尤其是非农产业发生突变的基础还未形成。在这种基本态势下,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对我市绿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绿色产业发展作为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和方向的大事,它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村,一头连着工业和城镇,是统筹城乡、工农互动的最佳切入点,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证,是现阶段壮大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这些关于绿色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互动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早已给予了明确回答。我们的研究认为,当前不是进一步研究绿色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互动的具体理论,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推进绿色产业作为发展十堰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方向,进一步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找准并抓住我市绿色产业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提高绿色产业经营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十堰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区域宏观经济的重点,并把绿色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了农业“八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开发思路,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绿色产业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兴产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据初步统计, 2005年底,全市绿色产业经营企业固定资产达28亿元,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16. 8亿元,实现利润2. 8亿元,上交税金1. 5亿元。各种绿色产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农户57. 4万户,农户从事绿色产业经营增加收入6. 4亿元。据统计部门预计,全市八大特色产业开发实现产值达27. 8亿元,同比增长8. 2%,占农业总产值的46. 5%以上。带动农民当年人均增收57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 08%,特色产业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已初步显现出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是建基地,产业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市特色绿色产业基地面积达300多万亩,其中连片基地180多万亩,以中草药、蔬菜、茶叶、柑桔、武当山珍、魔芋为代表的骨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优势逐步显现。2005年,全市蔬菜面积达124万亩,茶叶32. 2万亩,柑桔35. 4万亩,中药材70万亩,魔芋10万亩,黄姜产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基地面积有所下降,但仍保持37. 5万亩左右,库区柑桔被列入国家产业开发带,其它特色产品均被纳入全省特色基地建设规划。一个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区域产业开发格局正在我市形成。

三是强龙头,企业规模逐步壮大。近年来,通过联营、引资、租赁、改制等多种途径,大力吸引、鼓励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壮大。截至2005年底,全市各类绿色产业经营企业204个,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7家,省级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86个,固定资产达10. 8亿元。茶叶龙头企业有1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200吨;魔芋加工企业有11家,年产精粉能力达到2000吨;山野菜加工和流通企业8家,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医药企业8家。

四是抓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和自我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市正式注册的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包括专业协会、营销大户等)已达1042个,经纪人达7000余人,带动了全市10万农户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农业专业协会从初期单一的种养加发展到目前经济中介、网络信息、市场开拓、示范推广、订单产销、贮藏加工、会展促销、花木盆景等多个行业,涵盖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各个层面,初步形成了外联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内联十堰千家万户的中介服务体系,在引导农民闯市场、促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树品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对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认识明显增强,以龙王垭茶叶、圣水茶叶、武当山珍、白羽乌鸡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精品名牌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全市有39个产品获国家或国际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有3个茶叶产品获全省“十五”佳有机名茶称号,占全省的1/5,有3个产品被评为全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7个柑桔品种获“名优产品”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税费改革以后,绿色产业不仅是全市的重点工作,成为各县及乡镇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绿色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与全国及周边地区相比,其差距是非常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增值比率偏低。在农副产品加工和系列开发上,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比率为1∶1,全省为1∶0. 8,发达地区为1∶3,十堰市仅为1∶0. 3;二是产业化带动作用水平偏低。在产业化组织建设上,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近60%;全省以不同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约614万户,占总农户的一半以上,十堰从事农副产品经营的农户有10万户,仅占总农户的30%左右;三是产业化与农户收入的关联度还不高。在产业化经营收入上,全国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户均增收1800元,全省为976元,十堰仅为800余元;四是龙头企业偏少。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全国省级龙头企业1839家,全省106家,十堰仅有7家,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五是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从农民组织化程度看,新型农村经合组织尚未健全,千家万户的农民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与临近的宜昌市相比,在产业效益上,全市绿色产业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6. 8亿元,宜昌市55. 6亿元,是宜昌的30%;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全市绿色产业经营企业204个,宜昌市316个,相差102个,其中省级以上宜昌16家,是十堰的2. 3倍,国家级龙头企业宜昌有1家,而我市是空白,宜昌市销售收入过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6家,并有11家企业进入全省销售100强,而十堰市只有1家;从产业素质看,无论是基地还是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加工、营销,与宜昌市相比,我市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粗放经营突出,在市场上叫得响、份额高的知名品牌少,产业链条短、素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全市300多万亩特色基地,亩平产值不足1000元,而宜昌市绿色产业基地亩平产值已达到1500元;

