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_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孙立超学分制最早产生于美国的高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实施得还算比较早,改革开放以来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中,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美国高校实行绩点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已形成一套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_民办高校教学质量

中美两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条件的比较分析

孙立超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务处,201620)

学分制最早产生于美国的高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实施得还算比较早,改革开放以来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中,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想就学分制实施的条件一题,分析比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美国高校和在不断探索中的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明辨学分制的实施条件,以期对我国高校采用合适的方法实施学分制提供一些借鉴。

这里要强调的是,本文中所论述的学分制的实施条件主要是就教育内部环境来说的。影响学分制实施的因素众多,包括教育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还包括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仅仅论述教育的内部因素就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但限于篇幅及能力,在此不能全面论述。(www.guayunfan.com)

一、学分制概念的解析

学年制和学分制都是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就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业,即按学习年限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它不是以时间来计量,而是以学分为单位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因此,学分制也是计算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量的标尺。《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学分制的定义为:“高校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以每学期的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教育大辞典》将学分制解释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以进行有关管理工作”。

综合上述几种解释,可以看出学分制的基本内涵是:学生修读任何课程成绩合格,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数;每门课程的每一学分值是等值的;各门课程的学分数可以相加得到总学分数;学生取得规定的总学分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规定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便准予毕业,不作修业年限的规定;学分制还能够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

学分制实施的顺利与否不但与其本身的完善与否有关,也与教育的内外环境有关,教育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教育观念、选课制、师资队伍、导师制、教学投入、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学生对系科和专业的选择权、基础教育的状况、学分互认等,限于篇幅,择其要点进行论述。

二、美国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条件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学教育的大众化和选课制的出现而逐步确立的,它极好地适应了美国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调整和完善,其制度和实施已经相对成熟。

1.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

学分制的发展是建立在选课制的基础上的,完善的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关键。选课制又称选科制,它以开设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为基础,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为目的,学生根据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及学校某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自主选择学科、专业及课程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目前,美国高校教师开出的课程很多,其中,选修课在全部课程所占比例居世界首位,学生的选课自由度也较大。选课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全开放选修,也称自由选修制,规定除英语和现代外语为必修课外,其余均为选修课;第二种为半开放选修,选修课比例在20%~40%;第三种是主修课加辅修课;第四种是分组选修,坚持专业课与通选基础课并举,低年级强调通选基础课,广泛涉猎。

在美国的高校中,由于各校的历史、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不同,各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差别也很大,各具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学校内,各系的情况也有不同,都是根据各个专业特点制定出合适的比例。

表1 不同类型大学的机械工程系选修课所占的比例

表2 麻省理工学院不同系科选修课所占的比例

注:以上两表均转引自潘秀珍《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

充足的、各具特色的课程、多样的选课形式、适合的必修与选修比例等这些多样的选课制的形式和内容正是学分制得以生存的基础,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导师制是学分制实施的保障

本科生导师制是选课制的有力补充。选课制由于选课的自由度大,容易使学生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只注重选课数量(即学分积累的多少)而忽视对系统知识的学习,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避重就轻的心理,选择相对容易过关的课程。而且,学分制下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计划各不相同,需要导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力等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因此,导师制就成为学分制实施的有力保障,导师通过为学生制定个性发展策略和跟踪学术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美国高校的导师制是从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引进而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比较规范的本科生导师制。例如,芝加哥大学明确规定每名学生都要有一名学术顾问,顾问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做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如选课、选专业,帮助学生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提供指导,同时要求顾问必须为学生的咨询活动内容保密。

3.绩点制是学分制的完善

学分仅仅表明一个学生学习的数量,并没有表明质量的优劣。学生只要通过了该门课程的考试,就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对同一门课程,一位学生得及格分,另一位学生得满分,可是他们取得的学分是相同的。可见,学分并没有表明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将学生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就出现了绩点学分制。虽然绩点的计算因各学校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方法是一样的。例如,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其相应的绩点规定分别为4、3、2、1、0,某学生某门课程的绩点学分=绩点*学分。以学生在某一时期所得的全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除以该学生同期修读的总学分数即为该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平均学分绩点。一个学生要达到毕业程度,一般要修习120个学分,至少要积到124个绩点。学分总数和绩点总数中的任何一个没有达到要求,都不能毕业和取得学位。

美国高校实行绩点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做法。现以美国波特兰大学的绩点制为例进行说明。波特兰大学将选修课程分两大类,一类是有评分区别的课程,考试成绩采用12等级制,绩点也相应地分为12个等级,每一等级相差0.33个绩点。另一类是无评分区别的课程,选择无评分区别课程的学生的考试则以“通过”或“未通过”来计分。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只能相当于C-或C。电脑在计算学生的平均绩点时,“通过”和“未通过”均不计在内。根据该校的规定,需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最多只能有45个计分为“通过”的学分。

4.学生在选择系科和专业领域上比较灵活

美国高校的学生可以随时改学其他系、科,并按照自己所选定的系、科,选修每学期的课程,只要学完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就可以毕业。学生若中途改选其他系、科,除互相承认的共同课程外,需重新累计学分,因此,转系和转专业意味着学生拿到学位将花费更长的时间,缴纳更多的学费。

5.注重基础教育,文、理、工相互渗透

美国比较注重基础教育,在通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理工、人文、医学、法律等各大类学校都有共同的基础课程。一、二年级通常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学习文、理科课程,即使到了三、四年级,学生选择主修专业后,依然强调文理教育,这类课程通常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1/2左右,再加上这方面的选修课,可达课程总量的50%左右。

