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消费经济分析

宏观消费经济分析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函数理论揭示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基础上的对消费总量状况的描述。消费函数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施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平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边际消费倾向既与人们主观的消费动机和储蓄动机相关,又与居民收入变动、利息率变化、财政政策变动等客观因素相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边际消费倾向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密切相关。

一、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理论揭示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基础上的对消费总量状况的描述。消费函数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提出以来,基于不断完善的消费者行为假定,消费函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幅度小于收入的增加幅度,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用公式表示:C=a+b Y,其中C为当前消费,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当前收入。公式说明: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增长,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的增长速度总是落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总收入的绝对量越大,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就越大,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是有效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一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趋势,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并成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会影响消费倾向。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低。因此,实施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平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倾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相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首先提出的。他认为:①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消费的“示范效应”。由于消费的示范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就不一定是递减的。②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本人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过去“高峰”时期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者在收入比以前减少时,由于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他会通过减少储蓄来维持其已达到的消费水平。故消费固然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这被称为消费的“棘轮效应”。在他看来,消费函数有长期消费函数和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分。长期消费函数为出自零点的直线,表明消费与收入在长期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正截距的产生,则源于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三)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将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分为两类,即“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暂时消费”和“持久消费”。暂时收入是指非连续的、带有偶然性的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较稳定的、长期性收入。暂时消费是指非经常性的消费支出;持久消费是指具有经常性质的消费支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收入的暂时增加,并不会马上导致相应的消费增加;收入的暂时减少,也不会马上导致相应的消费下降。消费者会用他可以支配和预期得到的全部收入来安排现期消费。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中,只有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按照持久收入理论,人们的消费主要与持久收入相联系,政府想通过临时性的增税或减税来影响消费的政策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因为人们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四)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是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其收入与消费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少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需要通过借款来维持消费;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不仅可以偿还少年阶段的债务,还可以进行储蓄用于养老;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需要靠壮年时期的储蓄来维持消费。每个人都想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的配置,以达到整个一生的效用最大化。从把未来收入作为影响现期消费的因素来看,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有相似之处,但与持久收入假说不同的是,生命周期假说所说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收入,还包括财产收入,它更强调的是消费与财产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现期消费与其财产水平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当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使消费者的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就会发生变化。按照生命周期假说,社会总消费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如果一个社会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一个社会的中青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则会下降。

二、消费需求

(一)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可以分解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自发消费指的是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一般视为已知常数;引致消费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入的乘积。因而,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与税率的高低;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税率越低,则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割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消费需求越大。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增量在总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既与人们主观的消费动机和储蓄动机相关,又与居民收入变动、利息率变化、财政政策变动等客观因素相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边际消费倾向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密切相关。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收入水平越高的阶层,越有能力储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水平越低的阶层,储蓄能力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因此,国民收入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越低;国民收入越是均等,社会的消费倾向越高。

(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在一个存在资源闲置和劳动失业的环境下,社会产出是由社会总需求决定的,而在一个没有对外经济关系的封闭经济中,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一国的经济增长,一方面直接表现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拉动;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又通过相互作用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相互影响,主要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表现出来。投资增加,导致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需求增加,增加的幅度则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消费需求越大,总需求增量就越大。

从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来看,在现代买方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尽管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社会总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消费需求是原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为,虽然投资需求的增加可以源于投资品需求本身的扩张,投资需求增加还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投资需求作为引致需求,最终还是受制于消费需求的。没有消费的增长,投资难以无限制地自我循环下去。只有消费需求增加了,才能带动投资需求的增加。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买方市场阶段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仅仅依靠投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经济增长

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率偏低。2001—2011年,我国消费率平均为52.7%,低于世界平均80%左右的消费率水平。从表15-1可以看出,近十多年来,我国消费率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001年为61.4%,2010年下降到48.2%,2011年略有回升,为49.1%。就居民消费率而言,近十多年来,我国不仅低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见表15-2)。

表15-1 我国近年来消费率的变动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61页。

表15-2 不同国家居民消费率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表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与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同的。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往往实行限制消费、鼓励储蓄的政策,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投资推动。因此,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消费率较低,投资率较高。在经济增长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投资增长率也会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高额消费和生活质量的追求,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比较大,消费率比较高。

从我国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增长率,这与我国较高的储蓄率,从而较高的投资率是分不开的。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按照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经济增长应转向主要依靠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2001年以来,一方面,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经济持续高增长,较高的投资率也未导致较为严重的经济相对过剩。这种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相矛盾的经济现象,实际上并没有否定发达国家的经验,而是由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净出口快速增长,不仅缓解了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表15-3可知, 2002—2008年,净出口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平均达到了11.4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出口遭遇极大困境,2009年、2011年,净出口贡献率分别下降为-37.4%、-4.3%。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

