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1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提出的历程

1.毛泽东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2.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3.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二)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

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2/13)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考点延伸】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3/13)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增)

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从国际来看

1.总体而言:

①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②虽然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③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④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格局变化我国提升关键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2.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

①国家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

②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

③国际经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

(二)从国内来看

1.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

2.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3.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4.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①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②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4/13) 毛泽东对世界格局和时代主题的判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两个中间地带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5/13) 邓小平对世界格局和时代主题的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6/13) 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7/13)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当今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但各种力量的对比并不平衡,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多级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

(1)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有利于遏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5)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看到,世界多级化进程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单级秩序观和多级秩序观的较量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在多级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8/13)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各类风险明显增多。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 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9/13)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各种因素和各种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来自国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从国际来看,

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二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的治理结构改革已经迈出重要步伐,尤其是二十国集团峰会取代八国集团峰会上升为世界经济治理核心机制,初步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事务的长期垄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规则制定权。

(2)我国发展也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

二是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

三是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脆弱的市场信心不易恢复,因此跨国资本流动明显加剧,导致国际外汇、证券等市场有可能持续大幅波动。在国际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形势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持续高位波动,不仅将增加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的成本,还将使我国面临相当大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

四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突出。东海、南海不断发生事端,使我国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受到影响。

2、来自国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1)从国内看,

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提升,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阶段,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深入发展,不仅将继续拉动巨额的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等投资,还将继续拉动由大量农村居民变为城镇居民而带来的成倍增长的生活消费。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的全面深化,新的更大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潜力将会不断地创造和释放出来。

(2)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是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映,尤其是受外需不振甚至下滑冲击的影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尽管近些年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但我国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经济增速回落,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科技水平整体偏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 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才有意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和关系,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0/13) 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11/13)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多级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

(1)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有利于遏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5)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看到,世界多级化进程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单级秩序观和多级秩序观的较量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 在多极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12/13)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 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13/13)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才有意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和关系,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