我市绿色产业建设相对落后,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观念落后,力度不够。不少地方对绿色产业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思想上认识不足,观念上解放不够,重点上定位不准,方法上比较单一;认为建几块基地,办几个企业,成立几家协会,就是绿色产业了;工作的重心尚未真正转移到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上来,没有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农产品加工重视不够;对运用新理念、探索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不多,手段不活,措施不力,以致绿色产业推进缓慢。

二是龙头不大,带动力不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是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共有179家,我市只占7家;全国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市榜上无名,全市86个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近15亿元,在全省17个市州排序中仅占14位,全市204家绿色产业经营企业,平均带动农户不足450户。

三是产业单一,发展失衡。支柱产业单一,发展极不平衡是绿色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众多的特色产业尚处在产业化经营的初期,在地区之间,部分县市少数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开发格局,但大多数地方仍是分散经营,产、供、销脱节,开发成本高,风险大;在企业之间,实力悬殊,具有自主科技开发能力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

四是开发不足,效益较低。开发不足是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的致命弱点。我市3100多种生物资源,目前被开发利用的不到十分之一,而能够形成产业的不足百分之一; 2700多万亩山场,用产业化组织形式进行开发的不足1/8。资源多、开发少,样品多、商品少,品种多、支柱少, “三多三少”的矛盾,影响了招商引资引智,阻碍了龙头企业形成,降低了开发效益。

五是机制不活,缺乏整合。开发机制不活是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瓶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各自为阵,未能形成合力;激励机制不强,发展环境不优,一些基础性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对外开放,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龙头企业与农户没有建立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产业链条松散,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绿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普遍较低,农村人员结构不合理,科技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监督及检测等科技体系不健全,导致产业科技含量较低,开发效益不高。

无论是问题还是原因的分析都可以看出,我市绿色产业正处在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总之,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重要拐点期,急需内部动力继续驱动的同时,通过政策、资本、和体制等方面的外力支持。

三、推进绿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来看,加快十堰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把绿色产业发展作为一件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以推进农业“三增”为目标,以体制、机制、科技三个方面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为先导,以增强带动力、完善联接机制为核心,以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参与,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政府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具体来讲,要大力实施“五大战略” ,以此提高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益。

(一)实施优势产业战略

绿色产业发展应当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产业化。长期以来,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我市农业经济结构从市到县到乡,普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大多结构雷同。虽然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地方优势和特色仍不明显。必须充分发挥十堰山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搞好区域布局,调整推动优势农产品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一批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农产品基地,为绿色产业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要着重抓好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以丹江口、郧县为重点的50万亩柑桔产业基地;以城郊区及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的70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以“两竹”为重点的30万亩有机茶产业基地;以高山地区为重点的30万亩山野菜产业基地;以高中山区为重点的100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以郧西为重点的黄姜产业基地;以竹溪为重点的15万亩魔芋产业基地;以房县为重点的南部山区食用菌产业基地;以二高山和高山地区养牛养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产业基地。围绕上述产业,各地要大力发展专业县、专业乡、专业村;进一步整合资金,强化措施,着力扩大基地规模。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原则,新建基地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从规划设计、品种选择、投入数量、建园标准等环节,都要精心谋划,扎实实施,做到建一块成一块。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市每个县市有2~3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

(二)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是核心;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关键。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绿色产业的龙头。它们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百万农户,是真正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无数实践证明,哪里的龙头企业规模大、发展快,哪里农业的产业优势就明显。因此,我们要把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扶持龙头企业上来,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经济的形成。要着力培育和壮大加工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扶持政策,按照择优扶强一批,开放引进一批,论证培育一批的思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将龙头企业盘大做强。择优筛选一批已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授予市级龙头企业牌子,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的生产性项目,优先审批,优先贷款并给予贴息补助;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着力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我市投资建厂,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大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组织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出口商品交易洽谈活动,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引导企业优势互补,联合联手,形成产业“舰队” 。同时,着力加强品牌建设,依托企业开发品牌,以品牌带动企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特色产品,将加工农产品与武当、汉水、神农等无形资产有效嫁接,加强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把我市有机农业品牌打响,力争每个特色支柱产业有2~3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三)实施市场开拓战略

