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前欧洲国家间的分工只是一种范围有限的地域分工,国际贸易多表现为区域贸易。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此国际贸易真正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国际分工从产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60年代)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经济形态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地域分工和地方市场。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是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转化的重要标志。此前欧洲国家间的分工只是一种范围有限的地域分工,国际贸易多表现为区域贸易。但在地理大发展之后,伴随着海外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兴起,各国之间经贸联系不断扩大,促进了欧洲国家的个体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为国际分工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时期,西欧殖民主义者以暴力和其他超经济手段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掠夺,强迫当地居民开矿山、建立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园,生产和提供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料与农作物,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建立起一种以奴隶劳动为基础,面向国外市场实行专业化生产的经济,于是出现了近代最初的形式的分工——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然而,由于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世界范围内仍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刚刚出现的国际分工主要建立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工场手工业基础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地理大发现之后所出现的那种国际专业化生产只是国际分工的萌芽形式。

(二)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从工业革命的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时期的结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这场革命最初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此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开始了机器生产的时代,机器逐渐普及于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许多产业部门,实现了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到19世纪70年代,继英国之后,法、德、美、意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使各国的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形成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为适应机器大工业发展的要求,行业之间的分工日益发达,区域之间的分工日趋明显,各国的社会分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超出国家和民族的范围,便形成了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国际分工。马克思曾经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运用,分工也具有了这样的规模,以致大工业与国土无关,只有依靠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1)

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首先,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国内市场饱和,原料提供紧张,这就需要不断扩大国外市场和开辟国外原料产地。其次,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加剧了工农业生产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农业越来越落后于工业,粮食和农业原料的供应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打破了民族的孤立性和闭塞性。大机器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欧、美国家征服国外市场的主要武器,大机器工业把一系列的国家纳入了国际分工中,它使资本主义宗主国按自己的意图安排这些落后国家的生产,并使它们成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再次,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海洋船舶和火车铁路的出现改善了运输条件,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运输费用;现代电讯工具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日益广泛和迅速。这些变化将世界的生产和消费紧密连接在一起,使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成为可能。

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国际分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由于大机器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都卷入到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国际贸易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性质。原来在一国范围内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分工,逐渐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后来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当时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是少数发达的工业国,控制着广大亚、非、拉的农业国。

第二,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由于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其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时写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行。”(2)印度成了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当时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它所生产的钢铁、煤炭、机器、纺织品均在世界上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其殖民地和附属国则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专门提供原料的基地。这不仅是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对立下的“垂直式”的国际分工,而且是资本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地区掠夺和剥削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

第三,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纺织品贸易显著增加。煤、金属和机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谷物、棉花、羊毛和木材等大宗商品取代了原来只是满足贵族、地主和商人需要的奢侈品。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此国际贸易真正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

第四,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殖民者的掠夺手段有所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普遍完成,欧洲殖民强国逐渐将野蛮的暴力掠夺转变为较为文明的贸易方式,赤裸裸的不等价交换变成为隐蔽的不等量劳动的交换。

(三)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和内燃机在生产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后,当时的工业国还是以轻工业为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和钢铁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使原来工业国中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增大,并取代轻工业而居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有力地“轰开世界上落后国家狭隘而闭塞的自然经济的万里长城”,使一切落后的民族和国家进一步卷入到世界市场中来,迫使它们的生产和消费都进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轨道。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通过资本输出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趋势日益增长,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最终得以形成。

这一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是:第一,前一阶段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型”分工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工业发达的一组国家。农业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美等国家,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进一步扩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加紧在殖民地和殖民地国家兴办面向国际市场的种植业和工矿业,加深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关系。第二,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水平型”的分工,即经济部门尤其是工业部门的分工。例如,英国重点发展钢铁生产,德国重点发展化学工业,挪威着重生产铝,芬兰生产木材加工品,丹麦生产肉类乳制品,美国则成为谷物生产大国。

(四)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兴起,这是迄今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引起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原子能、新材料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使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革新,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大量涌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组成,多边贸易体系的逐渐建立等等,使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方向和广阔领域发展。

战后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分工具有新的特征:

第一,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似性和技术水平的接近更多地促成了相互之间分工的发展和贸易的日渐频繁。发达国家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如巨型飞机、新型汽车、原子能发电站、大型储存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都是通过若干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技术合作来完成的。发达国家为了扩大国际分工和协作,还在一定区域内组成经济贸易集团,从而使国际分工向更为广泛和纵深的方向发展。

第二,各国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日益向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转变。在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以及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战后,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化,原有生产部门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当国内市场无法容纳无限的生产细分时,于是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开始走向世界,形成国际的部门内部分工。随着国际间产业内部分工的发展,国际竞争合作愈益表现为同类产品、同类产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这是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流程专业化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的结果。

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通常是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形式。而水平型国际分工则主要是指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进行专业化协作的国际分工形式。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政治独立。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先的垂直型国际分工格局。目前,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已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简单加工工业和复杂加工工业之间的分工,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本、技术及知识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劳动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生产与资本、技术及知识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生产的国际分工。同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还出现了一种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即一些高、精、尖工业产品或一般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在发达国家进行,而产品的制造则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了发达国家的“加工厂”。不仅如此,有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甚至还组成经济贸易集团,进一步强化了此类国际分工。

第四,国际分工与协作方式的多样化。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出现了高、新、尖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同时,国际分工还出现了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部门发展,以产品为对象的国际分工向以生产要素为对象的国际分工转变的趋势。由于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众多的各种形式的跨越国界的分工,如国际的合资经营、合作开发、补偿经营、加工贸易、国际租赁、劳务合作和技术转让等。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上述方式被广泛采用。这些分工协作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对世界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