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解决措施

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的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建立,但是指标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适应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依托《中国矿业资源报告》的编撰,进一步建立完善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计制度,同时借鉴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规范,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内涵和统计来源、口径,并明确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

一、增强矿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一)规范矿业企业市场秩序

针对目前产业准入政策不合理导致的矿业竞争主体过多的问题,需要从产业层面出发,大力整顿资源产业秩序,尽可能避免过度竞争和产业无序状态,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跨区域的矿业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科学划定矿业市场准入原则,提高矿业市场准入门槛,完善相关的占有准入、规模准入等政策,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以提升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产业援助、经济协调等手段,积极推进矿业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实施跨国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矿业集团;积极落实生态文明战略和可持续资源发展观,实施优质矿产资源保护性战略和储备战略[144]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鉴于矿业企业相对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技术人才的创新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决定了只有使企业成为创新收益的分配主体,企业才会有足够的积极性投入到创新活动。企业对创新收益的分配,首先要保证给予创新者满意的薪酬和可以期望的职业发展前景,只有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与工作绩效挂钩,才能真正激发创新者的主观能动性[145]。对我国大多数矿业企业而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等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第二,大力促进校企、院企合作创新。如前文所述,我国矿业企业大多研发实力较为薄弱,不论是高水平技术人才还是研发平台都不够健全,企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科研人员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后者缺乏对市场的准确认识,也缺乏真正意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产学研脱节在我国各个行业都比较普遍。对于矿业企业而言,主动建立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联系和协同创新关系至关重要[146]。在科技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鼓励下放科研人员成果处置权、分配权等背景下,产学研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矿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需要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责明确的长期合作机制,积极创新合作模式。

二、提高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立足国内保障矿产资源供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对于我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一靠开源二靠节流,前者需要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后者则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也就是要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现路径

(1)提高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

总体而言,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矿业企业和政府都需要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对于矿业企业而言,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提高保障国民经济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于政府而言,需要统筹国内国际形势,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全局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战略[149]。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以创建以矿产资源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开发利用模式为目标,切实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转变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上;二是积极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勘查评价机制为目标,切实从矿产资源勘查转变到矿产勘查评价一体化上;三是以规范矿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矿业市场为目标,切实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技术监督与管理的结合上;以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从勘查开发并重转变到统筹勘查开发保护上。

(2)加强三级矿量、资源储量与“三率”的综合管理[1]

严格按三级矿量(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管理的要求规范矿业企业生产,每年年初核算年度生产矿量,根据核算结果编制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并以此规范采掘并举、掘进先行施工,确保三级矿量平衡。在“三率”综合管理方面,矿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储量和“三率”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政府部门核准的矿山“三率”指标;配备储量和“三率”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单位储量动态管理和“三率”管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规定编制储量检测报告并及时提交审核;定期组织开展生产矿山“三率”检查,并将“三率”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鼓励矿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矿产资源“三率”[150],完善相关的以奖代补项目安排,在绿色矿山评选等矿产资源管理活动中给予“三率”管理的优秀企业给予优先考虑,对违反“三率”管理的矿业企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整顿或吊销采矿许可证[2]

(3)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鼓励矿山企业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注重研究生态脆弱地区的矿产开发技术、深部矿的选矿工艺技术;努力提高微细粒矿物的回收率,加强多力场协同设备和选择性更强的浮选药剂研发;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和资源环境协同发展,加强矿产开发“三废”治理技术研究;加强新材料研发,提高资源价值。

(二)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保障

(1)完善矿业企业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评价制度

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政策问题。为建立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一套统一管理的、规范的统计和评价体系非常必要。我们国家从2011年开始发布《中国矿业资源报告》,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发布了4年。但从报告内容看,对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的评估研究较少,更多的是数据的简单罗列,统计数据的来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建立,但是指标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适应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依托《中国矿业资源报告》的编撰,进一步建立完善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计制度,同时借鉴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规范,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内涵和统计来源、口径,并明确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通过完善统计和评价体系,科学评判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查漏补缺的同时监督矿业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促使矿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与标杆企业的差距改善经营管理,最终使矿业企业走上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轨道[151]

