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通事故后创伤应激反应与艾森克人格特征相关性

交通事故后创伤应激反应与艾森克人格特征相关性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166例交通事故创伤患者为例,分析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临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纳入标准:①交通事故导致入院接受治疗;②年龄18~65岁,汉族;③自愿接受研究调查。因此早期辨别创伤事件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异常,避免发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对创伤人群是非常必要的。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有40~90%的普通人在一生中的某些阶段都会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the 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中所描述的事件[1]。Friedman[2]发现在相同的压力情境下,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利用自身人格优势来解决问题,缓冲和调节外在压力。因此探讨不同的人格特征对创伤后心理应激的影响,针对特定的人格特征制定心理干预手段,对预防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66例交通事故创伤患者为例,分析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临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3月~2011年10月在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交通事故致躯体创伤患者。纳入标准:①交通事故导致入院接受治疗;②年龄18~65岁,汉族;③自愿接受研究调查。排除标准:①颅脑损伤、颅脑肿瘤或转移瘤患者;②伤势较轻接受治疗后未住院者;③病情太严重以致无法完成答卷者;④入院后死亡者;⑤既往患有精神疾病者,或近5年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及遭受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共收集患者166例,其中男106例,女60例,年龄18~65岁,平均(38.75±1.13)岁。

1.2 研究方法 创伤患者病情平稳一周后进行一般情况和人格特征测量,伤后3个月[3]电话随访进行创伤后心理应激情况的评定。

1.2.1 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学历等一般人口学资料。

1.2.2 人格特征测量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 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中文版测量调查对象人格特质[4]。该量表共85项条目,包括4个维度:内外向性(E)(含21项条目)、神经质(N)(含24项条目)、精神质(P)(含20项条目),以及掩饰性(L)(含20项条目),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分量表各条目累计得分为原始粗分,本研究采用EPQ标准分T分[换算公式:T=50+(X+M)/SD,其中X为受试者的原始粗分,M和SD分别为该样本的均数和标准差)]分析研究对象人格特质。

1.2.3 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情况评定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该量表是为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时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的。该量表由17项条目组成,分为“闯入症状”(含5项条目)、“回避症状”(含7项条目)和“警觉症状”(含5项条目)3个维度。研究对象根据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被所列举问题和抱怨打扰的程度进行打分,程度分5个等级(1~5分表示从“一点也不”至“极度的”程度)。累计得分越高,PTSD症状越严重。国外文献报道PCL-C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5~50分之间[5],有研究认为应降低PCL-C的参考值至38分以增加其诊断的敏感性,降低漏诊率[6],因此本研究以38分为界筛查PTSD症状阳性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按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学历将调查对象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PCL-C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166例创伤患者PCL-C得分与EPQ得分的关系。检验水准α为0.05,双侧检验。

2.1 创伤患者PCL-C量表得分情况 166例创伤患者PCL-C量表平均总分(27.45±8.04)分。其中闯入因子(8.34±3.16)分,回避因子(11.67±4.22)分,警觉因子(7.45±2.56)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创伤患者PCL-C量表得分情况 结果见表1。警觉因子得分在三个不同年龄段是不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174,P=0.049),进一步两两分析比较发现≥40岁组的警觉因子得分高于<30岁组(P=0.041)。学历为高中以下的患者在警觉因子上得分高于高中及以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42,P<0.001)。

2.3 创伤患者PTSD症状阳性率 表2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者PTSD症状阳性率情况,调查对象总的PTSD症状阳性率为15.06%(25/166)。

2.4 PTSD症状阳性者与阴性者EPQ得分情况比较 PTSD症状阳性者与阴性者EPQ量表的神经质(N)维度(t=3.155,P=0.002)以及掩饰性(L)维度(t=-2.128,P=0.034)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5 创伤患者PCL-C得分与EPQ得分相关性 在人格因素中,精神质(P)(r=0.230,P=0.003)、神经质(N)(r=0.302,P<0.001)与PTSD总分之间呈正相关。各维度得分相关性见表4。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创伤患者PCL-C量表得分情况(±s)

