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学考察

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学考察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并非一帆风顺,表现出时而协调时而失衡的状态,这些都为我们在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研究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了现实的素材。本书的主要研究架构既包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媒介外生态层面的考察,又包括对电视民生新闻自身发展的规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最终目标是寻求一条民生新闻内外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学考察

如果说媒介生态就是将社会环境当成一个信息化的整体来进行系统的考量,那么媒介生态的结构变迁取决于媒介环境的变迁,媒介环境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来源于受众,与此同时,环境又在培养和强化着新的社会结构与受众特征。用媒介生态学的考察方式研究媒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从整体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讨论问题,能使我们的研究视野得到拓展。尽管西方媒介生态学理论植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世界的环境和文化,却以普遍主义的面目出现,缺乏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90]况且,西方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人们对于技术发达的工业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的批判与反思,这一切都似乎与本书的论述中心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任何时代背景下的媒介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即:媒介发展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媒介发展研究的视角不应该局限于时代、地域、体制等的限制,更不应该局限于对媒介自身内部的孤立思考。因为现实中的媒介生态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媒介生态与媒介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社会其他系统的变化也会决定媒介生态结构的演变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媒介结构变迁在社会生态系统变迁中也会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给其他社会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态系统与媒介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媒介生态学理论的提出,恰恰为我们对当代传播现象和传媒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动态观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如果我们引进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来动态地观察电视新闻媒介的变化状态,就会发现电视媒介尤如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之中,它通过获取充分的信息资源成为自己的能量,同时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生存策略,电视媒介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对其外部环境科学、全面的分析。决定着电视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以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信息接收方式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为特点。正如单波教授所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政治经济的转型、精神气候的变化与文化观念的更新,同时也让媒介悄悄地恢复了自身的力量,如信息功能得以强化,舆论监督走向开放,媒介开始成为人民参政议政、文化创造的论坛,媒介的产业化、集团化、平民化、网络化乃至时尚化,使其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91]。就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其兴起与兴盛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推动与制约。在六年多的新闻实践中,可以说已经寻求到了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主流政治与受众收视欲望之间相互交汇的接点,这种内涵的获得和特色的形成,正是中国当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境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并非一帆风顺,表现出时而协调时而失衡的状态,这些都为我们在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研究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了现实的素材。本书的主要研究架构既包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媒介外生态层面的考察,又包括对电视民生新闻自身发展的规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最终目标是寻求一条民生新闻内外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生态学考察包含外生态与内生态几个层面:

1.电视民生新闻的政治生态考察

电视民生新闻的政治生态,是从政治环境的角度考察电视民生新闻与政治体制、政治组织、政治活动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既包括民主政治体制与社会民主进程对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涵盖了民生新闻对于政治民主化进程及公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推动作用。从传播与政治系统的关系来看,信息传播会影响政治决策、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反过来,媒介机构事实上受制于政治体制及其政治格局,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大众媒介的活动空间及其功能的实现程度和范围必然会受到政治子系统的制约[92]。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健康的媒介生态和民主的政治行为是协调一致的,民主政治的价值观念体现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就是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原则下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这为媒介创造了一个政治和谐的生态环境。反之,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使媒介表现出健全和自我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这对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种重要的监督与保障。在加速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新闻改革的政治氛围中,以反映民生状态、民众言论为价值取向的电视民生新闻便会受到重视,政治民主化与媒介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体现在民生新闻方面就是:民主政治的环境氛围孕育了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反过来又在构建公共话语平台、参与社会管理、影响政治决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是特定的媒介政治生态所决定的。

2.电视民生新闻的经济生态考察

电视民生新闻的经济生态,是从经济环境的角度考察民生新闻与社会经济体制、市场运行机制、市场竞争规律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它既包括经济制度、市场运行机制、市场竞争规律等环境因素对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策略的正反作用,又涵盖了民生新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媒介自身发展方面的有效促进。传播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信息的沟通,经济发展又制约着传媒发展的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媒介产业政策的变迁,媒介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环境的变迁,如:传播全球化、媒介产业化、竞争市场化等。布尔迪厄从社会学角度以其独特的“场域”理论描绘了一幅经济逻辑如何通过收视率来影响电视、新闻场和整个文化生产场的图景。他认为“新闻界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这一自身难以自主的、牢牢受制于商业化的场,同时又以其结构,对所有其他场施加控制力”[93]。当然,如果在社会宏观环境中考量“新闻场”受制于商业化,又有其合理性存在,新闻媒介面向市场、以企业方式运作,一方面可以为新闻媒体带来广告、发行及多种经营的收益,为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原则支配下,媒体为了竞争的需要,不断创新,改进传播质量,为受众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满足受众的需求,密切了受众与传媒的关系。经济环境的变革促使电视媒介适应市场的同时,民生新闻也发挥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强大影响力,由于民生新闻关注的是国民的生计,生计本身当属于经济范畴,因此,这种影响力是全方位的:传播经济信息,指导消费生活,反映经济形势、解释经济现象,引导消费观念、规范经济行为等。

3.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文化生态考察

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文化生态,是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考察民生新闻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结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活动等方面。在文化与传播的关系上,一方面传播在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中具有塑造与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又对传播的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94]传媒以自己的改革、发展和观念革新影响社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文化心态,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阂,形成现代价值观念,塑造现代人格,推动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丰富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同时,传媒本身又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制约传媒发展,传媒发展又促进文化的繁荣。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时代背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文化与思想观念的变迁,社会文化环境为民生新闻的平民化、大众化提供了广泛传播的信息资源,是民生新闻得以生存的土壤,而民生新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传播活动,及其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出民生新闻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又培育和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

