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传播学的沿革

人际传播学的沿革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从理论上探讨人际传播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修辞术,即演说的艺术。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说,对于人际传播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要大大地弱于对其他传播方式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迄今为止,美国学术界创立的人际传播理论有五十余个,其中大多数的理论植根于人类人际传播的实践传统和现实土壤,对人类传播行为有高度的概括性、解释力和预测力。

西方从理论上探讨人际传播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修辞术,即演说的艺术。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西方最初的传播理论,这就是以柏拉图的《高尔期亚篇》和《斐德若篇》为代表的“论辩术”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到公元300—400年,古典时代结束后开始出现专门的传播研究。早期所谓的传播理论是围绕劝服性的论辩和公共传播两个领域而建立的。例如,在雅典的法律系统中,公民受到起诉或者审判时,不能雇请律师为他们辩护,他们必须为自己辩护。而且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法庭的陪审团。因此,在此之前,他们每个人都要锻炼自己的公共演讲能力及演讲技巧。同样,在实行民主投票决定公共政策时,公共机构的人员也要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利于公民在大会上的讨论和投票。总之,早期的希腊传播理论就是注重影响他人的技巧,是依照“劝服技巧”而建立起来的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给修辞学下的定义是“一种能给任何一个问题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最早且影响最大的修辞模式之一大约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到1世纪之间。这个模式将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它们包括:“发现”(invention)——讲演者选择信息内容的过程;“风格”(style)——将内容转换成适当的词语;“调整”(arrangement)——适当组织信息的过程;“记忆”(memory)——存储内容;“讲演”(delivery)——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后来,修辞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式。例如,他们利用“发现”,探索知识的本质,通过“风格”的研究,寻找语言的性质,通过“调整”研究信息的排列和相互关联的过程,通过“记忆”接触信息的存储和可恢复性以及信息转换所存在的问题等,这一从修辞学开始的传播研究及其成果被看作是古典传播理论。

然而,经过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传播理论未取得进展,而古典的研究范式成为断简残片。直到17世纪,传播的研究才再次返回修辞学。20世纪前,现代修辞学仍是传播研究的主体,修辞传统并未动摇。道格拉斯·埃宁格(Douglas Ehninger)发现,在现代修辞学统治下,这一时期的传播研究具有四种倾向。其一是“古典的”(classical)倾向。现代修辞学重新引进古典方法,并对古典的范式进行详尽说明。其二是“认识论的—心理学的”(epistemological—psychological)倾向。这一类研究者注重探讨传播行为中的心理过程,并从认识论上提出人类如何才能了解传播和进行传播的问题。其三是“演说家”(elocutionist)纯文学的倾向。集中研究一个演说家用来美化自己的语言传播与副语言行为的表达及规则。其四是现代修辞学驾驭传播研究的历史,持续到20世纪,并形成了人文主义的修辞学传统。

纵观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修辞学传统源远流长,直到19世纪后科学方法的影响才使传播研究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并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当代趋势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例如,霍夫兰等人通过控制实验,寻求变量之间精确的功能关系,以获得传播效果的有关理论。社会科学塑造的传播理论开始牢固建立,并占据研究的中心位置。但是,自60年代以来,具有人文传统的传播研究再次打破了研究的既定秩序。欧洲批判学派的崛起给传播研究注入了人文色彩。正是在这两种传统精神的培育下,人际传播学的研究开始了自己的历史。与大众传播研究相比较,人际传播学的研究比较晚,但其似乎是站在人文与社科两个传统之上,开始探究自己的问题。

