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构想一、研究背景2010年以来,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各级政府把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本地教育规划纲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启动了不同区域开放大学的建设试点工作,并建成了1所部属国家开放大学和2所省属开放大学。

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构想——基于2008~2011年数据的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江 颖 叶 立

【摘 要】 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基于对四川电大2008~2011年的教师数量、年龄情况、职称结构、学科构成等基本数据的调查,通过对学校设置情况、招生数量、招生学科分布的分析为基础,对将来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四川电大要顺利转型为开放大学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引进和培养学科急需的人才,改善教师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以及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关键词】 四川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一、研究背景

2010年以来,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各级政府把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本地教育规划纲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相继启动了不同区域开放大学的建设试点工作,并建成了1所部属国家开放大学和2所省属开放大学。在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是其办学的主要力量,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但多年来,电大一直存在“教师队伍以社会兼职为主,其专职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科研缺乏、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余善云,2012)[1]有学者(肖俊洪,2011)指出,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是制约电大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深、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既是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高等继续教育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2]。四川开放大学既是中国开放大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我国西部区域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提升办学水平,必须适应形势变化需要,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升人才资源能力和调整人才结构为主题,建设一支数量充分、结构合理、具有一流远程教学能力的教师人才体系[3]

二、研究对象和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基于四川电大2008~2011年的教师数量、年龄情况、职称结构、学科构成等基本数据的调查,通过对学校设置情况、招生数量、招生学科分布的分析为基础,对将来四川开放大学需求的教师数量作出预测性分析,并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研究中的教师主要是指直接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分为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种类型。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绝大部分数据来自于《四川电大高基报表》,采用基本描述和推论统计的方法,调查的时限为2008~2011年,所有分析在SPSS17.0中完成。

四、研究过程

(一)四川电大2008~2011年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系统2008~2011年专任教师数量和在校生(开放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生)数量呈现上涨趋势,外聘教师略呈现下降趋势,但外聘教师一直远多于专任教师。就2011年来看,外聘教师是专任教师的21倍,占整个教师数量比例的95.53%,说明四川电大在远程教育教学方面极为依赖外聘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网上师生比方面,基本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以2008年和2011年来看,四川电大的师生比按专任教师数核算,由1∶813提升为1∶721,按外聘教师核算,由1∶26下降为1∶34,说明了专任教师数一直在上升,而外聘教师数有所下降。

表1 2008~2011年四川电大教师数、在校学生数情况

资料来源:2008~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表2 四川电大和其他省级电大的师生比比较情况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和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由表2可以看出,师生比最高的是辽宁电大,其次是云南电大,居中的是陕西电大、湖南电大,四川电大的师生比与全国其他电大相比很低,说明了四川电大平均1个责任教师要在网上要管理和指导全省721名进行远程学习的学生,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将变得非常大。这样的师生比在全国所有省级电大中来说是相当低的,也反映了其专任教师缺乏的现状。

(二)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目前,四川电大系统有职称的专任教师共计199人,有职称的计174人。其中,聘任制的教师有51人。由图1可以看出,专任教师均主要以初级职称为主,其次为中级和副高职称,而正高职称很少,仅占全部的3.02%。相较同处西部的其他省级电大,贵州电大的正高比例为3.21%,陕西电大为3.42%,四川电大的正高职称比例相对来说较低;聘任制的教师则以初级和未定职称的情况居多。有职称的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0.3∶2.6∶2.7∶4.4,副高及以上的职称共占约29.3%,较之2010年全国专任教师0.2∶2.8∶4.8∶2.2的比例[4],可以看出,四川电大专任教师的初级职称比例偏多,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偏少。副高级和中级职称人群作为一所学校主要潜在的学术力量和中流砥柱,四川电大明显偏少,这样的结构说明了四川电大系统的教师仍然以教学为主,较少关注科研。由于缺少成果导致科研实力不足,难以晋升为正高级职称;初级职称相对来说太多,必会造成将来职称评审时“打拥堂”的瓶颈困境。

