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时间:2024-1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结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正确认识流动资产的特性,是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的基础。这说明有些流动资产项目的分析也是很复杂的。流动资产周转快,周期短,对未来市场应变能力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部分,应把它看作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一个补充,并没有单纯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好坏的绝对标准。

第二节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含义

所谓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又称为流动资产管理状况、流动资产质量状况、流动资产运营状况,它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当局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运用流动资金的能力。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结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正确认识流动资产的特性,是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的基础。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其突出特点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1.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

企业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一般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就能够收回,实现一次周转。流动资产中的很多项目甚至在较短(如一个月等)的时间内就能变现,货币资金及到期票据等则是即期的现金支付能力。存货等虽然是非速动资产,但是只要企业需用资金也一般能随时售出而获得现金。

2.项目繁多、性质复杂

流动资产项目繁多,如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预付费用等,这些项目性质特征极为复杂,货币资金、存货等项目的运用、变现的主动权在企业,而应收项目、预付费用等其变现速度快慢则有时令企业难以驾驭。这说明有些流动资产项目的分析也是很复杂的。

3.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

流动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除个别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直接转让外)都是通过流动资产实现价值增值这一生产经营目的的。流动资产周转快,周期短,对未来市场应变能力强。由于单项流动资产占用资金少,因此流动资产风险小。

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Receivable Turnover),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周转情况的核心指标,是指商品赊销收入或营业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17

img118

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了应收账款流动性的大小、企业因销售而形成应收账款后能够收回的程度,亦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回应收账款的效率如何。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大,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时,还可以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另外,还可以更好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及企业制定信用条件的合理性。

[例4-1] 丙公司200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585 668.44万元,年初应收票据为14 666.23万元,应收账款净额为39 010.72万元,年末应收票据为25 636.24万元,应收账款净额为36 045.64万元。则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如下:

丙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85 668.44×2/(14 666.23+39 010.72+25 636.24+36 045.64)

          =10.15(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应收账款账龄(Age of Receivable)。应收账款账龄又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平均收账期间,是指企业自商品或产品销售出去开始,至应收账款收回为止所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企业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它是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之后,进一步分析计算而得,用作评价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补充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img119

例如,丙公司2004年应收账款账龄计算如下:

丙公司2004年应收账款账龄=365/10.15=35.96(天)

计算得出的应收账款账龄与企业在赊销时向赊销对象制定的条款中规定的放款的期限相对比即可评价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若应收账款账龄大于所规定的偿还期限,则说明赊销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赊销政策。二者差距越大,则款项收回的可能性也越小,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在催偿账款方面越需加强管理力度。赊销业务过多地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容易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企业日常资金运作。

[例4-2] 丙公司2003年销售收入净额509 110.54万元,年初应收票据为28 961.68万元,应收账款净额为40 413.68万元,年末应收票据为14 666.23万元,应收账款净额为39 010.72万元。则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如下:

丙公司200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509 110.54×2/(28 961.68+40 413.68+14 666.23+39 010.72)

      =8.27(次)

丙公司200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8.27=44.14(天)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企业200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03年有所改善,周转次数由8.27次提高到10.15次,周转天数由44.14天缩短为35.96天,说明仅从应收账款项目来看,甲公司的营运能力有所增强,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周转速度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2.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的比率

应收账款与日销售额的比率是测算应收账款质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img120

其中:应收账款总额是指不包括与销货无关的应收款项;日销售净额=销售净额/365

3.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营业或销售收入净额是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时使用的,这是由于各个企业公开发表的财务信息资料中,很少标明赊销收入金额,这一资料的取得较为困难。但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分析时,可用赊销收入净额指标代替销售收入净额指标进行计算,有利于企业科学地管理应收账款。

(2)公式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应包括会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应收账款在内。

