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障碍因素的克服措施

主要障碍因素的克服措施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通过适当晚播、薄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育苗难的问题。但是天气因素对营养钵育苗的影响也很大。棉田在排水后7天左右要及时松土壅根,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棉花恢复生长。受淹棉株大部分蕾铃脱落,生长高峰相对推迟。综合各地经验,雹灾后的棉花管理,贵在及时,重在科学。雹灾过后,要及时开沟排除田间积水,对于因大风倒伏的棉田,要及时扶理棉株。

第二节 主要障碍因素的克服措施

一、气象灾害的克服措施

1.低温冷害预防与补救措施

(1)避免盲目早播:一是依据天气预报情况,适当调整播种期,适期早播和在最佳播期内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地温达12℃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0日左右开始播种比较合适;二是及时掌握寒潮发展趋势,避过低温期,做到冷尾播种,暖头出苗;三是选用适宜本地的品种。

(2)加强种子处理:对脱绒包衣种子播前晒种1~2天,每天晒2~3小时;对未包衣处理的种子用杀菌剂如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

(3)提高播种质量:适墒整地,及时播种,不偏湿播种,搞好钵面和盖子土消毒。

(4)加强栽后管理:一是注意及时清沟排渍,促进早发根活棵;二是及时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使土温回升;三是增施有机肥;四是在出苗后及时喷施含氮、磷、钾元素的叶面肥和刺激生根的激素,能有效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同时,要大力提倡推广无土育苗技术,克服育苗期阴雨低温。一播全苗是植棉历史上最重视的关键环节,江西棉区4月份低温阴雨天气多,对一播全苗威胁很大。近年来通过适当晚播、薄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育苗难的问题。但是天气因素对营养钵育苗的影响也很大。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推广无土育苗技术,大规模实行工厂化育苗,彻底摆脱天气对育苗的影响。

2.高温干旱预防与补救措施

(1)育苗期防高温烧苗:近几年,高温烧苗的现象屡有发生,在育苗期间稍有大意,高温天气造成烧苗的现象就易出现。因此,在播种至出苗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要措施,严密盖膜,此时遇晴热高温应及时防止高温烧芽,最好的方法是在膜面遮盖一层稻草等遮阴物,防止膜内温度过高烧芽。同时做好培育壮苗工作,一是齐苗至现真叶期,以降湿防病为主要措施,齐苗后及时通风,趁晴好天气适度晒床,做到早揭晚盖;二是在清晨或傍晚及时喷洒4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2克/升,并严禁在高温时段洒水;三是随着温度升高,逐步加大通风口;四是一叶一心后,及时化控防高脚苗,用15%多效唑5克兑水15公斤喷洒苗床;五是晴好天气四周通风,阴雨寒潮仍需覆膜保湿,二片真叶后应揭膜炼苗。

(2)提高棉株抗高温干旱能力:一是前期深中耕、勤中耕,促进根系发达;二是深施基肥,棉苗移栽前或移栽后7天内,用全生育期施肥量的20%作基肥深施,同时注意增施枯饼等有机肥料,以诱导棉苗深扎根,提高抗旱能力。

(3)及时科学灌溉:发现旱情露头应及时灌水抗旱,一般入伏后7~10天没有下透雨就应及时灌水防旱,提倡沟灌和夜灌。注意台风前不灌溉。

(4)推行高新节水技术:实施科学灌溉,提倡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杜绝盲目滥用水。

(5)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棉花行间用稻草等秸秆进行覆盖;施用抗旱剂或抗蒸腾剂,如旱地龙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涝灾预防与补救措施

棉花在淹水受涝的环境中,由于根系缺氧,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严重阻碍,影响各器官生长,根毛减少,叶片变黄,株高生长及出叶速度减慢,严重的造成根系变黑腐烂,果枝萎缩,蕾铃脱落,直至棉株死亡。其防御对策:

