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国两制台湾认同感

一国两制台湾认同感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的区别和联系;“一个中国”的原则;鼓吹“台独”的实质;解决台湾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第12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懂得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推动作用,认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认清“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学习重点与难点

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的区别和联系;“一个中国”的原则;鼓吹“台独”的实质;解决台湾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重点难点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从解决( )开始的。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 )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理想主义   D.马克思主义

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是在( )年3月。

A.1948   B.1949   C.1950   D.1951

5.1978年12月,党的( )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A.十届三中   B.十一届三中   C.十二届三中   D.十三届三中

6.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 )。

A.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B.中美关系   C.军事实力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7.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标志是( )的出台。

A.《反分裂国家法》   B.《反“台独”法》   C.《祖国统一法》   D.《和平统一法》

8.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 )。

A.企图阻挠两岸“三通”   B.企图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企图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9.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以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0.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 )。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和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B.如果亲民党上台执政

C.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

D.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开放两岸“三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005年3月4号,胡锦涛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包括(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坚持对话交流决不中断

C.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D.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E.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割占了( )。

A.台湾   B.海南岛   C.澎湖列岛   D.大陈岛   E.一江山岛

3.“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 )。

A.长期共存   B.和平共处   C.相互支援   D.共同发展   E.相互监督

4.新世纪新阶段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思想有( )。

A.明确提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B.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C.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D.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E.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政策法律化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是( )。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E.为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6.台湾问题是( )。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只能和平解决的问题

7.1987年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 )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

A.单向交流   B.多向交流   C.双向交流   D.两岸交流   E.横向交流

8.对台湾问题,正确的立场是( )。

A.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我们要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C.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一样,都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E.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行径

9.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

A.“一中一台”   B.“两个中国”   C.“一国两府”

D.“台湾独立,外国插手”   E.“一边一国”

10.“三通”是指( )。

A.通商   B.通话   C.通讯   D.通邮   E.通航

三、重点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四、疑惑问题辨析

1.解决台湾问题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和根本保证。

3.有可能在将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国两制”形式。

4.中国政府收回香港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属性质相同的问题。

6.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海峡两岸并非两个国家。

8.应当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而又重新统一的所谓“两德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问题。

9.主权在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这也是解决台湾问题时可供考虑的一种选择。

五、难点问题剖析

1.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2.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为什么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3.简述台湾问题的性质及实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

4.“两国论”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六、典型案例讨论

【案例呈现1】

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思考与讨论

请结合台湾问题,谈一谈文化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案例呈现2】

心相印,手相牵

有一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视广告,出自“心相印”纸巾:阳光下,沙滩边,一群孩子将纸巾蘸满海水,一张一张地托起,当问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时,孩子们回答道,“我们要把海峡水吸干,这样,台湾小朋友就可以过来玩了”,说完,孩子们将充满童真和希望的目光投向海的那边——台湾。

作为一个福建人,我从小就关注台湾,浅浅的海峡岸边,登上鼓浪屿日光岩便可清晰地看见台湾。百年榕树下、古井边,老一辈用沙哑的嗓音给我们讲故事,讲荷兰与台湾,郑成功与清朝廷,日本的割占、蒋介石的蜗居,讲命运多舛的台湾……然后语气凝重地说:台湾,是中国的。

回顾历史,从战国时代的“岛夷”到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的“东鲲”、“夷州”再到隋唐以后的“琉球”,最后到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的名称:台湾。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自古就无法隔断那原本相连着的血脉。

然而,在台湾这片土地上,历史不会忘记,1642年荷兰殖民者践踏台湾的肮脏脚印;历史不会忘记,1895年后日本强盗血腥的统治;历史也不会忘记,1949年以来跳梁小丑的荒唐闹剧;历史更不会忘记,近几年来“台独”分子的疯狂叫嚣。它们将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次次从亲生母亲那里残忍地拉扯开,在挣扎中让海峡两岸留下绞痛的伤疤!血脉相连的亲缘隔断带给我们太多的伤痛,那湾浅浅的海峡,带给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无尽的相思和苦楚……

