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之路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之路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回望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史,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也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的历程。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之路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史,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也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探索和实践的历程。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段论述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1.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2.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它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留下或提出了事关中国命运的一系列难题,并交给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就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亦即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和第三次革命。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革命,都引起了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观念等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4.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两次革命,根本原因就在于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革命,对象不同,形式不同,性质和任务也有很大不同。但它们的基础和原因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特点的矛盾运动,都是为了打破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包括实现人的不同程度的解放,(即恩格斯说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推动社会以更快速度实现更大程度的历史性变革和进步。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归纳以上所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文化”为载体,会产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不同程度的解放的思想境界,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指导和引领社会实践活动,引起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观念等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目的是使人“迈向自由”。这实际上就是“文化自觉”的历程。

当我们以“文化自觉”的视野,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历程时,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就是重视“人”“人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3]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征途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这一革命理论始终使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总揽中国革命的全局,始终以“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领导着中国革命,始终给全党、全军和各国各族人民一种强大精神力量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如果不首先赢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从而也就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

这一革命理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智慧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理论,基于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特点的分析和认识,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中华民族备受凌辱奴役的总根源,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就展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前途和纲领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问题的深刻阐释,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等等丰富的理论。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必然会把无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也必然会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也就是说,当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认识和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后,必然会“自觉”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进入“文化自觉”的历程。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5]这三个问题,也最能从广义文化的角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中国革命的道路等方面,见证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历程。

毛泽东同志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6]毛泽东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的建设过程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从而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最高目标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具体体现。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成败和党的兴衰。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增强党的战斗力。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的历程,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使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成为了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反对当时的主要敌人——大地主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的利益,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的出发点就是团结,但这种团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自觉”历程。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变国民党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打垮了帝国主义的傀儡——北洋军阀政权。

——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这为抗战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一党独裁,在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战线在团结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参政议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订和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这也是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正是为了达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把武装斗争与农民的土地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正是以武力推翻封建政权,将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就是依靠这支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的敌人而取得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7]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同时,农民是人民军队的来源,士兵就是穿起军服的农民。中国共产党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建设成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自觉”历程的奇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8]。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通过“翻身求解放”“建设新中国”和“为人民服务”,也注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自觉”的历程。“翻身求解放”激发了广大群众拥护革命的政治热情,动员了亿万群众投身革命;“建设新中国”使革命者不怕牺牲,激励了革命者的前仆后继;“为人民服务”培养出了许多顶天立地的民族楷模。这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毛泽东思想中,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但却包含了三个文明的思想内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充实和深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把革命分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并且把革命所要建立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的特征,概括为“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并且号召我们要为建立一个政治上不受压迫因而是自由的、经济上没有剥削因而是繁荣的、文化上不再是愚昧落后因而是文明先进的新中国而奋斗。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国家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就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周恩来在1959年提出了“三个建设”的思想,指出“我们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制定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经过艰苦的斗争,克服重重困难,我们粉碎了“四人帮”,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现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马克思主义方针的条件,也在日益成熟。我国文学艺术蓬勃繁荣、争奇斗艳的新阶段,必将通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展现在我们面前。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虽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但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即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邓小平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整体目标,摆到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性战略地位,要求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发展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的论述,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0]这次大会将物质文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纳入了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了确保经济建设的成果和发展方向,为了消除对外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邓小平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姓资姓社”问题,再一次强调了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他说:“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它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邓小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论述,是对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用八个“强调”作了概括:

(1)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2]“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2)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四有”人格理论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便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性任务。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3]1985年,针对国内改革和建设的新形势,他敦促全党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4]。此后,“四有”成为一种规范性的提法,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3)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要贯穿社会主义全过程,搞自由化就是要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就会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5]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始终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航道。

(4)强调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实行开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我们用教育和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多次谈到:改革开放引进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苍蝇”“蚊子”也跟着飞了进来,毒化了社会空气,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必须依靠教育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主要是进行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和法律手段。

(5)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6)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6]“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7]邓小平在纵观历史和前瞻未来的基础上,将科学和教育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7)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决不能削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不闻不问。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就指出,“文革”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要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要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坚持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

(8)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其关键是党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的领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全党必须加强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状态。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邓小平告诫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8]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表率作用,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民风,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抓出成效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新境界。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四大再一次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该决议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地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是党在新时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江泽民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纳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强调发扬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保证。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新方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不仅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而且揭示了法治与德治、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在2002年“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科学地阐述了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指明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提出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立了三个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是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对两个文明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江泽民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要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要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物质发展、社会稳定、生活丰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里提出生态文明的问题,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样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在正确认识和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发展先进文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总结。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时,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一种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态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2日上午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胡锦涛同志首次明确提出“文化自觉”。他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文化自觉。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着眼于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观点,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和谐的局面。

2006年1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工作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为新世纪新阶段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胡锦涛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首次把文化作为“更加软实力”提出来,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用,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他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他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七一讲话”不仅对社会主义文化特征进行了全面论述,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要求,这标志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文化建设和文化自觉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回顾这90年的历史进程,我党从一开始便以高度的自觉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探索和文化建设实践。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程,始终通过“文化”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及“人的解放”。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