(1)及时抢排棉田积水,突击扶理棉株,促进棉花灾后恢复生长。

(2)科学追施恢复肥,满足棉花灾后生长需要。棉田淹水受涝后,一方面土壤中养分流失大,另一方面棉株根系受伤,吸肥能力差,体中“饥饿”,亟须采取“水伤肥补”措施。

(3)搞好松土壅根工作,为灾后棉花恢复根系活力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棉田在排水后7天左右要及时松土壅根,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棉花恢复生长。

(4)适当推迟打顶时间,有利于增枝增节增桃。受淹棉株大部分蕾铃脱落,生长高峰相对推迟。为了增加棉花顶部果节数,提高秋桃成铃率,打顶时间要比常年适当推迟4~6天。

(5)因田制宜,搞好灾后棉田改种补种。涝灾发生后,针对部分棉田棉株全部死亡和严重缺株死苗的情况,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弥补灾害损失,必须抢时间在有效生长季节内改种、补种早秋作物。

4.渍害预防与补救措施

梅雨前后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棉花受涝渍危害。其措施有:

(1)排水降渍:要求棉田竖沟深30厘米,两头直;横沟深70厘米,条条通;田头沟深1米,无阻挡。确保沟渠畅通,田面水排得快,潜层水沥得出,地下水降得下。

(2)板田控湿:雨期棉田不宜中耕松土。若雨期棉田中耕松土会增加垄面排水阻力,容易积水,使棉花出现黑根、烂根现象,且雨后骤晴棉叶会发生萎蔫。而雨期不中耕,则垄面土板光滑、淌水快、水下渗少,水浸根现象发生较轻。雨期田间杂草丛生时,最好采取人工拔除。

(3)培土壅根:梅雨期一过,天晴表土收干时,立即中耕培土壅根。多次培土,逐层加高。培土高度18~20厘米,将棉行培成龟背形小高垄。这样能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且清除了杂草,有利于通风透光。

(4)水伤肥补:连续阴雨,棉田土壤养分大量流失,棉株生长缓慢。梅雨后需补施接力肥,一般施尿素10~15公斤/亩,同时结合防虫喷施磷酸二氢钾2克/升和尿素20克/升混合液或氨基酸类含钾叶面微肥。这样可迅速改善棉株营养,促进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桃。

(5)防病治虫:阴雨多湿,盲蝽象等害虫繁殖快,为害重。要根据虫情及时用药防治。

5.雹灾预防与补救措施

棉花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一般遭受雹灾后,只要加强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综合各地经验,雹灾后的棉花管理,贵在及时,重在科学。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及时排水防涝和扶理棉株:冰雹常伴随较大的降雨过程,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易使棉苗烂根。雹灾过后,要及时开沟排除田间积水,对于因大风倒伏的棉田,要及时扶理棉株。

(2)及时中耕松土增温:雹灾后地温急剧下降,且由于土壤湿度大,往往造成地面板结,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长,这是影响棉花恢复生长的主要原因,故灾后应及时中耕增温散湿,增强棉花根系的活力。

(3)追施速效氮肥:促发新枝,加快营养生长速度是雹灾棉花管理的重点。雹灾棉花恢复生长需肥量大,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少量钾肥,时间越早越好,应在冰雹过后天气好转时,趁墒抓紧时间抢施。一般追施尿素10公斤/亩或碳铵15~20公斤/亩。追肥方法为开沟施,可结合中耕进行。

(4)科学整枝:雹灾棉花尽量全部保留残枝破叶,以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对受灾严重的断头光秆棉株,待新生枝长出后,每株择优选留2~3个新生叶枝代替主茎,其余新生枝要全部去掉。对受灾轻但无主茎生长点的棉株,待顶部新枝长出后,本着留大不留小,留强不留弱,留上不留下的原则,留1~2个新枝代替主茎,对有顶尖的棉株应及时抹掉赘芽,留14~15层果枝打顶,受雹灾的棉花由于生育期推迟,后期要适当推迟打顶心和去边心的时间,以多拿秋桃和晚秋桃,一般可推迟10天左右打顶心,于8月10日前后完成打顶。