4.电视民生新闻的内生态考察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生态,是指立足于媒介自身结构层面考察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传播伦理、传播结构等等内在发展问题,分析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栏目布局、结构调整、品牌拓展、市场竞争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民生新闻在内容生产、媒介伦理、生态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揭示民生新闻的生态危机,并运用生态平衡理论探讨民生新闻优化生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消除生态危机的策略,以实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媒介外生态角度的考察还是内生态层面的分析,以媒介生态学视野研究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对于电视研究范式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品质提升。媒介生态学理论之于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生硬地联结在一起,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理论对于实践的简单剖析,这其中还包含着媒介生态学这一全新的媒介研究理论自身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对于鲜活的电视民生新闻实践的宏观观照,无论对于媒介生态学而言,还是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研究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拓展意义。

【注释】

[1]《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21页。

[2]《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47页。

[3]李小宁:《民生问题拷问经济增长模式》,载《上海证券报》2006年1月11日A03版。

[4]秦亚青:《2006,中国如何开启国计民生新局》,载《今日科技报道》2006年1月16日A02版。

[5]袁旭东:《关注民生》,扬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

[6]郭振纲:《关注民生的核心在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国质量》2006年第4期。

[7]钱莹:《“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民生指标”》,《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4期。

[8]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年第1期。

[9]那长春:《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浮出水面》,《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10]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第6期。

[11]惠恭健:《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泛化的思考》,《江南论坛》2005年第4期。

[12]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11期。

[13]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14]陈立生:《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实践》,《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9期。

[15]白小易:《在市场与传统的“角力”中发展》,《中国电视》2005年第2期。

[16]周小普:《民生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表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2期。

[17]陆晔等:《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18]赖浩锋:《解析电视民生新闻三内核》,《山东视听》2005年第1期。

[19]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20]王晓明:《民生新闻:从栏目品牌到频道品牌》,《视听界》2006年第2期。

[2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22]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中国电视》2004年第6期。

[23]嵇炯:《〈新闻坊〉:民生新闻的坚守与开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0期。

[24]顾理平:《正确把握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传媒观察》2005年第1期。

[25]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26]嵇炯:《〈新闻坊〉:民生新闻的坚守与开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0期。

[27]易前良:《民生新闻:一个新闻学概念的历史辨析》,《视听界》2004年第6期。

[28]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29]汪文斌、胡正荣:《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30]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31]李良荣:《台里台外屏前屏后——谈〈1860新闻眼〉的独到之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32]景志刚:《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1期。

[33]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

[34]叶子:《反思传统、回归本质——〈南京零距离〉成功的启示》,《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35]景志刚:《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1期。

[36]朱羽君、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37]赵霞:《简议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科学之友》2006年5月。

[38]周自祥:《媒介平民化理念的思考》,《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

[39]〔美〕埃默里父子、南希·L.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第9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27页。

[40]〔美〕埃默里父子、南希·L.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第9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41]参见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9。

[42]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7页。

[43]转引自《中国电视红皮书》,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44]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第1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45]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页。

[46]参见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0页。

[47]孙瑞祥:《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48]喻国明:《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2000年第8期。

[49]转引自张振华:《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上),《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50]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64页。

[51]叶子:《反思传统、回归本质——〈南京零距离〉成功的启示》,《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52]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组委会、央视—索福瑞、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003-2004),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136页。表2-1系由书中数据整理而来。

[53]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54]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年第1期。

[55]转引自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组委会、央视—索福瑞、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003-2004),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56]转引自李洋:《民生新闻:兴起与兴盛》,《新闻界》2005年第5期。

[57]〔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202页。

[58]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59]唐宁:《城市台新闻节目增强竞争力的探索》,《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

[60]尹鸿、李德刚:《走过2003:中国电视产业备忘》,《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2期。

[61]方翔文:《中国电视新闻平民化刍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63]《数字——〈南京零距离〉》,《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64]《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年鉴》(200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年鉴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65]转引自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66]郭光华:《民生新闻是非论——以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为例》,《视听界》2006年第6期。

[67]谭天等:《2005中国电视新闻面面观》,《新闻记者》2006年第2期。

[68]马靖培:《认识应提升表达须多元互动要强化》,《新闻记者》2006年第10期。

[69]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

[70]冰雪:《用品质赢得尊重——〈百姓关注〉:贵州第一民生新闻栏目》,《广告大观》2006年第3期。

[71]戈峰:《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72]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73]Neil Postman: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New-York,2000.http://www.media-ecology.org.

[74]戈峰:《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75]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第284页。

[76]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77]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78]Paul Levinson:Mcluhan and Media Ecology,Proceeding of the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2000,P17-18,http://www.media-ecology.org.

[79]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80]Neil Postman:What is Media-Ecology?“The shape of the Future in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1970),http://www.media-ecology.org.

[81]〔加〕文森特·莫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2页。

[82]Mc Quail,D.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London,1983,P132.

[83]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84]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上),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85]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6]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3页。

[87]骆正林:《公共政策变迁和媒介生态循环》,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88]张健康:《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9]〔美〕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90]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91]单波:《现代传媒与社会、文化发展》,载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主编:《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2年卷),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92]张晓锋:《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9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94]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