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时间:2022-04-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政府为了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及其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政策工具;一般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及其配合使用。

2.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

3.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以及当前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政府为了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本章以前面论述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重点讨论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其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与调节:以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称。本节主要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其发展历史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现有的激励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的状态。自愿失业和不可避免的摩擦性失业等自然失业的存在,使得自然失业率大于零。实现充分就业,就是把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让自然失业以外的所有愿意为现行工资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实现最大量的就业。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2.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不是价格不变,而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过高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运行要达到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条件约束。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能够保持汇率稳定,同时进出口基本平衡,既无大量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过度的国际收支盈余。过度的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都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常常存在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3-1所示。

表13-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续表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关系矛盾;“*”表示目标关系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0”表示目标相同。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指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实现一项政策目标,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调节对象的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对外管理几种类型。

(一)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定的政策目标。这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产生失业,就需要运用扩张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总需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这时就需要运用紧缩性政策工具来抑制总需求。需求管理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短期中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长期中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因此,供给管理主要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三)对外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仅要实现国内均衡,同时还要实现国际均衡,这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对外管理是指通过对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劳务的国际输出和输入等进行管理和调节,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对外经济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和国际经济关系协调等。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与凯恩斯主义及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相一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各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该书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在实践中提出了自由放任、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于1946年通过《就业法》,把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繁荣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这标志着国家全面系统地干预经济,由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迫使它们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反思。于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自由放任思潮要求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经济政策的多样化和自由化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趋势。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趋势是借助国家的力量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当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是基础性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更好地结合起来。

案例分析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美国在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之后,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经济,转而实行政府干预,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使用。20世纪30~6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效果是好的,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物价相对稳定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末,越南战争的爆发成为美国经济的转折点。财政赤字日益增加,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尴尬境地,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开始兴起。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80年代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得到加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经济目标,实行了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降低了失业率,但同时也种下了高利率、高赤字和高负债的恶果。1993年克林顿政府,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转而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偏松的货币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并适当压缩财政支出,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调低贴现率,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它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又改善了财政状况,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

2001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消费物价指数创45年来最大的跌幅,固定资本投资受阻,库存积压,企业支出疲软。为应对这一局面,布什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组合。美国联邦政府从2001年开始采取减税政策;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特别是“9.11”事件后,放松银根125个基本,减轻了债务负担,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使住房供给资金攀升,美国经济出现好转。这其中有减税降息的效果,也有伊拉克战争后军火工业的带动,美国经济出现好转,是布什赢得2004年大选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 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政府的各项开支筹集资金,实现财政平衡,它主要影响收入分配以及资源在私人部门与公开部门之间的配置。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后,财政政策被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的工具,用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政府收入政策。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如采购军需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收入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收入的总和,其中税收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税收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税收对象,税收可以分为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可以分为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公债是政府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对公众的负债。公债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方式。

二、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财政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西方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以及预算规模等。

(一)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存在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形成直接的社会需求和购买力。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政府购买,如举办公共工程等,以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抑制经济衰退;在总需求过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相反的政策,减少购买支出,降低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购买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

(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种支付并无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与之相对应,属于货币性支出,是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采取提高转移支付水平的政策,可以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抑制经济衰退。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则可以采取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的政策,从而降低人们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需求水平,控制经济膨胀。

(三)税收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率和税收绝对量的变动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总需求不足时,政府降低税率,让个人和公司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刺激总需求。相反,总需求过旺时,政府提高税率,减少个人和公司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总需求。

公债是指政府对公众举借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包括内债和外债。这里主要分析内债。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又称国债。公债不仅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政策工具。政府发行或采购公债,一方面增加财政收入或财政支出,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还能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行金融扩张或金融紧缩。因此,公债政策起着双重经济政策的作用。

(四)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是指政府的收支计划。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压缩财政预算规模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主要表现为: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调节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

(一)内在稳定器——自动性财政政策

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运行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调整经济、促进社会经济趋于稳定的政策措施。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有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一定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他们把财政政策中那些具有自动调节经济运行功能的政策措施称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

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就会自动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自动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的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自动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西方学者认为,税收的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经济出现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会相应增加,这会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的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以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样不但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直接的稳定作用,它们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属于自动性财政政策,是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二)补偿性财政政策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而主动地调整财政收支以改变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它是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足点是:自动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只能缓和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当社会总需求过小(过大)时,必须主动提高(降低)总需求来予以补偿,所以称之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高涨期,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经济过热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的政策措施。其运行机理如图13-1所示。