(5)防治病虫害:棉株受灾后萌发的枝叶幼嫩,前期蚜虫多,后期易受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害虫为害,要早治、狠治,做到每叶必保,每蕾(铃)必争。必要时,可在棉株萌芽初期打一遍“保险药”防治蚜虫。

(6)空当内补种其他作物:对于受灾较重,光秆的棉田,应及时在空当内补种晚玉米、蔬菜等其他作物,以弥补棉花受灾遭受的损失。

6.台风灾害预防与补救措施

棉田风灾主要发生在播种、幼苗阶段和开花结铃期,尤以开花结铃期为甚,且对棉花造成的损失最大。

(1)播种、幼苗阶段:由于营养钵育苗是用农膜覆盖增温,台风来时常常出现掀膜、破膜,致使农膜不能使用或降低保温效果,同时还造成大面积伤苗、死苗。预防措施:在播种时,提高播种质量,做到盖膜要严、紧、平,并压好膜边,同时注意膜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压条可有效防止大风掀膜、破膜,减少掀膜、破膜造成的损失。

(2)开花结铃期:台风来时常伴有大雨,导致棉株倒伏严重,蕾铃脱落加剧,要及时扶理棉株,减轻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以下预防和补救措施:

①深施早施棉花配方肥料:尽量不在土壤表层撒施肥料,以培育壮根深扎,增强棉株抗风防倒能力。

②避免因扶理不当造成棉株损伤:在棉田土壤不湿时(一般雨后2~3天),要在倒伏的那边扶起棉株后压紧土壤并加土壅根,防止造成二次倒伏;对多次遭台风袭击的棉株,在扶理棉株时不要扶直,以不倒地为原则,以减轻对根系的再次损伤。

③适当补施氮素盖顶肥:一般用尿素10~15公斤/亩,开沟或结合中耕埋施,以改善棉株营养,促进多现蕾,多开花,多结伏桃。

④及时喷洒农药:以防止4代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危害。

⑤喷施叶面肥料:喷施磷酸二氢钾2克/升和20克/升尿素混合液,或氨基酸类营养液肥。

⑥搞好化学调控:防止棉株遇台风倒伏的最有效方法有三点:一是矮化植株降低重心;二是促进茎秆粗壮坚韧;三是促进根系深扎。化学调控可以塑造理想株型,矮化棉株,提高根冠比,促进茎秆健壮,对防止因台风倒伏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可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喷施生根剂,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深扎。

二、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

1.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是要强化检疫制度。检疫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已被列入国内病害的检疫对象,并已划定了疫区和保护区。疫区要防止带菌棉种传出疫区之外,保护区要严防带菌棉种传入。目前长江中下游棉区还属于黄萎病保护区,要严格防止带有黄萎病菌的棉种调入。棉种调运时要求进行严格检疫。

二是要推行综合防治。①重视农业防治:倡导健康栽培,合理运筹肥水,合理密植,塑造理想株型,开沟排渍,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推广脱绒包衣抗病抗虫品种,搞好轮作换茬,推行冬耕灭蛹。②开展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双波灯、频振式杀虫灯和荧光高压汞灯等进行诱杀。③倡导生物防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大力推广生物农药。④强化化学防治:要及时搞好病虫测报,及时掌握防治适期,减少失防田块,建立合理的防治指标,选用对路的高效农药,采用合理的喷施浓度,提高防治效果。

2.草害防治措施

一是注重农业防治,通过采取稻、棉轮作的方法,改变田间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通常2~3年一轮换,对防治杂草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是开展物理防治,主要途径是进行人工锄草,这是一种十分提倡的防草措施,既能防止杂草,又能中耕松土,对促进根系生长非常有利。