表15-3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63页。

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构成来看,2001—2007年,政府所占比重由20.5%上升到24.1%,企业所得由17.5%上升到18.4%,而居民所占比重则由62%下降为57.5%。从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来看,近十多年来基本上是持续下降的,2001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为48.2%,2007年下降为39.7%。居民收入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消费率的下降。[1]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全面凸现。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2010年已达到0.48。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较高,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必然降低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③居民心理预期不稳定。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应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倾向下降,从而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④消费环境欠佳。比如,一些行业垄断突出,消费品价格高企;一些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市场秩序混乱;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等这些都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针对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扩大消费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要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重要作用。当前重点是要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提高养老金的统筹层次和给付标准。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使国民能公平地享有基本的教育、医疗服务;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满足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总之,只有把影响居民不稳定预期的,事关重大民生的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问题妥善解决,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扩大消费需求。③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通过引入竞争,降低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产品价格。要进一步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要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拓宽消费信贷领域,创新消费信贷工具,鼓励居民进行信贷消费。总之,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才能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三、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一)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反映消费者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和消费质量,反映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消费对象和消费环境三者在相互结合中消费者消费需要的总体满足程度。狭义的消费水平,可以用实物消费量(比如人均食物拥有量、人均耐用品消费量、人均住房面积等)的多少来衡量;也可以通过居民货币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水平等价值指标来测定。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反映在消费的价值量、实物量上;而且还最终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等方面,因此,常用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等)来衡量。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就越高,根据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消费水平必然提高。②收入分配状况。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与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越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越高,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越低,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越低。③人口因素。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即人口数量越多,人均消费水平越低,人口数量越少,人均消费水平越高。④价格因素。一方面,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当居民的货币收入一定时,物价总水平越高,实际消费水平越低,物价总水平越低,实际消费水平越高。另一方面,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动,会影响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比如,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1510.16元,2011年上升到21809.78元;人均消费支出1990年为1278.89元,2011年上升为15160.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86.31元,2011年上升为6977.29元;人均消费支出1990年为584.63元,2011年上升为5221.13元。从实物指标来看,无论是人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还是人均住房面积,城乡居民30年来都有了显著的增加。当然,由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居民之间,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组合和比例关系。消费结构有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消费结构的实物形式,是指人们所消费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品种及其数量;消费结构的价值形式,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以货币表示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的这两种形式是密切联系的。一般说来,实物形式的消费结构决定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反映(或比较近似地反映)实物形式的消费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关系、以货币支出的形式取得消费资料(包括服务),因此,可以用消费支出结构来反映消费结构。研究消费支出结构,需要对消费支出进行统计分类。我国的统计分类方法将居民的消费支出划分为八项: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其他支出。

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有:①居民收入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基本的生存需要能得到满足,还可以满足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从食品支出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被称为恩格尔定理。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耐用消费品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将会逐步上升,在收入达到较高阶段后,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将大幅度上升。②产业结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结构中各种消费资料的构成比例直接受生产状况及其供给结构的制约;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新兴产业的兴起,而新兴产业的兴起会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和改变产业结构。③价格体系的变动。由于消费结构主要通过消费的货币支出来衡量,因此,价格体系的调整和变动必然会影响到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比如,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项目的价格有了较大的变动,居民在这些方面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④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其消费支出的结构是不同的,比如,老年人口比其他年龄段人口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要高的多。因此,从宏观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对宏观的消费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1年的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1年的40.4%。②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住房消费支出明显上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2000年为0.5辆,2011年上升到18.58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2000年为21.94辆,2011年上升到60.85辆;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0年的6.98%上升到2011年的9.27%。③消费领域不断拓宽。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外出旅游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迅速。

(三)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实现需要满足的方式,包括消费的自然方式与消费的社会方式两方面内容。消费的自然方式,是指消费者通过什么样的物质手段与消费资料相结合来实现消费需要的满足。消费的社会形式,是指消费者在多大范围、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消费需要的满足,包括消费的社会组织形式、消费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体现消费方式的本质。消费方式有不同的类型,根据消费的社会实现范围,可将消费方式分为个人(或家庭)消费与公共消费。个人消费是指在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私密性的特点。公共消费是指在社会和集体范围内共同进行的消费活动,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公开性的特点。个人消费是消费方式的主导形式。根据消费的社会实现途径,消费方式可分为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前者是指用来满足消费需要的消费资料是由消费者自己提供的,后者指的是用来满足消费需要的消费资料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在市场上购买的。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因素有:①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经济阶段,自给性消费是消费需求实现的主要方式。随着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社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商品性消费逐步成为消费的主要方式。同时,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主要停留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公共消费所占的比重很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公共消费由于具有满足消费者共性需要,又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在满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方面具有优势,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②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作为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消费方式与之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消费选择权受到限制,许多消费不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的,集体性质的公共消费具有较高的比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有充分的消费自主权,消费方式的主体是商品性消费。③国家的具体经济制度与政策。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消费政策等,不仅会影响到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还会影响居民对消费方式的选择。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自给性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商品性消费成为了消费方式的主体;另一方面,在个人(家庭)消费仍为基本消费方式的前提下,人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消费品,公共消费有了较大的发展。

[1] 田青:《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1页。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