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印刷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南京印刷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 南京印刷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一) 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保障南京印刷业要跟踪国际最新设备发展趋势,采取“抢先半步”的发展策略。注重南京本地印刷机械耗材等相关设备销售和机器维修保养的业务拓展。南京市政府发布的《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中,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五 南京印刷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 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南京印刷业要跟踪国际最新设备发展趋势,采取“抢先半步”的发展策略。选用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印刷设备,注重改造工艺流程,保持印前、印中、印后的连贯和顺畅,强化装备精良的设备优势和工艺简约的技术优势。

继续发展同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注重南京本地印刷机械耗材等相关设备销售和机器维修保养的业务拓展。加强与设备供应商海德堡、北人机器等公司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打造“纸厂—印刷厂—终端—纸厂回收”的循环网络流程。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包装印刷的减量化、轻量化、节能环保渗透到包装印刷业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包装功能和节约、环保、卫生的要求,倡导多种形式的适度包装。

坚持以“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为技术发展方向,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改造现有工艺流程,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印前部分逐步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彩色数字化打样技术,并开始采用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技术和数字化印刷技术,千面图文等优势企业则要在网络技术和远距离传输接受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印刷部分应大力发展高速多色印刷,包括平张纸多色胶印和卷筒多色胶印,适度发展喷墨印刷、柔性版印刷和数字化快速印刷。印后部分要发展高档精装、平装及骑订联动线,大力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模切、配页、制盒等配套设备。

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印刷,积极推进按需印刷。按需印刷并不是高级的复印技术,而是一种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原色印刷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印刷工艺。其操作过程是将图书内容数字化后,利用电子文件在专门的激光打印机上高速印制书页,并由专用计算机完成折页、配页、装订等工序。鼓励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不断推动印刷业技术进步。要鼓励和支持印刷企业通过研发、推广印刷业高新技术,鼓励印刷企业以更低成本采用国际先进的CTP电脑直接制版、IP宽频网络传播、CMS色彩管理、JDF流程的标准化等技术,迅速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运营能力。鼓励和支持印刷企业与相关行业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设计院所结合,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通过专利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技术、设计服务,提升印刷企业的技术水平。

特别关注印刷流程工艺技术的标准化。印刷流程从接收原稿到最后出版发行,包括经历素材收集、印前图文处理、胶片输出、拼晒版、印刷、印后加工及装订的过程。其中在印刷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水墨平衡、套印、印刷压力以及印刷环境的控制。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对印刷生产进行严格控制,印刷的标准化才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实现。

(二) 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保障

强调从占领市场转变到占领客户,始终坚持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客户需求,始终以客户为标准。在和印刷客户的关系管理中,利用软件管理和网络化平台,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始终强调与客户一起成长,变被动地等客上门和销售,定向跟踪服务,进而锁定客户。

推行差异化竞争为主的蓝海策略,统筹安排印刷产品品质、产品价格和交付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让价格竞争成为趋利避害的法宝,同时,要不断地从成本竞争为主的红海战略过渡到以差别化竞争为主的蓝海战略。不断提高印刷品质量,在印刷品精度和色彩方面精益求精;推进24小时流程再造,缩短交付时间;不断压缩生产成本,保证足够弹性的产品价格。

行业协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印刷行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推行ISO 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印刷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印刷质量管理制度。质检部门要加强出版物印制质量检测工作,适当扩大抽检范围,及时公布检测结果。要加强与包装装潢印刷品、其他印刷品印制质量检测机构的联系,引导其开展有关工作,对尚未开展质量检测的印刷品种要根据管理需要纳入质量监督。

鼓励推行绿色标志,满足客户环保要求。推动ISO 14001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在印刷包装行业的实施,发放“绿色包装产品许可证”。鼓励研发绿色包装产品,对从事废弃包装处理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享受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制定淘汰包装产品目录,对绿色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上的扶持。

(三) 政府扶持政策(资金、土地、税收)方面的保障

在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基本政策和规划目录下,市政府要鼓励印刷企业从政府、社会金融机构等多渠道进行融资。鼓励印刷企业进行项目融资或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大型印刷设备。鼓励采用BOT(建设—运营—转让)方式或TOT(转让—运营—转让)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合作,以入股、参股、分成等形式引进大型设备,降低投资风险。

南京市政府给予土地价格补贴、税收减免、基础设施配套等优惠措施,以兴建厂房、整体搬迁、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将知名印刷企业吸收到南京印刷工业园区内发展,从而带动其他印刷企业逐步向园区聚集,进入产业园区的企业,入园企业自行征地或租地建房给予地价和土地租金的优惠及相关服务;鼓励印刷业新项目进入创新园研发、孵化或兴办科技型企业,给予房屋租金“1免1减半”的优惠。

通过规划印前设计的企业,形成都市型工业特色。把本地一些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专、精、特、新”的中小特色印刷企业聚集起来,形成特色印刷产业带。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部分印刷企业无固定经营场所的困难,在城市中心区域优惠解决,形成政府有效引导和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带。

南京市政府发布的《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中,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进入产业园区的企业,入园企业从事“五技服务”免征营业税,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部分免征所得税。入园企业经批准立项的技术开发项目,其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可按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新办的从事印刷有关信息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自开业起免征2年企业所得税。印刷企业要充分利用优惠措施,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四) 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