三是实行化学防治,利用化学除草剂灭草,但要注意正确选用化学除草剂,科学掌握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防止除草剂药害伤苗。

通常棉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有三类:一类是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扑草净等,主要是在棉花播种后出苗前、或在移栽后,选用芽前除草剂进行喷雾,达到防草效果;二类是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能(氯氟乙禾灵、氯氟草除)、禾草克(喹禾灵)、克阔乐(乳氟禾草灵)等,在棉花育苗阶段和棉苗移栽到大田现蕾之前,通常田间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大量发生,选用选择性强的除草剂,既能除掉杂草,又能确保棉苗安全;三类是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农达、克无踪等,冬闲棉田和油菜田的杂草比较多,在棉花移栽前,可以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实行免耕移栽。在棉花现蕾后,当棉花株高达到35厘米以上时,对棉田杂草也可利用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杀灭,但是,要进行防护,避免药液飘到棉叶或茎秆上而产生药害。

三、市场波动的防范措施

1.合理布局,稳定面积,实行供求基本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产棉大国,植棉面积占全世界总面积的14%以上,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棉花总量常年达43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棉消费国,常年我国原棉消费量超过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年原棉进口量在150万吨以上。

我国既是产棉大国,又是用棉大国,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是保障供求基本平衡的重要措施。我国应稳定8000万亩的植棉面积。

江西省应牢牢把握国家把环鄱阳湖棉区列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区的利好机遇,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和建设主题,切实搞好鄱阳湖地区棉花产业规划。坚持“棉花不与粮争地”、“棉花生产不与湖区环保冲突”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调整棉花布局,改进棉花生产技术,加强棉田基础设施和棉花市场体系建设等主要措施,巩固提高现有的135万亩棉地,新扩65万亩丘陵红壤棉地,使江西省棉花面积发展到200万亩的生产规模。力争平均单产120公斤/亩,年总产皮棉24万吨。

江西省棉区农民应掌握“宜粮则粮、宜棉则棉”的指导思想,对保水保肥、旱涝保收的水稻田应坚持种植双季稻,力求实现“吨粮田”要求;对洲地、种植水稻无灌溉保障的田块、不能保水的沙质地和丘陵旱地,应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力求做到面积稳定,这对稳定棉花市场具有重大作用。切忌因上年市场价格而左右下年植棉面积现象的出现。

2.宏观调控,稳定棉价,建立国家储备制度

国家建立棉花收储制度,是棉花宏观调控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稳定棉花价格的最有效措施。

就目前形势看,棉花市场波动太大,棉纺企业不敢储棉。一旦棉花丰收,资源稍有富足,市场流通环节就慢,压级压价现象屡屡发生,棉农的植棉利益得不到保障,有不少年份甚至出现植棉亏本现象,直接结果是导致下年植棉面积的大幅减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植棉面积过少年份,棉花资源势必会出现紧张,市场层层涨价,棉农虽然享受到了一定的高价收购,但棉花总量还是最少的一年,即使是占了便宜,但也只是小便宜,而上年吃的亏则是大亏。但纺织部门吃的亏也会更大,纺织成本会大幅增加。

如国家能够加大原棉收储力度,制定最低收储保护价,实行丰年收储歉年抛储的宏观调控政策,就能有效地防止棉花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使产、供、销多方都能稳定受益。

目前我国的棉花收储能力仅在200万吨左右,我们认为国家棉花最佳储备量应不低于年原棉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达到300万吨左右。

3.强化服务,稳定效益,建立利益保护机制

植棉效益的构成因素除了上面所说的价格因素外,还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棉花单产,二是生产投入,三是棉田综合效益。由此可见,加强棉花生产中的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棉花单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注重棉田综合效益的提高,是建立棉农利益保护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有效的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建立“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相互对接模式,实行“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彻底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能快速普及到千家万户。

