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词鉴赏的有机关联分析

古诗词鉴赏的有机关联分析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詹丹摘要: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关于古诗词赏析题的答案拟制,总体上看不太理想,其主要欠缺是忽视了诗歌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关联,这种关联既有内部语言形式的整体考虑,也跟历史语境有割不断的联系。从局部看,“绿”字的动态感呈现,与其所处位置有很大关系。

詹 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关于古诗词赏析题的答案拟制,总体上看不太理想,其主要欠缺是忽视了诗歌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关联,这种关联既有内部语言形式的整体考虑,也跟历史语境有割不断的联系。注意此种关联,对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诗歌赏析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古诗词;赏析;整体性;关联

作者简介:詹 丹,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都市文化、古代小说与语文教学研究。

一、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概述

古诗词鉴赏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关古诗词的教学相当薄弱。一方面,这跟不少语文教师自身的古诗词学养不够有关;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不当、教学方法欠妥,比如无视古诗词作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内在关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古诗词教学引向了一条歧路。这其中,高考指挥棒的误导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每年各地高考语文卷中列入的古诗词鉴赏题中,所选篇目不够经典、设计的阅读题干指向不明、给出的阅读提示比较武断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存在。但在参考答案的拟制上,在关注诗词整体关联性方面的缺陷尤为严重,由此确立起的鉴赏标准,自然会影响到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

这里笔者以2013年全国卷及各省市语文卷共18套为讨论对象,对古诗词鉴赏题的设计作一基本梳理,其中,字、句、联虽都涉及到思想艺术,但因律诗结构的特殊性,故予单列,而有关思想艺术不能被一联所涵盖的,则另加梳理,详见附表1。〔15〕

各省市试卷的古诗词题目设计,识记题除外,基本有两道鉴赏题。就这18套试卷看,选入两首诗且要求考生比较鉴赏的只有一套试卷,即安徽卷选入的韦应物五绝与元人和诗的比较鉴赏,选入的诗歌虽然浅显短小,但经得起推敲,设计的题干指向较明确,答案文字也较精准。相比之下,山东卷选入的清人江湜的《山寺夜起》、新课标甲卷选入的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都算不上佳作。特别是朱熹诗题标明是“书事”,而附于该诗后的试题题干却说:“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其答案是“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因为没有直接描写梅花。殊不知,该诗是把赏梅的人的活动作为主要内容来写的,这也是“书事”而非咏物的本义,而命题者直接判断其为咏物诗,纯粹是为了设计题目而把诗歌题咏的宾主关系颠倒了。此外,江西卷选入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此作虽获得过后人不少好评,如“运用成句,纯以神行”等[1](P2441),但几乎通篇用典,对考生临场理解困难极大,导致该选材设计的试题几乎没有多少质量,缺乏应有的鉴赏引导性和检测区分性。至于湖北卷选入欧阳修的《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则要求学生根据前人评价其为“飘逸”来分析其中的“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实在是比较勉强的。类似的问题,这里不拟详细展开,倒是命题组提供相关答案的种种欠缺,特别是缺乏一种整体意义的有机关联而给诗歌鉴赏带来的误导,是笔者要在下文详加讨论的。

二、一字鉴赏的外部伸展

2013年关于诗词炼字的题目设计共有4道,即:“嫩”、“绿”、“净”和“过”,分值依次是2、2、3、4分,从拟制参考答案的由简而难的坡度看,分值与答案要求是相匹配的。虽然回答有难易,但对一字问题的思考需要注意到作品整体的关联性,却是共通的。诗以一字论忧劣,流传颇广的大概是《唐诗纪事》中的一段佳话:

僧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拜伏。人以郑为一字师。[2](P201)

在这里,因为“早春”立意的整体笼罩,因为与深雪的关联性,以及白雪与梅花的紧张关系和僧人的生活志趣有隐性关联,故将“数枝”改易为“一枝”,强调的意味就更加浓厚,改动得相当有道理。不过,要把类似一字推敲的赏析用于高考语文试卷中,要把其设计的题目与拟制的答案给学生赏析古诗词以积极引导,恐怕并不容易。

