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对东南亚的深远影响

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对东南亚的深远影响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1405年到1433年,他带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在东南亚地区、斯里兰卡、印度及非洲东部撒下了友谊的种子。至今在东南亚的华人、华裔以及原住民社会,仍广泛地流传着各种有关郑和的生动传说。在郑和七下西洋后,后期大量的广东人、客家人和福建人也都沿着郑和经过的路线迁徙和分散到东南亚各地。郑和七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功名千秋,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体穆斯林的光荣和榜样。

一、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对东南亚的深远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优越航海条件的大陆性兼海洋性国家,其地理位置处于亚洲的东面,濒临西太平洋,南边有浩瀚无际的南中国海,海岸线很长,岛屿线长达14000公里,有众多的岛屿(大小岛屿有6000多个)。中国的航海史更是历史悠久。

由于中国最早发明了罗盘导航技术,以天文地理与航标推算为标志,中国的航海技术随即进入了先进的“度量航海”阶段,比西方的航海技术领先了整整两三个世纪。至于中国远洋航队的活动能量,则已达到了“虽天际穷发不毛之地,无不可通之理”和“无远弗届”的境界。根据元代大航海家汪大渊所撰《岛夷志略》介绍,当时中国已与120多个亚非国家与地区建立了海上贸易关系,尤其和邻近的东南亚各国,自古就通过海路建立了长久的关系。著名的刺桐港(今福建泉州港)已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和最繁忙的国际贸易海港之一。到了明代,郑和将中国的航海技术运用到了顶峰。中国与各国都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关系,宣传仁道,不图霸权。

明朝《祖训录》载:“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中国对外关系的友善精神与和睦相处的对外政策。

img12

吉兰丹中国式古清真寺

郑和为元代咸阳王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的六世孙,世代为穆斯林。从1405年到1433年,他带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在东南亚地区、斯里兰卡、印度及非洲东部撒下了友谊的种子。随从郑和七下西洋的马欢描写到:“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长,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计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力士、通士、民稍、买办、书手、通共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航海达越南占城、加里曼丹、婆罗洲、三宝垄、苏门答腊、巨港、马剌加、古里国(现印度科里库特)。访问马剌加时,立巨碑盛载帝谕,公元1512年毁于殖民者手。

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永乐十五年第五次出使西洋时,出海航行来过占城、急兰丹(今吉兰丹)、彭亨、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南勃列(今苏门答腊实格里)、亚市,后到古里、溜山、忽鲁谟斯祖法尔阿曼佐法尔)、阿丹(今也门亚丁)、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朱巴地区)、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

img13

郑和七下西洋时带的水罐

从福建五虎门到摩加迪沙,共有465更(现代航海里程有5300海里),以60里为一更计算,合7300海里,需要60天时间。

郑和的航海时代,是中国进入历史上一个开放、进步时代的标志。他带着崇高的宗教信仰,携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精髓和国家亲善友谊的使命,在推动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所经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民众物质生活水平,丰富当地国家外交、贸易、地理知识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在东南亚的华人、华裔以及原住民社会,仍广泛地流传着各种有关郑和的生动传说。郑和的访问创造了一个和平友善和熟悉的环境。在郑和七下西洋后,后期大量的广东人、客家人和福建人也都沿着郑和经过的路线迁徙和分散到东南亚各地。郑和七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功名千秋,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体穆斯林的光荣和榜样。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率领的船队首次远道航访亚洲、西亚和非洲各国,从时间上来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1450~1500年)于1487年率领两艘海船沿阿尔戈海湾发现好望角早了83年;比意大利的哥伦布(1451~1506年)横渡大西洋,远航到达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另一位葡萄牙人达·伽马(1469~1525年)发现新航路,绕航好望角,到达南印度早了93年;比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1480~1521年)到达菲律宾早了116年。郑和率领的航海船队,其组织与规模以及先进的航海技术,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典范。

img14

丁加奴城边的丁加奴河,当年郑和的船队曾通过此河访问该地

在历史记录中,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奉命开始第四次远航。这次航行的整个组织、规模和装备,比前几次更为充实和严谨,宝船有63艘,人员共27600多人,其中仅医官、护理人员就有近200人。这次航行,重历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马喇加、锡兰,转经安达曼群岛,直通榜葛喇(今孟加拉),西向乌里舍城(今卡塔尔)、马德拉斯、芝兰、翼城(今提鲁钠耳佛利)、魁朗、柯枝国(今柯钦)、古里国和莽格洛尔等印度诸国,然后直上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终点远达非洲东岸(今肯尼亚的葛巴萨和马林迪)。沿途航程所经各地有:今属伊朗国波斯湾地区的瓜法达尔、贾斯克、加喇哈,今阿曼国的麦斯卡特和古里亚岛,再西往祖法尔大湾、亚丁、木骨笛束、卜喇哇、竹步,至今属索马里国等地区。其中波斯湾畔是东西方各国间贸易的集散地,商业活动特别繁荣,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黄和人参,东非的象牙、龙涎香、黄金等物品都有。当年的亚丁即以盛产珍珠、宝石驰名于世。这里出产的大珍珠、大块猫眼宝石、数尺高的海底珊瑚树,在中国都属奇珍异宝,各国权贵都争着通过郑和转送给中国皇帝。