外公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台湾的大陆老兵,住在一间自盖的小屋里,他买了台电视,每天晚饭后一定要看关于大陆的节目。老兵习惯在小屋里自言自语,特别是每年到了他17岁离家上台湾岛的那个日子,早早地就回到小屋,关上门,屋里发出窸窸窣窣的纸包声。第二天他的眼睛便挂满血丝,一脸沮丧。

时光一年一年地流逝,老兵真的老了,牙掉了,发白了,却始终单身,因此被安置去台北生活。

他的行囊简单,临走时双手郑重地捧着一个油纸包,在送行人们充满疑问的目光中拨开一层层的纸,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堆黑褐色的颗粒,他说:“这是盐。17岁那年,娘叫俺去买的,在回家的路上遇上抓丁的……”他沉重地叹了口气,那是从肺腑深处发出的哀鸣。谁知这一离家,55年难回头,那远在家乡锅台边等着他的娘再也没有把儿等回来——老人家望瞎了眼,带着至死未见儿的悲伤和遗憾离开人世……这个老兵是外公儿时的伙伴。外公讲这个故事时眼眶噙着泪水。这是一种怎样的等待与期盼,怎样的忧虑与思念,怎样的痛苦与煎熬!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没有去过台湾,我们知道以前政治的对立跟台湾海峡一样宽,也许海峡这边的人踏上台湾的土地并不像在大陆上来得随意、频繁、昂扬,但每一个中国的青少年都知道台湾是中国的。记得中学时英语外教的一堂课,他在台湾待过一年,于是在讲到一个语法点时以台湾为例。他说“TaiwanistothesoutheastofChina”意思是台湾在中国东南方与中国隔海相望。当时全班同学先是一愣,但随即异口同声地说:“NO!”外教很震惊,他一时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经过我们的解释,他赶紧道歉,然后用很慢的语速说:“Taiwanistothe southeastofmainland”他把“中国”改成了“大陆”。这是第一次,通过身边普通的事例而非电视和课本,我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凝聚力。是啊,谁也不能把我们的祖先用鲜血与生命开垦的土地分裂出去!打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就已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

看看今天,2008带给我们太多的欢欣与鼓舞,也带给我们太多的悲痛与感动。5·12汶川特大地震,顷刻间大地崩裂、房屋垮塌、山摇地撼、家破人亡。这一幕幕无不揪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世界各地都纷纷伸出援手,而台湾人捐出了全世界最多的救灾款!一位企业家以个人名义捐了新台币几千万,却坚持要求使用“无名氏”;一位台湾父亲捐出原本是用来抚养孩子的10万台币,而他,只是一个开小吃店的普通市民……看到这些报道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血浓于水”,正如连战、宋楚瑜所说的:“两岸同胞,血肉相连,福祸同享。”台湾老百姓的心紧紧地系着四川人民,系着大陆的同胞!

今天,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三通”已基本变成现实。海峡两岸人民心中那模糊的希望渐渐清晰,曾经归心似箭的游子和望眼欲穿的母亲已成为遥远的记忆,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大陆紧紧相连,2300万盼归的心和我们一颗颗随祖国命运一起跳动的爱国之心紧紧靠拢,难以割离。我坚信,海峡两岸的分离在历史进程中是短暂的。因为,我们流淌着一样的血,我们使用一样的语言,我们拥有共同的节日:春节、清明、中秋,哪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盼望着团圆?时间可以改变世界上许多东西,唯独改变不了的,是一个人的血缘,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渊源!

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虽然有忧虑,有愤懑,但我们不失向往,不失梦想。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有一种手势,双手的四指并拢,像这样,这是什么?对,爱。有什么能够摧毁两岸同胞心底的那份认同,有什么能够泯灭两岸同胞灵魂深处紧紧相连的情感?同为中华儿女,我们都如同手足般彼此关爱,这才是最大的力量。我相信,那一道浅浅的海峡,不会永远是民族的伤口,这短暂的分离,只是历史的瞬间!让台湾人民和我们心相印,手相牵,继续创造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民族认同,共同的政治认同,让海峡两岸的伤疤渐渐愈合,让海峡两岸的未来充满生机,让海峡两岸即将的统一更加意义非凡,更加荡气回肠!