比如天津卷中设计的问题是:“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首先,这样的题干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嫩”本身就是对感觉的一种描述,作为符号意义的“嫩”字和描述心理感觉的“嫩”,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基本区别。所以当问“嫩”的“字”带来怎样的感觉时,回答带来“嫩”的“感觉”也未尝不可。换言之,这是从文字向感觉的转换。至于答案提供的诸如“轻微”、“新鲜”、“清爽”等描述感觉的文字,其实是暗示了“嫩”的感觉还可以用其它哪些描述类似感觉的文字所替代。所以该题干需要修改,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嫩”描述的感觉更具有物态的直接性,与关于大范围中的气温(如“凉”、“寒”)的组合就有了一定的张力。所以,从诗歌鉴赏的整体关联性考虑,不仅仅是考察“嫩”给学生唤起其他类似的感觉,而且更要思考,不用其他词语而恰恰选择“嫩”的使用,在这里有何特殊意义。这样,我们才能把鉴赏引向思考它与“凉”的词语组合以及与“白苎新袍”的句子组合所带来的感觉上的体贴性。

从字的推敲中考虑词语组合和句子组合问题的,还可举福建卷中关于“绿”字的赏析。

“绿”的使动用法因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而广为人知,使得回答变得相对容易。命题组提供的答案中也比较到位,似乎照顾到了春风、树木和春天的各个方面,并以全诗效果来加以总括,即: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但词语组合的局部问题乃至与全诗的整体关联性问题仍可提出来作进一步推敲。

从局部看,“绿”字的动态感呈现,与其所处位置有很大关系。如果首句中“绿”字移前,改成“春风入绿树”,诗句虽然也通,但只能呈现春风的动态感“入”,哪怕我们据此想象春风吹拂中的绿树在摇曳,但这种动,是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不是生命意义的生长(绿色的从无到有),并不能像原诗那样,能更好表现春风的活力和春天的生机。

从整体看,答案最后用“增强了诗的韵味”来归结是对的,但这一归结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套话。诗歌中用得好的字句,其实都有增强诗的韵味效果。所以,只有当我们把这句描写与整首诗的效果加以比较,诗的韵味才会得到清楚的说明。我们先看原诗,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这里由春风引出的动态感,其实是一气贯注的,只是到最后一联,当人终日临水而处在一种静观悠闲状态时,人对俗务的摆脱,人对自然生机的接纳和对世俗劳碌奔波的止息(息机),才让读者真正明了此诗开头选词造句所强化的诗的韵味。遗憾的是,对“绿”字的赏析题固然受题目设计局限难兼顾,但即便是下一小题,虽然带有整体性考虑,也没有把自然的生机与人的息机加以很好联系。接下来的一小题是问“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提供的答案是: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虽然归纳得不错,却没有强调人的悠闲与自然生机的整体联系。也许从检测角度考虑,强调小题与小题间的联系会导致出题点或答案内容有重合,所以在题目设计和答案拟制上,有意避开了相关性。但这样一来,诗歌鉴赏本应有的联系,也被无意地隔断了。

在湖南卷选入的贺铸《钓船归》一词的题目设计中,命题者似乎考虑到了理解题目间的联系问题,原词是: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鹭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该题共三道题,涉及理解分析的主要是两道题。首先是第10题的第2小题: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答案是: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而第3小题是要求“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所提供的答案是: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第2小题答案中提及的“词人内心的纯净”与第3小题的“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有着呼应关系。但遗憾的是,带有总起意义的“绿净春深好染衣”一句却并没有在第3小题的答案文字中出现,这可能还是出于避免重复的考虑。而从整体关联的更全面要求看,其答案还是有所欠缺。

第2小题的答案,认为“净”兼及景色和内心两方面,是情景关系的习惯性思维,但在这首诗歌中,“净”的纯净感,似乎也与下片中的“故人稀”一句有关联,这也就是陶渊明所谓的“颇回故人车”(尽管在陶诗中,用“穷巷隔深辙”来解释,但潜在的志趣差异才是根本的)。[3](P393)这样,“净”在描述一种自然状态以暗示人的内心时,与心态相关联的,可能还有人事、人际关系的涤荡。由“净”一字伸展出了景、事、情三个层面,并以组合成的“净”的境界带来一种禅理,“好染衣”(染衣为僧人之衣),可能就有这种暗示。

