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人际传播学研究

中国的人际传播学研究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播研究起步较晚,而“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提出则更晚。这些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我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基础。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机与人际传播的研究、微博等社交网络与人际传播的研究。在众多的传播形式中,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中进行得最为频繁、传播的信息总量最多、传播的实际影响也可能是最大的。

中国传播研究起步较晚,而“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提出则更晚。在中国台湾地区,第一部传播学著作是徐佳士教授在1966年出版的《大众传播理论》。在中国香港地区,余也鲁教授在1978年首次译述出版了宣伟伯的《传播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在1980年出版了《门内门外:与现代青年谈现代传播》。在中国大陆,虽然刘同舜、郑北渭、张隆栋三位先生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翻译发表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文章,但研究性的文章直到1978年才出现。这一年7月,郑北渭发表了《公共传播学的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两篇文章,引起了大陆新闻学界的兴趣。作为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传播学(简介)》,于1983年面世。1988年,戴元光、邵培仁、龚炜出版了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但是,这些还都不是本土化的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研究有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6)

1982年“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到中国讲学两年之后,传播学课程开始走上中国大学讲台。当时作为选修课,主要讲授西方传播学理论,核心内容是美国的传播学理论。到1986年,部分大学开始把传播学作为必修课对待。当时,没有教材,只有部分发表在新闻学术刊物上的资料可用。1988年开始,全国有10多所新闻院系开设传播学课程,部分学校还将传播学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复旦大学在国内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1988年底,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成为中国人编的第一部传播学教材。教材在介绍西方传播学的同时,已开始注意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90年代以来,传播学已成为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许多学校开设了不少同传播学相关的课程,如西方传播学思潮、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7)

但是对于人际传播学的研究要远远晚于传播学的研究。1991年,学者熊源伟、余明阳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人际传播学》,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国内第一部研究人际传播学的著作。200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另外,还有一些论及人际传播主要理论观点的文章,如人际传播中的对话理论等。这些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我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基础。2004年的中国传播学界,有些杂志开始关注人际传播学的研究。一些大众传播学界的学者也开始对人际传播学理论产生兴趣,比如有文章通过对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传播思想进行系统阐述,对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独到的论述。(8)

近几年来国内的人际传播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人际传播历史和基础理论的梳理和引介,有学者梳理了国内外人际传播的发展历程,并对符号互动论、约哈里窗口等经典理论进行了介绍与讨论,还有学者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人际传播思想的渊源。譬如学者胡春阳在《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中,梳理了人际传播的发展历程,结合儒家文化分析为什么中国无法首先形成人际传播学科,并将对人际传播的定义划分为“质”和“量”两种定义。学者陈力丹在《试论人际传播》和《试论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中也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人际传播包含的因素作出了界定。在对国外研究梳理上,学者刘蒙之在《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一文中回顾了美国人际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情境视角、能力视角、关系视角、过程视角、规则视角、功能视角、文化视角和心理视角八个部分。对于国内研究的总结上,王怡红在《中国大陆人际传播研究与问题探讨(1978—2008)》一文中回顾了中国30年的人际传播发展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

其次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相结合的研究。胡河宁将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相结合,在《组织中的人际传播:权力游戏与政治知觉》一文中探究了在组织的权力争夺中人际传播所扮演的角色。在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中,有学者的研究,比如谢越在《谣言中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以“谣盐”事件实证研究为例》一文中,通过对抢盐事件的分析,分析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信息传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另外也有业界人士对电视、网络等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作出了实践性的探讨。

再次,与新媒体相关的人际传播正逐步增多。网络与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际传播的边界得以延伸,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其中包含宏观的网络人际传播研究,比如张放在2010年《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与多学科传统》一文中,对网络人际传播中体现的经验主义为主导的范式和多学科融合的传统进行了论述。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机与人际传播的研究、微博等社交网络与人际传播的研究。比如薛可、陈晞、梁海在2011年《微博VS茶馆:对人际传播的回归与延伸》一文中,对微博与传统茶馆中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了比较,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人际传播更加渗透进大众媒介的趋势,也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不断扩展。另外还有针对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研究,譬如王依玲在《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社区归属感——对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对网络对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冲击进行了探索。

