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型闯关与对外开放转型

转型闯关与对外开放转型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资源型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开放升级。

海 琴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涉及“一带一路”国内段的省市大多为内陆腹地,特别包括如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宁夏、甘肃等欠发达欠开放的资源型地区,但这些省份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又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这些资源型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是完善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需要,也是促进中西部内陆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地方经济稳增长,有利于从需求侧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构建当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还有利于不断充实和完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

进入新常态以来,全国都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而对于资源型地区更为迫切的就是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抓手在转型中寻找新的生机,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能源、粮食、旅游、煤化工、装备制造等。而“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战略恰恰为这些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能够着力打造开放型“升级版”传统产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是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在新常态下急需发展并最具可行性的优势产业,更是内陆腹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强推手和支柱产业。反之,“一带一路”战略为传统优势产业赢得更多资源,市场,竞争、合作平台,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调结构,以开放促发展,倒逼这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调结构转方式,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打造升级版传统产业基地,提升地方开放型经济水平。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资源型地区“十三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开放升级。

建设开放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资源型地区如山西、内蒙古等省份最具优势的就是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加之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能源工业,使得当地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基本形成,能源输出总量不断增加,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部分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目前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有所萎缩,未来需要在“一带一路”视阈下拓展清洁能源输出市场。首先要加强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跨境输电网建设和跨国油气管道建设,使清洁能源在跨境电、气、油产、输、用市场形成过程中从境内外两个方向得到强化。其次从供给侧来讲,以开放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提高能源系统效率,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装备进军欧美、俄蒙、中西亚及欧洲市场。强化科技创新基础,培育创新合作平台,加快能源体制创新,深化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石油和天然气体制改革,更加适应国际化标准和程序。最后加快清洁化、低碳化进程,建设绿色发展新生态,推动区域能源转型示范。此外,要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实施区域差别化能源开发和国内外全方位能源输出。

建设外向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东北省份,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一直以来都在全国粮食总产排名中位居前列,是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稳压器”。这些地区的绿色农畜产品除了要供给国内,也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走出去”“引进来”行动。一要引导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和企业“走出去”。积极探索发展外向型农牧业增收方式,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畜产品市场,积极引导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出口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特别要抓住俄罗斯停止进出口欧盟食品和农产品的机遇,扩大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对俄出口。鼓励、支持地方农牧业龙头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资源,进军国际市场。二要积极将外商现代农牧业企业“引进来”。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牧业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和农牧业多、双边对外项目、合作论坛等平台,将国外有特色优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农牧业企业“引进来”,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导外商投资中国现代农牧业。

建设国际型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中西部地区,如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且在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产业层次偏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所涉及的这些省市要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优势,尽快构建一条吸引世界眼光的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开放、升级和发展。未来要协调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打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茶叶之路”古商道等跨境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相关主题公园。搭建起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平台,联合开发旅游项目,共同设计旅游产品、线路。从国家层面签订旅游协议,建立旅游协调合作机制,以此落实项目建设、产品打造、联合促销、便捷通关等旅游合作具体事宜。鼓励旅游企业跨省、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双向投资和品牌输出,从细节入手打造国内高原、草原、平原旅游业的品牌,促进中西部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实现更多旅游免签,推进口岸旅游通道建设,探索在旅游旺季开通双向旅游专列,进一步开拓“一带一路”旅游市场。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如自驾游环线探察活动、旅游专题推介会等。

建设示范型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资源型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龙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去产能、清除“僵尸企业”,但同时要带动积极产能,通过市场优胜劣汰,加之政策引导和严格执法为优势企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和信贷等稀缺资源,增强有效供给。一要抓试验示范,在继续完善现有技术装备的同时,争取国家优先在资源型地区试验示范煤气化、净化、合成等技术及国产化、大型化装备,让更多试验示范技术在这些省市“生根发芽”。二要抓产业化发展,试验示范成功后,需要扩大规模的企业要继续往下做,并启动新的生产线;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装备,要争取优先布局,防止“只开花不结果”;不需要的“僵尸企业”“僵尸项目”要及时停工。三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现代煤化工产品和技术向节能、清洁、低成本方向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以产业优化、区域布局、技术更新为支点确保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的有机连接与优化整合,按照生态化、市场化、集中化、规模化、低碳化的理念培育主导产业明确、项目协作配套、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以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推动重点煤化工项目由初级化、同质化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转型。四要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输出技术、工艺、设备,实现化工产品内外产销结合,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

建设跨越型现代装备制造基地。资源型城市,如太原、包头、哈尔滨等具备装备需求大、电价低、优惠政策较多等优势,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未来这些地区的装备制造要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要加快结构调整,支持部分企业整合或并购国内外相关研发、制造企业,或实行在欧洲建立研发中心、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等合作模式,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实施供应链优化管理,开展增值服务。二要建立各国政府间合作机制以提供装备业相关服务和支持,充分利用丝路基金,推进和筹建双边或多边的产业投资合作基金。三要政府加大对优势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和产能输出的扶持力度,争取更多的海外优惠政策,提供准确、丰富的海外非商务性风险预警信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涉及项目审批、员工护照办理等烦冗程序予以精减,提高行政效率。四要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支撑、引领作用,建立专业化涉外中介组织,提供战略规划、法律、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服务。五要督促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履行保护环境社会责任,鼓励有关装备企业与国际接轨,研究和借鉴国际采用的环保标准和惯例。六要加强装备制造业的人才保障,重点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努力加快高端装备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队伍建设,逐步加大对跨国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加强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在出口设备的同时输出服务,为输出国培养专业化团队。

未来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步伐,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开放升级。要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结合资源型地区自身优势,坚持改革和开放并行,坚持“一带”和“一路”并行,坚持国内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并行,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并行,坚持政府服务和企业先行并行。以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的黄金通道、经贸物流区域中心和人文交流平台。着力提升资源型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好地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在完善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同时增强地方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海琴,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