6.美国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相对较易

美国是一个高流动性的国家,各高校之间学生的流动也相对频繁,常常会有一些学生在一所大学开始学业,然后转到另一所大学学习的情况发生。于是,美国大学采取学分转换的方式,使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不同系统”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在每所大学,学校都为学生保存学生的成绩副本(学校对课程及学分等级的记录),如学生转到另一所大学,该大学将会对其成绩副本进行审察,并承认其中的有效学分,这些学分可以计入学生的毕业总学分中。

三、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条件

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的时期,直至1952年之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采取学分制。之后学习苏联,改学分制为学年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提出恢复学分制,至今仍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完善。目前,高校实行的学分制主要包括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加权学分制等类型。普遍推行的都基本上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由于综合了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优缺点,适应了目前我国高校改革的需要而被许多高校所采用。

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在借鉴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国情、校情的制度和方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选修课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规定着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主要表现为选修课比例偏低。我国大多数高校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者之间的比例大约是7∶2∶1,本科专业总学分多在150—170学分之间,但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一般为100—130学分,学生实际上能自主选择的课程很少,在选修课中,又有不少是限选课,任选课一般在20学分以下,即使在改革比较成功的大学学分制教学计划中,必修课比例仍然偏高,例如,北京大学的必修课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任选课仅占10%;上海财经大学的任选课仅占9.1%。可见,选修课的比例明显偏低。选课制发展的不充分和不成熟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高校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2.本科生导师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行学分制以后,班级和专业的观念逐渐淡化,学生在学业上和思想上都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指导和帮助,选择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工作,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特点及课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安排好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是实行导师制的优势,导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期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新问题,各校虽然先后建立了导师制,然而由于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规范尚不健全,教师对如何担任导师工作也很茫然,不知工作如何下手。因此,健全导师制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3.绩点制的实施还没有落到实处

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基本上都以绩点制为配套措施,但实施至今仍不甚理想。有许多高校以五级制来评分,因此,绩点数之间跨度太大,不易区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高校都将总平均绩点在2.0以上作为获得学士学位的条件,在3.0以上的可以作为提前毕业的条件,在3.5以上的可以作为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或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条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等各种原因,使上述规定沦为空话。在一些学校,由于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不能跟上学分制改革的步伐,因而对毕业生的评价还是依据学年制时期德、智、体综合考评的办法执行,这就影响了绩点制的信誉。

4.学分互换还存有一定困难

我国实施学分制高校实现学分互换主要是在相邻的大学或大学城之间进行。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大学城都实现了校际之间的学分互换,但大都局限于某一地区。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学分互换几乎仅限于此,与美国高校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学分互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美国,哪怕是在社区学院取得的学分,许多大学都是承认的。

5.注重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争一直就是高等教育不老的话题之一。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各科知识的爆炸,各国都倾向于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自1952年学习苏联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注重专业教育。也由于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就一直延续下来。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专、精、深的培养模式显然有待改进。如今,我国各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例如,复旦大学采用综合教育课程平台加上文理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同时优化专业主干课程结构。

6.系科和专业之间的转换还不够通畅

历史上,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等原因,我国高校内系科和专业之间的转换几乎是不允许的,近几年虽有所改观,但由于管理和教育资源的不足等原因,校内专业和系科之间的转换还不是很通畅,各系都有一定名额的限制,一般是在入学一年以后才能够申请,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也有各种限制,如入学成绩要求在一定的分数线以上,大一期末成绩要达到优秀,还要进行笔试和面试等,程序相当严格和繁琐。

四、对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一些建议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条件下,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制约,要实行尽可能完善的学分制确实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需要摆脱许多羁绊,但学分制不能坐等一切条件成熟后再实行,而是要在发展中引发变革,在变革中逐步完善,也不能希望学分制的改革一步到位,不顾各种其他条件的限制,而是与其他各种改革相配套,正所谓“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鉴于我国高校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除了对领导、教师、学生加强思想指导之外,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和提高:

1.完善选课制,注重基础课,文理渗透

要实施好的学分制、真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实现文理交叉渗透,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开出大量高水平和高质量的选修课: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比例相对均衡;二是除开设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工程技术课程外,还要有一定比例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面的课程;三是建设好一批综合学科课程,打破专业、系科甚至学校之间的界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完善选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基础学科的建设和教学,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都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和广博的知识。

2.加强导师制建设

导师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分制下的导师不同于学年制下的班主任或指导员,也不完全是专门指导学生学习的教授和专家,他是各种角色的复合体,导师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全程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和生活指导。当前,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明确规定导师的资格和任职条件,把导师的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放在第一位;(2)清晰界定导师的职责范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导师的首要任务;(3)严格实行导师工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3.落实好绩点制的实施

绩点制的实施可以从加快课程考试改革的步伐入手。这要在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推动考试工作的科学化,要提倡建立题库或试卷库,并把它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特别要强调命题评分的科学合理,避免因试题难度太大,造成某个学生群体考试成绩的负偏态分布,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平均绩点数过低,影响正常的学位授予工作。还要改变传统的百分制或五级制评分办法,实行多级的评分办法。

4.系科、专业和学分的互换

理想的状态是学校内和学校外的系科、专业和学分都可以任意互换,但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可以先在一定区域内的高校之间建立相对统一的学分标准,实行学分互通,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发挥学分制的优势,通过学生跨校选课,充分地利用一定区域内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促进学校间的联合办学和资源共享也十分有利。将来发展的趋势是不仅应鼓励同一区域的高校互相承认学分,而且应当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规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分制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嬗变现象。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同以及各个学校的办学模式不同,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的学分制模式也是各具特色和形式各异。学分制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需要有统一的模式,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不仅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科技发展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密切相关,也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等紧密相连。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国家,在教育方面有着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并且在办学思想、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管理风格、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各个地方有着各自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因此,在我国高校学分制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的国情、地方的区情和各校的校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