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通过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何通过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所实施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因此,稳定物价已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任何国家都试图把物价波动限制在最小的幅度内,以便与其他经济目标相协调。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所实施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则限定在中央银行,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规模增长以及结构比例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货币政策就难以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家收支平衡。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普遍信奉“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不需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当时各国均实行金本位制度,维持金本位制度被认为是稳定货币的基础。因此,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包括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购买力)和对外价值(汇率)。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美国物价水平下跌2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31%,失业率高达22%,其他各国经济也一片萧条,国际金本位制度彻底瓦解。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一文,提出国家调节经济的需求管理论。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案,将充分就业列入经济政策目标。这样,货币政策目标就由原来的稳定币值一项转化为稳定币值和实现充分就业两项。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鉴于前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兴,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其他国家,欧美国家又提出了发展经济的迫切性,以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中央银行便把经济增长确定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也日益恶化。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难以支撑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的贬值引发了两次美元危机,最终70年代的时候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其间,各国均提出了平衡国际收支的经济目标。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

所谓稳定物价,又称稳定币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急剧的波动。目前,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各国经济生活中最严重的问题。因此,稳定物价已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任何国家都试图把物价波动限制在最小的幅度内,以便与其他经济目标相协调。这里的物价是指物价的一般水平或总体水平,而不是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价格。在实际生活中,整个社会物价稳定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形。因为当社会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上涨,进而促使厂商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这种价格变动,往往会促进经济发展。所以货币政策目标不是简单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是把物价上涨控制在一定幅度以内。目前,各国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3%以内可视为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者说需要就业者均能找到适当的工作。即在一般情况下,符合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消除失业。因为在多数国家,即使社会提供工作机会与劳动力完全均衡,也可能存在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另外,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失业队伍是产业的后备军,是劳工市场供给要素流动的必备条件。因此,国家经济政策要消除的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失业率是指愿意接受现有工作条件而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和全部劳动力人数之间的比率。根据近20多年西方国家的经验,失业率若控制在5%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商品与劳务产出以及与之相应的供给能力的增长。经济增长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通常,经济增长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表示。由于价格上涨只会带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是通过保持通货和物价的稳定,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常常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靠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不能算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时,还必须考虑经济增长是如何获得的和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首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其次,应该追求经济的长期稳定适度增长,避免大起大落。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往来中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失衡,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都会给该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会导致外汇市场对本币信心急剧下降、资本大量外逃、外汇储备急剧下降以及本币大幅度贬值,并导致严重的货币和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即是最好的例证。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使得大量的外汇储备资金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为购买大量的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可能导致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此外,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还会加剧贸易摩擦。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开放经济部门占总体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更是如此。国际收支的平衡依赖于实施良好的货币政策。因为,良好的货币政策能使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当流动性,从而保证对外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另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如稳定利率、稳定和调整汇率等,能解决和预防国家收支的失衡问题。因此,货币政策应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自身的目标之一。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关系;有的则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替代关系。如果失业过多,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同理,如果物价过高,货币政策要追求物价稳定的目标,就需要紧缩信用和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平抑通货膨胀,于是生产规模就会趋于缩小,就业人数就会趋于减少。这种减少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又会使失业率偏高。因此,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很难做到同时兼得。

图12.1 菲利普斯曲线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可用菲利普斯曲线加以说明。澳大利亚籍的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在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他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一条曲线,人们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研究该曲线可以得出,要么是失业率低而物价上涨率高,要么是失业率高而物价上涨率低。可能面临的选择只有: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所以,按照菲利普斯曲线,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在需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选择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则是物价稳定的物质基础,二者既统一,又有矛盾。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来,当经济发展较快时,物价上涨率比较高;而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是因为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总是伴随着对投入品和产出品较强的需求,从而对货币需求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就比较高。而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超过了经济或社会的承受能力,又不得不控制物价,这往往要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当紧缩银根时,由于受惯性作用的影响,物价并没有马上下跌,首先降下来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

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见解是,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够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取决于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产出的增加定会伴随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可能趋于下降或稳定。就是说,稳定物价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矛盾。更进一步的见解是,物价稳定也完全能够维持经济增长。理由是,由于生产率是随时间前进的进程而不断提高的,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只有物价稳定才能使整个经济正常运转并维持其长期增长的势头。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从理论上讲,只有各国都维持基本相同的物价稳定水平,并且在贸易形态和商品输出输入结构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稳定才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但在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外国商品便宜,会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使国际收支恶化。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间之所以会出现矛盾,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相应增加,从而使进口贸易比出口贸易增长得更快,其结果导致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出现贸易逆差。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消除贸易逆差,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以抑制国内的有效需求。但是生产规模也会相应缩减,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因此,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之间也相互矛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性,难以同时兼得。

四、西方货币政策目标理论

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相互冲突,在一个给定的时间范围内难以同时实现,因而就引申出一个如何在四大最终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西方不同派别的经济学家提出各自的目标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货币政策应当以追求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为主;货币主义的代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稳定货币,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主张实施“单一规则”来实现政策目标;遵循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弗赖堡学派认为货币政策自身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货币。

表12.1 “二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五、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至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发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在把银行信贷作为资源进行直接分配的情况下,货币总量的控制与信贷投向分配都由计划安排,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协调。但是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并没有能够同时实现。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较为严重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1984到1995的12年中,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涨幅超过5%的年份就有九年。

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体现了两个要点:(1)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2)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