图13-1中,横坐标表示国民收入,纵坐标表示总需求。Y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或潜在收入。当经济中的总需求为AD1时,经济中的均衡收入为由E点所决定的Y2。由于Y2大于Y0,这时就出现了膨胀缺口FG。消除膨胀缺口,从理论上讲就是使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Yf。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总需求曲线从AD2减少到AD1的水平。

图13-1 膨胀缺口

为此,政府可以采取旨在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包括缩小预算规模、增税、减少国家信用和实行财政盈余等。

(1)缩小预算规模。国家预算的规模是指以正常的财政收入安排的财政支出。不包括国家债务和向银行透支。国家预算规模的大小和社会总需求的大小有着正相关关系,而且国家预算收入的紧缩效应要大于企业和居民个人收入的紧缩效应,这样,国家预算规模的缩小也就意味着降低社会总需求。

(2)增税。增税实质上是把部分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货币收入转移到国家手里。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税对投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

(3)减少国家信用。国家信用的减少直至取消,实质上是把一部分原先由国家安排的货币收入还原为最初状态——储蓄。相对于存在国家信用的情况来说,缩小或取消国家信用就是减少了社会总需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国家信用来源于企业和居民对即期消费的节约,又用于本期投资,那么社会总需求水平便不可能收缩,只会产生结构性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效应。

(4)财政盈余。财政盈余是缩小社会总需求的一种典型形态。财政收入本身代表一部分社会采购力,而财政盈余则意味着把相应数量的社会采购力冻结起来,因此,可以把财政盈余的数量视为社会总需求相对缩小的数量。

2.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或刺激社会总需求,以防止经济衰退所产生的各种副作用的政策措施。其运行机理如图13-2所示。

图13-2 紧缩缺口

图13-2中,横坐标表示国民收入,纵坐标表示总需求。Y0表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或潜在收入,当经济中的总需求为AD1时,经济中的均衡收入为由E点所决定的Y1。由于Y1小于Y2,这时就出现了紧缩缺口FG。实现充分就业。即消除紧缩缺口,从理论上讲就是使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Y2。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总需求线从AD1上升到AD2的水平。

为此,政府可以采取旨在增加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包括扩大国家预算规模、减税、扩大国家信用规模和财政赤字等。这些措施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只是方向相反而已。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三)财政预算平衡原则

压缩或增加财政收支必然会涉及财政预算平衡问题,财政预算原则的演变过程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西方国家的财政预算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是指每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平衡,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取的政策原则。这个原则后来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衰退时,税收必然会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为了减少赤字、平衡收支,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其结果是加深了衰退;通货膨胀时,税收必然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其结果是加剧了通货膨胀。年度平衡预算会使经济波动更为严重,目前,这一预算原则基本上已经被废弃。

2.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在经济衰退时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经济繁荣时有意安排预算黑字(盈余),以丰补歉,追求整个经济周期内的收支平衡。这种理论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实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地估计繁荣和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二者也不一定完全相等。

3.功能性财政预算:功能性财政预算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机动灵活地增减财政收支,以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它强调的是财政制度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功能和职责。当然,由于经济波动、决策时滞以及效果时滞等因素,功能性财政预算的作用也难以全部发挥。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采购增加会使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对消费或投资则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可以用IS-LM模型清楚地说明,如图13-3所示。

图13-3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图13-3中,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采购△G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右移的距离为EE2。根据乘数理论,EE2为政府采购乘数与政府采购增加额的乘积。这时,国民收入应从Y0增加到Y2。但是,如果考虑到货币市场,实际上国民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2。因为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到Y2,必须假定利率i。不变,而利率肯定是上升的。当IS曲线向右方移动时,收入增加,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会增加,但货币供给并未变动(LM曲线未发生变动)。因而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就会减少,这将推动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从而使新的均衡点位于E1处,这时的收入是Y1,而不是Y3

挤出效应这一概念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财政政策的作用。在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其数值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的增加等于私人支出的减少,此时,财政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介于0和1之间,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挤出效应不存在或者非常小。

案例分析

里根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政策方面,里根最为人传诵的,是他就职演说中的名句:“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要理解里根所说的危机,我们得回到20世纪70年代末,也就是里根上任的前夕,看看里根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经济摊子。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滞胀,也就是通胀率与失业率同时居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束手无策,因为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尤其是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版本,失业率和通胀率具有替代关系,此消彼长,不会同时出现。