在一字鉴赏中,上海卷选王维诗中的“过”是颇有见地的,古人对此已经有较多评点。遗憾的是,其把“过”理解为空间意义上的“穿过”还是欠妥的。《唐诗从绳》认为“过”是“历其时非历其地”,[4](P313)值得参考。这里赏析的关键点,一方面要考虑到居中的“过”,是“莺啼过”还是“过落花”的两歧性;另一方面,还不能只看这一个字甚至这一句,而是一联乃至全诗的关联性问题。在同一联中,下句的“莺啼过落花”之“过”,是应该与上句的“鹊乳先春草”中的“先”联起来考虑。前一句描写早春,后句描写晚春,前后联系得相当紧密,是评点家所谓的“甫先”和“倏过”的那种时间飞度感,由此得出伤春惜时感慨的结论才更顺理成章。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试题分析认为,答案似乎是在赏析“莺啼过落花”这一句而非“过”这一个字,其原因就在于,处于整体关系中的这一个字的赏析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才让人有那样的遗憾了。

三、句、联、篇鉴赏的内、外部逻辑

不同于一字赏析题的思考维度更多向外伸展,关于作品句、联、篇的赏析,其语言的关联性既会涉及到内部的组合问题也会涉及到句、联、段外部的前后文关系等诸多方面,而历史文化背景的整体考虑也同样不容忽视。

先看辽宁卷一道问题较多的试题答案,所选诗是张鎡《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附于诗后的第8题要求对该诗第二联描写加以简要分析。命题组提供的答案为:

全诗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从人的感觉出发对描写的内容加以梳理,这是时下语文界阅读和写作教学普遍采用的一个策略,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要求明确、以简驭繁的效果。(如仇注杜诗《春夜喜雨》对中间的两联,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归纳为:“三四属闻,五六属见”)。[5](P799)但正因为人的感觉只有视听嗅触味等数种,要想把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和内部经验充分表达出来,十分困难。这不仅是因为由一种感觉统括起来的内容本身就复杂,如视觉就涉及到形体、色彩、光影等等,而且许多对象在感觉中呈现的杂糅性、混合性,使得感觉的区分和梳理常常在解释对象某些方面的同时,也遮蔽了对象的另一些方面,这在就辽宁卷第8题提供的答案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对“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这一联分析,答案说前句是写视觉、后句是写听觉,看似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这也仅能够把竹梢影和竹叶声概括进来,至于前句暗含的茶香与后句的篆烟,显然不能被这两种感觉所统摄。特别是后句,如果只有听觉而没有视觉和嗅觉的参与,就无法感觉到竹叶之声是紧挨着篆烟而来的。在这里,用人的感觉系统来归纳对象所呈现的简单化倾向,不能把外部世界的丰富完全吸纳进来。如果说命题者认为只有竹梢影和竹叶声才是重要的,才是需要概括出来的,这显然是理解的失误。因为,这一联不仅仅在于强调自然之物,而是强调自然之物与人的世界联系,强调自然与生活、与人文的联系。耐人寻味的是,这种联系,依托的是两种最基本的自然元素,是隐然存在的水和风。因为茶碗中有水,所以在品茶中,也能看到细细的竹梢影(答案把光影视为是竹梢和茶具构成的光影显然不通);因为有风,所以篆烟在风中的袅袅,也把竹叶被吹动的声响,轻轻送过来。另外,答案说“轻逐”是比拟或者拟人,也是一个失误。因为“逐”在这里作介词,解释为“紧挨着”,其词性正与上句作介词的“从”相匹配。

总之,用人的感觉比如视听等来整合前后句的逻辑关系,还是用自然元素如水和风等来整合,哪一种整合更能体现作者在这首诗里所要体现的自然观,更能够把握诗歌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至于其答案对诗句包括某些词语解释的失误是其次的。

