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双博士的探索之路

双博士的探索之路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推崇逻辑思维的连子龙,发展事业缜密、果断、执著,这和他之前的生活与求学经历不无关系。他的经历,体现了一名怀揣科技报国之梦的莘莘学子上下求索之路。最终,连子龙放弃了物理学的深造。2005年,他拿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工程与运筹学双博士。但是他往梦想前进的道路上似乎并不一帆风顺,毕业之时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困境,大公司基本没有纳新计划。

特别推崇逻辑思维的连子龙,发展事业缜密、果断、执著,这和他之前的生活与求学经历不无关系。他的经历,体现了一名怀揣科技报国之梦的莘莘学子上下求索之路。

对于很多七零后来说,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日本电子产品是他们少年时代的深刻记忆,其精巧和功能是“现代化”的代名词。连子龙那时就特别着迷这类电子产品,他还动手拆过收音机看个究竟,但要将拆出来的散件装回去却是个大大的难题。也因此,他那时就特别羡慕街边的家电维修人员。这甚至成为连子龙最初向往物理专业的一个理由。他天真地认为学习了物理就能看懂电路图,可将拆散的零件再装回去。而一个更大的理想是——这样的产品能够出自中国的工厂,出自他自己的手。因为那时人们对“日本原装”的迷恋也深深刺痛着他的自尊。

1995年,连子龙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回忆起当年的大学生活,连子龙甚为惋惜的是当时精力过于偏向基础知识,而缺乏职业的规划。不同于现在的信息社会,那时候的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信息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业。而当时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也都缺乏号召力,于是,他随着当时大部分的北大理科生一道,考托、考G,走向了留学之路。与此同时,电子产品已经走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学习了四年物理的他发现电路图愈发难懂了。

在物理学众多的分支中,连子龙最钟爱光学,毕业论文也选择跟随张树霖教授进行纳米结构的拉曼光谱研究。独立设计实验,独立操作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光谱仪,这让他有了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大学最后的一个夏天,几乎每个夜晚,他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与学科前沿如此之近,所以热爱这份工作”,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另一方面,实验室里有空调,而宿舍里一旦断电,电风扇也用不了。”自那时起,他和光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连子龙在美国休斯顿开始了物理学研究生的留学生活。那时北大物理本科的知识量大概相当于美国研究生一年级的水平,使得他有大把时间可以进行早已应该开始的人生职业规划。而身处美国也可以获得更多工业界、学科界的信息,让他重新审视当初的梦想,重新选择帮助实现梦想的专业。

连子龙说:“这中间有一个从物理学到运筹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过渡,也是自身认识的一个转变。物理学是去探索世界的未知领域,每一项新的发现都是成果。而这些成果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得到实际应用。我自小的梦想是一个产品自我手中创造出来。物理学给了我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数理背景,但很难让我与梦想进一步靠近。”

连子龙近照

如果说i Phone、i Pad是乔布斯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迹,那么连子龙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给社会带来一些现实的改变。想法和现实差距遥远,在找到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他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两者交集)之前,他一直在摸索、体验。

转至工业工程和运筹学专业,正是他摸索的一部分。简单理解,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用于对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等的设计、改善和实施;运筹学是用数学中的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和近似最佳的答案。两者都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用于现有系统的改善和优化

在美国制造领域,工业工程和运筹学专业人员是实验室和生产线上的“标配”,这些专业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也让连子龙相信学好这两个专业是实施自己想法的一个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制造逐步在美国崭露头角,但还局限于低端廉价的产品。在高端和创新产品领域,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当时吸引我的是工业工程在工业中的深入应用,美国制造业为什么发达,很重要的一点是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从产品设计、实验到生产流程控制,这其中广泛应用了工业工程和运筹学,在技术路线没有大变动的前提下,也能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他说。

在举例时,连博士用了一个看似最不高端的产品——厨房用纸。在美国销售的宝洁厨房用纸,从韧性、吸水性程度上已经接近于布,而在价格上却保持廉价。国内的厨房用纸只是学了个样子,沾水就变成纸浆团了。要说中国造纸技术落后,也不尽然,差距主要在于工艺上。宝洁公司在做产品设计时,就运用运筹学合理设计实验,用有限的实验在众多影响产品效果的因素中找出最佳的纸浆配方、纤维粗度和纤维结构。而在后期生产中,合理设计生产流程和自动化控制,保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这一种身边最普通的产品差距,体现的是中美制造业系统上的差距。