里根完全否定了这套学说及其背后的信念。他欣赏一些与之对立的经济学家,采纳了两套全新的经济理论,其一是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其二是曼德尔和拉发等人的供应学派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而不是其他五花八门的理由。虽然控制通胀是中央银行的工作,与行政无关,但里根并非无事可做。前任总统尼克松和卡特,为了抑制通胀施行过不少愚蠢的经济政策。里根上任当天,就签署法令,立即解除了全国的汽油价格管制。加油站外排了10年的长队,一个礼拜就消失了。

供应学派理论认为,政府要增加收入,边际税率并非越高越好。据说拉发在一块餐巾上画出了著名的“拉发曲线”:如果税率是零,政府的收入是零:但如果政府的税率是100%,人们不想从事任何工作,政府的收入也是零。只有适当调节税率,政府才能取得最大的收入。

美国当时的边际税率高达70%,已经接近后一个极端。因此,里根主张减税,从而鼓励企业增加生产,把经济带出困境。为了给民主党人控制的国会施加压力,他在黄金时间发表电视演说,要求国民给他们选区的国会议员写信或打电话,表达减税的心愿。这一招果然奏效,国会通过了里根大刀阔斧的减税计划边际税率两年后减至50%,而美国经济也开始复苏。

然而,最大的问题是,里根在减税的同时,完全没有触及庞大的政府开支。他竞选时承诺要致力于缩小政府规模和福利开支,但此后8年,他实际上没有减少一项政府开支。加上他推行的大规模军备计划,结果财政赤字激增。

里根上任时的财政赤字是500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2 000亿美元,到他离任时达到1.5万亿美元。人们指责里根任内的经济繁荣,是靠“先花后挣钱”带来的。继任的布什和克林顿,为了填补这个大窟窿,不得不连番征税,累计超过了里根上任时的水平。

真正的供应学派,是在减税的同时减少政府项目,否则公共开支不可能平衡,而赤字迟早要靠税收来填补。相比之下,说服国会通过减税提议不难,但政府开支一旦上马,就几乎永远不可能削减。所以,人们称颂的“里根经济学”,其实只尝试过一半。

没有人怀疑里根让政府瘦身的雄心壮志,但无情的数字证明他在这方面一事无成。这位共和党领袖能做的,似乎只有幽自己一默。记者质问他:“你把问题推卸给过去,推卸给国会,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里根接过话茬回答:“有。我(年轻时)当过多年的民主党党员。”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为了了解货币政策,有必要了解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基础货币

货币是指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一般商品。根据流动性或变现能力,把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如M1、M2、M3、……美国对各层次货币的划分规定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

M2= M1+储蓄+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贷款机构的定期存款协议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具有创造更多其他货币的能力,在整个货币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量取决于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的数量。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时,具有创造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它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增加活期存款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现代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中,银行向企业贷款,企业得到贷款后并不直接提取现金,而是把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再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银行账户,以便随时开出支票。这样,商业银行体系在增加贷款的同时。促成了体系内存款的增加。由于存款就是货币,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而增加的存款就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所创造的货币。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既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会使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增加。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商业银行所吸收的最初存款,二是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以R代表最初存款,以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货币量,以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0﹤r﹤1),商业银行体系能够创造出的货币总量用公式表示为:

该公式表明,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最初某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那么,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增加的存款总额为100/20%= 500万元。

(三)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所引起的相对于基础货币,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货币供给量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它是经济中现金与存款的总和,即货币供给量=现金+存款。如果用H表示基础货币,M表示货币供给量,m代表货币乘数,则有如下关系式: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H·M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各种经济指标,进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制。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其传导机制如图13-4所示。

图13-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由图13-4可见,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只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率也会相应降低,因而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减少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而经济高涨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西方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经常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一直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政策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例如,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这部分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通过银行系统存款的成倍扩大,增加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率。反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这样,商业银行必须收回贷款,通过银行系统存款的成倍收缩,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引起宏观经济活动的强烈波动,实践中很少使用这种强有力的武器。