——摘自人民网

思考与讨论

结合本案例分析实现台湾回归祖国为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七、核心概念释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5.B 6.D 7.A 8.D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C 3.ABCD 4.ABCDE 5.ABCD 6.ABC 7.ACD 8.ADE 9.ABCDE 10.ADE

三、重点问题解答

1.【要点提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2.【要点提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60年代初,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了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行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所载明的“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表明通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完全能够满足台湾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大陆变化日新月异,香港、澳门稳定繁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必将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3.【要点提示】(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关于主权,邓小平曾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②两制并存。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邓小平指出,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③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一国两制”内容本身所要求的。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需要明确的是高度自治权不是特别行政区所固有的,而是中央政府所授予的。外交、防务由中央政府管理;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依法自行制定经济、贸易、金融货币、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保持财政独立,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人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依法受到保护;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也不派其他人员驻台。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要点提示】(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①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②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③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④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⑤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⑥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①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②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③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④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⑤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坚定地维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四、疑惑问题辨析

1.【要点提示】观点正确。台湾同胞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要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我们无论以什么方式实现统一,都要取得台湾同胞的广泛支持,否则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统一后也难以保持台湾的长治久安。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我们在做台湾人民工作的时候,要有针对性,要了解台湾同胞的心态和愿望,多做释疑解惑的工作。要从根本上讲清楚一个道理,使台湾同胞明白:台湾离开了祖国,必将被外国干涉势力所控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要使他们了解,实现统一并不会改变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他们现有的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要努力扩大两岸交流交往,“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2.【要点提示】观点正确。“一国两制”包括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个方面,大前提是一个中国。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②“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国两府”等提法的要害在于违背了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的原则,目的是追求“台湾独立”,分裂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3.【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这实际上是新制度为了民族利益而同旧制度的一种妥协,历史上有过类似的先例。但是在旧制度内部出现新制度的领地,是决不可能有的。除了彻底推翻旧制度,新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4.【要点提示】观点正确。①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并没有因为被英国非法占领、统治而改变这一事实。“三个不平等条约”,就现代国际法而言,是没有任何合法效力的。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三个不平等条约”没有任何地位。②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是在相隔100年后,重新对香港行使主权。所以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只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它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性质不同。

6.【要点提示】观点正确。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而用什么方式、什么时间解决台湾问题,也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外国人无权过问。②坚持用和平方法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江泽民提出的“中国人民不打中国人”这一主张,以十分简捷、明确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统一祖国的殷切希望和坦诚态度。应该看到,在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能否采用和平方式,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上的各种敌对势力,出于各自政治和经济目的,始终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在台湾内部,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各种分裂主义势力鼓吹和进行“台湾独立”、“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台独”势力不但已有增长,各种分裂祖国的言论和活动甚嚣尘上。“台独”势力不但已形成一种气候,而且变本加厉,十分猖獗。台湾的分裂主义势力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③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祖国统一和搞“台独”图谋的势力。从根本上说,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7.【要点提示】观点正确。台湾当局支撑其制造“两个中国”的主张,包括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的所谓理由无非是: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已经分裂分治且互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未统治过台湾,1991年以后台湾也已产生了与中国大陆没有关系的政权体制。这些理由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也绝对不能得出台湾可以“中华民国”的名义自立为一个国家和海峡两岸已经分裂为两个国家的结论。第一,国家主权不可分割。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只能有一个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的中央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已经享有和行使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的主权。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由此,中国拥有对台湾的主权也从未改变。第二,国际社会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第三,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阻挠的结果。海峡两岸尚未统一,这种不正常状态的长期存在,并没有赋予台湾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台湾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要改变这种状况,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的。

8.【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两德模式”不能用于解决台湾问题。台湾有些人主张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后又重新统一的所谓“两德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误解。战后德国的分裂和两岸暂时分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不同。①两者形成的原因、性质不同。1945年,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被美、英、法、苏四个战胜国依据《鉴于德国失败和接管最高政府权力的声明》及其后的波茨坦协议,分区占领。冷战开始后,德国统一问题成为美苏两国在欧洲对抗的一个焦点,在美英法占领区和苏联占领区分别相继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显然,德国问题完全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是内政问题。②两者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同。德国的分裂,为二战期间和战后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而台湾问题,则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关于日本必须将窃取于中国的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③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在美苏两国对抗的背景下,两个德国都分别驻有外国军队,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并存。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李登辉上台前的台湾当局和李登辉上台初期也承认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也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因而,德国问题与台湾问题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照搬“两德模式”解决台湾问题。