20世纪初,欧洲的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自己的经典著作《我与你》(I and You)中详细描述了人际传播属性。她认为人际传播是人在两种情形中与世界发生联系,即“我与它”和“我与你”。阐明了在人际传播中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充满个性的人,一个能进行情思交流的人,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交往者。在这种意义上,人际传播得以建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为人际传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真正意义上,人际传播学作为西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开始建立,八九十年代逐步走向成熟。这一重要标志就是詹姆斯·麦克罗斯基(Janes Mccroskey)、卡尔·拉森(Carl Larson)和麦克·纳普(Mark Knappp)的《人际传播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等一批人际传播学著作的问世,以及詹姆斯·麦克罗斯基和约翰·斯图尔特(John Stewart)等人对人际传播学理论的深入阐述。与大众传播研究发展过程不同的是,人际传播学更多的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鉴,比如哲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文化人类学、定性社会学、心理学及批判理论等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传播的基本问题,并从根本上纠正了人们对传播概念的错误理解。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说,对于人际传播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要大大地弱于对其他传播方式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

[研读专栏]

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4)

人类的交流问题有史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没有交流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形成,交流是人类摆脱了动物世界的孤独境地,组织起来对抗未知世界的种种风险。但是,交流问题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科学关注的议题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情。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但成就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而且把世界各国为避免战祸的知识精英推向了美国的怀抱,促进了美国学术研究的繁荣,由此诞生了一门研究人类交流的社会科学——人际传播学。在人际传播学研究领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讲,最优秀的理论成果都出现在美国。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从20世纪后半期逐渐进入了一种快速的发展状态,这个新兴学术领域的版图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集腋成裘,很快形成显学。迄今为止,美国学术界创立的人际传播理论有五十余个,其中大多数的理论植根于人类人际传播的实践传统和现实土壤,对人类传播行为有高度的概括性、解释力和预测力。但是,纵观这些理论成果,基本的视角归纳却是屈指可数,而研究视角正是了解或者发展一个研究领域的精髓所在。本文力图在回顾和梳理美国人际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人际传播理论规范、合理而有效的研究视角,寻找能够进入人际传播研究学术殿堂的钥匙,期望对中国的人际传播研究提供多元的理论视角。

一、美国人际传播研究视角文献回顾

197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杰拉德·米勒(Gerald R.Miler)在一篇名为《人际传播理论与研究的现状》的论文中,将以往的人际传播理论研究的视角或者方法分为四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情境的视角(The Situational Approach),认为人们在区别各种人际传播形式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描绘不同的场合、情境和环境来实现的。第二种类型是发展的视角(The Developmental Approach),认为人类的交往和传播处在一种线形的发展态势当中。发展的观点后来被“过程”的观点所取代,这是因为人们的关系并不都是处在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当中,一段关系也有可能是倒退的,而“过程”这个概念则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延伸性,可以描述前进和倒退的关系类型。第三种类型是规律的视角(The Law—Governed Approach),认为人际交往和传播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着人们的交往和传播。最后一种类型是规则的视角(The Rule—Governed Approach),认为支配人际关系和传播的是一些具体的规则,在通常条件下,人们都是通过遵守这些规则来行事,但也有可能打破规则,只不过打破规则的人要受到某种方式的惩罚。1999年,格伦·思登(Glen H.Stamp)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细化的分类标准。格伦·思登通过研究1975年到1999年25年间发表在《人类传播研究》上的28篇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文章,将这些文章的研究路径归为17个大类。分别是:(1)认识;(2)非语言传播;(3)获得顺从;(4)讯息类型;(5)人格;(6)人际影响;(7)谈话;(8)亲密关系;(9)认知;(10)欺骗传播;(11)初次交往;(12)文化;(13)关系发展;(14)理解;(15)自我暴露;(16)交流能力;(17)人际冲突。这17种分类的优点是深入、细化和具体,但是在概括性和抽象程度上有所缺憾。巴克斯特和布莱斯维特在两人合作编著的传播学教材《走进人际传播理论:多元的视角》中将人际传播理论分为:(1)以个人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2)以话语和互动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3)以关系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在第一种类型中,巴克斯特和布莱斯维特归纳出的代表性理论有建构主义理论和不确定性管理等人际传播理论。在第二种类型中,他们归纳出传播、会话分析和礼貌等人际传播理论。最后一种是以关系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他们认为感情交换理论、传播隐私管理、关系辩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属于这一个类别。这种分类和整理框架宏大、简洁,但是过于简单,有化约主义之嫌。在人际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比如有学者还将人际传播理论分为一般理论、认知关系、关系发展、关系维修和人际影响五个视角。这种分类方法认为对话理论、礼貌理论等属于一般理论,社交渗透理论和不确定性减少理论等理论属于关系发展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属于认知关系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互动理论和关系的辩证理论等理论属于关系维修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属于人际影响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这种分类标准的内涵比较模糊,标准也存在重合的现象。此外,还有人将以往的人际传播理论成果分为情境的视角、关系的视角、定量的视角和功能的视角等四个类型。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对以往的人际传播理论成果的分类方法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都存在问题,比如分类标准之间没有互斥性和排他性,存在内涵交合的问题。本文在回顾和梳理美国人际传播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时候,参考了以上的分类标准,同时也有所改进。这主要因为人际传播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近几年的理论创新视角独特,用以往的参考框架来进行分析无异于刻舟求剑,不能对美国人际传播理论进行客观的认识与评价。鉴于此,本文在对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八种人际传播研究的视角,分别是情境、能力、关系、过程、规则、功能、文化和心理视角。

