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历时层面对楚辞图像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与系统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摆脱从艺术学或文学角度开展单向研究之局限,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文献学、图像学、艺术考古学、文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楚辞图像文献进行整体、系统、动态之解析。

主持人:罗建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批准编号:14CZW039

内容介绍:

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上,生长过一丛丛枝繁叶茂的艺术奇葩:大量以屈原或楚辞为题材的书画、天象地理图、芳草谱、壁画、人物造像及各类工艺品等,构成了蔚为壮观的楚辞图像文献丛;其以不同方式,融汇着楚辞学、文学、艺术学和文化学中的诸多核心要素,构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而且,围绕这些作品,还衍生出不少诗歌、散文、诗文评、艺术理论,以及帝王、文士、艺术家间的交往活动材料;这些材料对学界深入认知楚辞学、艺术学与文化学中的相关问题都有重要参照价值。

然而,在很长时期里,研究者多将视野集中在文字材料上,对自贾谊、司马迁、王逸以来诸多学者的楚辞笺注诠释文字予以精心细致之考索,却甚少将以图像形态而存在的诸多资料纳入考察范畴,遂使整个楚辞研究领域中出现了“尽采语言,不存图谱”之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楚辞传播、接受形态及其价值与意义的合理认识。

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历时层面对楚辞图像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与系统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摆脱从艺术学或文学角度开展单向研究之局限,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文献学、图像学、艺术考古学、文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楚辞图像文献进行整体、系统、动态之解析。

具体而言,此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历代楚辞图像文献汇编

此项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从历代书目、书画谱、图录、艺术谱录中细致搜集关涉楚辞图像之材料,对相关作品的存佚、重出、真伪等问题进行考辨,在此基础上,编制《历代楚辞图像文献总目》,详细著录具体作品的名称、作者、版本、流传、庋藏等信息,对有图存世者,尽可能提供不同版本的图像,而因研究条件限制无法获取图像者,亦明其藏处或来源,至于那些有目而无图传世者,则尽可能提供其在历代书目中的著录信息及其他相关材料,从而为学界提供较为系统完整的两千余年间的楚辞图像文献信息,利于其按图索骥,展开新的研究。另一方面,从现存楚辞图像中搜寻相关款识、题跋、赞语等材料,编纂《历代图像文献所见之楚辞论述》;同时,以楚辞图像名称及作者等要素为线索,从历代诗文集、诗文评、书画论、艺术谱及相关类书中爬梳材料,编纂《历代楚辞图像评论资料汇编》;为楚辞学研究、艺术史与文化史研究提供基础文献材料。

二、楚辞图像的艺术学研究

从艺术学角度切入,对历代楚辞图像文献进行分阶段研究,揭示其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展示出的基本特征,并选择典型作品进行个案考察,深入探讨其与时代背景、学术思想、主体际遇、楚辞学观点诸因素之联系;在此基础上,从历时角度汇总先前分期研究之成果,并予以整体审视,勾勒中国艺术史上楚辞图像产生、发展、流变的主要进程,概括其在题材、风格、技法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总结其变化规律,从而为考察中国艺术史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三、楚辞图像与文学关系研究

从文学角度切入,对历代楚辞图像文献进行重点考察:发掘图像文献中所体现出的楚辞学观念,厘定楚辞研究中的某些归属性认知错误,并按历时顺序补充楚辞学史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整理的由楚辞图像而派生之材料,联系时代背景、政治文化制度、主体观念及其社会境遇诸因素,系统讨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诸因素与楚辞及其图像的复杂关系,深度解析图像文献与屈原圣哲化、楚辞经典化之关系,进而考察文学经典艺术化的多元路径、机制等问题,以期能对文学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有具体认知。

四、楚辞图像的海外传播

楚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份极为丰富、珍贵的遗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之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在当前国家推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文化战略形势下,传播楚辞对于提升国际学术交流的质量与水平、增强中国学术的国家影响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因楚辞在文辞、意旨上存在着诸多的难题与歧见,即便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人员,对其也会存在着理解困难,遑论异域之士。面对此种难题,倘若转换视角,从历代楚辞图像中遴选出优秀作品,编纂英语版、双语版或多语版《楚辞图像》,作为海外人士阅读的对象,或许能够使得其在文字障碍之外,直观、具体可感地了解屈原与楚辞,认知中华文明,从而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载体

此项研究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就学术价值而言,其既能为楚辞研究提供诸多图像领域中的、学界甚少涉猎的材料,增加学术史的宽广度;又有助于认清艺术领域中楚辞题材作品的总体面貌、主要特征及其所受文学影响的具体表征等问题,拓展艺术史的纵深度;还能给学界深入考察文学、艺术与时代文化背景之互动关系提供参照,加强文化史研究的实证性。就实用价值而言,其既能为海内外人士提供经典的楚辞图像,从而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又能广泛应用于当下的各项文化建设工作,如为海内外人士的寻根归宗文化活动提供图像资料与文字依据,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城镇文化景观、旅游景点的宣传、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为文艺工作者的各种创作提供素材;从而有效传播楚辞文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此项研究能启发文学研究者在关注文字文献的既有研究理路之外,将图像文献纳入考察视域,从而带来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的转变;同时,对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生成要素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等复杂问题,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