9.【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台湾分裂势力以“主权在民”为借口,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这是徒劳的。首先,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在国际法上,都已经是明确的,不存在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应自决的前提。其次,“主权在民”是指主权属于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指属于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人民。对台湾的主权,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而不属于台湾一部分人。第三,历史上台湾从未曾成为一个国家;1945年以后,台湾既不是外国的殖民地,又不处于外国占领之下,不存在行使民族自决权的问题。总之,自1945年中国收复台湾之后,就根本不存在就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台湾的前途只有一条,就是走向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而决不能走向分裂。任何企图以所谓公民投票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其结果必将把台湾人民引向灾难。

五、难点问题剖析

1.【要点提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充分照顾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那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避免了武力统一和“一国一制”可能造成的不佳后果,因而是一个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方案。

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也需要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而我们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美国、英国、葡萄牙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实行“一国两制”充分照顾了有关国家的利益,使这些国家能够接受,避免了在彼此关系中留下隐患。事实证明,除了“一国两制”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各方均能够接受的和平统一方案。

以“一国两制”方案统一祖国,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尊重了港澳台地区人民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人民安定。而繁荣稳定的香港、澳门、台湾,过去是将来也是中国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阵地,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窗口。

“一国两制”作为一种构想和创举,究竟效果如何,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自1997年7月1日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先后进入实践,迄今已逾10年。1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澳门不仅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生活方式不变,而且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生机勃勃,先后顺利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等各种危机和风险的考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同内地的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香港回归前夕,西方舆论曾经掀起一片“唱衰”香港的鼓噪,美国一家媒体更狂妄断言,回归不久香港将变成一个“死港”。10年后,该媒体的姊妹刊发表社论,高度赞扬香港今天的自由繁荣,并为当年的“失言”致歉。尽管过去的10年多“一国两制”实践是在摸索中前进的,但毫无疑问,它已经通过世人的严苛目光和历史的严格检验,为自己赢得了高度的国际赞誉。它完全正确,充满活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事实证明,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实行‘一国两制’,对香港有利,对国家有利,对各国投资者有利,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拥护。”

台湾问题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不同,正是照顾到这样的实际,在“一国两制”下,两岸统一后,未来的台湾特别行政区,不仅享有同香港、澳门一样的高度自治权,而且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但不派人过去,还要为其保留相应的名额。台湾及台湾人民不仅不会失去现有的任何东西,而且可以同所有同胞一样共享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尊荣,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得到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援助和支持。可以说,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对台湾同胞有百利而无一害,必将加快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促进亚太地区繁荣稳定。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两岸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有益的。我们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主张,坚持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依法保障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当前台湾民心所向。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以及发展经济的要求,维护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要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方针政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要点提示】(1)“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最基本的原则。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权利的总称,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权力。

(2)“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表明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心。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主权,就会丧失一切。如果中国对香港的主权问题是可以讨论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按期收回香港的权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他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说,中国必须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同英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3.【要点提示】(1)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暂时分离,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许外国干涉。

(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民族感情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3)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长期插手台湾问题,支持“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以达到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离出去的险恶目的。邓小平多次指出,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4)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台湾人民没有任何损失。而且台湾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发展统一后,利用广阔的大陆市场空间,台湾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20多年来,两岸经济相互的依存性增强,祖国大陆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

(5)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与谈判,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只要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什么都可以谈。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那么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分裂势力阻挠祖国和平统一的图谋必将遭到最终失败。

4.【要点提示】(1)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电台采访时公然抛出“两国论”,立即遭到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的严辞谴责,也遭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两国论”的要害是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实质就是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坚决的批判和斗争。

(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分裂。第一,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归中国版图,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从来没有改变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对台湾行使主权的合法资格,并为世界所公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