本文将用上述八种视角为框架,展开对西方人际传播代表性理论的评述。

二、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角和代表性理论

(一)情境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情境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着重研究发生在人们之间传播的特定背景,代表性理论有传播适应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传播适应理论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华德·吉利斯教授提出来的,研究的是交往中人们彼此影响的方式。传播适应理论认为,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下,在每一种不同的关系中我们都必须调整自己的语言。传播适应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1)集中的意思是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个体改变他们的言语模式;(2)分歧的情况是强调和自己原来的传播行为不同的交流方式;(3)保持就是保持本色,我行我素,不做太大的改变。传播适应理论承认人们语言的每一个方面不是都会在不同情境下改变的,在各种谈话中都有一些经常不会改变的方面。保持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不改变自己的传播行为的现象。社会比较理论是费斯汀格在1954年的一篇名为《社会比较过程理论》的学术论文中所提出。在这篇论文中,费斯汀格指出团体中的个体具有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确定自我价值的心理倾向。受到社会情境之影响,个体时而与条件胜于自己者相比较,时而与条件劣于自己者相比较,两者皆旨在追寻自我价值。费斯汀格(1954)认为,个体内心有一种依靠外部的形象来评价他们自己的意见和能力的驱动力。这些外部形象可能是一个物理世界的参考框架或者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人们认为其他人描述的形象是真实的,因此人们就在他们自己、他人和理想的形象之间进行比较。

(二)能力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人际传播理论的能力视角关注优秀的传播者的传播能力何以可能的问题,代表性的理论有传播能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传播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斯皮伯格和库帕克1984年出版了名为《人际传播能力》的学术专著,成为该理论的发端之作。传播能力理论认为,沟通能力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人们选择适当和有效的传播行为的能力。人经常被用来说明这种能力的是构成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知识、技能和动机。知识就是明白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传播行为才是正确的。技能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采用正确的沟通行为的能力。动机是用一种自信的姿态去与别人进行沟通的期望程度。知识—技能—动机理论认为,一个好的沟通需要具备三种能力:认识到什么样的传播行为是恰如其分的,拥有实现恰当的传播行为的能力;怀有用有效和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的愿望。创立建构主义理论的学者是杰西·德里亚。他在1952年《人类传播理论》上发表的《传播研究的建构主义路经》一文,开创了人际传播中建构主义研究视角的先河。建构主义的人际传播理论认为:那些对于认知他人有综合能力的人,他们拥有实现积极的传播效果的复杂能力。他们能采用一种修辞性的信息设计逻辑,生产个人中心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同时追求多重的传播效果。作为一个理论,建构主义的人际传播理论涉及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在一个既定的情况下促进了实际的交流过程。测量和观察这个认知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认为那些善于在特定情境中操控信息的人比那些不善于这样做的人在人际传播上将会更加成功。另外,从认识论上来讲,建构主义的人际传播理论认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真实性,真实性决定于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创造和理解复杂信息上的能力。古语“话有三说,巧者为妙”,就富有建构主义的思想。