图1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表3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职称和年龄情况表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由表3可以看出,四川电大正高、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群体“断层”比较严重。从正高来看,51~55岁是一个“断层”,副高的41~45岁是“断层”,中级在41~45岁也出现了“断层”,而初级专任教师群体比例明显偏高。人才断层的出现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从初级到中级,中级到高级,不同的年龄阶段分布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否则,当学校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因人才的过于稀缺会导致青黄不接,而人才的过于集中,又会导致“井喷”,对学校发展带来负担。根据人才的成才规律,正高职称群体到初级职称群体应逐步从图2中的左偏态分布向右偏态分布变化,作为主力的副高和中级职称群体应该在人群数量上略呈正态分布。即正高职称的主体教师群应出现在45~55岁之间,副高职称的主体教师群应出现在40~50岁之间,中级的主体教师群应出现35~45岁之间,初级的主体教师群应出现在35岁以下。同时,从高到低的职称人数应该呈现梯形状分布,即正高职称的人数最少,副高其次,中级再次,初级最多。

图2 四川电大专任职称群体年龄和人数理想分布

(三)2011年四川电大系统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由图3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的专任教师均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其中,专任教师的学历人数比例依次为:博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1%;硕士研究生占55.28%;本科占39.70%;专科占2.51%。与2008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中30.08%的硕博比例相比较,可以看出,近年来四川电大的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提升非常快,这与学校大规模地引进人才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一所高校来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仍然偏小。余善云(2012)对中国的开放大学师资进行了理想规划,提出专职教师的学历结构: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不得低于专职教师总数的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低于专职教师总数的20%。四川电大要转型为四川开放大学,实施新型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与理念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需要努力。

图3 2010年四川电大系统专任学历情况

由图4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系统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目前主要以副高和中级职称为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目前主要以初级职称为主,说明这个群体目前不仅缺少正高职称带头人,在整个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中缺少话语权和学术身份,而且高学历群体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初级职称,虽然使学校今后发展有了强大的后劲,但是过于集中的高层次学历群体,在评审职称时,必将遭遇“井喷”,这对于四川电大今后的顺利发展将极为不利。因此,一方面,应该密切关注高学历层次群体,多创造学术氛围和提供科研条件,鼓励具有硕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提升的学历层次,加强教学学术和科学研究,争取在最短的年限内破格提升,减轻在特定时间内职称岗位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职称评审标准,以更严格的限制来控制专任教师职称的质量。

图4 2010年四川电大系统专任教师学历和职称情况

(四)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年龄情况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能体现一所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兴衰趋势。根据图5可以看出,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年龄群体主要集中在30岁及以下,占了全部专任教师数的51.26%,31~35岁的教师占全部比例的20.1%,36~40岁的教师占全部比例的10.05%,41~45岁的教师仅占全部比例的2.51%,说明,四川电大教师年龄群体比例不太合理,年轻教师占的比例过大,作为中间骨干力量的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又太小,学校已经出现年龄结构的“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也将出现在年龄层次上。据有关资料显示:科学研究和出成果的最佳年龄区是30~45岁。这样的年龄结构不利于四川电大科研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图5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年龄比例与全国平均比较图

就一所学校而言,40~50岁的人群正是经过长期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锻炼,具有比较丰富经验,智能结构处于最佳状态,工作效率高是出成果的最佳年龄区,他们是学校运转的中坚力量;30~40岁的人群是逐步迈入思想成熟的阶段,一般能够独立承担教学科研管理任务,工作能力提高快,他们是学校承上接下的后备力量;而25~30岁的人群基本是刚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虽然学历高,但缺乏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实践经验,有待于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充实,因此,中青年教师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来说绝不可缺,如何形成老中青教师年龄大体上的均衡,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这是四川开放大学必须面对的挑战。从总体上讲,一所高校合理的年龄分布规律应该呈现青年教师数略多于中年教师,中年教师数略多于老年教师构成“梯形”的状态[5],这样才有利于符合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要达到较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必须从宏观上适当保持教职工队伍中各年龄段人数的动态平衡。

表4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年龄和学历情况表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由表4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系统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均主要集中在40岁及以下的年龄,其中以30岁及以下和31~35岁的人数最多,说明近年来四川电大系统注重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从新近人才到青年教师群体均要求较高层次的学历。3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教师也较多,应加大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鼓励其进一步深造和提升学历,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性别情况

