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人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宏观经济作用人力投资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作用或者说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人口投资额与靠这项投资在物质生产部门所得到的经济增长额之差,最终表现为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增长。可见,人力投资与物的投资一样,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

第一节 人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宏观经济作用

人力投资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作用或者说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

人力投资理论一个最突出的观点就是人力投资的作用不小于物的投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中不能像古典经济时代那样,只重视土地之类物的质量,不重视提高人口质量的重大经济意义。他抨击马尔萨斯的“人口数量理论”的悲观性,指出要发展经济,人口质量问题是比土地、人口数量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舒尔茨十分重视劳动人口质量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因而把《人口投资》一书冠之以《人口质量经济学》的副标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还把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归结为人口质量的提高。从人口质量这个定义出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口质量是一种耐用的稀缺资源,人口质量的提高是由于教育和健康等方面费用支出增加的结果,因而人口质量具有经济价值,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要获得一定的收益。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人口投资额与靠这项投资在物质生产部门所得到的经济增长额之差,最终表现为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增长。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推算,苏联1940~1960年国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有30%是由于提高劳动者教育程度取得的。日本从1905~1960年的55年时间里,国民收入增长了9倍,劳动力人数只增加0.7倍,物质资本投资也只增加6倍,而同期的教育投资却增加了22倍,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来自教育投资的增加。我国有的经济学者推算,1952~1978年,由于造就劳动者的高学历而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约占9%。

西方经济学家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力投资如不与物质投资齐头并进,则必然会限制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估计过高,认为提高其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并引进外资和技术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而实践告诉人们的是,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地利用发达国家提供的资本和技术的能力。进而,西方经济学家对实行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两种不同资本积累方式的国家做比较,看到两种不同的积累方式在经济增长方面的差别。1960~1978年注意物质资本积累的国家,如拉美的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亚洲的巴基斯坦及欧洲的西班牙,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为3.86%,而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的国家(地区),如朝鲜、台湾地区、菲律宾和斯里兰卡该项指标占4.68%。

可见,人力投资与物的投资一样,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在现今条件下如果没有人力投资,物的投资再多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果物质资本和技术的供给超过了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存量或者说是吸收能力,就会因为不消化而发生浪费。而且,从发展来看,人的投资比物的投资更有利。1900~1957年,美国作为实际物的资本大约增加4.5倍,而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投资却增加了大约8倍。同期,物的资本的投资所得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达17.5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使经济增长的份额占国民经济增长总额的份额达到41%以上。又如北京市采用电子计算机对2000个动态数据进行科学测算得出结论,十年来,人力投资的强化、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京郊农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达30%。这种作用将随着历史的推移越来越显著和越来越重要。

二、微观经济作用

(一)劳动能力的强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1]特别在现代生产中,劳动能力主要是靠教育和训练培养起来的。通过教育等形式的人力投资,可使劳动力由仅具有自然素质到掌握一定劳动部门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熟练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实践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的接受能力增强,可掌握和使用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在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劳动能力的提高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成正相关。据一份1981年对北京地区的调查材料,在工龄、年龄、性别大致相当的条件下,在技术复杂的生产部门,若以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完成生产定额的水平平均为100,初中、中技校毕业的劳动者为106,高中中专毕业的劳动者为170,大专毕业的劳动者为210。而在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所需要的时间上,恰恰相反,其他条件相同,受教育程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少,以小学毕业劳动者为100,初中、中技校毕业劳动者为76,高中、中专毕业劳动者为54,大专毕业劳动者为17.1。另据山西省阳高县对60户专业户的调查,其中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有50户,占83.9%,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有10户,文化程度较高的50户与文化程度较低的10户相比,粮食亩产相差45.2斤,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平均亩收入相差40.7元,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相差106.8元。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能力越大,则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当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靠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和大批具有专门技术、管理知识的人才与高效率的技术装备相结合而实现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劳动者的学历构成高,劳动生产率也相应高。据前苏联学者对26.6万名工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数量化分析表明,工人受普通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年级,平均劳动生产率在机械制造业中增长1.5%~2.0%,在黑色冶金业中增长0.4%~0.7%,在轻工业中增长1.5%~2.2%。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工人受教育程度提高一个等级,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0.8%。根据天津手表厂自动车间职工考核记录统计,同样的设备、工种、产品、工龄、时间,由于文化水平不同,完成生产任务的程度也不同,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工人,平均只能完成生产定额的76.4%,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工人平均完成生产定额的104.33%,后者较前者高出28%。

