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世界,国际贸易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机器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需求。机器在将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合为一个新的产品的同时,又因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而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产生的萌芽阶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到了14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厂手工业,由于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因此刺激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航海热潮,极力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44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开始迅速扩大,这些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意大利北部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他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

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除了原来的那些欧亚国家以外,还包括美洲、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大洲。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除了金银、香料、丝绸、茶叶等源源流入欧洲外,一些原来未曾到过欧洲的新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咖啡,印度的棉花等,甚至以前欧洲人很少食用的蔗糖、大米等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当时欧洲一些国家执行殖民政策,运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建立种植园,开发矿山,并将这些国家作为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来源地以及国内产品市场的延伸,形成早期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分工的萌芽。

这段时期,是西欧各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依然处在较低水平,但是它发展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这个阶段英国最早开始了产业革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突出代表为纺织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最终使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得以确立,英国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1.在机器大工业内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1)受地域条件或自然环境的限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日益增多的原材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材料所能满足,这样就迫使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向国外寻找和建立原材料产地。

(2)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机器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种迅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所提高的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而且,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也为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3)机器大工业建立为改革运输与通信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

2.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

这个时期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亦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工业中心,号称“世界的工厂”,并且垄断了世界贸易。当时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还主要是农业生产国。马克思描述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

那些满足地方贵族阶级和商人阶级需要的奢侈品,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贸易显著增加。煤、金属和机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谷物、棉花、羊毛、木材等原料成为大宗商品。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世界,国际贸易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电力的发明应用以及其他一系列新技术的革新,诞生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比如钢铁业、化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等。这些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生产,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带来了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纳入WTO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

1.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农业国中,燃料和采掘工业有了发展。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国家。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2.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英国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英国原来所处的“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这些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例如,美国专门从事电气化生产、汽车制造和谷物的生产,德国主要从事染料、药品等化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铁,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等。

3.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进一步扩大。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国的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下降。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非殖民化过程开始,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它们往往不甘心做发达国家的附庸,而以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个阶段,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资本输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经济一体化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二百年间以经济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间的分工。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迅速,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战后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出口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4,而其中的3/4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国际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工业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5以下。这说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国家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化,原有生产部门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国内市场的有限性已无法容纳无限的生产细分,于是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开始走向世界,形成国家间的部门内部分工。

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但这些往往又与一国有限的市场、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了矛盾,这就促进各国部门内部的生产专业化迅速得到发展。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3种形式:

(1)产品专业化。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例如拖拉机,大体上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

(2)零部件专业化。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制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例如美国波音飞机上的零部件由许多国家生产等。

(3)工艺过程专业化。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例如德国的拜耳公司,把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化工厂。

(4)国际分工的领域从以有形货物的生产与贸易为主向服务业发展,并且彼此间相互结合、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国内就业人数的比重均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在其国民经济内部发展较快。因此,国际分工的广度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3.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并存,在世界性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体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现称欧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这些经济集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向性和排他性。对内逐步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促进了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对外采取歧视性的关税与非关税等排他性措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经济集团与非成员国之间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其结果导致了经济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分工和贸易发展趋势的加强。

4.在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不同来分类,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形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必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程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从历史上看,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当时英国等少数国家是工业国,绝大多数不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农业国,工业先进国家按自己的需要强迫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分工,形成工业国支配农业国、农业国依附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从国际分工产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的生产。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加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工业部门分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土地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

(2)高新尖的复杂加工工业与简单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胶合板工业、工艺品工业、农矿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业等)的分工。

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少和社会经济结构;二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一)生产力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改善工艺技术、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变革。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英国是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其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继英国之后,欧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与英国一道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与支配力量。二战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已在逐步改善。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国际分工日益多样化和细分化。生产力的发展将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卷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并促成分工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的过渡。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构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产品构成从最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到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高精尖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强,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贸易更多地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二)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自然条件中的地理环境、气候、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的大小等都对国际分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些农作物只能在特殊的气候下或者特定的地区才能种植,而矿产品也只能出产在那些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离开了这些条件,国际分工就无从谈起。

应当指出,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确很重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替代品大量出现,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趋于下降。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否定自然条件的影响因素。因此,自然条件只提供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要把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条件。石油不能在没有石油的地区开采,但存在丰富石油的地区,只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三)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人口稀少、土地广阔的国家往往偏重发展农业、牧业、矿业等产业,而人口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往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在国家间就有分工和交换产品、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分工。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随着劳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就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生产,必须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实行还要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取决于投入交换的商品数量、有支付能力的人口密度、运输距离。

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越是稠密,每个人的支付能力越高,市场就越大,从而分工的实行程度就越高。同样,交换距离也制约着世界市场规模,间接地影响着国际分工。交换距离如果太远,一则易坏、易碎的商品难以到达市场,再则体积大而价值小的商品负担不起运费。反之,如果距离很近,那么几乎所有商品都能进入市场。在商品交换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条件越好,交换距离越近,运费越低,市场规模就越大,该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发展国家分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四)生产关系因素

生产关系因素是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各国在世界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它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既然社会分工超出国界而形成国际分工,社会生产关系超出国家界限就会形成国际生产关系。国际分工的性质受制于国际生产关系,它决定着国际分工利益的分配。现在的国际生产关系是复杂的,既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但总的看来,在当代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居支配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方面仍然属于资本主义性质。正因如此,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加国际分工的同时,必须要与历史上形成的这种不平等进行斗争,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通过自身生产力的提高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五)资本国际化因素

资本流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增值,因此,在垄断资本最大限度地追逐垄断超额利润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也必然具有不平等的性质。自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经济现象。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政策的变化,都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对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这里的上层建筑主要指具有能动作用的政府、军队和各种组织机构,它们既可以促进,也能够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

各国政府经常借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推行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曾多次发动商业战争,强迫别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组成国际性的分工体系。二战后,许多国家加入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经济政策上和国际分工上相互协调,以促进经济的共同稳定发展。

为加强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推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利用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政策挡住外来产品,并利用各种出口补贴政策把本国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些政策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七)跨国公司因素

二战后出现的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资本雄厚,其业务涉及各行各业,它们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利条件,分工协作,并同众多国家的有关企业保持较为固定的供求关系,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事实上,跨国公司的发展无疑是促进传统国际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