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用大学生从众心理优化寝室管理方式

巧用大学生从众心理优化寝室管理方式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式。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和学生是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从“管”向“理”转变,由管理变为引导,由管理变为服务。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巧用大学生从众心理优化寝室管理方式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杨 敏 江 霞

【摘 要】 大学生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宿舍已经成为大学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健康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优化寝室管理方式,加强高职学生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从众心理;朋辈效应;寝室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期间,从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笔者曾多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就是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och)做过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从众实验。

笔者随机在班上抽取10位学生,与这10位学生约定规则,让他们下楼回避,10分钟以后再回教室。当学生离开后,笔者在黑板上画上A、B、C三条垂线,其中A=B,但是,教师告知班上余下的几十名同学一个错误的答案,即A≠B,并且让这些同学配合,误导即将回教室的10位同学。经过多次实验,每次被抽中测试的10位同学中,只有3~4名同学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其他都随着大多数同学的误导而产生了从众现象。由此可见,从众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心理学认为,从众现象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集中全力达成共同目标,二是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三是有利于养成良好作风和习惯。研究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对于学生寝室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学生管理人员要抓住大学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的积极意义这一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

一、巧抓从众现象,倡导主流寝室文化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寝室,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学院,学校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相对于普通高校,我校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和实训的时间较多,学生班级概念淡化,寝室就成为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据调查发现,我校100位学生一天当中,约70%的时间待在寝室的同学有18位,约60%的时间待在寝室的同学有33位,50%待在寝室的同学有36位。

寝室是同学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停留最久的地方。寝室的管理方式和寝室文化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生活态度,更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抓住同学们的生活特点和规律,对其进行熏陶和影响,达到寝室育人的目的。

(一)认识大学生从众现象,正面引导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从众现象主要集中在学习从众、生活从众、择业从众。笔者观察发现,我院大学生从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从众。一部分同学的文化品位、跟随者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上流行什么,大学生就跟随什么。2012年流行的“元方,你怎么看?”广告词中的“你到碗里来,你才到碗里去”都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对穿着打扮更是个性突出,闲暇生活、娱乐方式大部分也从众,玩手机、发微博、打游戏、千篇一律。

学习从众。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众,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本科院校晨读现象常见,可在高职院校,同学们去实训室的时间较多,大多数同学不太重视公共课。对于考试,态度懒散,旷考、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生活从众。大学校园里的恋爱观、消费观、择业观极其富有感染性,往往你会发现,一个寝室有的人全部都谈恋爱了,但是有的寝室一个人都没有。有的同学会为了一部苹果手机贷款,对于奖助学金更是不能合理利用。

(二)丰富寝室生活,倡导主流文化

现在的学生寝室由原来单一的休息功能已扩展为教育、文化、生活、学习、交友等多重功能。开展寝室文化生活,丰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是迫不及待的工作。

创建文明、温馨、美丽的寝室环境。这里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上,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大到组合式床、热水器,小到一个水龙头、一个插线板的插孔都要为学生考虑周到,维修服务要及时。软环境是指生活区的文化氛围,树阴、走廊、花草以及走廊过道的管理规章制度、宿舍区的张贴展板、服务指南等都要精心制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特别是一些形式简单而意义重大的装饰会将整个寝室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美化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了寝室文化。

开展活动育人。活动是一个载体,定期定时开展寝室文体活动既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又可以搭建寝室沟通桥梁,还能带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我院定期开展了一些全校性的寝室卫生评比、寝室美化、寝室情景剧等比赛,效果良好,并很好地发挥了部分社团的作用,将社团活动引入到寝室文化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后,我们还将着重发挥寝室的功能,促进寝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联谊活动、趣味运动会、寝室卧谈会、优秀寝室评比等活动,增强同学们寝室的凝聚力。

二、深入学生,优化寝室管理方式

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告诉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定位。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已经做到了思想引领和活动开展,做到了奖、勤、贷、心理服务等诸多工作。可是,当我们仔细思考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存在些许问题,如: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广;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存在消极现象;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等等。

面对这些新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思考,充分调研,顺应时代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式。学生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管”,二是“理”。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和学生是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从“管”向“理”转变,由管理变为引导,由管理变为服务。

在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工作的目的。以学生为本就是为学生而发展、发展也是为了学生,只有将二者紧密的结合,我们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不脱节,不空洞。

我们在学生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学生寝室管理中,我们要充分围绕学生这些方面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工作。

如在学校决定执行通宵不关灯的政策之前做了调查走访,充分尊重了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保证了同学们的充分睡眠,即生理需要;我们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寝室消防安全承诺书》《寝室十不准》《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宿舍公物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水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宿舍区安装了监控设备,保障了同学们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定期开展寝室人际关系讲座,培养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满足了归属和爱的需要。在组织各项活动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同学们的需要,从大家的爱好出发,如2012年秋季学期我们将寝室文化节开幕式的舞台搭建在了学生寝室区域,方便了同学们的观看,激起了大家的参与热情,活动非常成功;再如组织的“华新好声音歌手大赛”,顺应了同学们的心理需求和爱好,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极高,观众也是场场爆满,取得了很好的校园效应。

总之,学校做出的任何一项决定或者是策划组织的任何一项活动,只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既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朋辈效应

有人把寝室文化比喻成一坛泡菜的泡菜水,水的质量决定了泡菜(学生)的质量。寝室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会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寝室人际关系、寝室室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66%的同学在调查中认为,在大学期间最亲近的朋友就是室友。44%的同学会在遇到困难时向室友求助。

作为管理者,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朋辈之间的影响力构建示范学生群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先进带后进,多数影响少数,更好地开展寝室管理与建设。

一是可以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团员、大学生骨干群体作用,二是发挥学生社团、学生自律委员会(如宿舍管理委员会、楼层委员会、饮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自律组织群体作用;三是有效利用同学之间新生的一些非正式组织,如老乡会、QQ群友、微信好友、微博粉丝等群体作用。

只要我们的工作深入以上学生群体,密切学校与学生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甚至可以成为一面旗帜,带动更多的同学。这样,学校就形成了以学生处牵头,物业管理部门、后勤部门、辅导员、各系、学生组织多方位的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寝室管理与建设工作。

(三)权威作用

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权威从众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在宿舍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一心理学现象。

首先,学生在学校要服从学校的管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一旦违反,学校就应对其教育和惩罚,并以典型事例向其他同学进行教育和警示,这样,学生就会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其他同学也会引以为戒。

其次,要让同学们明白,学校所布置的寝室卫生检查、晚归检查、消防安全大检查等各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理应积极配合。

再次,学校开展的各项寝室文化活动,同学们都应该积极参加,要有较强的荣誉感,对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要认同,并奋起力争。

发挥权威作用并不是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是考虑学生利益在前,工作实施在后。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长期开放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上传下达,使学校和同学们之间搭成共识,共同建设好寝室这个大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宝金,赵静华. 大学生从众心理探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鲍晓平. 浅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EB]. 中国网

[3] 车运景.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新模式[J]. 经济师,2010(9)

[4] 冯建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策略研究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