最后,还出现了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和针对特定情境下的研究。外来人口、大学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比如周保华在2010年《城市新移民的媒体使用与人际交往——以“新上海人”抽样调查为例》一文中,关注到了上海的外来人口对媒介的使用与人际交往、融入当地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刘肖岑、桑标、张文新则关注到了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在《自利和自谦归因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他们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两种归隐导致的人际交往不同进行了研究。

目前在西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人际传播学的课程,由于能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给予良好的引导与建议,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人际传播被人们视为进行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自有其不可动摇的理论地位和作用。在众多的传播形式中,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中进行得最为频繁、传播的信息总量最多、传播的实际影响也可能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它具有最大的双向性和产生效果的即时性,而且它是其他传播学科顺利进行的基础理论,因为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离不开人类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做好对于人际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总而言之,由于传播学是一个舶来品,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受到了很多国外研究的影响,大众传播从开始就是传播学研究的重镇,而忽略了对于人际传播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人际传播学现在虽然可以被冠以“学”字,但是它的理论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人际传播中加强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使得它更好地为其他传播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传播学的快速发展。

[研读专栏]

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心理对人际传播的影响(9)

人从诞生之日起,就掌握了各种方式和手段与外界沟通、交流。在所有的方式中,人最先熟知和熟练运用的就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内容和意义丰富复杂,受环境和条件制约的程度比较小,互动频度高、反馈及时,“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最基础的社会传播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手段的更新,人际传播作为最基础的社会传播活动,也随之发生着改变。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尤其是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冲击不仅表现在技术手段上,还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上,科技的发展造就了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话语环境。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的齐美尔早在其1890年的著作《论社会分化》中,就针对社会分化后的现代性社会生活方式对人以及人的精神方式的改变提出:“富有人情意味的生活制度和方式,为本质上机械的、外在的和毫无心肝的制度和方式所取代。”并无不忧虑地指出:“抽离了活动中的精神要素的分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精神层面与机械层面对峙而立,各行其道。……活动中的精神要素已被机器接受,客观化于其中。因此,社会体制、等级和交往越发变得机械、客观和外化。”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属于物质层面的转变,精神方式和思维方式则属于精神层面的转变。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作为“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的人际传播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发生着改变。

针对现代社会中人际传播的各个方面,学术界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也有比较完善的论述。本文是在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启迪下,试图以齐美尔对现代性都市生活心理特征的总结为立足点,分析这些特征在现代都市人的人际关系中的表现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变化,进而分析人际传播的动机、内容、形式,最后,探讨现代性人际传播的特点。

一、齐美尔在其现代性诊断中,对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心理特征的总结

现代性形成于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化不断蔓延而形成的货币经济。社会分化使个体行为已经不再代表他所属的群体的意志,群体对个人的束缚削弱了,个人有了足够的自由进入社会化进程,当个人随着社会化进入社会分化的某一个系统后,他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提高了。如果将从反面来看这个过程,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个人能做的事情就越少,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就越低,个人对社会中他人的依赖也就越发强烈。这样看来,个人原先所属的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作为个人所属的一个大群体对个人的约束。社会分化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分化与个人分化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即社会的高效率所要求的单一性、片面性带来的个体地位的降低,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体作用降低的排斥之间的矛盾。齐美尔认为,现代性展示得最充分,也是个体感受现代性最强烈的地方,莫过于现代大都市。长期生活在矛盾中的现代都市人,就出现了许多与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成伯清所著的《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是成伯清在阅读齐美尔原著之后,以原著为基础,忠于原著思想,写下的解释齐美尔思想的著作。书中,成伯清将齐美尔对现代性和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的研究和描述总结为五个特征,并对五个特征都做了详细解释:理智至上、计算性格、傲慢冷漠、矜持保留以及自我表现。笔者将这五个特征概括为:保护自我、计算自我和寻找自我。

