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

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从众现象是一种较典型的社会行为,人们也经常会听到这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从众?我们就从众概述、从众的实验研究,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等,对这种经典的社会行为进行分析。假如你到商店去买一台风扇,很多人在买,在市场只有两种牌子,你本来打算买甲种,但大家都买乙种,最后你也与大家一样。生活中的这种假设,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从众。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也就
从众现象_社会心理学导论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从众现象是一种较典型的社会行为,人们也经常会听到这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从众?我们就从众概述、从众的实验研究,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等,对这种经典的社会行为进行分析。

一、从众概述

假如你到商店去买一台风扇,很多人在买,在市场只有两种牌子,你本来打算买甲种,但大家都买乙种,最后你也与大家一样。生活中的这种假设,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及其分析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也就是说,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都蕴含了从众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有时候,个体不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采取行动,也可能根据群体要求、领导意见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向制定行动策略。人们认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二)从众的两种变式

迈尔斯指出,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析为两种不同的变式,一为表面的顺从,一为内心的接受。

1.顺从:是表面上的从众,并非发自内心,而且不相信自己的从众行为是合适的。如参加宴会要穿西装、打领带(本不喜欢,但也照做),即口服心不服。

2.接受:是指行动上和信念均发生从众行为。例如看到许多人喝牛奶,相信如此有利于健康,即心服口服。

两者都是迫于社会的或群体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舆论、群体心理气氛和群体意识,而不是社会或群体的明文规定。

(三)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1.相信他人的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是有限的,因而他人往往会成为我们所需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个人生活在群体中,总是从他人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得一些帮助。一般来说,我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了解越少,就越看重他人的意见,也就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2.寻求安全的心理

人生活在群体中,必然希望能与他人关系融洽,不喜欢被群体视为越轨者。弗里得曼做过一个实验,被试是一些互不相识的人,实验者介绍说他们其中某个人与大家不同,虽然没说有什么不同,但这个人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越轨者。然后,实验者让他们挑选一个人去参加一个有惩罚的学习实验,谁都不愿意去,结果一致推选了那个被视为越轨者的人。后来实验者又让他们选一个参加另一个有奖励的学习实验,结果大家推选了另外一个人。由此可见,越轨者是不受欢迎的,也是不安全的。与群体保持一致能不担风险,获得安全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不从众所引发的危险。

3.忠于集体的心理

如果群体并不是集合起来的松散群体,而是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集体,这时个人从众就有可能是为了实现集体的理想和目标而自觉自愿地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体现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把这种情况称为“集体主义自决”,所反映的是一种忠于集体的心理。

二、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很多,其中最为经典的研究是谢里夫和阿希的研究。

(一)谢里夫的研究

谢里夫在30年代初,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游动错觉是指在黑暗的环境中,当人们观察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时,由于视错觉的作用,这个固定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是前后左右地移动。

谢里夫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其一,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游动错觉,其二,观察者要精确地估计光点游动的距离是相当困难的。谢里夫在实验室里模拟游动效果,让被试坐在暗室里,在被试前面的一段距离处,呈现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被试都会产生游动错觉。

先让被试单独判断亮点移动的距离,发现个人判断差异极大(从一二英寸到二三十英寸)。过一段时间后,让这些被试在一起判断,发现彼此的判断逐渐趋向一致,趋向大家判断结果的平均数。这表明个体的判断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二)阿希的实验

阿希在50年代做过多次知觉实验,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如图4-3),要求被试比较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并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被试总共7名,其中6名是阿希的助手,只有一名是真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18套卡片共显现18次,前六次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七次开始,假被试都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观察被试的反应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

阿希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大约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大约15%的被试,在回答中平均有75%的从众行为。(3)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是34%。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询问被试发生错误选择的原因。从被试的回答中,发现有三种类型的错误:

图4-3 阿希从众试验的线段卡片

1.知觉歪曲:被试确实把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以他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

2.判断歪曲:被试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虽然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别人回答的不一样,但以为多数人总会比自己更正确一些,从而采取从众。属于这种情况的最多。

3.行为歪曲:被试确认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但不愿意被群体视为越轨者,所以表面上采取了相符行为。

后来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重复了阿希的实验,大都获得了相近的结果。说明了从众现象的存在,以及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有些人容易从众,有些人不容易从众;有些情景中容易产生从众现象,有些情景则不容易产生从众现象。可见,从众现象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一)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

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

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

3.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一般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个体因素

1.知识经验

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容易从众。

2.个性特征

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智力低的人,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性格软弱的人,受暗示性强的人都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3.性别差异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但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如果实验选用的材料内容均为男性和女性不熟悉,则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出较高的从众倾向,比例差别很小。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个体意见一旦被公开表达,表明自己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迫于群体压力做出与多数人相同,而与原来选择不同的态度,人们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于群体压力而做出了态度改变,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促使人们保持自己态度的一致,不屈服于他人的压力,从而倾向于做不从众的选择。

(三)刺激因素

刺激物的内容、性质、特点,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从众行为。

1.刺激物的清晰性

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倾向于表现出从众行为。

2.刺激物的内容

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的问题,人们则不太容易丧失立场。

(四)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成员从众的程度存在差异。米尔格莱姆研究比较发现挪威人比法国人更趋于从众,而挪威文化则鼓励忠于集体,重视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