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激相关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适当的药物可以使患者症状较快地获得缓解,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各个时期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的选择。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应激相关障碍为新增加考试大纲。掌握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的临床表现是考试重点。

应激相关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一、急性应激障碍

【诊断要点】

1.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

2.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意识模糊。

3.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4.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抑郁症等。

【治疗】

1.心理治疗 由于本病由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是首要的;在患者能够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药物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使患者症状较快地获得缓解,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要点】

1.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可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出现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可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景的回避,表现为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性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对与创伤经历相关的人和事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5.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

【鉴别诊断】 需要排除情感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等疾病。

【治疗】

1.心理治疗 包括焦虑处理、认知治疗和暴露疗法。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各个时期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选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惊厥药物、锂盐等。

三、适应障碍

【诊断要点】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易感个性、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作用。生活事件发生前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很多其他人都能顺利处理此类事件而无任何异常,可患者却有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证据。

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表现为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

4.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5.社会功能受损。

6.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至少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治疗】

1.治疗重点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

2.药物治疗只用在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患者。

历年考点串讲

应激相关障碍为新增加考试大纲。掌握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的临床表现是考试重点。治疗应熟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