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再认识

关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再认识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后,在遭受战争破坏、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日本实现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海内外各界一度热衷于探讨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奥秘”,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学习和效仿日本。需要指出的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对外资依赖程度很低。二战后,日本更是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恢复和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日本在战后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继而达到赶超欧美的目标。

二战后,在遭受战争破坏、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日本实现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1956—1970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9.7%(参见图1),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海内外各界一度热衷于探讨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奥秘”,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学习和效仿日本。1978年10月,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在乘坐新干线时感叹:“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十分重视学习和借鉴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

图11956—1990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内閣府『平成26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2014年、321頁。

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传统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归结起来不下几十条。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及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资金、劳动力、技术、制度环境、资源、市场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家庭储蓄率直线上升,1975年高达22.8%,比1955年提高近11个百分点(参见图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收支转向盈余,外汇储备额不断增加,1975年为128.2亿美元,比1956年增长26.3倍。[2]另外,日本的股东分红率低于欧美国家,其国防投入因受“和平宪法”制约而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因素为企业扩大生产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

图2战后日本家庭储蓄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内閣府『平成26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2014年、324頁。

需要指出的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对外资依赖程度很低。1973年度,外国对日直接投资仅两亿美元。[3]到1985年度,外国对日直接投资额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之比为1∶13.1。[4]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对内对外投资大体均衡的状况相比,日本处于失衡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日本对外资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如1950年颁布《外资法》,对外资持股比率、合资企业的经营权等进行直接或间接限制;企业间相互持股、主银行制、流通体制等商业制度、习俗等阻碍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国内投资成本较高,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明显高于美、英、德、法等国,20世纪70年代后日元不断升值,进一步增加了外国对日投资成本,外国企业不愿或难以进入日本。对外资依赖程度较低,有利于避免外资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减少外部影响,增强自身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稳定性。

这期间,日本国内劳动力供应充足。1973年,日本劳动力人口数量为5326万人,比1955年增长27%。[5]尤其60年代是日本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最多的时期。1970年,日本兼业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重从1960年的65.7%上升到84.4%,其中以他业为主、农业为辅的“二兼”农户超过一半。[6]农村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不仅支撑了日本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均等目标的实现。1961—1970年,日本农户年均收入增长2.4倍,此后甚至超过了城市职工家庭年收入。[7]

除劳动力数量供应充裕之外,日本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高,这主要得益于其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即已成立先进的文化教育机构。到明治时期,日本一直将获取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作为长远战略。二战后,日本更是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恢复和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战后初期,日本便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重点普及高中教育。1970年,日本高中升学率为82.1%,大学升学率为24%,仅次于美国,明显高于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成为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8]

日本政府和企业还比较注重对劳动者生产技能、协作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从小学开始,日本就设有手工课,普通中学都设有工农商等职业课程,而真正担负职业教育的是职业高中和高等专科学校。企业内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中最重要、最成功、最具特色的部分。大企业结合生产和经营状况,普遍实行全员培训和职务层次教育。日本重视不同层次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的做法,可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改良和吸收。二战后,日本在立法、外汇、技术队伍培训等方面为引进技术做好各种准备,如1950年的《外资法》规定,对引进外国技术的企业给予奖励。以甲种技术(合同期限超过一年、费用以外汇支付并需经过外资审议会和大藏省批准)为例,日本在1954—1960年度引进984件,1961—1970年度引进6968件,而1971—1975年度的五年间引进8368件,相当于整个20世纪50—60年代的总和,其中一半以上源自美国。[9]

由于大量引进技术,日本技术贸易收支在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赤字状态,美国则保持世界技术出口大国地位,法国也是技术出口国,联邦德国的技术贸易虽存有逆差,但明显少于日本。在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日本在战后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继而达到赶超欧美的目标。据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等测算,1952—1961年和1960—1971年,日本经济增长中分别有70.2%和51.5%是依靠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得以实现的。[10]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析,1960—1973年日本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的78%、1980—1986年经济增速差距的100%,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距所致。[11]可见,日本通过技术引进节省了研发时间和资金,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短时期内缩小了与欧美国家间的经济差距。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日本继续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提供了条件。

政治稳定是一国经济发展、国力壮大的重要前提。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处于“1955年体制”下,自民党长期执政,历届政府都将发展经济、追赶欧美作为第一要务,经济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日本政府践行依法治国的理念,各部门和各类经济活动都有相应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战后初期,日本对《日本银行法》《商法》《保险业法》等原有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并制定和实施《农地调整法修正案》《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禁止垄断法》《劳动标准法》《劳动关系调整法》《临时利率调整法》《地方财政法》《国土综合开发法》《工业标准化法》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如1961年颁布《农业基本法》、1963年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等。在制定和实施法规的同时,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宣扬法治观念,强化执法监督,以使法规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政策的稳定和行之有效。

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上,日本政府注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战后初期,日本实施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与欧美国家自然发育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受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带有浓厚的政府色彩。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等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吉田内阁于1946年年末推行的“倾斜生产方式”,将有限的物资进行统一调配和集中使用,通过金融支持、补贴等措施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等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到50—60年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日本开始实行“重化工业化”政策,对企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重要机械设备减免征税,并成立日本进出口银行、日本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电力、造船、钢铁、煤炭、化肥等产业提供优惠贷款。“重化工业化”政策对促进日本企业规模化、确立制造业强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治维新以后,在欧美国家工业化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畸形的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近代工业化的经营思想、组织形式、制度安排以及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等,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到二战前,日本的钢铁、兵器、机械、汽车、飞机等工业已具备较强实力,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战败以后,国内工业生产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能源资源极度匮乏。1949年,日本制定战后规范贸易活动的基本法律——《外汇及外贸管理法》(简称《外汇法》),对贸易活动实行严格管制,旨在将有限的外汇用于进口国内发展工业急需的资源。50年代,在本国产品竞争力尚弱、国际收支连年逆差的情况下,日本采取“奖出限入”政策,如实行出口收入提成、振兴出口外汇资金等,以保护国内产业,鼓励扩大出口来赚取外汇。

随着国内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日本逐渐扩大制成品出口。70年代以后,尽管日元几次大幅度升值,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使日本出口的增速仍快于经济增长,贸易收支基本保持顺差。可见,日本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相互依托和促进,保障了资源、技术设备等的进口,有效地培育了国内主要产业力量,扩大了国内制成品出口,进而弥补自身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的先天不足。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构成战后日本企业经营体制的重要支柱。企业经营者、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会社本位”制。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一体制促进了日本企业茁壮成长,造就了一批像索尼、松下、丰田等世界知名大企业,成为战后日本科技、产业及经济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当然,在“会社本位”制下,企业员工容易产生排外心理,不利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进入,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国际化、自由化趋势。

在外部,企业努力构建长期稳定的关系网。大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主银行制,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形成企业系列集团,相互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日本企业自有资金比率较低,1/3以上的融资依靠银行贷款,主银行长期向与其保持合作关系的企业提供服务。如表1所示,1960—1974年,在日本主要企业的筹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为日本企业发展及经济高速增长提供融资上的支持。7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内部资金和公司债券所占比重提高,而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明显减弱,到80年代中期以后降至10%以下(参见表1)。

表1 主要企业的资金筹措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