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为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_湖北发展研究报告

一、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在“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方针指导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扩权”的政策,全省县域经济空前活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增强,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优化升级,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5年,湖北省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90.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2.3%,略高于同期全国48.1%的水平,比上年增长10.8%;“十五”期间,县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自2004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开始提速,发展速度由“十五”期间前三年增长不到8%提高到10%以上。仙桃等6个县(市、区)的GDP已突破100亿元,过50亿元的由2000年的11个(不含区)增加到24个。2005年,全省县域完成财政收入25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3%。潜江等14个县(市、区)的财政收入过5亿元,财政收入过3亿元的县(市、区)由4个(不含区)增加到31个,亿元以下的由19个减少到6个。2005年,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88亿元,在消化农业税减免因素后,比2003年(本年开始统计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8%,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7个增加到11个。实现外贸出口的县(市、区)由2001年的65个增加到75个,其中出口过千万美元的县市区30个;利用外资过千万美元的县市区由6个增加到18个。县域经济为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工业支撑作用明显,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2005年,湖北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011.62亿元,同比增长17.44%,高出一、三产业增幅13.1和6.7个百分点,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2.2%,县域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43.8%上升到51.3%;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65家,比2004年增加501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7%;完成销售收入1873.2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省工业的31.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占全省工业的24.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3年的6.56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8.42亿元,增加值不足亿元的县(市、区)由2003年的12个减少到4个。“十五”期间,湖北省县域工业年均增长13.5%,高出县域生产总值增幅4.02个百分点。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8.8∶35.4∶35.8,与“十五”期初的32.1∶33.7∶34.2相比,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了3.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带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加快发展。2005年,湖北省县域城镇人口达13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4%,其中仙桃等8个县(市、区)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三)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十五”以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一直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湖北农业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农产品品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稳步推进。从表1可以看出,湖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种植业比重由2000年的54.7%下降到2005年的52.5%,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1.7%上升到2005年的44%,这说明湖北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转型。

表1 2000~2005年湖北省农业内部结构(单位:%)

img23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2004年后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服务业产值,而农林牧渔业产值中没有包括服务业产值,故结构比之和小于100。

伴随着农业产业的进一步优化,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比率不断提升,经营组织逐渐完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力日益明显,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精品名牌,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省与农民建立一定利益关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有20784个,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型2303个,中介组织带动型3531个,专业市场带动型430个,其他类型14520个。目前,湖北省已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9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在全国排第10位。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147家。农产品加工业取得较大发展,大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2位,棉花加工能力居全国第5位,油料加工能力居全国第4位,淡水鱼和家禽的加工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并创造了一大批名优农业品牌,共有17个产品获“湖北名牌”称号,如桥米、稻花香、劲牌等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到2005年底,全省种植业纳入产业化经营的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9%;养殖基地占全省淡水养殖面积的62%。江汉平原的生猪、水产养殖和粮、棉、油、林木加工,鄂北岗地的粮食、饲料加工,鄂东南和鄂东北的楠竹、苎麻、茧丝、板栗,鄂西山区的茶叶、烟叶、水果、药材,武汉等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奶业、花卉、时令水果,已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5年,全省以不同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已达到572万户,占总农户的一半以上。全省有11943个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了合同关系,签订收购合同的农户379万户;建立合作和股份合作关系的产业化组织2584个。2005年,湖北省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68亿多元,户均增收1210元。

(四)乡镇企业获得一定发展,非农产业比重逐渐增大

“十五”以来,乡镇企业和农村的非农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县域经济的一根重要支柱,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必须迈出的重要步伐。从表2可以看出,湖北乡镇企业数由2000年的92.62万个增加到2004年的97.66万个,解决劳动力就业由2000年的629.69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639.33万人,总产值由2000年的4711.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749.43亿元,增加值由2000年的1076.3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48.08亿元。这说明湖北乡镇企业正在日益发展壮大,促进了湖北县域经济的结构优化,大大推进了湖北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湖北县域的城镇化水平。

表2 2000~2005年湖北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img24

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五)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近年来,湖北省各县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2005年,湖北省县域企业改制面已达98%,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84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县域生产总值的54.4%。2005年,全省县域共引进内资517.21亿元,同比增长32.01%,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5%;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6.95亿元,增长18.85%,其中有41个县(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0%以上。“十五”时期,湖北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4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达到4000亿元以上,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湖北省61个县市区的统计,到2005年,各地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由2000年的52家增加到206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由36家增加到117家,其中有10个县(市、区)拥有4家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

(六)特色经济发展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加速

特色就是生命力、竞争力。“十五”期间,湖北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不少县(市、区)已走上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从平原到丘陵,从城郊到边远山区,都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县域主导产业,形成县域特色板块经济。如竹溪、通山、夷陵等一批山区县(市、区),依托水电、石材、茶叶、林果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取得了很好效果;黄冈、潜江、枝江等县(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每个支柱产业形成一家至几家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京山、当阳等县(市)培植骨干企业,打造产业“航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等。

“十五”期间,湖北省县域认真规划和建设开发园区,积极引导产业、企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促进产业集群成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近几年,各级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2005年全省开发区完成生产总值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5亿元,增长21%;完成财政收入118亿元,增长22.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区)都建有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63个县(市区)各类产业集群发展到197个,网络企业5993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79个,拥有规模企业1857家,集群企业销售额总计1292.49亿元,利税119.67亿元。如仙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大冶成为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鹤峰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通城成为国内最大的涂附磨具生产基地和第二大云母生产基地,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京山轻工机械、谷城蓄电池、安陆粮食机械等也在全国均占一定份额。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地聚集、成长和壮大,一大批税收过千万元的集群骨干企业成长起来,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财源。

(七)扩权强县初见成效

“十五”以来,湖北省坚持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放权搞活的政策措施:下放了239项行政审批权;对32个县(市)赋予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财政体制;实行激励性财政政策,对县(市)2004~2006年新增工商税收省级和市级分成部分全部留县(市);支持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明显增强了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2004年、2005年,第一批20个扩权县(市)生产总值平均分别增长11%和11.03%,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0.5和0.23个百分点。2005年,32个扩权县(市)平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4亿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高52.5%。

(八)涌现出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各县(市、区)从本地资源享赋的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抓住特色,创造出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第一类是通城模式,即依托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利用亲情大力招商引资,以投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第二类是枝江模式,即依托农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第三类是仙桃模式,依托靠近武汉的区位优势,借大都市之力壮大县域经济。第四类宜都模式,依托毗邻长江和境内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