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新闻报道与评论

金融新闻报道与评论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金融新闻报道与评论一、金融报道与评论的作用金融业不仅影响面广,与经济的每一个微观细胞都密切相联,而且能量大,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兴衰。由于金融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报道和评论所呈现出来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一般新闻评论的作用。作为两大专业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美国版)都非常重视评论写作。

第一节 金融新闻报道与评论

一、金融报道与评论的作用

金融业不仅影响面广,与经济的每一个微观细胞都密切相联,而且能量大,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兴衰。由于金融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报道和评论所呈现出来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一般新闻评论的作用。

1.传播金融知识

近年来,民众理财意识全面觉醒,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大众金融知识的匮乏以及风险意识的淡薄。显然,民众对金融的兴趣,为金融报道提供了非常好的受众基础,而金融知识的匮乏和风险意识的淡薄,则要求金融报道必须承载起普及教育的社会责任

由于银行综合经营时代的到来,以及整个国民资产证券化比重的不断提高,民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各种陌生金融专业名词,以及挂钩多种创新金融工具的理财产品,也日益面临新理财产品中不为其所知的投资风险。因此,加强公益性质的金融知识宣传、加大对投资风险的揭示,是金融报道在当前蓬勃壮大的“理财潮”、“投资热”面前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作为金融宣传工作者,应当在报道中主动承担普及证券投资知识、揭示投资风险、进行投资者教育的社会责任。《金融时报》在2006年下半年在期货版连载了“走进期权”等普及金融衍生品知识的文章,2007年初又在基金投资风险教育方面做了大量专题。这些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和生动引人的语言进行的报道,不仅很受读者欢迎,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教育了投资者。

2.维护市场公信

在《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美国版)经常有这种情况,某日对一大公司的市场发展模式或经营管理做出了负面报道或评论,而此公司广告就出现在同期版面上。在媒体、受众和企业看来,这很正常。当然,也有少数企业因此勃然大怒,撤销广告合同,但对媒体来说,宁可得罪企业,也不能丧失公信。

美国媒体的组织架构中,新闻采编部门与评论部门也是分立的,尽管社论主编地位在执行总编之下,但并不对执行总编负责,而是直接贯彻报纸发行人的意志,向发行人负责。在《华尔街日报》,评论版的办公室和其他部门完全分开隔绝,没有经过允许,记者、编辑、广告人员等不能随意进入评论版的办公室,也不知道第二天的评论选题。作为两大专业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美国版)都非常重视评论写作。无独有偶,两家报纸都不约而同辟出两个整版刊登评论和读者来信。评论版发表的文章仅仅体现报社或读者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广告客户、政府机构其他利益集团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美国版)一般都是每期三篇社论,表达报社对各种重大财经及政经问题的立场。此外,还有本报评论员的数篇署名文章。除了报社本身的评论员外,这些财经报刊还约请业界和学界权威人士就金融热点问题撰写评论性文章,从第三方的视角发掘金融新闻事实后面的深层次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扩充了评论来源和视角,还增加了媒体的中立性,又保证了报道的权威性,从更宽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1)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社会稳定,应该是金融记者思考问题的一个基本坐标,不能固守新闻偏执而抱憾终生。在一个脆弱的金融体系里,一篇不适当的报道很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倒塌将应声而起,最终受损的是全社会。看看“9·11”后的华尔街,格林斯潘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坚定的言语告诉人们,美联储将满足任何机构、任何人的资金需求,一向习惯挑刺的美国新闻界也前所未有地“舆论一律”,牢牢护住市场信心,一场比恐怖爆炸更可怕的金融灾难才得以幸免。(2)

3.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金融领域假象环生,需要记者具有批判与怀疑精神。不要认为官员说的一定是真理,也许在辩解、在推脱、在洗刷;不要以为学者说的一定公正,也许有学术偏执,或者在兜售私货;不要认为目击者说的一定真实,也许观察有误、感受不深。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金融报道不少信源来自境外机构与媒体,在报道时,不要喧宾夺主,将“信息参考”混淆成了“转述报道”,将人家观察的事实当真实,将人家对事实的判断当真理。

记者有时很难做到既尊重信源又不处处受制。比较平衡的方法是,尽量了解每位信息提供者的价值偏向,并尽量向其他有不同价值偏向的信源获取信息,在相互佐证、比较中得出判断。