二是要拓宽服务领域,要实行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物质和信息服务拓展,由单纯的棉花季节性生产指导向棉田耕作制度的全方位优化调整拓展,由眼前效益的提高向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方向拓展。在搞好生产技术服务的同时,注重物资服务和信息服务,建立稳定优质的物资服务网络和畅通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同时注重棉田综合效益的提升,调整种植制度,积极推行棉田套种,有效延伸棉花产业链条,搞好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在抓好棉花高产高效的同时,注重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棉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有效的棉田灌溉系统,搞好标准棉田建设,建立棉地土壤肥力监测体系,大力推行棉花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棉田冬季绿肥生产,增加有机肥施用,不断培肥地力,建立棉花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有效提高棉花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4.产销直挂,稳定基地,走产业化生产之路

要大力提倡和积极支持大型用棉(纺织、加工)企业实行产销直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签订生产订单,建立自己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大型用棉(纺织、加工)企业作为棉花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产业化经营中的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稳定的产业化基地,基地棉农可按照订单进行生产。这样既能减少棉花销售的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不必要的经营成本,打破行业垄断,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化解市场风险,优化生产、销售、加工三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方案,从而达到稳定棉花市场的目的。

四、技术普及不到位的应对措施

1.强化基层农技服务体系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要逐级做好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服务工作,强化公益性职能,建立农业科技入户平台,县专家组成员带动乡镇技术指导员,乡镇技术指导员带动村级科技示范户,村级科技示范户带动广大辐射户。坚持“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方针,搞好“三包三对接”:一是专家组成员包乡镇,实行与技术指导员的对接。建议以县为单位组建专家组,负责“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全县技术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定期下基层进行技术督导和现场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每人包2~3个乡镇,每乡镇对接10个技术指导员,并负责所包乡镇技术指导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方案的制订。二是技术指导员包村组,实行与示范户对接。技术指导员按照县专家组的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包2个行政村,对接20个示范户,确保下乡指导时间100天以上,对每个示范户要求每月上户2~3次,关键时期要做到每周上户一次,并要做到带着感情入户,带着责任入户,带着技术入户,带着目标入户,切实帮助示范户解决技术问题,杜绝盲目的“空入户”。三是示范户包垄坂,实行与辐射户对接。示范户是“科技入户”的立足点,要充分发挥示范户的“领头雁”作用,要求示范户包垄坂,带动周边农户平衡发展。每个示范户必须搞好与20个辐射户的对接,把所学到的、所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为辐射户传送。

2.强化棉农生产技术培训

由于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留守务农人员的劳力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随之减少,农业生产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下移,因而导致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望度和接收能力都在降低。由此可见,针对性开展有效的棉花生产技术培训十分重要。广大农业技术人员要坚持农忙时下坂到田指导,农闲时进村入户培训。在技术培训中,要狠抓“简化操作”这一重点。一是要做到操作上的简单化,实行技术操作分时段简单化,尽量做到“技术捆绑”使用。二是要做到技术上的指标化,对每项技术明确“时间和数量”。三是要做到语言上的通俗化,培训时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述,使老百姓容易接受。

3.强化棉花高产技术示范

农民是最现实的,纵观近几十年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对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是几经周折后才逐步推广普及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数农民的“现实”观点所致,他们对没有亲眼看见的技术是不会轻易相信和采纳的。因此,光带着农民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做给农民看。要发挥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建立棉花超高产示范片,同时还要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多搞现场操作指导,少搞“纸上谈兵”,要让农民不仅亲眼看到增产效果,同时还在观摩操作中掌握关键技术要领,最后让广大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作用坚信不疑,对有效的农业技术指导心服口服,变农技人员的被动推广为广大农民的主动接受。

在示范片的建立中,最好是做到分层建立示范片,县专家组建立核心示范片,每个乡镇技术指导员分村建立高产示范片和技术指导样板田,达到“乡镇技术指导员看棉花超高产技术不出县,科技示范户看棉花超高产技术不出乡,广大农民看棉花超高产技术不出村”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