2.再贴现政策: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从收受的未到期商业票据面值中扣除利息,并把票面余额以现金形式支付给持票人的信用活动。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收受的商业票据拿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调整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可以鼓励商业银行借款,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这样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会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并降低利率。繁荣时期,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可以限制商业银行贷款,使商业银行准备金短缺,这样商业银行必须减少对客户的放款或收回贷款,贷款的减少又会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的供给量并且提高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并通过利率的变动来调节总需求,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例如,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可以增加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大和利率下降,这会促进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带动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央银行采购有价证券会使债券的需求增加,从而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跌,这也会鼓励私人增加投资和消费,推动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增加。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会使银行系统基础货币减少,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减少和利率上升。这样,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就会下降,通货膨胀得到缓解。

同前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以及影响范围广等。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除了上述调节货币总量的三大工具外,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另外几种。这些工具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道义上的劝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出口头或书面的谈话或声明劝说商业银行自动地遵循中央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政策。这种劝告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利率上限: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

3.控制消费信贷:中央银行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包括消费者采购耐用消费品的最低现付额和最长偿还期。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上面详细介绍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为了使读者对货币政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对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做一些简单介绍。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相比,后者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不同

货币主义者认为,人们的财富具有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以及耐用消费品等多种形式,人们保存财富时在这多种形式中进行选择。货币供给量变动时,主要不是影响利率,而是影响各种形式资产的相对价格。货币供给量增加,除货币外各种资产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直接刺激生产,在短期内使国民收入增加,随后又会使整个价格水平上升。所以,货币主义认为,是货币量而不是利率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

(二)货币主义者反对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能在短期内降低利率,其主要影响是增加利率。这是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反过来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并且提高了价格水平,从而减少了货币的实际供给量,这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会使利率提高。另外,利率还受到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增加提高了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提高了名义利率。因此,货币政策无法限定利率,利率是一个会把人们引入歧途的指示器。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根源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抵消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而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即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可以防止通货膨胀,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节 相机抉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宏观经济政策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但是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不同的特点,这要求政府在具体操作时相机抉择。

一、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根据市场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决定和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进行调节。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自身的特点,其作用效果也不一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调节领域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都是社会总需求,但两者的具体调节领域却不尽相同。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在分配领域进行,而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

2.两者对总量和结构调节的效应不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控供求总量与结构的作用范围及其作用力度上存在差别。财政政策调整的侧重点是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对总量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货币政策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控作用比较突出,在改善供求结构及国民经济重大比例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

3.两者发挥作用的快慢不同:财政政策的变化一般要通过立法机构,其政策制定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货币政策直接由中央银行决定,政策制定的时间间隔相对比较短。但是,由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总量,货币政策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总量,所以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

4.两者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一般来说,每种紧缩性措施都可能遇到阻力,但是阻力的大小不同。总体上讲,财政政策的阻力大于货币政策的阻力。财政政策中,增税和减少政府开支的阻力相对更大一些。

(二)政策选择的原则——相机抉择

实际经济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各具特点,所以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政府要根据不同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具体经济形势把两者协调起来综合运用。这样才能使宏观经济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说,紧急情况下,如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严重的经济萧条,运用见效快而且效果大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相反,对于刚刚出现的各种非正常苗头,主要运用较为平缓的政策措施。相机抉择的实质就是灵活地运用各种政策。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要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需要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特别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紧缩和中性三种类型。据此,可以把两者之间的配合形式分为四种。

(一)“双松”政策

“双松政策”即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扩大信贷支出规模,以及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手段来增加货币的供给。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就业,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一般实行“双松”政策。“双松”搭配可以强有力地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可能诱发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双紧”政策

“双紧政策”即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压缩信贷规模以及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手段来减少货币供给。在社会总需求严重膨胀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双紧”政策。“双紧”搭配对经济的影响与“双松”恰好相反,可以有效抑制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但也可能抑制供给,使整个经济陷入萎缩状态。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抵制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种政策组合效应的优点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缺点是如果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政策组合效应的优点是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缺点是如果长期运用这种搭配方式,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一般来说,“双紧”、“双松”政策主要解决总量问题,“一松一紧”政策主要取决结构问题。至于在何种情况采用何种搭配方式,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也就是前面所讲的相机抉择。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包括时滞、预期、不确定性等。