(二)劳动收入的增长

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国家,由人力投资带来的个人收益率一般都高于10%。贝克尔计算美国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若干年份的教育个人收益率,大学教育的收益率在13%~15%,中学教育的收益率在15%以上。有一项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资料,比较了低收入国家中上过学的和未上过学的农民劳动生产率和革新能力,说明在能够提供诸方面投入以改进耕作技术的条件下,上过4年学的农民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高13%。福建省教委从农民文化程度高低与经济收入状况的关系方面抽样调查,也说明了文化程度高,致富速度快。1985年,无文化的劳动者人均年纯收入仅789元,初小文化程度人均952元,高小文化程度人均1086元,初中文化程度人均1388元。另据广西统计局1988年对广西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抽样调查,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均纯收入比无文化的人均纯收入分别高56.71%和44.63%,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来看,1983~1988年,无文化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为0.24%,高中文化程度为0.63%。究其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高,容易接受科学技术,并灵活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文化水平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也相应高,可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科学管理。近几年,人力投资在劳动收入增长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1978~1988年10年累计,京郊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增加收入140元,1988年,京郊农民人均所得超千元,其中靠科学技术获得331元。

三、当今经济发展对人力投资的新要求

经济对人力投资要求的产生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就是说,人力投资产生和提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水平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人力投资的要求都会产生新的变化。当社会生产活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基础时,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只是以体力素质为主要方面的人口数量的多寡。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工具粗劣,只要求人们凭体力劳动去谋取生活资料,维持社会成员的个体生存。这样,在人类社会初期,人对生产增长所显示的作用只能是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但经济对人力投资的要求仍不十分明显,生产中仍以体力劳动为主。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产业革命的深入,机械操作逐渐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生产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此时,经济在对物质资本有着巨大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劳动力质量的不断提高,并在发展中对后者的要求不断加强。特别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和经济对人的要求正在发生以人口数量增长为主向以人口质量提高为主的方向转变。据统计,现在发达国家生产力要素中的技术因素已达60%~80%。生产力要素构成的这种变革,必然要求劳动力的素质构成相应变革,增加智力投资,强化劳动者的脑力劳动。

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短短的时期里,我国城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就农村而言,继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首先要求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要求人口质量不断强化。

(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已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领域,农村经济不仅包括农业,而且还包括日渐壮大的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及信息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

从总体来看,农村各业的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农业来看,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这就要求造就一大批农机技术人才。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商品量的增加,农村加工业也将大发展。如农畜产品的产地加工和保鲜、贮存,以及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种子和饲料的加工、食品的加工等。同时,城市工业也要部分地向农村扩散,这就要求有一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劳动力队伍。

(二)农村技术结构变化的新要求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引进到我国农村各产业中来,使生产劳动逐渐变为科学劳动,人的智力作用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突出,这就要求农村就业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技术素质。过去一些地方或单位购进新设备,由于缺少技术人员,使机器长期闲置的情况,说明了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劳动力智力素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专业户的数量和规模将不断增加,一些土地向善于经营的种田能手集中,实行种植业的集约化生产,对粮食、经济作物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因此,生产者首先要受到以生物技术科学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才能保证种植业商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农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逐渐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使农村消费结构发生着变化,商品性消费比例加大,消费层次提高,物质消费内容中时代特色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增加新的服务项目的科技培训,如家用电器维修教育培训,服装、烹调等技术教育培训,文艺、体育教育培训等。

应当指出的是,决不能认为我国农村主要生产方式仍是手工操作和畜力耕作,甚至有的贫困地区,由于畜力缺乏,靠人力耕地和运输。这种生产水平所要求的仅是体力型劳动者,文盲、科盲也可胜任,对于这种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生产技术,无须专门进行培训,在生产过程中由上一代直接传授即可,因此就不必去搞智力投资了。这种观点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上述种种症状仅是自然经济的表现,在中国大地,自然经济虽年长日久,但在振兴经济的今天,自然经济的根基已经动摇,中国农村经济已经开始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尽管在一些农村地区自然经济的状况还因条件的不足,难以改变,但此时农村经济也决不同于手工时代的农村经济,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强有力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也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