有些金融新闻也不能只顾追求时效,而是要按照政府职能与市场规则兼顾的原则来进行报道和评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是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所发表的社论。针对当时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抑制市场的疯狂炒作之风,管理层抛出的一枚重型炸弹,社论认为股市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第一,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第二,银行违规资金入市;第三,证券机构违规透支;第四,新闻媒介推波助澜;第五,误导误信股民跟风。文章达到了抑制市场疯狂投机的目的,但也使我国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失调的证券市场一蹶不振,踏上漫漫熊市之途。因此,重大金融方针的报道策略应考虑到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目前有关重大金融方针的金融报道,政策敏感性强,报道起来要格外慎重。

案例16-1

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一石五鸟

日前,楼继伟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着手负责新的外汇投资公司筹备工作,这标志着一直备受关注的外汇投资公司的组建工作正式启动,如何管理中国庞大外汇储备问题的全局规划、未来方向已经确立。这必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如何管理我国金融性国有资产,各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该模仿国资委,成立新的金融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金融资产出资人权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坚持走公司化市场化的路子,借鉴新加坡模式,按照国际投资公司规范模式建立新的外汇投资公司,来管理国有金融资产。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确定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搁置金融国资委方案,争论才画上句号。这实际上意味着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遵循市场化这一原则。笔者认为,成立高度市场化的外汇投资公司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可谓“一石五鸟”。

其一,组建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实体,能全面整合现有外汇管理渠道,理清外汇管理权责关系,一改以往政出多门,利益交错、相互掣肘的局面。关于如何消化庞大的外汇储备,有人提议扩大采购国外资源,增加资源储备;有人建议增加对外投资,到国外设厂办企业。这些建议各有道理,但背后也不无各自部门利益的考虑打自己的小算盘。国家成立新的外汇投资公司后,未来中国的庞大外汇储备管理框架有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央行保留的外汇储备,以满足对外汇储备的交易性和日常性的需求。这部分储备主要追求安全性。另一部分是用于投资管理。有专家估计,规模可达2 000亿美元。这部分储备会凸显公司化的商业性质及追求市场高收益的职能。这样,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被分为两部分,各部分承担的职能明确,产权清晰,运作理念各有偏重,监管方式各有不同,既能发挥外汇储备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作用,又能提高使用效率,不至于成为国民经济的负担。

其二,新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能根据市场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选择投资方向和方式,有利于逐步改善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化解风险,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有近70%为美元资产,且多数为美国国债,由于美元一直存在贬值风险,且近几年来全球物价水平涨幅持续走高,使得我国外汇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蕴藏的风险也日累渐高,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散化投资迫在眉睫。可以预计,新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可能逐步减持美元资产,而将资金合理分配到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资产,投资的重点也将不是收益率低的国债,而是基本面较好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和公司债券,还有可能涉足金融衍生品市场,直至通过海外并购重组等方式,直接参与国际企业和行业的竞争。这种策略的灵活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将会优化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分散投资风险,使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其三,预计新的外汇投资公司,将会贯彻中央“走出去”的战略意图,扩大与我国利益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的资源和技术合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扩大中资特别是国有资本在世界的影响力。

其四,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可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然后从央行购进外汇的方式注入资本金。此举可以对冲央行由于外汇结汇所释放的基础货币,建立外汇资金回流机制,实现过剩外汇“体外”循环。按照预期的2 000亿美元的购买规模推算,相当于回笼近16 000亿人民币,相当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促进国内经济的良性发展。

最后,由于外汇投资公司在财务上与央行是分开的,阻断了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直接联动以及汇率变动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由于阻断了不稳定的外部冲击,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得以提高,其调控国内经济运行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加强,这将有助于稳定股市的资金存量,同时增加外汇的吸纳渠道,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挤压国际投机性资金的活动空间,抑制国内股市的投机成分,为股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资料来源:石开:《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一石五鸟》,《经济参考报》,2007-03-14)

由于汇市具有全球联动特性,且国际上某些国家不断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报道要备加谨慎。汇率改革报道要坚持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政策原则,对人民币汇率报道要遵循“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原则,强调我国并非一味要求人民币单边上扬。报道中也要对当前汇市中人民币对美元呈缓步上扬态势有清醒认识,注意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进出口企业及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的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具有多变、实验等不确定性,致使金融报道和评论存在以下问题。