有时候,诗词句子内部的语言逻辑性,是通过外部的前后文的描写得到加强的,外部逻辑与内部逻辑互相渗透,才使得诗歌鉴赏的容量得以丰富。但在这一点,诗歌鉴赏题的答案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比如全国新课标乙卷,选入了陆游的《鹊桥仙》,原词是: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附于后面的第9题是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词的结尾借用贺知章故事的用意。命题组提供的答案是: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这样的答案显然不够精准。其对结尾句意解读有失偏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措词完全是站在一个现代读者的立场来想象当时词人的内心世界,忽略了传统文人与当时观念的关联性,哪怕有不满,也不可能超越其时代。所以用“统治者”来称当权者,用“你皇帝”来代替词中说到的“君”,是多么滑稽。另一方面,“何必”只是对“不必”的强调,不能够也不应该延伸出“不屑”、“谁稀罕”那层意思。

问题还在于,从上下文关系看,镜湖与闲人的关联性,是在前几句描写中得到暗示的,即“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洲烟雨”。这里,狭小轻舟,能够占尽广大的烟雨世界,一个小空间对大空间的包容,完全与闲人的心灵世界相关联。正是物理意义上的广袤并不重要,才使得皇帝的恩赐变得多余(尽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词人内心愤懑的意思当然有,但其否定皇帝恩赐的意义,既是说明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充溢,也是在强调皇帝并没有把该管的管起来,暗示了其更应该为下属入世的建功立业提供条件,而不是为他们的退隐作安排。当试卷的答案文字把词人完全放到皇帝的对立面时,其实也隔断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隔断的与当时社会的联系。

而在重庆卷中,有关古诗词答案,体现出了另一种隔断方式。试卷选了钱继章《鹧鸪天》,原词为: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句句冰。

附于后面的第12题第1小题,是“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而给出的答案则是: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在这里,容貌与性格本来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在运用类似的描写手法得到暗示的。但答案把手法一归为描写,一归为比喻,人为割裂了前后的联系。且不说比喻与描写作为手法放在同一个层面显得不伦不类,其实,词的上片中,“僧”与“藤”作为韵脚,已经有了联系。而从句子的意义说,“怪于僧”和仿佛“石里藤”,其实都用了比的手法,只不过前者是类比,后者是比喻,但指向是一致的,就是都把人物描写,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引向一个非日常、非世俗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论描写外貌还是性格,都有着一种向外转的倾向。这种艺术手法的有机联系,其实也是受人物形象塑造的整体风貌所决定的。当表现对象的联系和表现手法得到内在整合时,诗歌鉴赏的整体关联性才能被充分建立起来,而其整体内部的细微差别也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揭示。对于这种内在整合,我们可以通过揭示诗人合目的性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来得到说明。这里以安徽卷的古诗鉴赏题为例:

在文章第一部分,笔者曾指出安徽卷古诗选材和题目设计都比较成功。但在整体艺术思维方式上,也还留有继续讨论的余地。下面看这两首诗:

韦应物《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赵秉文《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设计的两道题是第8题: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第9题:赏析两首诗第一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关于第8题的答案是: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栖暗寓诗旨,含蓄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关于第9题的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夜月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应该说,这样的回答相当清晰,同异比较点的把握也较精准。特别是赵诗中没有出现人的形象,所以答案说赵诗是含蓄道出“心境的孤独”,一般认为比较适宜。问题是,为何韦诗中是把人放入画面中,而在赵诗中,人始终不出现呢?由此带来的抒情方式,仅仅是直接与含蓄的区别吗?也许,这可以从整体艺术思维方式中得到解释。当韦诗中把“人”放在画面中,其实是把在场的自己从画面中解脱出来了,诗人自己似乎可以取一个旁观的位置来细细欣赏包括了“我”在内的一个画面,有着袁枚所谓的“人居屋中,我来天外”的境界。[6](P146)而赵诗中,正因为文字意义上的“人”没有出现,结果是实际上的人却整个进入笔下的世界中,冷月的寒意才有了袭人的感觉。从整体艺术构思看,这与首句修辞手法的不同运用也有一定关联。尽管比喻和借代都有生动形象的效果,但因为借代是以舍弃对象的名称概念来直接描写感受到的部分状态,而比喻需要有把喻体与本体联系起来的桥梁,需要使用带有理性判断活动的那个字“如”。这样,一如韦应物把“人”放到画面后,现实中的自己退后了,当他采用比喻而不是借代的方式,也在隐含的思维活动中,让体验中的自己稍稍退后了一点。在经验中,把月和烛加以理性的比较,而不是如借代那样来直接感受,这两种艺术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和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所差异,这同写作目的,也就是所要表达的情思紧密相关。