在美国企业的实验室中,尤其是实验成本高、结果不确定度高的行业,如生物医药等,经常配备具有统计背景的运筹分析师,以帮助科学家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好的实验结果,或最大利用有限的实验数据获得有效的结果。在美国普通的生产线上,尤其是人为因素比例大的生产线,一般都配有一位工业工程师,他们对人员、物料等进行监控,解决生产过程中人员配置、时间配置、物料配置的最优化问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的就是提升质量和生产效率。

最终,连子龙放弃了物理学的深造。2001年,他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硕士学位。2005年,他拿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工程与运筹学双博士。当学业与梦想充分结合时,他投入了无比的热情。博士期间,他是系里唯一保持所有课程全A的学生,同时还拿了统计学的辅修学位,博士论文基于统计学的生产流程管理,进入了美国运筹学与管理学研究学会优秀论文竞赛的决赛。但是他往梦想前进的道路上似乎并不一帆风顺,毕业之时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困境,大公司基本没有纳新计划。没能如愿进入制造业的他,最终选择了美国最大的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美国威特集团,担任运筹分析师。“当时想着学以致用,既然运筹学在物流中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就选择了到这家公司工作。”他说。

威特集团属于美国传统的仓储物流企业,承担着连接进口商和零售商中间环节的角色。在过去,这个角色相对简单,整出整进,为大宗进口货物提供仓储,然后再批发转运至零售商的仓储中心。然而随着运筹学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零售商更加注重了库存管理,进而压缩了采购周期。这样,原本由零售商自己处理的货物周转流程被转嫁到供货商或是第三方物流身上。原本可以把货物成集装箱按季度转发给百货公司,却需要零箱包装按各个分店销量每周直接发货给百货公司遍布全美的几百家门店中。另外,网络购物兴起,很多货物甚至可直接从仓库发到个人消费者手中。这对威特集团原有的粗犷式流程管理是个严峻的考验。

也因此,威特集团引入了连子龙,希望对公司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提高人工的运行效率,保证订单准确、及时发货。最初,公司高层曾专门找到管理软件公司寻求解决办法,但因为软件公司并不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且过于要求一线工人的学习能力,最后只能放弃。现转而由连子龙负责流程优化和管理系统开发工作。连子龙的工作主要将运筹学优化理论应用到流程优化和资源优化中,并通过数据库管理和工作流界面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贯彻执行。

为了全面掌握公司运行细节,开始的半年,连子龙充当了“仓库管理员”的角色,与一线工人一同工作。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后,连子龙根据企业已有流程、工人工作习惯,主持开发企业管理信息平台、仓储管理平台。

这是一个软件设计相对简单、后台服务支撑相对复杂的工程。限于工人文化素质和习惯,连子龙设计的软件界面和原来的纸质界面保持了一致;同时,决策后台化、智能化。原来是领班负责人工分配工作任务,现改为由电脑后台根据工作量智能分配工作任务,工人通过手持设备接收到的后台指令开展工作,完成了从个人主观感受分配工作变为智能化分配工作,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同时,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系统监控,保证了工作的质量。

连子龙的工作绩效受到威特集团的高度认可,一年后即2006年,他被擢升为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负责工作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建设。至今,威特集团运用他主持开发的信息平台,每年处理50亿美元个人消费品订单。威特也从一个仓储物流公司成长为一个全球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学以致用的目标虽然达到了,但连子龙那颗向往产品制造的心、向往科技报国的心却并没有满足。最终他在2010年选择了归国创业,回归到自己创造产品的梦想道路上。他这样总结他的探索之路:“回顾之前走过的路,离最初的梦想时远时近,但都是积累。我相信厚积薄发,我相信所有这些经历的沉淀都是为了我最终向梦想的冲刺。”

连子龙与同事在光学试验平台上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