由图6可以看出,四川电大专任教师群体女性占61%,男性占39%,女性多于男性接近一倍,性别比例有所失调。

图6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性别情况

由图7可以看出,除本科及其以下学历外,四川电大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群体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由图8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的专任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主要出现在30岁以下的群体。30岁以下年龄层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分布差别过大,女教师多于男教师1倍。失调的性别比例结构极有可能对今后学校工作开展、婚姻家庭组建、人际关系处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大力改善此种结构比例。

图7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性别和学历情况

图8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性别和年龄情况

(六)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学科分类情况

从图9可以看出,四川电大工学类(其中:计算机类占67.35%)的专任教师最多,其次是文学(其中:外语占17.07%,艺术占14.63%),再次是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农学哲学、历史学、医学、法学的教师最少。这样的教师数量构成和四川电大一直以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秉持大众化的教育理念有关:开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习者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而且主要是以财经、管理类的文科专业为主。

由表5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目前不同学科中正高职称最多的还是分布在工学学科,副高职称最多分布在经济学科、文学学科、工学学科,中级最多分布在工学学科、文学学科和管理学科,而初级则最多分布在工学学科、文学学科、教育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等。同时也可以看出,四川电大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人群最多集中在学校招生人数较多的大专业类中,如工学、经济学、文学;中级职称人群也主要集中在工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职称层次纵向来看,教育、文学、工学和管理学几大学科在四川电大招生情况较好的学科类初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过大,除工学外,这几个学科均缺乏学科带头人,使学科发展的势头和潜力变弱。

表5 2011年四川电大不同学科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根据四川电大招生部门和教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表6选取了四川电大历年来几个大的、生源较好或者比较热门的学科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法学专业的专任教师和全省在校生数的师生比是1∶1782,教育学专业的师生比是1∶429,文学(不含外语和艺术)专业的师生比是1∶321,工学(不含计算机)专业的师生比是1∶1514,医学专业的师生比是1∶2282,管理学专业的师生比是1∶2040,说明,四川电大当前最为缺乏的是医学、法学和工学学科的教师。当然,鉴于电大系统实际情况,各学科除省校的责任管课教师之外,各市州电大(分校、教学点)还有面授和辅导教师,师生比现实中并不那么低,但是,单就管课教师面向全省的责任而言,其艰辛度和责任度不言而喻,造成的后果一种是使管课教师任务加重,另一种是使管课教师懈怠责任,对管课力度放松,管课过程敷衍了事。

图9 2011年四川电大不同学科专任教师数量情况

表6 2011年四川电大不同学科专任教师数和在校生数表

资料来源:2008~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据表7,可以看出全省土木工程、建筑、机械、交通水利、学前教育、护理、管理、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在校生数迅速增长,这些专业的教师数量也随之增长。对这些专业的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数之间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检验,除法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显著相关外,发现其他专业在校生数和教师数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5(土木工程、建筑、机械、交通水利等)、0.946(学前教育)、0.815(护理)、0.663(管理)、0.857(广告设计),说明,四川电大的专任教师数应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相关性最大的专业为学前教育、广告设计和护理专业,应该重视对这三个专业师资的引进,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七)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岗位分类情况

表8 2011年四川电大专任教师岗位分类情况表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电大高基报表》

由表8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师占全体教师的37.69%,专业课教师占62.31%,担任专业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课教师的3.23%,占全部教师的2.01%,比例非常小。此外,担任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主要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担任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主要以初级和副高为主,正高与中级的比例很小,所有的双师型教师仅具有中级职称,说明四川电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师资的专业教学和学术水平。

五、研究结论

(一)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趋势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