(3)应收账款余额应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4)在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时,为了消除季节影响,最好采用月度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进行计算。平均余额需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年初和各月底共13期的余额相加后除13计算。假如与其他企业作比较,或者本企业各月应收账款资料比较齐全,或年内企业有重大变更,亦可使用年末的平均余额,甚至年末余额。

(5)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部分,应把它看作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一个补充,并没有单纯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好坏的绝对标准。应收账款周转率还与客户信用状况、企业提取坏账准备的多少、催收账款工作好坏等因素相联系,实际分析时还应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也不是越快就一定越好,因为有时企业信用政策过于紧缩,可能也会因此而影响企业长期的销售工作。

(6)关于“其他应收账款”问题。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状况时,是否应包括“其他应收账款”?如果包括在内,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指标值就比较稳健,可以引导企业加强对“其他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如果不包括在内的话,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时又已经包括了“其他应收账款”,在扣除坏账准备时比较麻烦,也难以区分。因此,分析时应予以特别关注。

(7)对于超过一年期的应收账款应作重点分析。这部分应收账款流动性极差,是发生坏账的主要对象。

(8)应收账款客户的集中度对应收账款的质量非常重要。如果在应收账款中有很大的比例集中于少数几个客户时,企业对这些客户便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这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些客户采购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亦即客户对分析企业的采购需求依赖性降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这些信息往往从财务报表中无法获得。因此,分析时应特别注意。

三、存货周转情况分析

1.存货周转情况分析含义

企业存货需要大量的营运资金,而这种资金的占用是企业创造利润必不可少的。分析企业存货的周转状况以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十分必要。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或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周转速度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img121

实际工作中,若企业每月的存货数量变化很大,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则应以年初数及12个月的存货余额予以平均。

在通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资金的水平就越低。如果是有利的经营,则利润率越大。这是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周转越快则购产销的循环次数就越多,实现收入的次数也相应增多,同时营运资金中用之于存货上的金额越小。反之,存货周转率低,存货周转慢,则利润率越小,存货储存过多,占压资金多。所以,存货周转率不仅是考核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而且这一比率与企业的获利能力直接有关。

[例4-3] 丙公司2004年销货成本为482 909.35万元,年初存货为60 321.45万元,年末存货为63 515.63万元。则该企业存货周转率计算如下:

丙公司存货周转率=482 909.35×2/(60 321.45+63 515.63)

        =7.80(次)              

又假如乙公司2004年销货成本为1 003 130.8万元,年初存货为70 751.42万元,年末存货为53 091.9万元。则该企业存货周转率计算如下:

乙公司存货周转率=1 003 130.8×2/(717.6+545.1)

        =16.2(次)          

丙、乙两家公司以相近的资金投资于存货(平均存货均为62 000万元左右),相近的销货成本净利润率(21.28%),但是,由于乙公司存货周转率(16.2次)比丙公司存货周转率(7.80次)快一倍多,则在相同时间内,乙公司完成的购、产、销循环的次数比丙公司多一倍,实现收入的次数比丙公司也多一倍。因而,乙公司利润净额高于丙公司利润净额一倍多。

如果一家公司存货周转率放慢,则会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并使企业支付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成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存货中出现了废残次品,不适于生产或销货需要,或者可能是由于投资于存货的资金过多等原因而造成的。总之,存货周转率低,是企业经营情况欠佳的一种迹象。但是,存货周转率过高,有时也不完全能说明企业存货状况最佳,因为存货投入资金过少,有可能出现存货储备不足,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继续发展,特别是那些采购困难的存货。存货周转率加快有时也可能是由于存货成本不变,而由于销售货物标价提高(即提高毛利率),或期间费用压缩而造成。可见,存货周转率也反映了存货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常常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质量好坏、周转快慢,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存货周转率又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存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财务指标

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计算天数/销售成本

(4-8)

