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断开拓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不断开拓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不断开拓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历史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创造与历史传承。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走向进步、走向文明,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能够自觉地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前进。因为,文明是人类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继续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实际上,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直接地反映的是历史本身的实现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历史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与传承过程。没有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人类历史就无法延续。

从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特别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发展面临危机与转型、失调与协调、冲突与融合、嬗变与重构等重大历史变革,强化了人们对文明价值的理性反思和寻求出路的探索。

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物质文明,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工业文明经济增长的方式仅表现为单向的追求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经济效益,也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已直接危及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工业文明走入了困境。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尊重、爱护、协作、共生的和谐自然观为出发点,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为核心,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才是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状态。1972年以来,《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生态文明模式已成为全球共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认可,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逐步显现。20世纪90年代,我国党和政府开始更加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我国率先制定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国家“九五”计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课题,而且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全新状态,它标志着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从主观上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生态文明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重新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地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个基本目标。十七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人类文明范畴,丰富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也扩展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凸显了人类文明的整体性,使人类文明从人类社会扩展到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统一起来。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到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共产党在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生态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成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十七大将生态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崭新格局。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生态问题,应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提高到战略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建设密切配合、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五个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注释】

[1]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50页。

[2]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1页。

[3]福译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2页。

[4]斯宾格勒:《没落的西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55页。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63页。

[6]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上),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3页。

[7]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100页。

[8]伯恩斯和拉尔夫:《世界文化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页。

[9]伊东俊太郎:《比较文明》,东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10]岸根卓郎:《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页。

[11]阿尔温·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三联书店,1996年,第14页。

[1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15]罗浩波:《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向》,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

[16]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7]萧君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载《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8]程言君:《文明形态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载《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