通过对四川电大教师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以及对未来专任教师数的回归预测分析发现,专任教师数量远远低于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速度,师资出现不足的势态:虽然四川电大系统长久以来通过远程技术手段强调费省效宏的办学效率,但过大的师生比必会引发教育资源的紧张,教学质量的下滑。从与国内其他省级电大的对比可以看出,四川电大一些学科和专业明显存在着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这对于开展基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非常困难。因此,四川开放大学应该基于开放大学的特点,有必要在国家重点支持其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加快这些专业的建设,引进学科对口人才。引进适应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及社区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根据回归预测,有计划地逐年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在合理地范围内增大师生比,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开放大学建设发展需要,以“专兼结合、动态开放”为原则,形成一支适应四川开放大学需要、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队伍。

(二)引进和培养学科急需的人才

对于不同学科缺乏的师资,有必要采取“优先保证主体学科、优势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师需求,加快引进短缺专业师资人才,优化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余善云,2012)的措施[6],遵循“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重点专业”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在全国各地引进学科带头人。一方面,加大招聘和引进力度,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引进教师,保证多学科教学需要,可采用专职教师为主,并且向其他学校及科研单位聘请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学科的带头人做兼职教师的办法,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将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统一组织起来加以培养,构建学科梯队、专业梯队、课程梯队和教学团队。以市州电大为单位组织教研组,实现系统培养,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互聘联聘,资源共享[7]。同时,可采取建立学校教学事业部制的方式,打通学校高职院、教学处、直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分别管理的隔阂,将多个部门的教师师资融合,成立大教学部,加快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由四川开放大学大教学部统一指导,协调和运行。

(三)改善教师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

由之前的数据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的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就职称结构而言,存在正高级比例偏低,初级职称比例偏高的情况;就学历结构而言,存在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为主,博士研究生偏少的情况。根据相关资料,英国开放大学拥有1600名左右的专职教师,其中有60%的人具有博士学位[8];就年龄结构而言,存在30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偏大,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小的情况。因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尽快改善教师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1)改善四川电大当前教职工职称结构,使学校人才结构必须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同步进行,具体体现为职称上的高、中、低匹配,学历结构动态合理。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创设环境并出台激励制度,引导鼓励教师关注科研,下足工夫快出成果,使破格晋升人员增多,并吸纳一定比例的初级职称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缓解职称在一定时期内的晋升压力。(2)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学历和教学学术水平,多参与外部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对于工作有一定年限的青年教师,鼓励在职读博,同时,学校可以考虑以某种补贴的方式减轻在职青年教师的攻博经济压力,提高教师提升学历的积极性。同时,对现有教师加强继续教育,制定政策鼓励其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学习、培训和出国考察、深造,参加学术交流。(3)合理调节男女性别比例。针对四川电大目前青年教师性别比例差异过大的现象,四川电大人事处有必要加大对男性教师的招聘或引进比例,改善青年教师男女性别比例。

(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由之前的数据可以看出,四川电大担任专业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很小,而且正高的比例也很小,四川电大要转型为开放大学,需要进一步提升师资的专业教学和学术水平,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现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这样才有利于破除过去学科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旧圈,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个体提升的需要,增加学习者与其实际从事工作的联系,以及促使电大的开放教育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因此,四川电大必须加大对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的方式主要有:(1)提高教师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双师型的教师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有机融合,是既有技能证书又具备熟练实践技能的真正统一体。教师本人应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的实践培训创造条件,规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返回社会进行实践,或定期为社会解决技术难题,或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发明;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更新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2)加强教师岗位管理的规范化。电大目前关注的是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而没有把实践技能纳入评审范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9]因此,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中要突出业务进修能力和重视专业实践所取得的证书,以此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层次,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10]

参考文献

[1] 余善云. 中国开放大学的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J].开放教育,2012(4):47-48

[2] 肖俊洪. 顶层设计视角下的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11(6):17

[3] 于燕. 开放大学现代教师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92

[4] 阮智勇. 2010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J].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5] 粟琴. 高校教师队伍专业职称构成及年龄结构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23-224

[6][8] 余善云. 中国开放大学的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J]. 开放教育,2012(4):51

[7] 莫炳新. 现状与对策——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报告[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4

[9] 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 lfiles/moe/A08_sjhj/201109/124842.htm l[EB/O L]

[10] 孙玉洁. 试论电大教师的职业化改造[J]. 经营管理者,2009(6):2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