1.传播不实新闻

近年来,民众理财意识全面觉醒,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大众金融知识的匮乏以及风险意识的淡薄。而金融知识的匮乏和风险意识的淡薄,则要求金融报道必须承载起普及教育的社会责任。但一些媒体在报道和评论金融新闻时为了扩大版面,忽视了对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把关,常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一些媒体没有财经专业人士,为了吸引客户,有的传媒提供各类市场传闻或一些尚未证实的消息以吸引投资者注意,文章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二,某些媒体聘用无证券咨询资格的人士进行股评,对咨询资格把关不严。第三,有的媒体内部管理不到位,制作证券节目从经济利益考虑,对证券信息把关不严,甚至是“庄托”的股评也上了节目、栏目,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违背市场规律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社会稳定,应该是金融记者思考问题的一个基本坐标,不能固守新闻偏执而危害社会。一些媒体采用娱乐新闻的制作手法和报道语言,对道听途说的传言大加渲染,对捕风捉影的不实言论到处传播。金融领域假象环生,需要记者具有批判与怀疑精神。某些政府官员说到经济问题往往夸大其辞,歌功颂德;一些学者说到经济现象,也许在为其利益集团争利,转移视听。尤其,金融报道不少信源来自境外机构与媒体,在报道时,喧宾夺主,将“信息参考”混淆成了“转述报道”,将他人观察的事实当真实,将他人对事实的判断当真理。记者有时很难做到既尊重信源又不处处受制。比较平衡的方法是,尽量了解每位信息提供者的价值偏向,并尽量向其他有不同价值偏向的信源获取信息,在相互佐证、比较中得出判断。

3.缺乏社会责任

我国的一些证券新闻评论往往不加理性思考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如2006年下半年股市大涨、基金收益率大幅攀升,“基金投资热”成了理财市场新风景。一些基金公司为争夺客户,对基金回报进行了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一些大众媒体更是推波助澜、大肆炒作。大众对基金的投资出现了漠视或无视风险的非理性行为,有些投资者根本不知基金为何物,就匆匆将储蓄搬进基金。有些报刊利用大众的盲从跟风心理,配合银行或基金公司片面宣传基金的高额利润而不提风险防范,致使2007年2月27日沪指狂跌268.81点,跌幅8.84%,创下1996年1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创下中国A股市场十年来跌幅最高记录,投资者万亿市值在一天之中被蒸发殆尽,一些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在血淋淋的教训中切身领教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残酷事实。因此,作为金融宣传工作者,应当在报道中主动承担普及基金投资知识、揭示投资风险、承担投资者风险教育的社会责任。

三、媒体的应对策略

过去几年,我国金融业在以银行体系为核心的金融系统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与此相应,金融报道也日渐呈现开放、透明及宽容的环境,在参与金融市场的改革中,积极地传递信息,分析事实、促进市场效率和宣传政策策略,媒体均做出了很大成绩。正是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我国媒体在未来的金融报道理念和组织形式方面将面临更大考验。因此,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积极应对挑战,强化行业自律和他律,加大管理力度和报道质量。

1.提升监管理念,规范金融报道和评论

金融报道和评论的内容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和受众广泛等特点,属于财经报道中的高难度动作。一方面,金融报道要把枯燥复杂的金融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给广大受众,让一般的大众能接受,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金融方针、金融改革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的广大受众关注的重要领域,金融报道和评论还要体现出专业性、实用性,当好投资和决策的“高参”,及时提醒消费者也是投资者应学会规避风险,理性决策。同时金融评论还必须对于相关金融政策的推出或取消作出解释和说明。

案例16-2

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联动货币政策

种种迹象表明,取消或改革实施近七年的利息税已经进入倒计时。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李超在上海透露,目前中国财政、金融部门正在对取消利息税进行“具体研究”。在其后的一周内,经济学界建议取消或改革利息税征收方式的呼声日益高涨。事实上,取消或改革利息税只是中国加快税制改革步伐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分析师们称,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财政政策将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而税率杠杆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再分配职能,以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今后将有望陆续出台。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等。

进入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充分凸显。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

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正如国家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要在优化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