(一)时滞

时滞是指宏观经济政策从决策、实施到完全发挥作用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时滞包括资料时滞、识别时滞、行政立法时滞、传导及生效时滞。资料时滞是指经济问题出现后总是需要一定时间才会在有关的统计资料上显现出来。政府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据此分析判断,这便是识别时滞。在识别经济问题的性质后,政府要制定经济政策并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予以批准,其中耗费的时间就是行政立法时滞。政策实施后需要一定时间的传导才能影响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这便是传导时滞。从经济个体行为的变化到社会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过程是生效的时滞。由于时滞的存在,政府政策不值得完全信赖,因为它可能在不适当的时候发挥不适当的作用。

(二)预期

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变动和政策导向的预测或估计。受信息不完全和认识能力的局限,人们的预期值与实际值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发挥。例如,在萧条期,中央银行采取措施使商业银行扩大放款,而且放款风险也不大,如果商业银行预期放款风险比较大,可能不会作出扩大放款的反应。由此可见,只要人们的预期值与实际值不一致,宏观经济政策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另外,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也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变动所作的预期。与个人预期一样,政府预期也不可能完全合乎理性,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就不可能完全正确。所以,预期是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提高预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不确定性

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连任,一般不愿意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紧缩性政策会增加失业、对他当选带来不利的影响。

案例分析

日本20世纪90年代财政货币政策的失误

“凯恩斯革命”之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它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中,日本在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曾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几次调整财政货币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扩张性政策。减免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增大社会福利开支。为重点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并实行贷款额度优先政策。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滞胀”。为此,日本采取了先治“胀”后去“滞”的策略,首先采取的是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当通胀高峰过后,及时调整政策,用扩张政策解决经济停滞问题。使经济迅速复苏。正是由于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中采用了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日本经济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日本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也有过失误的教训。自1991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萧条和衰退,日本政府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甚微。这一时期,财政赤字问题十分严重,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鉴于这种状况,日本政府颁布了《财政改革法》,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但结果是国民消费支出大幅度下降,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也明显减少。日本经济继续滑坡,以致发展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经济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不断增加。银行为防止金融风险,出现了严重的“慎贷”或“惜贷”现象,从而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日本银行自1995年以来基本实行零利率政策,但商业银行贷款仍增长缓慢。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业银行增加的货币供应,又通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等形式回流到中央银行,形成了资金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循环。结果是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传递不到实体经济部门,货币政策严重失灵。

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采取的一系列调控努力收效甚微,与其政策连续性不强有一定关系。1992-1995年,日本政府6次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使经济回升。但1997年桥本内阁又实行紧缩政策。这些紧缩性政策和亚洲金融危机结合,使刚刚复苏的日本经济又趋于下降。1998年后日本政府以刺激经济复苏为目标,连续追加预算,增加国债发行。但到了2001年,小泉内阁又改变了刺激政策,强调推行结构改革,财政政策转向了收缩和防范风险。同时,日本货币政策也缺乏连续性,1996年政府向金融公司注入“住房专用贷款”,但1997年政府不再救助,一批证券公司和城市银行倒闭。1998年又分两次向金融系统注入巨额资金。政权频繁更迭、政策不连贯和朝令夕改,打击了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扩张政策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从日本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能否产生成效的关键,一是要准确地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以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二是在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要及时评估政策效果,以便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或转换。

本章小结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其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与调节,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总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存在着一致的一面,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根据调节对象的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对外管理等几种类型。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政府收入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是指财政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以及预算规模等。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主动地采取补偿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经

济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西方国家经常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根据市场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决定和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进行调节。要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包括:双松政策、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最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宏观经济政策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包括时滞、预期和不确定性等。

主要概念

宏观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内在稳定器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政策

2.需求管理

3.供给管理

4.内在稳定器

5.财政政策

6.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做出的决定是(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国家政策  D.金融政策

3.财政支出包括哪两大类( )。

A.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和公债发行

C.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发行 D.公债发行和收入分配

4.假如中央银行出售给商业银行1亿元债券,在货币乘数为5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将减少( )。

A.1亿元  B.4亿元  C.5亿元  D.不变

5.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通过对( )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A.贴现率  B.准备率  C.货币供应量  D.货币需求量

三、判断题

1.减少政府购买的办法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 )

2.中央银行卖出国债的政策措施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 )

3.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留下的预算赤字,以实现经济周期中的政府收支平衡。  ( )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  ( )

5.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 )

四、问答题

1.简要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经济萧条时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4.简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5.什么叫做相机抉择?

五、技能训练

联系我国的经济的现状,分析我国当前采用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