(一)保护自我

社会随时都在变化,个人置身于其中,如果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必定被社会生活淘汰。为了适应变化带来神经刺激的增多,使自己免于遭到他人的伤害,生活在现代都市环境中的人越来越多的运用自己的理智,而隐匿情感。理智,是我们内在力量中最具有适应性和调节性的能力,与情感比较,理智更能够在瞬息变幻的社会环境中保护自己,形成一种“保护器官”,那么,当遭遇无法预计和连续不断的外界变迁的时候,人才能够不经过任何内在的震撼和剧变、不经历任何感情的创伤和痛苦,而适应环境。

由于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专门化、速度快、流量大等特点,人们会连续不断地接触许多不同的人,所以,他们不可能像乡村的人们,对每次接触的人都投注情感。此外,正如齐美尔所说:“因为都市中拥挤的人群和混杂的交往,若是没有这种心理距离,则就简直无法忍受。”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只不过是货币经济下的“买主”和“卖主”的关系,他们的接触统统以货币为媒介,是短暂的、匿名的,不存在任何感情色彩,也不需要任何情感付出,常常伴随着公式化的冷漠与无情。但是,人在本质上是需要与他人真诚交流的,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容器人”的心态表现出来了。大多数现代人希望他人了解自己,也渴望理解他人,同时,他们害怕因为与他人的接触受到伤害,所以,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他们选择与他人进行无关紧要的交流、漠然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二)计算自我

齐美尔认为:“现代心灵已经变得越来越带有计算性。”他认为,货币经济使一切交换的媒介都简化为货币,所有特性都可以从质化转化为量化,所有价值都可以从定性的转变为定量的。都市生活的复杂性与广泛性要求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处理复杂而广泛的关系。人们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对他们所接触的人的价值、个性等作出估算,并根据估算的结果,“合理”掌握与其交往的尺度,情感因素被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被迫经济化和简单化了。

对于齐美尔提到的“计算人格”这个概念,笔者认为现代都市人心理的量化特征是由于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模仿。社会科学的研究虽然被要求客观、系统、积累、公开接受挑战和公开辩驳,但是,由于社会科学以假设为前提,而假设建立在资料搜集之前,所以,社会科学在模仿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后,传统的科学界才勉强承认它具有了一些科学性。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大量涉及的是公式、指数、表格等数上和量上的概念;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却是寓于现象中的本质,很多时候需要的是那种“依靠观察、直觉和个人洞察力”的定性研究,为了获得传统科学界的承认,社会科学模仿自然科学将现象量化,同时也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测量方法,产生了计算公式、指数和表格,比如:应用范围最广的利克特量表、应用于一系列问题测量的指数测量、用于测量误差水平的标准差概念和标准差计算公式。这种研究方法事实上是将现象强制归类到一类数码符号,然后计算得出数上和量上的结果,再将这些量拆分开看,进行分析得出质上的结论。这个过程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于以量为标准判断事物,因为每个事件都可以忽略其特性之后被归于一类,比如我们的学号、入行以后的职员编号,比如我们常常以“第一名”或者“最后五十名”指代一个刚刚被告知考试成绩的孩子。由此,我们的性格被数字化了、特征被数字化了,面对数字,我们理所当然地进行计算。

(三)寻找自我

“现代都市的扩展,使得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这个局面,但作为这种扩展的逻辑和历史的补充,是个体获得了更大的自由。”都市生活使个体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独立,“每个人最终拥有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并将之表现在一种生活方式中”。但是,“相互的矜持和冷漠,也就意味着谁都不愿积极充当社会控制的代理者”。其实,谁也没有能力控制整个社会。

社会分化让个人拥有自由却丧失了在小群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都市人感到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感,他们尝试以无止境的追逐来填补这种缺失感,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古怪、癖性反复无常和妆饰矫揉造作。“对于旅游的狂热,对于竞争的嗜好,在趣味、风格、观念和个人关系上的朝三暮四”,都是为了在都市的迷失中寻找自我,表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希望能够由此获得一些关注和重视。