(2)加快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补偿机制

2011年 9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土资源部调研时曾明确提出:“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做好数量管控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防止过度开采。”鉴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在建立矿业企业援助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矿业企业技术改造、生产方式转变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必要情况下对矿业企业在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缴纳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特殊优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济损失。

三、推进矿业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矿业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必然道路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社会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进行着运演。但事物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这一个有机系统。马克思说:“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恩格斯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们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152]

(一)矿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矿山行业由微观到宏观,从企业到产业,从生产系统内部到外部环境治理,都在进行着深入的改革调整。行业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企业转产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但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还必须要不断深化和发展。第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为了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绿色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资源有限、资源有偿、生态有价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绿色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绿色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观念,转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还要积极构建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核心及动力源,具有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环保认证、精品意识等特征,在建设矿山生态文明的自始至终,要积极培育和打造绿色的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员工心理文化及产品文化,以绿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理念的树立、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和活动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第二,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粗放式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一方面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应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坚持保护与开发、预防与治理并重,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加强“三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实现绿色循环。不仅要做到资本、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及水流、物流的循环,还要采用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新技术,实现绿色科技。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应用新工艺从资源的开采、运输,到转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力争做到能源消耗最小、排放最少、环境影响最低、产值最大,实现低炭化。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还要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利用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第三,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在传统的矿山资源的开发中,往往忽视企业与当地社会的有效互动,过多地强调对资源的占有而无视矿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的状况,正如“资源诅咒”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纵观全球国家和地区发展,越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往往越是遭受贫困、受到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掠夺和奴役的地方。这种具有掠夺性、侵占性的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凸显了矿地矛盾加深、生态破坏严重的恶果,不仅牺牲了环境,而且阻断了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打破这一诅咒,其关键就在于矿业企业能否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对于矿业企业来说,实行矿地对接,就是要把矿业企业融入当地社会的有机系统中,秉持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为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发生互动和互化,不仅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保障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得效益、人民得实惠、社会得生态的美好愿景。

(二)矿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矿业企业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有效的绿色控制能力的指导下,着力加强制度、法规和环境建设,为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第一,提升政府绿色控制能力,建立长效机制。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不仅置于经济发展中,还要扩展到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在矿山资源开发上坚持规划先行,把保护与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将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经济工作考核相结合。提升政府绿色控制能力是矿山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第一,完善绿色矿山质量认证标准,形成标准化评价体系;在全国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为矿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但对国家级绿色矿山的验收考核只是一个宏观性的框架,在具体实施当中还需要进行细化。由于矿业企业开采资源类型不同,开发利用方式均有不同,比如资源开发利用率、开拓方式、开采方式、产生的污染物以及治理方式等绿色发展的模式均有所不同,为能够对某一矿山行业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考评标准,应根据不同的矿山行业,建立标准化的绿色矿山考评体系。比如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第二,建立健全绿色矿山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绿色矿山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和施行,将为促进绿色矿山、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现有的矿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控制矿业企业生产污染行为,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削减计划,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这样一方面明确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使绿色矿山建设有法可依,更能激励企业提高环保意识、改善产品环保性能,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第四,提高矿产开发准入标准。提高矿产开发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建立主生产系统以外,必须配备用以消除环境危害因素的辅助设施,在建厂前,必须有第三方的厂区规划以及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案,方案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评审、立项后,企业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建设。完工后,在相关部门的联合验收后,符合方案设计要求,符合环保要求,同意投入生产。第五,加强矿山开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矿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发展,离开了专门的矿山开采人才,矿业企业绿色发展将很难取得实效。因而,必须加强矿业企业人才的培养,比如与专业院校采取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定向培养以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各级监管部门矿业企业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看待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充分认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为推动矿业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同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使用和管理的新机制,做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营管理能力较弱、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基于此,本章提出:一是通过规范矿业企业市场秩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矿业企业援助机制、引导矿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等途径增强矿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二是通过提高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识、加强三级矿量、资源储量与“三率”的综合管理、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等途径提高矿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是通过树立矿业企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加强绿色矿业制度体系建设等途径推进矿业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矿产资源“三率”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是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

[2]参考《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三率”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三率”管理的有关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