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供应链产生背景

国际供应链产生背景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则必须面临不断缩短响应周期的巨大压力, 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最终转移到时间上来。实施基于时间的竞争战略就是旨在改善企业的各种与时间有关的绩效指标, 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以取得竞争优势。目前, 国外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我国企业所采取的 “大而

一、 市场竞争特征变化及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弊端

1. 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特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 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 定制化的 “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市场竞争也要主要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

(1)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这导致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 用户已不满足从市场上买到标准化生产的产品, 他们希望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变化导致产品生产方式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是“一对多” 的关系, 即企业开发出一种产品, 然后组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用一种标准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 这种模式已不再能使企业继续获得效益。 现代的企业必须具有根据每一个顾客的特别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即所谓的 “一对一” 的定制化服务(Customized Service)。 例如, 以生产芭比娃娃著称的美泰公司, 从1998年10月份起, 可以让女孩子登录到barbie.com设计她们自己的芭比朋友, 选择娃娃的皮肤弹性、 眼睛颜色、 头发的样式和颜色、 附件和名字。 当娃娃邮寄到孩子手上时, 女孩子会在上面找到她们娃娃的名字。 又如, 中国的海尔是一个全球著名的家电制造企业, 每年的产品产量非常大, 一般人看来应属于备货型 (Make to Stock) 生产类型, 但是, 在2000年以后, 海尔却采取了一套按订单生产 (Make to Order) 战略来组织生产。 其结果是不仅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也把库存降到了最低限度, 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实现了向三个 “零” ( “零距离” “零缺陷” “零运营资本”) 目标的迈进。 不过, 应该看到, 虽然个性化定制生产能高质量、 低成本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但是对企业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对订单响应速度越来越快。

一般来说, 品种、 质量、 价格、 时间和服务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 但在不同历史时期, 这五大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工业化初期, 主要依靠价格进行竞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质量逐渐成为影响竞争力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企业竞争和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竞争优势逐渐转移到品种和服务上; 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以及技术变革的加速, 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 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用户不但要求厂家按期交货, 而且要求的交货期越来越短。 我们所说的企业要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这不仅指产品品种, 更重要的是指产品上市时间, 即尽可能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则必须面临不断缩短响应周期的巨大压力, 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最终转移到时间上来。 毋庸置疑, 谁能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的需求, 谁就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 各国企业纷纷将制定竞争战略基点建立在时间基础之上, 出现了基于时间竞争 (Time-based Competition) 的思想。 实施基于时间的竞争战略就是旨在改善企业的各种与时间有关的绩效指标, 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以取得竞争优势。

(3)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 国外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 例如,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新电话的开发时间从过去2年缩短为1年; 计算机领域的惠普公司打印机开发时间从过去的4.5年缩短为22个月, 而计算机的软件更新速度则更加让消费者觉得赶不上。 但这背后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保障, 消耗了大量的企业资源, 代价非常大, 普通的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感觉越来越吃力。 而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产品寿命周期缩短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强。

(4) 竞争全球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市场竞争的全球化,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要求每个企业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导致参与竞争的企业必须适应市场整体发展的方向。 但随着竞争技术含量的不断加大, 技术分割越来越细, 任何企业无法在自身产品的整个领域全面发展, 原来自身研发的产品或制造的产品不得不转向第三方研发、 制造, 也就是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

(5)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1世纪, 各个企业无论大小、 强弱, 发展的机遇越来越趋向均等。 企业面对海量的信息, 如何为企业所利用, 如何构建自身的信息资源网络, 把企业的资源管理范围延伸到企业之间的整个供应链已经成为它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6) 全球资源有限。

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源要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采取无限制扩展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资源共享、 互补的问题已经摆在企业的面前。 为了摆脱困境, 企业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 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Ⅱ)、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等, 虽然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但在经营的灵活性、 快速满足顾客需求方面并没有实质性改观。 人们终于认识到问题不在于具体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而是在于它们仍局限于传统生产和经营模式的框架内。