其次,发达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媒介技术,给现代人创造了见多识广的条件,很多曾经能引起骚动的新鲜玩意都已经见惯不怪了。同时,也让都市中的现代人丧失了发现美的眼睛。人们失去了好奇的眼睛,产生了“腻烦态度”,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感觉单调乏味、灰暗模糊。“腻烦态度”导致人们对人和事的意义、价值的体会迟钝了,成为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障碍。于是,不确定的感觉和不安全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

二、现代性心理特征给现代人际关系带来的变化

人的行为是受到人的心理特征的影响的。现代都市人由于具有保护自我、计算自我和寻找自我这些与居住在乡村的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现代都市人的人际关系就会受到这些特征的影响而呈现出以下五个变化:(1)简单→复杂;(2)固定→松散;(3)亲密→疏远;(4)开放→封闭;(5)深刻→肤浅。

三、现代人际关系下人际传播的变化

“社会关系具体表现为现实而具体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发生传播,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相当程度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人们进行交流的方式是由他们的关系决定的,现代人际关系在现代性和现代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下的变化,就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动机、内容和形式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一)人际传播动机的变化

郭庆光所著的《传播学教程》,在谈到人际传播时,将一般情况下健全的、有理性的人际传播的动机归结为获得信息、自我认知和与他人的相互认知、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满足人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心理造成的人际传播动机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减弱、一个加强和一个假象。

两个减弱:一是人际传播对于满足现代人获取生产生活信息这一动机的作用逐渐减弱。媒介科学的高速发展,使个人获得信息的手段不仅限于人际的和小群体内部的交流、传达;个体从家族群体走出来,走进社会大群体,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他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德弗勒(Defleur,1970)所言:“在我们的社会中,个人可能没有得到来自大家庭的支持作为引导,因而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体作为信息来源。”二是现代人际传播中,自我认知和与他人的相互认知的动机减弱。现代都市生活复杂多样、范围广阔,人们每天要与无数的他人产生各种类型的接触,发生各种类型的关系,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受到外来的伤害,人们在交往中尽量避免提及有关自己的真实信息,隐藏自己的个性,而对他人对自己开放完全真实的信息也不抱很大希望,大家都尽量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声音,避免冲突。这样,人际传播中截然不同的人也可以表现出同一副面孔,能够辨别、评价自我和他人的信息真假掺杂,信息的表现形式趋同,个性色彩被覆盖,人们在人际传播中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期望就慢慢降低了。同时,见惯不怪的“腻烦态度”导致人们对于人和事的意义、价值的体会迟钝了,成为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障碍。

一个加强:人际传播中个人希望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这一动机明显加强。现代社会分工精细,专门化程度高,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满足所有需求,因此,个人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这就要求人们主动与他人不断发生联系,获得他人认可,保持一种防止被遗忘的合作关系。

一个假象:现代都市生活中现存的、满足人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动机的形式是一个假象。都市人怀着一种惧怕的心理与人交往,他们感觉到似乎是“不得不”封闭自己,这使得现代都市人认为,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满足人作为社会动物对人际关系这种形式的需求,是为了交往而交往的形式,内容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另外,由于人们对自我的不确定和对安全的不确定,他们会寻求一些形式古怪的行为方式和看似神秘独特的癖好,例如“对于旅游的狂热,对于竞争的嗜好,在趣味、风格、观念和个人关系上的朝三暮四”等方式,试图弥补真诚的人际交往的缺席。事实上,这种形式上的交流和对怪异的追求只能暂时释放精神和心理上的不和谐,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上对真诚的人际交流的需要。

(二)人际传播内容的影响

笔者要指出的是,本文对现代性人际传播内容变化的探讨,并不是研究现代性人际传播具体是什么信息或者涉及社会的哪几个方面,而是探讨这些内容的范围、成分、时效性、可信度和意义明确程度。

传播的动机影响了传播内容的选择,从以上总结的现代性人际传播动机来看,现代都市人对人际传播形式的重视和依赖伴着对传播内容的忽视,使人际传播的内容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人际传播内容涉及范围广,但探讨比较浅表、意义含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们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各色各样的人,因此,人们在进行人际传播时,引入的话题可能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然而,人际关系的松散化和疏远化,又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不如原先那么深入,在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为了不给自己树敌,一般会保留自己的真实意见,隐藏自己的个性,跟随主流,泛泛而谈,当个体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他就会选择一些比较中型、温和的词语,或者选择一些比较折衷的方法,比如选择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而不使用单数第一人称。