事实上,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财政政策近年来已日趋灵活,税收已经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从2003年开始,国家财政与税务相关主管部分就已经在出口退税、农业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消费税等各种税种上大动手脚。

对于税率杠杆在国家财政政策中的作用,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概括为,“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史耀斌认为,税收政策的调控功能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汪洋:《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联动货币政策》,《经济参考报》,2006-04-10)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杠杆有以下四种: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存贷款利率是最为直接的调控手段。取消或改革实施近七年的利息税,正是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并且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篇评论分析利率、汇率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所以需要与财政政策联动调控,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舆论监督

2005年7月,《英才》杂志采访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他指出,银监会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案件防范,但案件仍然大量发生,主要有四个因素。

第一主要原因还在于银行自身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尚不完备,管理不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案件的暴露和监管力度加大也有关系。特别是,中行、建行在成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银行后,监管力度加大,银行内部想要继续作案,或者再进一步掩藏案件的可能性小了,很多问题暴露出来。

第二个案件高发的因素则与行业特点有关。他指出,金融业本来就是与钱打交道的行业,发达国家金融业也发生过很多大案。

第三个因素是社会发展、历史因素造成的。有些专家认为,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 000~3 000美元,这个时期既是经济高增长期,又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这种矛盾必然会反映到银行。

第四个因素则是文化影响。东方文化的一个短项是,情面大于制度。因此,虽然中国的银行也立下了很多非常严格的制度,但到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受“情面”这种传统文化的制约。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说,“银行业频频发生的案件多呈现下列特征:发生在操作风险领域,内外勾结案件凸显,大部分集中在基层。这是旧体制弊端、当前社会矛盾、社会信用环境以及传统银行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与作用的结果,也是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基本制度执行不力、内控制度不落实和对基层机构特别是对机构负责人管控不到位造成的。”(3)

金融大案的集中爆发也推进了银监会对风险监管措施的出台速度。财经媒体记者可以从银监会等正规渠道获悉银行制度建设方面的新闻,监督国有银行上市以及中国金融改革路途中暴露的现象和问题。外汇、股市、货币等政策,往往高度敏感,在进行相关分析报道时,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严格按照政策口径进行采写,必要时要送归口的金融管理部门审定,以求政策的准确性。而涉及到政策事实及真实性时,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因为失实,误导舆论,诱发和引发金融动荡。目前,有些媒体在采写稿件时,往往采取“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消息来源,这种模糊消息源的方法不严谨,也容易产生报道风险,应该为金融报道工作者所禁。

3.提高专业素质,建立国际视野

中国金融目前存在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突出难题。汇率改革需要应对国际上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股市持续攀升的背后也有风险隐忧,农村金融改革虽然开始破冰,但前路依然漫长。当前金融工作任务可谓繁重,金融调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懂金融,熟悉情况,是搞好金融报道与评论解读的前提。当前,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工作会议经常召开,金融政策也层出不穷。中国金融业在飞速变化,作为金融媒体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学习,加深对金融业的熟悉程度,防止固守陈旧的报道经验和知识,束缚报道思路。媒体从业者除了自身要加强学习,更要引导广大消费者的理财兴趣,普及金融常识,强化风险意识。

现代金融报道需要记者建立全球化国际信息视野。一个称职的金融记者,应该时刻关注:国内以及当地金融主管机构,如央行、财政部等国家级部委;主要政策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重镇,如央行研究局、国务院发改委、社科院、一流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等;市场机构、大公司信息发布和咨询研究部门,如证券期货交易所、零点调查、麦肯锡等;联合国以及有关国家政府机构与货币当局,如联合国贸发组织、美联储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国外知名财经媒体、知名学府与国内非政府组织,如IMF、世界银行、华尔街日报、哈佛商学院、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此外,知名的财经博客、财经社区,也要时时关注。一个记者的能力毕竟有限,最有效的做法是由编采团队合理分工,共同协作,从而共同编织一个全面、高效、实用的信源网络。

总之,金融新闻浩如烟海,谁能持久获得影响力,谁就能胜出,而建立报道品牌是获得影响力的不二法门。知名专家型记者、知名财经分析栏目是一种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传播符号,值得媒体全力包装锻造。媒体除了信息提供与客观报道之外,对金融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权威判断的评论能力,才是金融报道真正获得影响力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