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分析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转化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并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这与目前全球所形成的双重“中心—外围”格局的分工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与金融关系成为世界经济失衡的典型说明。

第二节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分析

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转化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并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这与目前全球所形成的双重“中心—外围”格局的分工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两类国家:以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的消费型国家;以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全球化把生产型国家和消费型国家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这样的生产型国家利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产品并向美国出口,再用赚来的美元购买美国的金融产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积聚了越来越多的贸易顺差,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债权;而美国则积聚了越来越多的贸易逆差,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债务。这样,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与金融关系成为世界经济失衡的典型说明。一旦,美国“金融泡沫”和“债务泡沫”膨胀破裂导致其实体经济剧减、消费收缩和资本流失的时候,中国必然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进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提升。198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只有12.6%,1990年提升为30.0%,2000年达到43.9%,2001—2005年是中国外贸依存度上升最快的5年,2005年汇率改革后才由于人民升值而趋向下降,2007年外贸依存度为64.4%,出口依存度为36.1%(详见表8.3)。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接近4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等经济大国(详见表8.4)。

表8.3 中国外贸依存度(1980—2006年)  (单位:%)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整理及计算而成。

表8.4 一些大国的外贸依存度(1990—2003年)  (单位:%)

资料来源:《1990—2003年国际统计年鉴》

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加剧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加剧了社会发展失衡,经济民族主义明显上升,在一些地方开始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反倾销报告》表明,2008年下半年全球新立案数上升明显,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7%;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数也大幅上升,增幅高达45%。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贸易规模大,中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WTO统计,2008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此外,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2009年11月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此外,中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共约120亿美元。除了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外,中国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二、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转变为产品内分工,国际贸易的形态也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品内贸易。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日益增加,为贸易的国际投资也日益增加,进而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彼此之间的依赖加强,日益成为经济共同体。但是,国际投资主体、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主导权、国际分工支配权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中。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部分,从工序的配置来看,不是中国想承接什么产业转移就承接什么产业转移,而是跨国公司根据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安排合适的工序;从工序的发展来看,跨国公司愿意扩散的技术都是成熟性技术,而对高端的核心技术往往严格保密;从工序的作用来看,由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中国往往从事的产品的末端加工组装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需求的1/3来自出口,进出口总额占当年GDP的2/3,中国外贸利润的95%以上被外商拿走。例如,2008年,中国出口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为3.51美元,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在美国市场上流行的芭比娃娃的价格是10美元,中国苏州企业所得仅0.35美元;罗技公司每年向美国运送2000万个“中国制造”的鼠标,这些鼠标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40美元,中国从每个鼠标中仅能得到3美元,而且工人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经常开支全都包括在这3美元里。换句话来说,很多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半制成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中国仅仅是将它们组装起来而已,大部分出口产品的生产体系完全脱离于国内的消费体系。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一旦外需减弱,或者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上涨,就会导致出口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沿海地区倒闭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国外客户做代工或配套。当国外客户遭遇困难时,那些代工企业或配套企业便失去生存的依靠。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遭受的损失更大。

三、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之所以能很快波及到中国的实体经济,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国对外依赖度高,而根本实质是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表8.3 中国1990—2008年消费及储蓄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从表8.3中可看出,1990—2008年间中国的总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均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说来:

(一)中国的总消费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消费率在60%左右,90年代中期有所下降,1995年下降为58.1%。随着政府“扩大内需”方针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总消费率又回升到60%以上,2000年总消费率为62.3%。进入21世纪,总消费率持续下降,2001年的消费率为61.4%,2008年下降为48.7%,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总消费率水平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2008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48.7%,不仅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74.1%),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54.6%)。

(二)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储蓄存款余额持续上升。1990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84.7%,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85.3%;而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为72.5%,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为77.9%。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意愿不断上升。1990年中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余额为7119.8亿元,到2003年底,中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余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为103617.3亿元,2008年年底,中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余额突破20万亿元大关,为217885亿元。

(三)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0—2008年,世界居民消费和GDP年均增长率都为2.9%,两者同步增长,且多数国家居民消费要略快于经济增速。而同一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年均增长7.6%,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2.3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要小于投资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一边是消费不足,一边是投资拉动带来的产能过剩,中国不能通过国内消费消解过剩的产品和产能,只能转而寻求外部渠道消解,因此外贸依存度才会不断上升。一旦过度消费型的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消费—生产供应的因果链条发生全面断裂,有效需求不足的中国便会受到严重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