其中:计算期天数通常按年计算,即365天。

[例4-4] 丙公司2003年和2004年存货周转率,计算如表4-1所示。

表4-1 丙公司存货周转率分析表

img122

从表4-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丙公司2004年和2003年存货周转率都高,说明该企业存货周转很快。2004年存货周转率比2003年快,周转次数由6.15次增至7.80次,周转天数由59.35天缩短至46.79天,这说明该公司2004年存货管理效率比2003年有一定的提高,其原因与2003年企业减少存货而且销售收入增加有关。

在制造性企业,存货周转率可以细分为产成品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原材料周转率。

(1)产成品周转率。它指销货成本与产成品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img123

产成品周转率体现了企业从产成品到销售出去所耗用的时间,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大小和销售部门工作效率的高低。这一指标也是评价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依据。

[例4-5] 丙公司2004年销货成本为482 909.35万元,平均产成品存货为15 653.29万元,则产成品周转率计算如下:

 产成品周转率=482 909.35/15 653.29

       =30.85(次)     

产成品周转天数=365/30.85     

       =11.83(天)    

(2)在产品周转率。它指销货(或营业)成本和在产品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img124

[例4-6] 丙公司2004年销货成本为482 909.35万元,平均在产品存货余额为16 656.37万元。则在产品周转率计算如下:

 在产品周转率=482 909.35/16 656.37

       =28.99(次)    

在产品周转天数=365/28.99     

       =12.59(天)    

(3)原材料周转率。它指原材料耗用成本和平均原材料存货余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img125

[例4-7] 丙公司2004年度原材料耗用成本为360 424.33万元,平均原材料存货为29 608.88万元。则原材料周转率计算如下:

 原材料周转率=360 424.33/29 608.88

       =12.17(次)    

原材料周转天数=365/12.17     

       =29.99(天)    

引起存货周转率降低的原因有多种,如企业产品已逐渐被市场淘汰;企业销售能力不强使产品积压;也有可能是由于物价等原因有意增加库存材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调整经营管理措施。

2.存货周转情况分析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计算存货周转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分母的可比性,分子采用销货成本而不是销售收入净额。另外也应注意时间上的可比性。

(2)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的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将不同时期存货周转率进行对比时,要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所带来的影响。

(3)存货范围及内容也是影响存货周转率的重要因素,比如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商品存货、材料存货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工具等内容,其中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与企业销货基本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这类企业计算存货周转率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注意,如有可能最好剔除与将来销货或营业成本无关的存货项目。

(4)企业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对存货周转次数也同样会造成较大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季节性等。

(5)测算营业周期作为补充。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img126

一般而言,营业周期越短越好,说明营业周转速度快。

四、营运资本周转情况分析

1.营运资本周转情况分析含义

分析营运资本周转情况的核心指标是营运资本周转率。所谓营运资本周转率又称营运资金周转率(Working Capital Turnover),指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商品销售净额与平均营运资金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27

营运资本周转率表明企业营运资金的运用效率,比较一段期间营运资金的消耗相对产生销售的指标。反映每1元营运资本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同时也反映营运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是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也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而言,营运资金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拥有的每1元营运资金创造的销售净收入越多,企业营运资金运用效率越高,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越好;反之,营运资金周转率越低,说明企业营运资金运用效率越低,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越差。

较高的营运资本周转率说明企业只需用较少的营运资金即可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要,可以实现较多的销售收入并说明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例4-8] 丙公司2004年、2003年营运资金周转率的计算情况如表4-2所示。

表4-2 营运资本周转率计算分析表

img128

从表4-2可以看出,丙公司营运资本周转率由2003年的6.06次增加到2004年的8.13次,说明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当然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营运资本2004年比2003年有较大的下降,而销售收入却有所上升所致。

2.营运资本分析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进行营运资本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许多因素影响营运资本。这个比率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具有局限性。较低的周转次数可能是由于高额存货或高额应收款项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大额现金余额造成的。较高的比率可能是有利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次数变化的结果,但还有可能反映了营运资本不足以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有许多因素影响这一比率,因而在其应用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较低的周转速度可能是由于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所致,也有可能是大量的现金余额造成的。较高的比率可能是由于企业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存货的管理,也有可能是企业本身投放于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不足。

