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干燥和多风的天气里,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拧液化气灶旋钮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上的静电现象,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干燥和多风的天气里,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拧液化气灶旋钮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上的静电现象,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从物质的构成来看,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受到足够大的外力作用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称为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可能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而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常见的起电还有一种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从而使得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

人体带静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现代家庭使用的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以及冬天人们穿的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人体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另外,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也会产生静电。

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减少或消除静电,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用加湿器加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发现头发出现静电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脱衣服之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这样静电就不会伤你了。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衣服,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50%,静电就不易积累,因此,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有关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场所在冬春干燥季节,要注意喷水加湿,在室内适当养些花草。当天气特别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改变室内空气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