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原子的理解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原子的理解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不仅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断言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谬论,而且揭露了二元论把物质和意识看成是世界的两个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错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原则。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物质观

我们可以把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分成两个基本历史阶段。

(1)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依靠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这就把哲学物质和物质具体表现形式混为一谈了。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希腊和古印度也有相类似的思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试图以客观事物本身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它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具有直观、猜测性,缺乏科学论证;二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无法解释客观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内在差别性。这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2)形而上学的物质观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7、18世纪欧洲的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并且把当时自然科学所认识的原子所具有的不可分性、不可入性、质量不变等物质属性,看成是不可变化的属性。这就形成了从17世纪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以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不足缺乏辩证综合,虽然较之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了某些进步,却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这种把世界的物质性与物质的某种特殊结构混为一谈的认识,带有浓厚的物理学色彩。第一,它把无限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看不到原子的层次和状态本身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第二,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误把人类对原子这个物质层次的认识当做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这种绝对化的思想方法,使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未能作出认识上的正确概括。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属性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相联系,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没有能够从哲学的高度概括出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最普遍最基本的共性——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第四,它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只限于对自然界,而且是肤浅的认识,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它不可避免的缺陷,不能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也就经不住现代自然科学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只有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创立出科学的物质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范畴的合理思想,在总结了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物质范畴作了科学概括,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20年代,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针对机械论的物质观,对什么是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他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我们既不能把哲学物质同各种具体实物割裂开来,也不应把物质归结为某一具体实物的某一层次。这正像水果不能等于樱桃、梨、香蕉、苹果等,也不能等于构成苹果的原子一样。恩格斯站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之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原子绝不能被看做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科学的发展,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发现了某些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这些放射性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而且电子的质量随它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推翻了原子的不可分性、不变性等观念。这些伟大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但是,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却得出了“原子非物质化”的错误结论。唯心主义也趁机向唯物主义发动进攻。如马赫主义就打着“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招牌,歪曲科学新发现的真正意义,大叫“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被驳倒了”等等。其实,真正“消失”的不是物质,而是原来对物质认识的界限,这个界限会不断被打破,界限的打破正说明科学的不断进步。正像列宁所指出的那样,“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自然界是无限的”。为了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回击唯心主义的进攻,列宁根据当时科学发现的新成就,继承和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写作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论著。

其中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这是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一项伟大贡献。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

列宁的物质定义深刻地论述了世界的物质性,集中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规定物质的,概括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而意识仅是物质所派生,是物质的“复写、摄影、反映”。这样,不仅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断言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谬论,而且揭露了二元论把物质和意识看成是世界的两个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错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原则。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哲学史上以休谟和康德为代表的不可知论认为,超越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无法认识的,也是无法证明的。列宁肯定了“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这就是说,物质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现在没有认识的,将来可以认识;我们的感觉器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科学仪器感知它,通过人的理论思维去反映、把握它。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根本不存在不能认识之物。这就为我们认识无限的客观世界、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辩证法的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列宁给物质下定义,是在总结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无力击退唯心主义进攻的教训,概括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的新发现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虽然是复杂多变的、相对的,但它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最根本的特性则是不变的、绝对的。这是从个性中通过抽象思维去把握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它是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以偏概全的缺点。这就不会再因为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学说的变化而受唯心主义的冲击,只能被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证实。哲学物质范畴和具体物质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对立统一。它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把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概念明确区别开来,从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无论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怎样千变万化,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永远不会改变;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则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和修正。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密切联系:人们对物质结构的深入认识,为物质范畴的哲学概括提供了科学依据;物质范畴的科学性,将继续被物质结构的新发现所证实。哲学物质范畴根源于自然科学而又高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给自然科学对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以方法论的指导,为我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探讨指明了方向。

第四,列宁的物质定义,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它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哲学根据。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断地得到证实和丰富。现代自然科学证明,“基本粒子”并不基本,它们是由物质的更深的层次(层子或夸克)所组成,这些更深层次的微观体都毫不例外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这只是说明人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达到了更新的“里程碑”,而不是它的“终点”,一个个更新的“里程碑”还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现代科学还证明,不仅山川湖海、植物动物、风雨雷电等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且“绝对真空”是没有的,在“真空”中充斥着各种“场”,如电磁场、引力场、核力场等,这些场虽然不表现为实物粒子,但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自然科学的成就都未改变“客观实在”的事实,反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论断。这种“客观实在”性,也说明了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存在的物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