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克服常见睡眠障碍

克服常见睡眠障碍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克服常见睡眠障碍很多人在睡觉中会出现磨牙、流口水等现象,便以为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而耿耿于怀。据牙科专家指出,磨牙本身就是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此外,夜磨牙者还会影响他人睡眠。这种情形民间称为“鬼压身”,正确的医学名称是睡眠瘫痪症。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正是我们进入熟睡、开始做梦的睡眠周期。

克服常见睡眠障碍

很多人在睡觉中会出现磨牙、流口水等现象,便以为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而耿耿于怀。其实,这些现象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采取相应的方法就能避免,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1.睡觉磨牙

夜晚,一些家长会听到孩子发出的阵阵磨牙声,其实并不只有孩子这样,成年人在睡眠中也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数据显示,至少有8%~10%的成年人有磨牙的习惯。据牙科专家指出,磨牙本身就是种常见的睡眠障碍。

夜晚磨牙的原因目前认为与精神性、情绪性、牙源性、系统性、职业性、自发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情绪的功能,如惧怕、愤怒、敌对、抵触等。尤其是焦虑者若因某种原因无法表现出来,则试图通过磨牙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忧郁感。这类病人牙接触时间长,而且次数频繁。这些精神因素可能是磨牙症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中枢神经机制:目前有趋势认为磨牙与梦游、遗尿、噩梦一样,是种不自主的下意识动作,是睡眠中大脑部分唤醒的症状,与白天情绪有关的中枢源性的睡眠紊乱,由内部的或外部的、心理的或生理的睡眠干扰刺激所触发。

(3)全身其他因素:与寄生虫有关的肠胃功能紊乱、儿童营养缺乏、血糖血钙浓度低、内分泌紊乱、变态反应等都可能成为磨牙症的发病因素。有些病例表现有遗传因素。另外尿酸增多症、甲亢、过敏、膀胱应激症等也可能与磨牙症有关系。

(4)职业因素:汽车驾驶员、运动员、要求精确性较高的工作如钟表工,均有发生磨牙症的倾向。

夜间磨牙的人,第二天早晨常感咀嚼肌疲乏,口张不开,牙齿有不舒服的感觉,有的病人年纪不大,但牙齿合面已磨成平板状。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过分磨耗,使釉质下面的牙本质暴露出来,轻者对冷、热、酸、甜等化学的或物理的刺激过敏,严重者可造成牙髓炎,咬合创伤,牙周组织损坏或关节功能紊乱。咀嚼肌的疲劳和疼痛可引起面痛、头痛,并向耳部、颈部放射,疼痛为压迫性钝痛,早晨起床时尤为显著。此外,夜磨牙者还会影响他人睡眠。

对夜间磨牙一般多采用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放松心情,减缓焦虑、压抑等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有肠道寄生虫病的可做驱虫治疗;有牙齿酸痛的可做脱敏治疗。在必要时,装一个夜磨牙矫正器,晚间睡眠时戴在牙弓上,可以控制下颌的运动,制止磨牙齿的动作发生。症状较轻时可不做处理,注意休息。

2.睡觉流口水

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由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都容易引起流口水。但如果长期如此,则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由一些身体疾病导致的。

通常导致睡觉时流口水的因素有四种,可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方法:

(1)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内的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这种情况引起的流口水情形随着溃疡愈合会自动消失。

(2)前牙畸形。牙齿畸形是引起睡觉时流口水的第二个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齿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常出现开唇露齿,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这类患者最好尽快矫正牙齿。

(3)神经调节障碍。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觉时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会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4)药物因素。像服用某些抗癫痫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选择药物时需要注意。

3.不宁腿综合症

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以成年人发病为多。症状与体征分离,安静状态下表现严重,活动后反而消失。

症状表现为下肢尤其是小腿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觉,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运动,双侧同时受累或者在一侧表现明显。安静时发作,在休息或入睡以后症状会明显加重,成为严重失眠的主要原因。

可在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或用艾叶水洗下肢。另外,还可按摩局部肌肉,以缓解症状。

4.腿脚抽筋

缺钙时常会出现腿脚抽筋的情况,腿脚抽筋也会引起睡眠障碍。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补钙措施外,在睡前还可用下述方法来减少腿脚抽筋的可能。

临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5~10分钟,最好没过脚踝,可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用5%的松节油按摩常抽筋的部位,同样能减少夜间抽筋的发生;睡前喝几口白开水,增加睡前的舒适感,可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

5.梦魇

“梦魇”是指从噩梦中惊醒,醒过之后能生动地回忆起噩梦的内容。梦魇多见于神经质而又情绪不稳的小孩或成人。

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做噩梦前大多有过心理矛盾,情绪焦虑;或因看了恐怖小说、电视、电影,听了吓人的故事而引起;或因肠寄生虫病引起睡眠不适等等。当然有的噩梦与睡眠环境有关系。例如,房间太热、干燥都会产生“梦魇”。此外,睡眠姿势不合适,如双手压在胸部,影响了呼吸,以及睡前喝水多、膀胱胀尿等也会做一些噩梦。

因此,为防止梦魇的发生,睡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看过于刺激的小说、影像,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6.睡眠瘫痪症

有的人睡觉醒来却突然发现全身不能动弹,可以听见周遭的声音及看到周遭的影像,却发不出声音,有时还会有幻觉。这种情形民间称为“鬼压身”,正确的医学名称是睡眠瘫痪症。

睡眠瘫痪症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正是我们进入熟睡、开始做梦的睡眠周期。我们的骨骼肌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都处于极低张力的状态,这时候若意识清醒过来,而肢体的肌肉仍停留在低张力状态,便造成不听意识指挥的情形。

其实睡眠瘫痪症并不少见,可以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鬼怪无关,对身体健康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通常在压力较大、过度疲劳、失眠、焦虑的情形下容易发生。试着学会自我调整,放松心情,正常作息就会减少其发生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