(三)关系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关系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认为人际传播就是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为了创造共同的意思而同时交流信息的过程,这个理论视角强调传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关系。关系视角下的有代表性的人际传播理论有人际传播的语用理论、期望违背理论、人际欺骗理论等。

人际传播语用理论重要的理论家是瓦兹拉维克和比文。他们在1967年发表了人际传播学的重要文献《人类传播的语用学》,指出传播语用理论依赖特定的情境,认为错误传播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没“使用相通的语言”。之所以出现这种语言的差异,是因为人们对他们所说的事情有不同的观点。当人们交流的内容和关系不匹配的时候,错误传播就可能发生。

违背期望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对个体行为的预期及这些预期被违背时人们的反应。每种文化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让人们可以借以预期他人的行为。预期建立在社会准则、规范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偏离预期的行为会激怒他人或使他人警觉。至于何为偏离预期的行为,则要看传播者的衡量标准。传播者的衡量标准是指个人的个性特征。

人际欺骗理论的主要理论家是布勒和伯贡,他们于1996年提出了人际欺骗理论。人际欺骗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传播的发送者一方试图操控虚假的信息,这些虚假的信息促使他们忧惧自己错误的信息会被对方发现。同时,传播的接收者总是试图揭露或者察觉那条信息的有效性,引起对信息发送者是否正在欺骗自己的猜疑。人际欺骗理论有三个假设:(1)欺骗和其他的传播形式没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人类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人际传播都是为了达到一些重要目的,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使交谈更加顺利、劝说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等等。(2)人际传播的基础是信息管理。人们可以选择通过操控讯息的准确度、完全度、正确性、相关性来进行欺骗。(3)在欺骗传播中,信息的接收者是影响欺骗事件进程和最后结果的积极参与者。

(四)过程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人际传播理论的过程视角是从人际传播理论前期阶段的发展视角逐渐完善和改进而来的,它认为关系总是处在某种特定的过程中,过程是关系的存在状态。关系有可能是发展进步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过程视角的人际传播理论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渗透理论、关系发展理论和不确定性减少理论。社交渗透理论认为随着人际间关系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传播交流会从一个相对狭窄、非亲密的层面向更深、更个人的层面发展。社交渗透理论的代表学者是奥尔特曼和泰勒,奥尔特曼和泰勒在1973年出版了《社会渗透:人际关系的发展》的专著。奥尔特曼和泰勒用洋葱来形容自我坦露的发展过程。所有关于个体的信息都存在于“洋葱”里的某个地方。这个洋葱分为四层:表面、次表面、中间层和核心层。随着信息的逐渐坦露,这个洋葱的外层被剥开,表示关系的发展。表面的信息包括那些仅仅通过看到就可以了解的事情(比如性别、种族和大致年龄);“次表面”这个层面包括个体与别人分享的任何社会详细信息;中间层包含个体偶尔与别人分享,不是严格隐藏的信息;最后,剥掉中间层上面的表皮就是核心层,这里的信息都是私密的并且被小心地坦露。关系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是马克·科纳普,论述关系发展理论最早的文章是他在1984年发表的《人际传播和人类关系》一文中。关系发展理论根据人们关系亲密层次的变化来识别和理解人们的人际传播和关系发展。科纳普在社会渗透理论的阶段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关系发展和恶化的阶段。科纳普选择的比喻是上楼梯,每一个不同的关系阶段用不同的梯级来表示。关系发展用左手边的向上的楼梯来代表,关系淡化用右手边的向下的楼梯来代表。在两种阶段之间的一个静止的阶段,如果关系状态被双方接受关系就可以维持。不确定性减少理论在1975年被伯格和加尔布雷思首次提出。伯格和加尔布雷思把人们的交往分成了三个阶段:建立阶段、人际交往阶段和退出阶段。这个理论能够预测和解释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发展。