因此,营运资本周转率没有通用的标准。评价营运资本周转率的方法是将这一指标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同类企业相比较。若营运资本周转速度过快则反映企业业务规模过大,超过其实际能力,资本不足,存在因资本周转不灵,有可能偿还不了短期债务而破产的危险。若营运资本周转速度过缓,则说明营运资本使用效率不高,相对于营运资本角度来说,销售不足,企业利用现有资金可获得更大的利润,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达到销售收入与营运资本的合理比例,使所投入的营运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五、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分析

1.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分析含义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分析的主要指标是流动资产构成比率。所谓流动资产构成比率是指计算企业每一项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总额中的比率。其常用计算公式为

img129

总的来说,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强、速度快,但具体表现在其各个构成项目上又有很大差别。有的项目变现能力极强,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有的项目则变现能力较差,如存货及待摊费用等。所以,分析流动资产的结构,无论是对债权人、投资者还是对企业管理当局,都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流动资产构成比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项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及其增减变化,评价其财务状况,进而达到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加速资金周转之目的。

流动资产构成比率的主要指标有:

(1)速动资产总额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30

[例4-9] 丙公司2004年末存货总额为63 515.63万元,待摊费用为119万元,流动资产总额为214 712.18万元,预付账款为7 809.26万元。则:

速动资产对流动资产比率=(214 712.18-63 515.63-119-7 809.26)/214 712.18

           =0.6673

           =66.73%

这一比率同时为债权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当局所关注。从债权人角度看,速动资产对流动资产比率越大越好。因为越大,表明债权风险越小;反之,债权风险越大。从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当局角度来说,这一比率并非越大越好。在满足偿还流动负债和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前提下,此比率越小越好。过大则说明配置不合理,出现闲置或浪费;过小则意味着财务风险会加大。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评价企业这一比率时要注意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2)存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存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指存货总额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31

[例4-10] 丙公司2004年末存货总额为63 515.63万元,流动资产总额为214 712.18万元,则:

存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63 515.63/214 712.18

          =0.295 8      

          =29.58%       

存货一般是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项目。适量的存货,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存货过多,会积压资金,影响流动资金周转。存货不足,又会严重影响生产或坐失营销良机。因此,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必须保持适当的比率。

(3)其他流动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其他流动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是指除了速动资产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32

[例4-11] 丙公司2004年末其他流动资产总额为71 443.89万元,流动资产总额为177 967.91万元,则:

其他流动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71 443.89/214 712.18

              =0.332 7       

              =33.27%       

其他流动资产,是指除了上述速动资产以外的流动资产。它们是企业已经付出的款项,将来不会再产生出现金来,虽然也是流动资产的构成部分,但它们不构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所以,在流动资产中,其所占比率越小越好。

(4)单项流动资产对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单项流动资产对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是指计算企业每一项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总额中的比率。其常用计算公式为

每一项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总额中的比率=每一项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4 21)

[例4-12] 丙公司2004年和2003年流动资产构成比率分析如表4-3所示。

表4-3 流动资产构成比率分析表

img133

注:丙公司2004年与2003年均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并且没有短期投资。

从表4-3可以看出,丙公司流动资产构成状况2004年较2003年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变化是:

①货币资金增加,由2003年的15.46%增至2004年的23.81%,增幅为8.35%,说明甲公司2004年支付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②存货由2003年占33.84%减至2004年的29.38%,减少了4.46%,这是由于2004年流动资产总额有所增加,因而存货比率下降。

③由于企业购进原材料增加造成预付账款略有增加,比重也有所上升。

④应收账款净额由2003年只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0.11%,减少到2004年的29.15%,两年基本持平,但同时企业2004的销售收入比2003年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说明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六、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含义