2.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弊端

从管理模式上看, 企业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市场过程直接控制的需求, 传统上常采用 “纵向一体化” 的策略, 即通过扩大自身规模, 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 和其原料供应商、 半成品或零部件企业形成一种所有权关系。 我国企业所采取的 “大而全” “小而全” 的经营方式是 “纵向一体化” 的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 “纵向一体化” 的策略基本都只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问题, 其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在消费者需求特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前提下, 仅靠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要想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显然是不现实的。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

(1) 企业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 企业对资源需求的传统模式是不断地依靠自身规模的扩大, 向纵深方向发展, 这样一来消耗了企业的大量资源, 企业的负担加重, 而且扩建的周期, 投资回收期都加长, 往往容易错失市场良机, 项目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2) 企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难以降低。 企业扩大非关键的业务, 涉及的知识较多, 要在其不熟悉的领域扩大生产, 技术、 人才、 设备、 管理方式都很难达到最佳状态, 因而产品的质量、 性能、 成本也很难达到市场的最佳水平。

鉴于企业 “纵向一体化” 发展的种种弊端, 市场的发展推动了 “横向一体化” 发展的经营模式, 企业只是抓住核心的业务流程, 安排生产活动, 非核心的业务流程转向选择合作伙伴生产。 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 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 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例如, 日本汽车制造厂商只生产约25%的部件, 大量的业务实行外包, 形成一个供应链条,大大地提高了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横向一体化” 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 零售商的贯穿了所有企业的“链”。 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 (Supply Chain, SC)。 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 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 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 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 因为这个联盟要 “解决” 的往往是具体顾客的特殊需要, 供应商就需要与客户共同研究, 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 还可能要对原设计进行重新思考、 重新设计, 这样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建立了一种长期联系的依存关系。 供应商以满足顾客、 为顾客服务为目标, 顾客当然也愿意依靠这个供应商。 这样一来, 借助敏捷制造战略的实施, 供应链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二、 经济全球化

按照国内外学者已达成共识的解释, 所谓经济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是指商品、 服务、 信息、 生产要素等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 通过国际分工, 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当代经济全球化 “具体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全球化、 产品市场的全球化、 产业结构的全球化、 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性因素,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也功不可没, 促进了全球化产品市场的形成及生产要素的全球化。 作为多边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 (GATT) 和世界贸易组织 (WTO) 是 “二战” 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最重要制度架构。 GATT/WTO使发达国家的产成品的平均关税水平从40%下降到目前的3%~4%, 大大降低了产品内跨境交易成本, 推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促进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3个措施是: 关税的降低; 非关税壁垒措施减少、 消除;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自由贸易同时发展。 虽然反倾销法、 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Duties, Contingency Measures) 等贸易限制或保护措施导致农业和服务业仍存在较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但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1. 关税的降低

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 从1947年到1993年年底完成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至1993年12月15日完成, 平均减税幅度近40%, 有些产品的关税下降超过50%, 其中20个产品实行零关税, 涉及的贸易额高达12000亿美元。 关税税率, 尤其是工业品的税率的大幅降低,极大地促进了跨国贸易的发展, 降低了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2. 非关税壁垒消除

世贸组织为各成员国规定了一套处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规章和原则, 要求各成员国以这些规则为依据修改自己国内的经贸法规, 规范自己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为。 这些经贸规则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对降低国际供应链的链中交易成本,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贸组织的规则规范了贸易、 投资、 知识产权等国际经贸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及国际供应链的发展。

3. 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自由贸易同时发展

贸易自由化进程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域贸易自由化与多边自由化, 即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s, FTA) 等区域经济组织活跃发展。 区域性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是 “二战” 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事物。 若干个相邻的国家联合起来采取共同的经贸政策, 特别是共同的关税政策, 对内减免关税, 对外统一关税, 建立区域性的一体化市场, 以求相互促进, 共同繁荣。 GATT第24条在两个前提条件下允许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其他区域经济自由化组织, 一是所谓壁垒封顶条件 (The Barrier Cap Condition), 即区域自由贸易体成员国之间优惠性安排, 不应导致对非成员国壁垒水平上升。 二是所谓基本覆盖条(Substantially All Condition), 即区域经济自由化措施应当基本覆盖所有部门产品, 而不应当选择少数产品对象。