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流通,但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消费和流通又成为影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我市绿色产业发展进程已经印证了这一点,最明显的例证是黄姜产业。我市黄姜产业一度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 2002年全市黄姜产业面积80万亩, 2004年以后,由于黄姜滞销,价格大幅下跌,黄姜面积日渐萎缩,目前全市黄姜面积不到原来的一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场开拓问题,要面向市场,依托市场,着力开拓市场,努力提高农业外向度。一是要培育交易市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商品交易规模、商品流向、交通条件等不同情况,在全市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逐步形成包括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自由贸易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对目前已具有一定基础的堰中蔬菜批发市场、郧西鄂陕大市场、房县食用菌市场、丹江武当干菜市场和柑桔批发市场,要加大硬件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开发机制,促其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建设营销网络。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必然要构建大范围、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营销网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市、全省及全国范围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期货、网络、物流配送等流通方式迅猛发展,我们要顺应这种形势,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中介组织、经纪人等各类主体把销售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去。重点培育和扶持农村各类经合组织,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按照“围绕产业建组织,建好组织兴产业”的思路,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强化政策支持,示范引路,推动农村经合组织多途径多形式发展;对现有的中介组织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鼓励企业、科研院所、营销大户等牵头组织各种类型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网上交易、订单农业等现代产品流通方式,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

(四)实施要素整合战略

绿色产业发展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企业管理以及市场营销,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支撑,缺一不可。改变我市绿色产业经营水平低的现状,必须整合各类资金,加大产业投入;依托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素质;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产业建设,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业化发展中去,从而推动我市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大产业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足是困绕我市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的途径在于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吸收社会各界融资。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上,我市应抢抓机遇,搞好“三项政策”对接:首先是搞好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政策对接。目前,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和水资源核心保护区,国家肯定要出台优惠政策,投入巨额资金抓生态建设。我们要精心谋划,巧妙安排,利用国家投资,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考虑,一同研究,以“双赢”为目标,推动库区产业化建设。积极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算内水源保护投资,争取国家部委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南水北调水源保护,争取受水区向供水区的对口支援。其次是搞好与扶贫开发相关政策对接。十堰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我们要积极向上反映我市的贫困状况,广泛开辟和建立争取政策的渠道,争取更多的扶贫资金,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再者是搞好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对接。中央及省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后,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从今年起,省财政在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都增加了投入,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产业化发展带来强大的资金支持。在本级财政投入上,要在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对产业化经营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将资金向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倾斜,重点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予以扶持;进一步整合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商品基地建设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在吸纳社会各界融资上,金融部门要加强信贷支持,把扶持龙头企业、经营大户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放宽担保抵押条件,扩大贷款金额;鼓励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招商农业” ,推进特色农业开发。二是提供科技支撑。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中带有普遍性、关键性、突出性的技术难题,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对重大技术难题展开联合攻关。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和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加速推进特色产业标准化进程,研发制定特色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用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是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绿色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就缺乏后劲和竞争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和引进大批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切实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发现和培养多种途径,充实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家素质;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和专业销售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加强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使广大从事绿色产业的劳动者拥有种植、养殖、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益。

(五)实施机制创新战略

绿色产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农业改革深化的过程,也是创新体制和机制的过程。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适应发展形势,创新工作机制、产业运行机制及开发机制,为绿色产业的顺利推进消除制度障碍,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服务,积极推进产业化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要把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放到县城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放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规划中去谋划,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大方略中去实施,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措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并组成专班进行协调服务。要深入调查研究,从本地资源、产业化优势出发,寻求本地绿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帮助和指导。其次要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绿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树立大农业、大产业观念,加强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转变职能,为绿色产业发展经营组织提供主动、热情、周到、高效的服务。再者要加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利益,营造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二是创新产业运行机制。利益联结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运行机制的关键。近年来,在绿色产业发展实践中,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探索了许多新的经营形式和发展模式,形成了一大批行业协会和农业中会组织,促进了农业机制的创新。我们要及时发现、总结推介,研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 、 “企业+合作组织+农户” 、 “企业+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扶持和规范“协会+农户” 、 “专业合作社+农户” 、 “村支部+协会+农户”等模式,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创新产业开发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城镇居民、科技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山场开发、农产品加工,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扶持机关分流干部和转制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农业产业化实体,开展技术承包。制定积极的财政奖励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等环节。通过机制的创新,利益的鼓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爱产业、人人谋产业、人人为产业化建设创业献策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措施,必将在坚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过程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历史使命的完成,为十堰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课题组长:江兮东

成  员:詹学勇 叶立成 罗凌生 孙小玲 周文生 王帮林

执  笔:詹学勇 叶立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