第二,人际传播信息的情感成分比例下降。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威认为,“工业革命已经引起个人社会关系的变化——将他由比较亲近的村庄关系推向工业化大都市里纯粹契约式的关系”。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为了免于受伤害,比起固定在部族村落里生活的人来说,他们的思考和行动理智至上,很少运用情感,所以,他们在和他人发生人际传播的时候,传递的信息一般是“契约式”的就事论事,内容很少含有情感成分。

第三,人际传播中内容的时效性和可信度下降。在使用手机短信和E-MAIL保持人际关系的时候,人们通常有两个感受:一是信息发出之后,等待回信的时间比较长;二是等待的这段时间有可能会对之前发出去的信息内容感到不满,但是很难纠正。这是因为,人际传播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的传播”。当电话、传真、手机、网络等电子技术和产品普及之后,“借助于某种有形的物质的传播”突出表现为“人—机—机—人”的形式。“人—机—机—人”这种形式是以各种各样的机器作为置放信息的场所,无论对方在哪里、时间过了多久,信息仍然存在,对方仍然可以对接受的信息产生反馈;同时,这种形式留给人们足够长的时间反应、分析信息内容,再过滤出最恰当的信息、选择最恰当的语言,经过精心修饰之后反馈给他人。在香港电影《后备甜心》里有一句对白:“手机不是用眼球控制的。”但是,如果采取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形式,则可以用眼睛控制,起码可以用眼神影响。机器屏蔽了体态传播双方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副语言符号携带的信息,把威胁现代人心理安全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人们就像躲在面具后面进行交流,不必担心表情或者眼神传达出和语言相悖的信息引起的尴尬,也不必担心自己与他人不一致时缺乏考虑的语言会损坏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人们甚至可以对他人传递过来的信息保持缄默以免除争执。

总结:现代性人际传播的特点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认为“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传递和接受信息渠道多、传播的信息和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非制度化。

根据齐美尔对现代性和现代性心理的总结,基于以上对现代性下人际关系和人际传播的分析,笔者认为,与没有受到现代性和现代性心理特征影响的人际传播相比,现代性人际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1)形式更突出的表现为“人—机—机—人”的形式;(2)传播形式重于传播内容,人们对人际传播更多的是对这种传播形式的需要,比较忽视传播内容;(3)由于“人—机—机—人”的传播形式,传播中的互动可以是不同时发生的,滞时现象严重;(4)非制度化特征更强,即“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特征更明显,人们对人际传播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为自由。

研读小结

人际传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人际传播的各个方面,学术界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也有比较完善的论述。那么,人际传播作为社会一种重要的交往形式,显然会随着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变化而起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

我们在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启迪下,试图以齐美尔对现代性和现代性都市生活心理特征的总结为立足点,分析这些特征在现代都市人的人际关系中的表现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变化,进而分析现代性人际关系下人际传播动机、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最后探讨现代性人际传播的特征。

我们希望读者在读完本章内容后,理解传统的人际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再结合研读专栏穿插进行理解,认识到人际传播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知识,而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完善和进步的,并希望在学习中能够有新的体验和创新。学习不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创造和发展。

————————————————————

(1) 根据高玉祥等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综合而成。

(2) 根据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人文关心》,《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6期,第52—56页整理。

(3) 根据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人文关心》,《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6期,第52—56页整理。

(4) 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第123—128页。

(5) 根据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372页;黄晓忠等编著:《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综合而成。

(6) 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7) 根据《课程概况》,http://etsc.hnu.cn/jxzy/xxjp/2005/cbxgl/cn/index1.htm整理。

(8) 明安香、姜飞:《200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综述》,http://www.mediaresearch.cn/user/erjiview.php?TxtID=1875&list=。

(9) 肖宇:《都市生活的现代性心理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传播学论坛》2005年10月,http://www.chuanboxue.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