1)与年龄<30岁组比较,经LSD检验,P=0.041;2)与学历高中以下组比较,经t检验,P<0.001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者PTSD 症状阳性率

表3 PTSD症状阳性者与阴性者EPQ得分情况(±s)

1)与PTSD症状阳性者比较,经t检验,P<0.05

表4 PCL-C量表与人格特征相关性(r)

1)经Pearson相关分析,P<0.01;2)经Pearson相关分析,P<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概念的改变,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产生,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精神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痛苦以及其他功能的损害。因此早期辨别创伤事件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异常,避免发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对创伤人群是非常必要的。

PTSD的三大症状:反复重现、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对创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大过创伤本身。本研究分析显示,年龄≥40岁的创伤者警觉因子得分高于年龄<30岁的创伤者。关念红等[7]对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分析认为,年龄与闯入因子得分成正相关。但也有研究不支持这一观点,徐唯等[8]认为不同年龄间PTSD的发病率没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标准、诊断工具以及应激源、研究对象等的差异所造成的。此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警觉因子得分高。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知识可以视作一种应对资源,高学历者可动用的资源较多。

本研究中以PCL-C得分38分为临界值,对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患者进行创伤后应激障反应症状筛查,PTSD症状阳性率为15%。其发生率高于叶虹等[9]报道道路交通事故中PTSD为7.53%,低于施建国等[10]报道高速公路交通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18.8%。这可能与文化背景、车祸事件的类型和规模,及使用工具、调查方法、研究时间等有关。一般说来,不同的人群或个体,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风险亦不相同。

人格特征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遇到突发灾难事件后会增加发生PTSD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具有某些特定人格特征的人群可能更容易遇到创伤事件[11]。本研究结果也表明PTSD症状阳性患者在神经质(N)维度得分高于症状阴性患者,以及人格特征因素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与PCL-C总分以及各症状得分具有相关性,这些都说明人格特质中具有神经质倾向的创伤患者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更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对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的时候应多注意这些人群。胡广涛等[12]对汶川地震后1年救援官兵的心理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与本研究一致结果:神经质(N)是PTSD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对166例创伤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创伤应激反应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和结论对临床心理干预或是康复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影响心理应激反应因素很多,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扩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炜,黎檀实.应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灾难医学[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4):195-196.

[2]Friedman HS.Personality,disease,and self-Healing[M].//Fried⁃man HS,Silver RC.Foundations of health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172-173.

[3]Ehlers AR,Mayou RA,Bryant B.Cognitive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ldren: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Behav Res Ther,2003,41(1):1-10.

[4]龚耀先.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5: 1-16.

[5]Dobie DJ,Kivlahan DR,Maynardet C,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female veterans:association with self-reported health problem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J].Arch internal med,2004,164(4):394-400.

[6]Dobie DJ,Kivlahan DR,Maynard C,et al.Screening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female Veteran’s Affairs patients: validation of the PTSD checklist[J].General Hospital Psychi, 2002,24(6):367-374.

[7]关念红,王昆,魏钦令,等.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8,29(4): 361-366.

[8]徐唯,宋瑛,粱爱民.特大爆炸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9):603-606.

[9]叶虹,侯振海,施建国,等.道路交通事故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3):265-266.

[10]施建国,侯振海,周继红,等.高速公路交通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2):934-936.

[11]侯彩兰,李凌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56-258.

[12]胡光涛,李学成,李敏,等.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6(32): 607-610.

【中图分类号R749.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12-07)

责任编辑:肖雅妮)

doi:10.3936/j.issn.1002-0152.2013.06.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0602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0211A32),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基金(编号:DC-2010-5)

*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83005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通信作者:(E-mail:liujiwendr@163.com)

※ 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