第二,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目前,世界上17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政府重申了“三不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世界各主要大国继续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事实证明,任何谋求分裂祖国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三,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20多年来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一个根本基础和保障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海峡两岸和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离开一个中国的原则,就会破坏两岸交流,挑起两岸的冲突和对抗,引发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这不仅破坏台湾局势和平安定的现状,违背了台湾广大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心愿和利益,也危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台湾当局还有人顽固坚持所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这是分裂国家、危害人民的严重罪行。

六、典型案例讨论

1.【案例点评】①文化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产生的认同与归属感是维系民族存在与延续的根本性因素。文化产生的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为遏制分裂倾向、凝聚统一意志、消除政治歧见提供了最坚固的精神堤防,较之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为牢固和稳定。文化于国家统一的作用,就像“七子之歌”里面写到的那样:“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内心的灵魂,就是中华文化形成的国家认同。②利用文化认同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加强两岸文化联系,加强台湾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台湾的情况是:与大陆长期的隔绝和日本殖民期间的奴化教育、发动“皇民化运动”,导致台湾人,尤其是原住民的“祖先认同”感明显弱于香港或澳门,甚至可以说,很多台湾人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不认同感仍很强烈。这一问题不解决,很难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因此,必须保证两岸“三通”持续稳定地进行;加强两岸的文化联系,大力宣传中华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建立两岸的民族认同,强化民族归属感,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2.【案例点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统一始终是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历史表明,我国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愿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极为珍视的价值观、民族魂,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胡锦涛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一定能够和平稳定发展,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七、核心概念释义

1.【要点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要点提示】一个中国原则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就国际法而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作为国际法主体的中国,就是坚持中国的主权及包括台湾在内的全部疆域,就是坚持不论台湾岛内政治格局如何变化,都丝毫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就是坚持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是中国的内政。一个中国原则,说到底就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而主权问题则是不能谈判的。江泽民在1995年1月发表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时,明确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承认这个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谈,都可以商量;背弃这个原则,实质上就是要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3.【要点提示】1963年初,由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归纳,张治中、傅作义出面,在写给陈诚的信中明确表述了以“一纲四目”方式和平统一两岸的方针,这是关于“一国两制”的最早雏形。“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4.【要点提示】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总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人口约614.9万人(截至1994年底,其中97.5%是华人)。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了香港。清王朝被推翻后,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为香港回归祖国做了不同程度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一贯强调,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不受过去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在条件成熟时,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这个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正式签署,1985年5月27日生效。1990年4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了香港,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

5.【要点提示】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岸,旧属广东香山县管辖。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两个离岛总面积为29.2平方公里,人口为45万;其中97%为华人(截至2004年3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曝晒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侵占范围,1887年强行占领澳门。后经多次协商,均无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应该作废,被占领的领土要收回,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谈判解决这个问题。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经过谈判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了澳门,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6.【要点提示】台湾位于祖国东南,由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岛等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屿,陆地面积为35989.76平方公里,人口2300多万。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与大陆的历史紧密相连,一脉相承。三国时期东吴就派将驻守台湾。宋元时期在台湾设立官制。1604—1661年台湾一度沦为荷兰、西班牙的殖民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1885年又撤府设省。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侵占台湾。1945年10月,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至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统治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分离的局面。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属于中国内政,不允许外国进行干涉。

7.【要点提示】雅尔塔协定全称为《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1945年2月11日,由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签订。协定内容为,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条件有:①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予以维持。②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予以恢复。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经谅解,苏联的权益须予以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协定规定,以上有关蒙古、旅顺及中东铁路等问题,根据苏联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中国方面的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先后将中长铁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旅顺港海军基地移交中国。

8.【要点提示】“三通”即两岸的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9.【要点提示】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这些自治权包括外事权和内政的某些权利。如外事权方面,港、澳、台可以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名义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和科技协定,可以参加民间组织。特别行政区在内政方面的权力主要有: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港、澳、台的重要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参加全国性的政权机构,参与国家管理;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10.【要点提示】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在单一制形式下,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立法机关,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在国内,所有按行政区划设置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均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在对外关系上,单一制国家作为一个国际法主体出现。

11.【要点提示】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统一的国家结构形式。在联邦制形式下,有联邦的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联邦行使国家的外交、军事、财政等主要权力。联邦同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各成员国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设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自己管辖的地域内行使职权。

12.【要点提示】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我国,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代表人民和国家行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