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并由L.T.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较之传统的贸易理论前进了一大步。对此他们进行了研究,提出部门内贸易理论。他认为人均收入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则会影响国际贸易。部门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强调通过企业规模经济创造出口优势,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并由L.T.威尔士(L.T.Wells)等人加以发展。它是用来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变化的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前提

(1)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技术水平与革新进展情况不同,技术水平高和革新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受出口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然而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新技术,从而消灭这种技术差距。在技术创新国利用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并问世,直至其他国家仿制生产之前这段时间称为“模仿时滞”。当然,在时滞阶段,技术创新国具有明显的技术差别优势来发展出口优势。

(2)贸易国家分类。弗农假设参与贸易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发明与出口新产品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二是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诸国、日本等;三是发展中国家

(3)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它说明一个新产品投放到市场销售后,其销售量经由慢速、快速增长、饱和稳定以及减少直至退出市场的过程。这种销售量变化借助于人体生命变化可分为产品的市场导入、成长、成熟与衰退阶段。在销售量演变过程中,产品自身的生产也经历了创新到成熟再到标准化的演变。当然经营者可以根据上述变化在各阶段采取相应策略来获取最大利益。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产品创新阶段。这是新产品研制成功刚投放市场进行销售的阶段。少数在技术上领先的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根据本国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首先开发出新产品,而后在国内投入生产。此时的新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数量少、价格昂贵,只能满足国内小部分人的需求。

(2)产品成长阶段。在该阶段产品创新国已经依靠密集使用资本来组织大规模生产,产品已经趋于资本密集型,市场不断扩大,同时国内竞争也日益加剧,促使产品向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即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初期,由于技术模仿的时滞,使创新国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增长,然后当其他发达国家克服技术模仿时滞障碍,制造进口替代产品保护本国市场后,创新国对其出口就会逐渐减少。为获取技术创新带来的最大利益,创新国开始谋求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也有所下降。

(3)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由成熟趋向于标准化。由于产品生产日益标准化,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由资本逐渐转向劳动力,技术优势不复存在,资本优势也日益衰败,低成本低价格在市场中日益重要。此时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创新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优势,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进行新产品的发明创新。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种动态经济理论。它从产品的生命运动过程出发,将其与赫—俄学说相结合,来说明比较利益是一个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一类国家转移到另一类国家的动态过程,不存在一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不同国家应生产那些在生命周期中本国资源处在相对优势阶段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较之传统的贸易理论前进了一大步。

(二)部门内贸易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H.G.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量属于部门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对此他们进行了研究,提出部门内贸易理论。该理论在论述贸易发生的基础时,主要有三种观点。

1.同类产品的差异性是部门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他们认为,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差异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差异产品。这种同类的差异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部门内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2.需求偏好相似是部门内贸易的又一原因

这是S.B.林德(S.B.Linder)理论的运用。他认为人均收入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则会影响国际贸易。如果两个国家人均收入相似,其需求结构和消费偏好也会相似,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双方的贸易机会就越多,贸易潜力就越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从而促进各国之间部门内贸易的发展。

3.规模经济是部门内贸易的重要成因和贸易利益的来源

这一观点认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并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从而扩大产品出口。这样,部门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

部门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强调通过企业规模经济创造出口优势,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

(三)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E.波特(M.E.Port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力的提高,提高生产力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是:生产因素状况;国内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行业状况;企业营销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环境。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的作用。

生产因素状况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本因素,指一个国家拥有的或较易获得的生产因素,如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地理环境等;二是推进因素,指通过投资于研究与开发而新创的生产因素,如先进设备、高级技术人才、尖端科技、生产配方等,这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需求状况是指应高度重视国内需求。因为满足国内需求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创新品种、增加特色的发动机,只有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优势。

相关与辅助行业是指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支持的能力。强调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对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营销战略是企业对未来竞争方案的规划,涉及营销目标、营销战术和组织结构。其中营销目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竞争环境是指国内市场的竞争强度,高强度竞争环境将迫使企业不断奋进。

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的技术变化、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突然出现的需求和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扩大和巩固国际市场提供一种营销机会。

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来调节四个因素实现的。

波特认为,相对于两个辅助因素而言,四个基本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重要。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由静态研究比较优势转向动态研究,由对某产业部门比较成本优势的研究转向对整个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这是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他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以及对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