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文献记载

历史文献记载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记载广西崖洞葬的文献当推唐人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武夷山的仙人换骨函榇是指武夷山的崖葬。莫休符拿武宣县“神仙聚集高山,羽驾时见”的现象与之相比,说明也是一种崖洞葬。这种插入岩间的“船”,实际上就是崖洞葬的木棺。全州县枧塘乡屏山渡的崖洞葬,明代有多种文献记载。顾璘既知全州,当然有机会见识屏山渡崖洞葬。姜御史怕犯讳,只好仍将人骨送回洞埋葬。这种“棺而不瘗,置岩穴间”就是崖洞葬。
历史文献记载_广西古代崖洞葬

最早记载广西崖洞葬的文献当推唐人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莫休符是广东封开人,做过广西融州刺史,晚年辞官寓居桂林,留心观察奇观胜迹,于光化二年(899年)写成《桂林风土记》,记载桂林及其附近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山川地理、人物掌故、风土人情。该书“仙人山”条说,象州武仙县有“仙人换骨函榇”:“象州武仙县,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榇之迹。”唐代武仙县是武德四年(621年)从桂林县分出设立的一个县,县治在今武宣县三里乡旧县村,至明代宣德六年(1431年)改为武宣县。唐代的建州,治所在建安,即今福建之建瓯。这段文字说明,武仙县(今武宣县)有与福建武夷山相似的“仙人换骨函榇”。武夷山的仙人换骨函榇是指武夷山的崖葬。武夷山的崖葬自南朝起就有记载,《太平御览》引肖子开的《建安记》说,顾野王谓武夷山为仙之地,“半岩有悬棺数千”。莫休符拿武宣县“神仙聚集高山,羽驾时见”的现象与之相比,说明也是一种崖洞葬。

北宋乐史(930~1007年)编著《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象州·武宣县》同样记载了武宣县的仙人山:“仙人山,象州武宣县旧有神仙集聚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

南宋王象之(1163~1230年)编著《舆地纪胜》,以南宋十六路版图,宝庆以前建置为标准,叙述当时一百六十六府、州、军、监的沿革、风俗、名胜、景物、古迹,其中卷一一四载:广西融州有“船山”,说“船山,近铜鼓山,遥望仿佛一船尾插绝顶岩间。世传洪水避者泊其中,水退不能下”。宋代融州又称融水郡,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这种插入岩间的“船”,实际上就是崖洞葬的木棺。

明人李贤(1408~1466年)等撰官修地方总志《大明一统志》,分府、州、县记述沿革、名胜、风俗和古迹,其中卷八三把融州“船山”说成“铁船山”。其文曰:“铁船山在融县西三十里,遥望仿佛一船,尾插绝顶岩间。”明代融县即宋代融州,是洪武十年(1377年)改置的,也即今融水苗族自治县。

明人田汝成(1503~1557年)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放广东提学佥事,十五年(1536年)擢贵州按察司佥事,按察思南、石阡等府;十七年(1538年)迁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左江。曾参与平定龙州、凭祥土官变乱和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以他在西南地区做官的亲身经历,写成《炎徼纪闻》札记。书中说,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以木主若圭罗,树其侧,号曰家亲殿”。

全州县枧塘乡屏山渡的崖洞葬,明代有多种文献记载。

明人郎瑛《七修类稿》记载:“广西全州山上有武侯兵书木匣,岁或一换新板于外,余旧曾闻之,未信。今大中丞顾东桥云亲见也。”郎瑛(1487~1566年),明代文学家和藏书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七修类稿》是他著作的笔记体文集。他说全州的武侯兵书匣,他曾经听说过,但不相信是真的,当朝大中丞顾东桥说他亲眼见,现在相信确有其事。顾东桥即顾璘(1476~1545年),吴县(今苏州)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正德八年(1513年)由开封知府谪知全州,在全州期间重建柳侯祠,修复柳山书院,时人称他为顾全州,仕至南京刑部尚书。顾璘既知全州,当然有机会见识屏山渡崖洞葬。