四、研究结论

其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其对散漫的、机械材料的摒除,其对语言、结构精致性的追求,使得我们能够从有机整体的角度来充分考虑其内在的关联性,这包括对一个字的选择推敲,如贺铸《钓船归》中的“净”;对字与字组合产生的张力的运用,如辛弃疾《鹧鸪天》中“嫩”和“凉”的组合;也包括文字所处特殊位置带来理解的丰富性,如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中处于结尾的“绿”和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处于居中位置的“过”;也包括一句、一联中前后、上下位置的特殊关联,如词性相同的《竹轩诗兴》中“从”与“逐”,词义相反的《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中“先”和“过”以及韵脚的关联等。

其二,文学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诗歌并不例外。诗歌特定的样式,使得身处特定历史社会时期的诗人得以或酣畅或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但这种表达,并不能超越其时代。诗人虽然在直接面对读者说话,但读者却不能直接面对诗人来理解和鉴赏,还要把诗人放回到他或她所处的时代社会来理解。语言的关联性与特定时代的关联性交织成一种复杂的关系,诗歌处在这种关系中,得以被充分理解。类似陆游的《鹊桥仙》,他所发出的感愤语,不是让我们思考其与社会、与当政者的割裂,而是重新思考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诗歌的言外之音。

其三,描写对象的整体性和诗人感知的整体性是强调有机联系的两个切入点。也许在诗歌鉴赏活动中,读者会为这两种整体性的不能相容而颇为踌躇,如赏析宋鎡《竹轩诗兴》的第二联,就有此问题。是有所取舍?还是作为不同的角度一并吸纳?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这两种整体性化为诗人自身的经验时,物的整体性与人的感知的整体性就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整体性中得以彼此渗透,钱继章《鹧鸪天》对自我形象的刻画,约略近之。由此带来的另一个讨论是,鉴赏诗歌,是不是应该把揭示作品潜在的诗人整体艺术思维方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做?

其四,揭示作品的整体艺术思维方式有相当难度。因为它往往更深刻地呈现了作品的整体风貌和精神实质,并且因其处在普遍创作规律与艺术个性自由的平衡点,使得这种揭示较为困难,更不用说这种揭示还要实现读者理解与作者视阈的有机融合(伽达默尔语)。不过把握整体艺术思维,也有深浅之别。浙江卷要求分析白居易《秦中吟·歌舞》中对比手法的特色,其实已涉及到该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但对学生来说要求却不高。而安徽卷中,我们在两诗比较中揭示的整体艺术构思差异,就要隐晦得多,试卷并没有对考生有此要求是明智的。但作为一种把握诗词内在有机关联的较高的鉴赏目标,理应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正是在整体艺术思维中,一字鉴赏获得了诗的整体意义:如“绿”的自然生机和人的“息机”之关联,“净”打通了自然、人事与心灵的三重境界等等。就此而论,狄尔泰所谓的“一种解释对它蕴含了表达的关联总体揭示得越全面,它就越客观”[7](P282),这样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附表1:

表1 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古诗词试题篇目及考点汇总表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郭绍虞辑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7][荷]摩尔.有限性的悲剧∶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M].吕和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On the Inner-Relation of Commentary of Shici

——Based on Problems of Appreciation of Shici in 2013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ZHAN Dan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In 18 exam papers on Chinese of 2013 uiversity entrance exam, the formulation of problems on appreciation of Shici is totally not ideal,it is caused by ignorance of attention to total relation of poems.This relation is not only linked to thinking of inner language form, but also is linked to historical context.Attention to this total relation is benefit to the teaching of appreciation of Shici.

Key words:Shici, appreciation, total relation, link

【注释】

〔15〕所有试题和答案均选自《2013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全编全解》,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2013年增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