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层次的教学变革

深层次的教学变革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感恩教育的长效计划:深层次的教学变革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呈现,学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以应对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延展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周围发生,感恩教育亦是如此。

三、感恩教育的长效计划:深层次的教学变革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呈现,学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以应对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延展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周围发生,感恩教育亦是如此。从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看,感恩教育已经在很多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被置于了较高的地位,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感恩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这一教育思想的很多理解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这也不可避免地容易导致学校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学校之中感恩教育实施所面临的困境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迫切需要一场深层次的教学变革。

感恩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来自社会和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集中于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这种质疑是源于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成效没有达到其预设的效果,但是究其根本,则是学校管理者和感恩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实践中对感恩教育的片面、陈旧和狭隘的理解,致使感恩教育呈现出种种不良倾向。在笔者看来,这种不良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

感恩教育所倡导的感恩,不是一种庸俗的私情义气,不是市场经济所表征的等价交易,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目标地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表达感恩之情,它是一个生命体发自内心地对其他生命体或非生命体抒发感情的自由行为。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确实存在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的金钱关系引入感恩教育,让本应纯洁的情感笼罩上了物质化和功利化的阴影。在这种功利性的感恩教育中,“施恩”往往容易成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的“投资”行为,“感恩”、“报恩”成了这种“投资”的应然的“收益”,甚至很多人斤斤计较于施恩的回报。一旦作为一种“投资”的施恩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他们就认为受人恩惠者忘恩负义,这种类型的施恩,带给他人的只能是身心上的巨大压力,而不是感恩教育所需要的责任和爱心。当然,感恩教育的上述情形,在社会领域表现得或许更加普遍,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这种倾向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防止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庸俗化的倾向,确保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导,弘扬感恩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感恩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作为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其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使得青少年具备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感恩之行需要教育者巨大的爱心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教育者付出艰辛地劳动,设计有效的感恩教育实施方式和课程内容。然而,审视如今的学校感恩教育,可以发现,尽管感恩教育已经较为广泛地置于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做感恩卡片、讲感恩故事、进行诸如“帮妈妈洗一次脚”的感恩活动等,是学校最为常见的感恩教育方式,这种简单的方式对于增进青少年的优秀道德品质,培养他们一定的感恩思想固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寄希望于通过这种单一的活动就能够彻底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勘正学生的感恩误区,使得他们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感恩意识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学校教育规律的。以活动为表征的简单化的感恩教育方式,过于拘泥于形式,而缺少现实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难以促使他们形成强烈而持久的感恩情怀。学校之中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最为根本的是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积极友善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朴素的感恩之心,只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教育者对于这一目标的艰巨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三)感恩教育的复古化倾向

历史的角度看,在我国,感恩文化最为盛行的年代是封建社会,彼时,在等级特权森严的时代,弱者需要依赖强者而存在,统治者宣传施恩与感恩,成为其笼络平民百姓的一种手段,以此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这种要求感恩者无条件服从的封建社会的感恩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奴才主子为标志的文化,是统治者对感恩文化的歪曲,使感恩文化成了奴役被统治者的工具,其实,这是违背感恩的本意的。这与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公民独立、民主意识的理念背道而驰。然而,可悲的是,在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全盘复制古代感恩形式的倾向也时常存在,并严重影响了感恩教育实施的效果:有的学校领导要求教师一切工作无条件地服从,把工作机会视作一种赐予,从而确立主仆式的工作关系;一些学校在资助困难学生的时候,也喜欢搞各种仪式,这种方式不但难以唤醒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反而可能给他们增加各种无形的压力。真正的感恩,并非感谢恩赐,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感恩者与被感恩者之间是平等的、相互的关系,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学校的感恩教育很可能会走入误区。同时,感恩教育复古化倾向还表现在感恩教育的内容上,很多学校和教师单一地将我国古代感恩的做法全盘照搬,不加筛选的作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素材,不能与时俱进,而忽视了现代社会感恩素材的积累和发掘,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纠正的问题。

上述几个方面的不良倾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感恩教育实施的实际效用,由此,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审视感恩教育的开展问题,就成了教育领域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命题。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始终是重中之重,学科教学也占据了师生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育的过程,包括学科教学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同样包含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这也就昭示着,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学科教学的过程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教育意义,而感恩教育也理应利用好学科教学这一“常规载体”。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最多,“文以载道”在语文学科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语文教材之中,一篇篇课文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世界,里面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棉鞋里的阳光》写的是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也学妈妈给奶奶晒起了棉鞋。“上所施,下所效”,小小短文传达的就是感恩教育的言传身教。

同时,语文教学互动、多样、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也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因此,在学生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及时地挖掘、拓展、捕捉这些感恩教育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真正将感恩教育渗透至学科教学之中。

【注释】

[1]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2]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

[3]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5.

[4]薛桂波.试析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5]罗月媚.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比较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6).

[6]赵惠,刘涛.关于近五年我国中小学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8(1).

[7]陈荣华.道德教育新视角——感恩教育[J].新课程研究,2005(8).

[8]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5).

[9]邹大勇,张波.关于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8).

[10]杨艳,刘长青.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江南大学学报,2009(2).

[11]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12]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13]佚名.山西朔州高中生课堂上持刀杀死老师[EB/OL].2008-10-21.http://news.sina.com.cn/s/2008-10-21/073016493379.shtml

[14]方列.中学生因逃课怕家访掐死女教师[EB/OL].2008-10-25.http://news.sina.com.on/s/2008-10-25/030516521126.shtml

[15]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7.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17]蒋学平.感恩教育三维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3.

[18]陈治国.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J].孔子研究,2005(6).

[19]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0]佚名.代表委员呼唤感恩教育:不要让孩子成冷漠一代[EB/OL].2007-03-09http:// news.qq.com/a/20070309/003222_1.htm

[21]刘春花.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有限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

[22][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4.

[23]魏智渊.应试时代的教师责任[EB/OL].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

[24]Starratt,Robert J.(1994).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a practical response to the moral crisis in schools.London:Falmer Press 25.

[25]郑富兴.论学校的教育责任[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26]郅庭瑾.为思维而教[J].教育研究,2007(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