南京印刷主管单位和行业协会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印刷管理、技术和法规方面的培训班、专家讲座、高层论坛等,组织企业高管人员到珠三角等地和海外进行调研。政府可委托印刷协会制定和实施中、远期培训计划,这是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印刷从业资格认证机制。印刷企业要定期开展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重点引进懂最新印刷设备、技术和管理的专业人才。南京本地设立印刷专业的院校,要注重培养懂理论、会实践的印刷专业人才,满足印刷业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政府、企业、高校协同作业下,全面提高印刷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真正守法规、懂政策、熟市场、善管理、熟练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重点健全中等专业高级技工的培养、引进和留人的机制,完善印刷管理人才的发现、培育、激励的渠道。发挥南京市印刷业早已形成的“产、学、研”产业链优势,由主管部门牵头,同一些大型印刷和印机企业、印刷科研机构及其他专业对口的大学合作,建立多层次的印刷教育体系,针对行业需要加强在职科技人员、高级技工的再教育;加强印刷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认证;加强数字、网络技术的科普教育;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印刷专业人才。

(五) 规划和布局方面的保障

改变印刷业发展观念,合理规划设计印刷业发展布局。要把“印刷是制造业”的认识转向“印刷是服务业”的认识,服务的内容涉及设计、策划服务、印前服务、咨询、生产制造服务、配送服务等。强化专业化分工,加快业务流程纵向一体化。引导印刷企业并购联合,加强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合理推动南京印刷业专业化分工和兼并联合。一方面,要继续培植和扶持一批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培育特色印刷和区域品牌,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道路。鼓励以千面图文等在成贤街印刷集聚区的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逐步压缩、淘汰一批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规模小、档次低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强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通过合并、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向集约化经营、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大贺传媒公司、海信印务公司等进行企业并购联合。

促进南京市印刷业产业集聚,打造优势印刷集群和优质印刷工业园区。一是着力打造以成贤街为中心的数码印刷产业区块;二是建设南京印刷工业园区,由政府牵头搭台,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和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印刷基地。开辟印刷业办事绿色通道,积极吸纳外资和民营资本,广泛召集国内外一批优秀印刷业主入户南京,推进印刷业的产业集聚和发展。努力使这些印刷产业区块、工业园区形成产、供、销相互配套,技术相互协作,产品相互补充的产业链;每个印刷产业区块都有几家龙头企业。引导各集聚区形成清晰的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根据不同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规划集聚区的产业结构,激励集聚区内不同企业互补合作,搭配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

(六) 市场环境方面的保障

加强印刷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要继续巩固印刷管理联动机制,坚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监管。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印刷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印刷企业的经营行为,继续组织印刷企业落实现有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印刷品承印管理“五项制度”。在全市开展“阳光教材、教辅”行动,打击非法印制、销售和使用盗版教材等非法行为。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集中开展反盗版和扫黄打非行动。

要在印刷业营造诚实守信的行业信用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管理手段,加强《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制度的执行力度,条件成熟时要实行联网管理。要加强对印刷企业的突击检查和联合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印刷经营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要坚决取缔无证照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地下厂点。要加大对非法印刷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为印刷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积极推动行业相关立法工作,完善行业法制环境。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和修订工作。积极研究制定(或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或向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议)促进印刷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建议主管部门研究印刷企业增值税(出版13%,印刷17%)、设备进口税减免、进口关键零部件的税制、外资进入中国出版印刷业的有关政策等。深化印刷业的体制改革,加快印刷业市场化进程,初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印刷市场体系。

(七) 产业规制和行业自律方面的保障

行业综合主管部门要适时修订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整印刷企业分级监管职能,及时调整设立印刷企业的资格条件,重点对印刷企业审批制度、《图书、期刊印制委托书》制度、印刷企业年检制度等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理顺关系,制定委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以层级管理为主的监管体制,完善印刷企业进出机制和资质管理制度,把行业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上,以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印刷业主管部门要明确定位,即:强化服务,提高效率,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软环境。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对印刷业特别是出版物印刷规定了许多审批事项,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最大限度地方便本地企业。同时,审批权力下放,对个体复印、打印实行备案制,进行审批提速,提高工作效率,急事当场办理,并在产业结构、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服务。

印刷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在规划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专业资质认证、开展人才培训、组织行业交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协会要加强企业间沟通和行业自律,要加强对协会成员的协调和指导,开展各类印刷技术研讨、交流活动,要建立和企业的直接信息沟通渠道,要引导印刷企业紧跟国际先进印刷技术工艺的发展,要宣传推广南京印刷业的国际形象和品牌,积极开拓外销渠道;要加强与信息、电子、机械、造纸等相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互相支持。

(八) 省市携手,共同推动

认真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制度。南京印刷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区印刷业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对省属、高校、部队等非市直属企业进行日常监管,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一方文化、出版市场有序发展。

省市主管部门联手,推动“诚信印刷”。引导印刷企业守法诚信,制定承诺书,向全社会公开承诺自觉规范印刷经营行为,广泛接受监督。省市主管部门合作,尽快制定南京的《印刷产业投资指南》和《产业发展状况白皮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测试中心和统计数据中心。加强质量监控和数据统计,引导科学发展。

省市要不断修订、完善印刷业的行业发展制度。科学选取发展指标,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企业科学决策,正确投资。对全市印刷行业基础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目前需要着重加强对包装印刷、数码印刷、商业票据印刷情况的系统了解,摸清家底,作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健全对全市印刷行业的信息统计制度,掌握准确的印刷业发展数据。定期发布行业信息资料,分析市场需求,提出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和限制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