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 Assets Turnover),是指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34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年度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意味着企业相对扩大了资产的投入,流动资产使用效率较高,同时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同时,如果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较慢,则需要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以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顺利进行,而造成资金浪费,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损害。

此外,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则其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相应越强。

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可以表示为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即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应周转额,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img135

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周转速度越快,流动资产利用率就越高。

上述公式中的“流动资产周转额”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计算,另一种是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计算。

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计算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称之为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包括销售或营业费用)计算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称之为成本费用流动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

img137

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计算周转额时,流动资产周转率不仅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而且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纯收入的情况。可见,流动资产周转率不仅受实际投入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影响,而且还受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影响。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费用计算周转额时,流动资产周转率仅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由于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而取得的资金中,有一部分因税利分配而不再参加流动资产周转,所以,按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费用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似乎更合理些。

由于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和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关系,因此,按销售或营业收入计算的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成本费用流动资产周转率可以互换。

img138

[例4-13] 丙公司2004年和2003年的有关资料,可编制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表,如表4-4所示。

表4-4 成本费用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表

img139

按照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成本费用利税率的关系,可将表4-4中丙公司两年的成本费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换算为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具体如下:

  2004年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46×(1+21.28%)

               =2.98(次)

  2004年收入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天)=365/2.98

                  =122.48(天)

  2003年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63×(1+20.17%)=1.96(次)

  2003年收入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1.96=186.22(天)

根据表4-4及相关资料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丙公司2004年较2003年成本费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有大幅提高,加快了0.83次,周转天数减少了75.56天,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了1.02次,周转天数减少了63.74天。引起流动资产周转率减缓的主要因素是该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平均余额2004年比2003年有大幅下降,而销售成本费用却有所提高,因此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同时,企业的成本利润率也有所增加,因而企业收入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进一步加快。2004年流动资产使用效率有所上升,将有利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提高。

企业希望流动资产周转率尽可能提高。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供产销条件下,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企业流动资产占用量的决定因素。周转速度越快,则企业流动资产占用量越少。或者说,占用相同流动资金的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则企业能够完成更多的销售收入;相反,流动资产周转率越低,则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也低,所投资的流动资产没有充分发挥效用,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还有继续挖潜的空间。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对企业十分重要。

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收入和降低流动资产占有量。为了做到收入的增加,企业需要提高所提供劳务的质量或所生产商品的质量性能,开发新的产品或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加强销售能力。要做到降低流动资产占有量则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快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上,因为这两项在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具有很大影响。

2.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公式中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额应为商品销售或营业收入净额,即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额也应是商品销售或营业成本净额。

(2)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计算,应为年初加年内12个月的数额除13或年初和年末各取1/2,将全年每月数相加后除12计算求得。

(3)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应根据流动资产净额计算,其中应收账款应是扣除坏账准备数额后的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期通常为一年,其中计算期天数应为365天或360天。

(5)利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计算分析流动资产投资的节约与浪费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结果正值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浪费额,负值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节约额。

img141

该指标一般按年度水平计算。

[例4-14] 丙公司2004年比2003年流动资产相对节约或浪费额,可根据表4 4计算如下:

2004年流动资产相对节约或浪费额=482 909.35×(1+15%)×(1/2.85-1/2.47)

               =-29 988.67(万元)

说明甲公司2004年比2003年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相对浪费29 988.67万元。

(6)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前面分别介绍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产结构比率,这些比率可以说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和说明,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的基本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开始,然后再逐一测算其他几项比率。

(7)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标准

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标准并无绝对的控制数值,通常应参考行业或全国或地区的同期指标值。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情况如表4-5所示。

表4-5 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情况表

img142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月,第537页。

七、其他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指标

1.现金周转率

img143

该指标反映企业现金的周转情况。

2.折旧及摊销费用影响率

img144

3.现金流量结构比率

现金流量结构比率主要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现金流量净额的比重,必要时可以分别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现金流量净额的比重等指标。

img1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