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吴硕贤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极富诗意的国度。许多外国人,为了能更好地欣赏、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不惜花费极大精力,克服种种困难来学习和继承古典诗词这一伟大的文化传统,我们如要培养其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当务之急是提高其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培养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吴硕贤(1)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极富诗意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由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至唐诗、宋词、元曲……延绵数千年的诗歌词赋传统,风靡百代,赓续不绝。历代先贤、文人墨客、志士仁人,无不痴之迷之,乐此不疲。此足以证明古典诗词歌赋具有巨大、无穷之魅力,是一个值得永续继承的艺术宝库。熟悉古典诗词,将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气质,提高其道德修养,并能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许多外国人,为了能更好地欣赏、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不惜花费极大精力,克服种种困难来学习和继承古典诗词这一伟大的文化传统,我们如要培养其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当务之急是提高其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下面我仅就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之所在,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我以为古典诗词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也是构成其光辉的艺术魅力的缘由所在。

1. 简短精练,言简意赅

古典绝句、律诗,每句不过五言、七字,长短不过四行、八句;宋词小令,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练,却能借此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理解、揣摩和鉴赏的空间,不像现在许多长篇冗文,对事物的描写往往过于详尽、烦琐,甚至重复、啰唆,信息冗余量过大,反倒不利于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减少了作品的魅力。诗词作品正因为简短精练,迫使诗词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字用词,极为妥切、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作品唯其简短精练,读之朗朗上口,才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2. 对仗押韵,对称均衡

诗词作品中有许多对仗句式,构成对称美和均衡感。以律诗中的颈联、颔联为例,这些对仗句式,要求对应字词性相同,构成对称美。众所周知,凡是对称、均衡的事物,均具有天然之美感。人体本身就具有对称之美。如若一个人五官不对称,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或者一只耳朵长,一只耳朵短,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对称事物的出现,是受力平衡的结果,是机会均等之产物,体现了公平、稳定和安全。例如,天平就是对称的,其左右侧是均等的。光学和声学中的虚像原理,反映的也是虚像与实源关于反射面对称的事实。对称、均衡的事物是符合自然原理的。理之所在,则美生焉。诗词之对仗,并非绝对对称,而毋宁说是均衡,是具有对比的相称,是动态的平衡。因为除了字数相同外,还要求平仄的对比,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美和铿锵变化的韵律感,如同波的运动有波峰、波谷的交替与对比一般,平仄的交替变化,符合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中的押韵,更由于谐音而引起听觉的愉悦。谐音是古今中外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全人类之同好。童谣就讲究谐音、押韵,可见喜欢谐音、押韵是人类之天性。谐音还是文字的起因之一,尤其是拼音的起因。美国著名人类学者罗伯特路威就认为,谐音“是高等文明之始基……真正的文字起始于图画与谐音”。

3. 比兴手法,形象思维

诗词不像散文那样直白,而是常用比兴手法,讲求形象思维。朱熹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比,兴是暗喻,比兴都是谋求建立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而善于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科学家与文艺家的共同特点,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天才,就是善于联想,善于由此及彼,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很好地采用比兴手法创造出来的佳句。诗人发挥天才的想象力,通过谐音,建立起“丝”与“思”之间的联系,又用蜡炬油形象地比喻相思泪。兴,还是由客观场景引发的主观感触。人的思维和情感的产生,往往有赖于适当的中介物的刺激与触发。俗话说:“睹物思人”,“触景伤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是人就要善于发现和阐述这种主客观事物之间的交流、关联和感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采用兴的手法,由眼前的景物,触发起自己怀古的情绪,用“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来暗喻身世的沉浮与社会的变迁。

4. 语言平实,情感真挚

古典诗词的作者,大都对所描述的事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洞悉,对抒发的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和深沉的感受,不做皮相的描绘,不作无病之呻吟。《菜根谭》云:“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要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对场景的描写,要观察细致、深入,有过人的直觉力,方能抓住特征,形成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诗,寥寥几笔,用大写意的手法,呈现边塞风光的图景,语言平实、朴素,意境却高远、宏阔。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送别好友去广陵,凭栏远送,怅望依依。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5. 谋求创新,新颖别致

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代诗人写诗时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有独特的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根据马斯洛学派的观点,这种高峰体验是处在一种极度幸福感的巅峰状态,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种创新,也未必是故意追求的结果,往往与诗人真实、独特的个人感受是相一致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虽然不一定都是创新,但常常可能是新颖的。例如白居易的《宴散》诗中的名句:“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这是白居易晚年功成名就后现实生活的写照。它在描写这种富贵生活时,并没有像通常人那样,着意去描写金玉满堂的景象,而是摹写平常的生活场景。然而正是这种不经意的平实描写,反倒新颖地勾勒出富贵人家的气象。所以,欧阳修和鲁迅先生,都称赞这两句诗是“善言富贵者也”。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也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新奇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6. 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志士仁人,往往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心志。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操,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起到了励志和教育的巨大作用。

另有许多诗词作品,道出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这些诗词中的许多警句,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格言,广为流传,让后人从中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和治学修身的方法与理念。例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就曾引用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来表达自己不求浮名,乐于研究物理的志向。又如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应从外部寻找坐标系,方能观察到事物的全貌的深刻哲理,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社会现象。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阐明了“流水不腐”的科学道理,又启示我们作为一个学者,要不断扩大和引入知识的源泉,方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问境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正因为古典诗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使得近现代许多提倡新文学、新诗的著名人物,也仍然保留着写旧体诗词的习惯,保留着对古典诗词的浓郁兴趣和挥之不去的深厚情感。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都是写旧体诗词的好手。他们在诉诸个人情感时,常不作新诗而作旧诗。不少一向热衷写新诗的人到后来也回归到写旧诗。如五四运动的健将罗家伦,曾在《新潮》杂志上写新诗,但后来的《心影游踪集》,几乎全是旧诗。闻一多、朱自清也写旧诗。胡适的《尝试集》,也大部分是旧体诗词。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许多革命家,也都喜爱并创作了大量的旧体诗词。

许多科学家对古典诗词也十分热爱,并擅长诗词创作。如华罗庚、苏步青、谷超豪、杨叔子等皆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古典诗词与本人专业的关系。我是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是诗词爱好者。这种对诗词的业余爱好,对于我从事本专业的研究也助益匪浅。建筑环境声学的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研究领域,是关于声景学的研究。声景学的英文为Soundscape,是由加拿大学者Schafer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式提出的。声景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听觉意义上的风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十分重视声景观的营造。如西湖十景中“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等以声音景点著称的风景。苏州园林中,也有“留听阁”、“听松风处”、“听雨轩”、“梧竹幽居”等景点,分别以风声、雨响、竹韵、梧音为声景观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声景的名句佳构比比皆是,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及“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由于我对古典诗词和古典园林较为熟悉,使我能在国内率先指导博士生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开展古典园林声景观的研究,有别于过去仅从视角的范畴研究园林的思路,开拓了从听觉研究园林景观的新领域。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引起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学者的高度重视,认为是开创性的研究,这个例子说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明理工学者兼修人文诗词的重要性。我在一首《七律》中曾主张:“理纬文经织锦成”,即以理工科知识为纬线,以人文学养为经线,方能织出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锦绣成果。钱学森先生一直关心我国的人才培养问题,为我国未能培养出众多科学巨匠和学术大师而担心。我认为文理兼修将是培养巨匠大师的必由之路。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兴趣,也必须提高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予以高度重视。

【注释】

(1)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