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之间具有互动关系。 例如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往往是在多边贸易自由化推进背景下,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策演变 “锁定” 到市场化改革路线之后, 希望通过进一步自由化吸引外资; 另外, 某些经济自由化合作难题, 可以通过FTA在在较小区域范围内得以解决, 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 两类贸易自由化安排积极互动关系应当大于竞争关系, 区域主义安排在降低跨国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和推动国际分工贸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尤其是全球市场日益发展, 全球竞争加剧, 迫使企业必须将战略眼光着眼于全球而不是局限于国内或部分国家, 促进了国际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同样为国际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形成紧密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用新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者相互促进。

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加工贸易的鼓励政策

国际供应链的出现和发展涉及产业结构的问题。 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催化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 正在变成为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在近来蓬勃发展的 “外包” (Outsourcing) 与加工贸易, 正是各国政府对加工贸易的鼓励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1. 发达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开始较早, 市场经济发达, 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在世界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抓住核心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把那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较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存在两种选择: 一是把特定产品所有生产过程一揽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从而腾挪出经济资源用于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结构的产品; 二是把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最为密集的工序或区段转移到国外进行, 资本和技术投入比例较高的生产环节仍在国内进行。

美国在1963年开始实行 “生产分享项目 (Production Sharing Scheme)”, 通过特殊免税措施 (Tariff Provision) 来鼓励某些生产工序分散到其他国家进行, 主要目的在于鼓励美国企业把劳动密集型企业活动转移到国外进行。 欧盟国家把这种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称为“外向加工贸易 (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OPT)”, 又称为 “外向加工流通 (Outward Pro⁃cessing Traffic)” 或 “外向加工救助安排 (Outward Processing Relief Arrangements)”。1991和1994年, 通过OPT方式实现的纺织服装业贸易占欧盟这类商品贸易总额的43%和47%, 另外三类较大OPT项目为运输设备、 电子元件和计算机。 这些政策的实行, 极大地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其产业结构的调整。

2. 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政策

“二战” 结束后,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一般都从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贸易发展模式开始, 即通过政策干预措施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 替代过去制成品进口, 以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平衡国际收支。 进口替代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通过关税 (高额关税和进口附加税) 和非关税手段如进口许可证、 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限制直至完全禁止外国某些工业品进口; 二是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 以将有限的外汇用于发展最急需的一些领域; 三是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 如新加坡颁布的 “新兴工业 (豁免所得税) 法”, 和 “工厂扩展法”, 规定按照企业对工业生产追加资本数量多少, 豁免2~5年的40%所得税。

由于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模式暴露出来的矛盾 (如工业市场不足、 生产力闲置、 工业与基础业和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国际收支困难等) 迫使一些国家寻求新的办法, 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转向了鼓励加工贸易的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加工区又称为工业型自由贸易区,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画出某一区域, 准许外国厂商在区内办企业, 享受关税优惠待遇, 外资企业可以免税进口原材料、 机械设备及其他零部件, 制成品出口也享受免税待遇。 出口加工区以开拓远洋市场为目标, 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高产品加工出口, 以促进本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出口加工区的实质是利用经济上的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以及一定的基础设施, 吸引外资, 引进技术来发展本国的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 各国出口加工区有不同名称, 涉及的经济活动也有不同内容, 但是普遍以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活动为基本定位, 并且外资企业在其中占有较大份额。 出口加工区的特殊政策明显具有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的取向和作用。 由于出口加工活动依赖于供应链活动中的产品工序间的分工, 上述政策显然有鼓励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制度创新意义。

事实表明, 以出口加工区为制度平台实施的政策改革调整, 对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加工贸易和产品内分工发挥了关键作用。 例如,1979年马来西亚制成品出口75%来自出口加工区, 近年这一比例仍为5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毛里求斯超过95%的制成品出口在出口加工区内生产, 肯尼亚、 墨西哥、 多米尼哥这一比例分别为75%、50%和80%; 中国经济特区很大程度上具有出口加工区特点, 这类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最活跃的制成品出口基地。发展中国家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供应链把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安排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