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郦道元的《水经注》与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郦道元的《水经注》与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时间:2022-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经注》是描写大自然奇秀山川景色的游记散文。《水经注》继承了吴均清丽细致的特色,具体描写又有同有异。但在写水的方面,郦道元《水经注》比之吴均则有大的创造。杨衒之,北魏散文家。于公元547年经北魏旧都洛阳,时在丧乱之后,贵族王公耗费巨资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毁,因有所感,写作《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历史学著作。《洛阳伽蓝记》写大小佛寺70余所。

一、郦道元的《水经注

郦道元(?—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人。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一书。孝文帝元宏时官至治书御史,孝明帝元诩时为安南将军御史中尉,后为关右大使,为叛将萧宝寅所害。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专著,虽名为对汉代桑钦《水经》所作的注,实是对《水经》的极大补充和丰富,在对中国河流作详尽叙述的同时,还涉及河流所经的名山都邑、风土景物以及神话传说等。不仅在古代地理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而且用简洁精美的文笔,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色,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是描写大自然奇秀山川景色的游记散文。山水游记散文,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开篇,继后有吴均《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宋元思书》,总的风格由鲍照的雄伟奇丽而变为清丽细致。《水经注》继承了吴均清丽细致的特色,具体描写又有同有异。吴均写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岩万转”(《与施从事书》),“森壁争霞,孤峰限日”(《与顾章书》),郦道元写山与之有相似的地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但在写水的方面,郦道元《水经注》比之吴均则有大的创造。吴均写水“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与顾章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宋元思书》)。郦道元在《孟门山》写水则是: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在《三峡》中写水: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洧水》中写水:

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

钱锺书《管锥编·全梁文卷六》里指出:“空即‘无碍’,而以‘空’状鱼之‘游’,较‘无碍’状人之‘视’,更进一解。”两相比较,《水经注》写水,形容夸张,更加细致真切、丰富多彩,对山水散文的发展有所开拓。

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北魏散文家。北平(今河北满城)人。曾任秘书监、期城郡太守。于公元547年经北魏旧都洛阳,时在丧乱之后,贵族王公耗费巨资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毁,因有所感,写作《洛阳伽蓝记》。

(一)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作者在《洛阳伽蓝记序》中曾表明著此书的目的:“至武定五年(547),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稼,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主要通过北魏40年中,经过战乱,洛阳都市及其佛教寺塔的盛衰变化,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寄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兴亡感慨。记叙洛阳佛寺时,还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神话异闻,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

在《洛阳伽蓝记》之前,有描写京都宫苑园林的,有描写宫殿建筑之雄伟壮丽的,有描写庄园环境和建筑布局的,等等,《洛阳伽蓝记》在凭吊遗迹、寄托故国兴亡的感慨中,用追溯回忆的手法,描写了洛阳豪华壮丽的佛院寺塔、王侯贵族的第宅园林。就记叙、描写散文来说,其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又有新的变化。

佛教自印度传入之后,经东汉、魏、晋不断地传播,到北朝时,由于社会长期动乱,人民备受压迫,生活痛苦而又无力反抗,往往寄幻想于未来,而统治阶级则借宗教作为统治工具,因此北魏从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开始建立佛寺,中间虽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灭佛,但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又下《修佛法诏》,公开宣扬奉佛,“其能惠著生民,济益群品”。可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下令诸州郡县建立浮图,任其财用,不问长幼听其出家,并于兴光元年(454)大建寺塔。此后,从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到宣武帝元恪末年,几十年间佛教臻于极盛,佛寺由西晋永嘉时的42所增至1300多所,天下州郡所建僧尼寺院达13000多所,洛阳寺塔无计其数。“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洛阳伽蓝记原序》)这些壮丽的寺院佛塔不知凝聚着多少人民的血汗!

(二)

(三)

《洛阳伽蓝记》写大小佛寺70余所。有的写寺院内外建筑,有的写寺院园林的水池、台阁。如写景明寺的水池:“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繁藻,或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碾硙舂簸,皆用水功。”如写《瑶光寺》西游园中的凌云台与灵芝钓台:“台上有八角井,高祖于井北造凉风观,登之远望,目极洛川;台下有碧海曲池;台东有宣慈观,去地十丈;观东有灵芝钓台,累木为之,出于海中,去地二十丈;风生户牖,云起梁栋,丹楹刻桷,图写列仙。刻石为鲸鱼,背负钓台,既如从地踊出,又似空中飞下。钓台南有宣光殿,北有嘉福殿,西有九龙殿,殿前九龙吐水成一海。”作者往往在描写寺院建筑物的同时,又在周围点缀以不同的景物,互相映衬,更加清幽壮丽。

作者“因行役,重览洛阳”,书中所记,好似游览记胜,沿着一定路线,以佛寺为中心,由城内写到城外的东南西北。写城北各寺,又记载了胡太后遣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事,详细记出年月日的行程。由佛寺所及,还记叙了当时广泛的社会生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城东·景宁寺》和《城南·报德寺》写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和骄奢淫逸的豪华生活;《城西·法云寺》对商业贸易、兴旺发达的手工业,以及音乐、技艺的描写;《城北·闻义里》记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所经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其他还有不少历史故事、神怪传说等。记事中写了许多人物,有的写人物的特殊技艺,生动感人。如《法云寺》中写洛阳市田僧超吹笳的音乐妙技,“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因而帮助崔延伯将军“威振戎竖”。后来僧超死,不久延伯伤亡,五万大军也随之溃散,更衬托出田僧超音乐妙技的巨大作用。

(四)

《洛阳伽蓝记》以北魏洛阳佛寺40年兴废为中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作者写洛阳佛寺王侯第宇,并不是宣扬佛教,“盖见元魏末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竞,侵渔百姓,乃撰此记,言不恤众庶也”。它记述佛寺园林的盛衰兴废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豪奢淫侈和其他历史人物事件都有自己的褒贬倾向,寓有讥评之意。该书内容丰富,既是历史著作,又是优秀的散文作品。记叙人物事件多用散体文,描写抒情多用骈体文。骈散间杂,简练明晰。“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景物描写上虽不及《水经注》的穷形尽态,刻画细致,但也生动形象,清丽可见。它广泛记叙洛阳都市生活,细致描写寺院各种建筑,记叙历史人物故事以及神怪传说,它不仅是记游散文,而且还具有史传散文和传奇小说的特点。可以看出,《洛阳伽蓝记》受到汉魏六朝骈文辞赋和志怪小说的影响而又有所变化发展,在古代散文的发展过程中,它有自身的特色,享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