(五)规则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规则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认为人际传播都是因循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规则可能是微观意义的共同协商和确定,也可能是人际交往中的规范和“潜规则”,总之,它们制约和决定了人们的交往和传播。规则视角下的代表性人际传播理论是意义的共同管理理论。意义的共同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性的理论家是皮尔斯和克罗伦。皮尔斯和克罗伦1980年的论文《传播、行为与意义:社会现实的建构》是这一理论的发端之作。皮尔斯和克罗伦认为意义建构的过程取决于有特定和具体的情境和背景。意义被创造出来进而被理解的过程可能是在不断的改变过程之中,这就是对真实的多重性的界定和理解。在讨论建构背景的时候,各个层次上人们的经验、信仰和价值观在每个情境下都发挥着作用。插话、关系和文化等因素也发挥着作用。意义的共同管理理论认为,传播是一种协调和一种对个人行为在规则和规则下的行动意义的协调。按照意义的共同管理理论,有效传播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的作用:一是共享的规则体系;二是行为意义的协调管理。以规则为基础,人们更重视的是规则的一致性以减少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争取最大获益和最小损失。

(六)功能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功能论的视角把传播看作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互动活动,强调传播的目的性。功能视角下的代表性人际传播理论有社会交换理论和基本人际关系导向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霍曼斯,它有着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根源。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基本人际关系导向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进行社会交往和传播是为了满足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这个理论首次被提出是在1958年,代表性的理论家是舒茨,他在1958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人际行为的一个三维理论》中提出了基本人际关系导向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七)文化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文化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认为人们的交往过程和交往特征是由人们的文化所塑造的,是长期的文化规范塑造和积淀的产物和结果。文化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有角色理论和礼貌理论。角色理论认为,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或者他人的期望。“角色”一词本是戏剧舞台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的原意是指演员根据剧本扮演某一特定人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米德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此来说明人的社会化行为。美国学者狄鲍特和凯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角色理论还认为: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的普遍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父亲、士兵、教师)。礼貌是文化的产物。礼貌理论首先是布朗与莱文森提出的。礼貌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面子威胁行为。该理论认为:人都有想保持被他人理解、称赞的积极面和不想被他人打扰的消极面的两面性的需求,威胁到这个两面性的行为叫做面子威胁行为。面子威胁行为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权力、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距离以及所涉及行为的强迫程度三者的总和。一般认为,强迫程度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心理的负担程度受到归属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可以将礼貌作为其归属的社会文化的一个指标。

(八)心理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

心理视角下的人际传播理论关注的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传播的内在心理过程以及从心理过程到外化行动的机制。心理视角下的代表性人际传播理论有想象的互动理论和社会判断理论。想象的互动理论是建立在符号互动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理论。通过想象的互动行为,人们想象自己为了各种目的同重要的他人进行谈话。想象的互动理论为我们研究人际传播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工具。想象的互动是一种白日梦,它有很多功能:包括预演、自我理解、关系保持、冲突管理、宣泄和补偿。社会判断理论是由穆扎法·谢里夫和卡尔·霍夫兰提出的一个人际传播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起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传统,它关注的是个体对讯息进行判断的内在过程。改变态度是说服传播的基本目标。社会判断理论试图去解释说服性讯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有可能成功,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会发生态度改变,并且试图预测态度改变的方向和内容。总而言之,社会判断理论的研究者努力发展出一个这样的理论:一个人改变自己立场的可能性,态度可能改变的方向,个体对他人立场的容忍度,对自己立场或是观点坚持的程度,等等。

结语

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剧烈的转型与变革之中,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人际传播研究面临着崭新而又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情境、能力、关系、过程、规则、功能、文化、心理八个研究视角对美国代表性的人际传播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对于深入了解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精髓,以及对于更好地开展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富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传播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读小结

人际传播在传入中国前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由于人际传播学的多元学科背景,实际上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积淀。

在文章中提出的理论分类方式值得关注,但同时也应该在对这种分类方式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对人际传播学科范围大体的了解和概括。而随着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会有新的研究涌现出来,形成新的研究分支,可以试想当下哪些新的技术会对现有的研究带来更新或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