比郎瑛稍晚的朱国桢《涌幢小品》一书将此事说得更详细。他说:“全州临江一峭壁,凡数十级,半壁有木柜,岁久不腐,人称兵书匣。嘉靖中,遣南昌姜御史敬访异书入全,张云梯,募健卒探取,乃一棺,中函头颅甚巨,二钜牙垂口外,如虎豹然。持其骨下,卒暴死。姜仍以原所瘗之。”朱国桢(1558~1632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万历进士,天启初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曾主裁过《国史实录》,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至天启元年(1621年)用13年的时间写成《涌幢小品》。看来他的这条记载是有根据的,嘉靖年间,皇室曾派南昌姜御史访寻异书,听说全州有武侯藏兵书的地方,就召人架云梯进洞去取。此人进到洞里才发现是一副棺材,里面装着一个巨大的头颅,露出两颗獠牙。遂将此颅骨取下,取骨人就得暴病死了。姜御史怕犯讳,只好仍将人骨送回洞埋葬。

清代诗人袁枚(1716~1797年)两过全州,都从湘江船上对屏山渡的山洞作过详细观察。袁枚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年)从家乡杭州到桂林来探望他在广西巡抚衙署里任职的叔父袁鸿。他在《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写道:

余丙辰年过广西全州,见江上山凹有匣,非石非木,颇类棺状。甲辰再过观之,其匣如故,丝毫无损。相传武侯藏兵书处。或用千里镜睨之,的系木匣,非石也。

袁枚于丙辰年(1736年)第一次过全州时“见江上山凹有匣”,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袁枚已近古稀之年,因探望亲家,再次来广西,又路过全州,“再过观之”,拿望远镜(千里镜)对兵书匣作了更仔细的观察,认为洞内确有木匣。为此写下了一首诗:“万叠惊涛百尺崖,山凹石匣有谁开?此中毕竟藏何物,枉费行人万古猜。”袁枚对木匣中究竟装有什么,心怀疑惑,在6年之后读到《涌幢小品》,才解开了心头的疑团。

清乾隆年间庆远府知府李文琰主修《庆远府志》记载:“南丹有一种瑶人,亲死不瘗,置棺岩穴间。其家再有人死,则另覆其骨于别棺,取原棺回殓,复置岩间。覆骨遇翁媳,隔之以布,棺满又置棺,相沿成俗。家各一棺,村各一岩,不相杂类。”说的是南丹白裤瑶区的崖洞葬。

清嘉庆时广西巡抚谢启昆修《广西通志》,在卷二七九“仡”族条记载:桂林有打牙仡,“仡来自黔中,棺而不瘗,置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父母死,则子妇各折二齿投棺中以为诀,名打牙仡”。这种“棺而不瘗,置岩穴间”就是崖洞葬。

清道光八年(1828年)庆远知府英秀修《庆远府志》,记载永顺长官土司(今属都安瑶族自治县)潘峒有“飞来柩”:“不知始于何时,每遇黑风骤雨,即有柩凭空飞集岩中,今已垒垒数十余棺矣。牧童进岩开视,皆古貌古衣冠,杳不知其所自。”又说:“永顺长理宜岩亦有飞来柩。”

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刊《永宁州志》卷二“山川”记载:“嘉会岩在州治东南二十里古满山中……呼为道姑岩……旧有小木棺一具,疾痛削取其屑煮汁咽之愈,后忽自徙于峭壁之上,病者犹扪藤萝上取之,然解效矣。”清永宁州今属永福县,治所在今寿城镇,寿城镇东南山南村仍有遗迹。

民国八年(1919年)《河池县志·舆地志》记载:距三旺五里许的坡瓦山下有一洞,“约宽数尺,中贮一棺,一端搁于岩石,一端砌鹅卵石支之。咸同间有启视者,内一老翁,尸乃大包头,厚缠脚装束。黠者或故推倒之,次日往视,完好如故。棺系庸常材木拾合者。相传自他处飞来”。

同书还记载,在都铭里上龙马村有个龙马岩,“中有一棺,钳以铁,同治初,村人开视,内载尸并古时纸币,今则余骨尚存”。

同书还记载,金城江围录山,“左壁间有一小洞口,一朱棺微露于外。道光时有人从山顶缒下,启视内贮布帛书籍,视之完好如故,以手探取,悉如灰烬,不知何时所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曾瓶山等纂《同正县志》记载,同正县仙岩山有“筒匣”,曾瓶山有《仙岩》和《仙岩记》,汤殷有《鸟王山记》等文详细记载崇左那隆上峙村崖洞葬。

曾瓶山《仙岩》曰:

仙岩 城西一百里第五区之上峙村山,半土半石,其面削然,上东小洞约十余丈高,溪水潆于址,洞中搁小棺,参差数十具。其形如圆筒,分剖而合为底盖,两头如竹梆,有提,似用以舁者。新旧堆垛,形俱一样,不知起自何年。亦未见其偶坠也。俗谓七月二十日为母凰死,群鸟舁之于此。说本荒唐,亦不可思议。

曾瓶山《仙岩记》曰:

同正西百里之上峙村有仙岩山。山不甚高而削如壁,由麓至巅约一二十丈, 中叠筒匣不知其数,非木非石,有底有盖,长可五尺许,无大小之差,质类石灰而微黄,其旧者兼苍绿色,状似今之圆棺。山址则溪水环之。可望而不可即也。俗传每年七月十九是为母皇死,二十日葬于此洞。远近杂鸟群嘈其处,鸟顶毛尽脱,若为之服者。又有大鸟羽毛杂色,往来呼叫,如丧事之用僧道然。惟其匣则数十年来一仍其旧,堆垛洞中,有倾斜者,其势若坠而亦竟不坠。闻咸丰间曾坠其盖,是年其村人逐遭瘟疫。故亦不乱坠也。……然其匣又如此之多,何处制成而谁为制之,何时舁来而谁为舁之,真百思不得其故,殊为可异。

汤殷《鸟王山记》曰:

鸟王山者,面石背土,其削如壁,人固不能攀跻也。山半有窟,距地高可十余丈,窟中置有重叠小棺,岌岌欲倾,或见白骨露出,如窟膝然,盖鸟王尸也。相传每年七月二十日为鸟王死是日,鸟类皆绝迹。至夜,群鸟舁新棺置窟中,其旧棺多蔽不见焉。山之东为上峙村,据村人言,从前其盖忽然堕落,长约数尺许,其质非石木,火之其臭。是年村牛多瘟死。故好事者终不敢架梯以觇其异,恐鸟神之见谴也。

民国时的同正县治所在今扶绥县中东镇,1951年同正与扶南、绥渌合并为扶同绥县,后改为扶绥县,1959年扶绥县与崇左县合并称为左江县,后改名崇左县,1962年又分设为扶绥县和崇左县,其中原属同正县的那隆(包括上峙村)划归了崇左县。所以有的人以为上峙村属扶绥县(如石钟健),其实上峙山属崇左县,即今属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仙岩山在该镇岜王村上峙屯。

刘锡蕃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出版《岭表纪蛮》一书,在其“编后余墨·琐事闲谭”中记了两则“瑶山异闻”,说的也是崖洞葬。一则说:

东兰县属都彝区波毫乡有名苏仙村者,在红河之右岸。村畔一山高耸,山半悬崖间, 离地约五十丈,有岩洞一穴,人迹所不能至,而有两棺平置岩口,望之俨然。

另一则说:

凌云有岑氏祖坟一丘,亦在山半石崖间。每逢清明,其子孙必祭于塔下。壮人谓神巫有奇术,能使棺木深夜飞升,甚至夏令雷雨时,家家起寝烧火,以棉子、毛发、雏卵等物投入火中,谓“臭气上闻,神不能置棺屋头,必将他去”。其迷信之笃,至于如此。然悬棺山半,事亦罕闻。意者: 当日土酋威尊无上,殚民之力,筑土架如,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立崖际。年湮世远,神巫借以骗人, 因而有此一段神话欤。

苏仙岩在今东兰县大同乡坡毫村苏仙屯北的苏仙山西面悬崖峭壁上。“苏仙”是壮语地名,“苏”是渡口,“苏仙”就是“仙人渡”。经调查得知,洞内有棺不止两具,而是有数百之巨。凌云岑氏祖坟在今凌云县。“祭于塔下”之“塔”是刘锡蕃老家永福的土语,是“悬崖”的意思,即在置棺的悬崖下祭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修的《雷平县志》第八编杂记“异闻”记载:

荣圩乡正隆村之鼻山,距城二十五里,山麓有两岩洞,平列形如人鼻,中有一岩如虎张口,石壁峭立,野草丛生,岩口游人罕到。民初岁歉, 乡民有以掘取山薯为度活者, 冒险攀至岩口,拨草入洞,见有小桐棺八具,上下两层分为四列,棺长二尺,深阔八寸,龛有古骨,状似猿猴,甚为诧怪,归告乡人,实不知其所自来,以为神异。故名其岩为古仙岩。其棺至今犹存云。

雷平县于1951年与养利县、万承县合并为大新县,荣圩乡正隆村现属大新县榄圩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