img15

保存在斯里兰卡博物馆用中文和波斯文写的石碑

为完成远航任务,郑和与航海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地做准备,对建造船舶的工程作了很充分的策划。根据航海中不同的用途需要,他们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质地非常稳固和抗浪性极强的船舶。根据记载,郑和向朱棣禀报所建造各种船舶的类别和性能,计有:最大的“宝船”有九道桅杆,十二面(张)帆,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航行时能抗巨风狂浪;有八道桅杆的,供装运马匹,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其次还有六道桅杆的坐船,另有专供装水用的水船;最小的战船有五道桅杆,构造的灵活轻巧,极具机动性和战斗潜力。每艘船只都配有三层精密的罗盘设备,每一层罗盘又分由24名士官负责轮值视察鉴定航行方向,更同时使用星座和指南针来导航。所谓日测风云,夜观星斗;昼则观日,夜则观星;阳晦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另外还有精确的罗盘配备技术,采用二十四方位,借天干、地支(即经纬线)、五行八卦而命名,用以定方位,标示航路;还制定了计算航行速度的单位,一昼夜分为十更,每更六十里,其精密度很高。这种计量法可指示航线的长短和海洋的深浅,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导航技术。

中国远在公元前300年就已经发明了指南针,11世纪用之于导航,12世纪再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非洲各国,至郑和七下西洋更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与亚、非的文化交流,同时增进了对世界各国人民传统生活与风俗习惯的了解。

img16

img17

文莱首都用明代中国穆斯林将军命名的路:王总兵路

img18

末广东的父亲从三亚迁移到马来亚后的入境登记卡(1)

在东南亚各国华人或其后裔中,至今仍广泛地流传着许多有关“三宝大人”的生动传说,足以证明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深远影响。由于郑和船队七次远航,传播了中国当朝的声威,带来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当时的发达的生产技能,促进了南洋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提高了南洋各国民众的物质生活。在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的漫长时间里,今日华裔先辈们辛勤的劳作,对开发南洋地区的经济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郑和遍布在南洋各地区的遗迹,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泰国人民常把“曼谷湾”称为三宝湾。纪念性的建筑物有三宝庙、三宝塔和据说是郑和亲建的清真寺。在马喇加(马六甲)的名胜古迹中,三宝山也是为了纪念郑和而建的。三宝庙建在山峰下面,旁边有口“三宝井”,相传是当年郑和开凿的,水质清凉甘美,用来饮用和沐浴,可以祛病延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怡保,都有类似的“三宝井”和“三宝洞”等;印度CALICUT和COCHIN等地,有三宝纪念碑;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博物馆,藏有郑和所赠送的、用三种文字书写的石碑等历史遗迹;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诸岛,为了纪念郑和而建立的各种建筑遗迹比比皆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首府SEMARANG是郑和下西洋在爪哇登岸之地,其中文译名名称就被称为“三宝珑”,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苏门答腊北部亚齐市,郑和送给亚齐王子的大铜钟深为亚齐人所喜,现已经作为亚齐所特有的标志性文物被保存在亚齐博物馆(旧王宫)的庭院中。

img19

郑和送给斯里兰卡国王的石碑

此外,随同郑和出访的著名人物还有会稽人马欢、太仓人费信和应天人巩珍等,他们都是虔诚的穆斯林翻译。他们随同郑和,在完成下西洋的艰巨任务后,还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完整、详尽地撰述了有关下西洋的航行历程。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巨著,不但为今天研究六七百年前亚非30余国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提供了非常翔实珍贵的文献资料,还对了解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概况以及与中国的友好交流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郑和带领当时强大的舰队经过很多的国家,从来没有建立过任何自己的城堡、据点和殖民地,没有贩卖黑奴,没有在当地强迫推广自己的语言。他的船队数次穿过马六甲海峡,却从未对马来西亚有过一寸土地的要求。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几百年来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日本人无数次地把战刀插在这个沟通东西方的咽喉上。西班牙、葡萄牙为争霸海上,把地球咬成两半,西班牙独占美洲,葡萄牙抢占亚洲与非洲。哥伦布这位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的热那亚水手,毫不隐讳地宣称自己要去“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中国和印度,就像当年十字军东征的士兵坚信“东方遍地流着奶和蜜”的蛊惑一样。葡萄牙海上远征队公开声称其在非洲西海岸的主要目标是贩卖奴隶、寻找黄金和象牙。利益使航海家变成殖民强盗,在欧洲伸向亚洲的魔爪中数葡萄牙最凶狠,这个小国也因香料贸易一跃成为富庶强国,中国澳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落入葡萄牙殖民者之手。航海家达·伽马率领坚船利炮前往印度,一路烧杀抢劫,竟把砍下的土著居民的手足、割下的嘴唇耳鼻、敲掉的牙齿,以船装舟载,恶行令人发指!他们曾在印度洋遇到一艘从麦加返回的没有武装的船,一次烧死船上700多人!还用大炮摧毁了印度城市科泽科德。西班牙人坚称自己为攫取食物、香料和黄金而航海。勇敢的麦哲伦没有想到他会葬身于比他更勇猛的菲律宾群岛部落居民愤怒的刀下。他的船队出发时265人,3年后回到西班牙时仅生还18人。金矿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来到美洲等地淘金。在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西方殖民者的淘金队看到当地土著酋长身佩黄金饰物,屋子里也有各种黄金饰品,他们大为高兴,以为自己到了《圣经》中所描述的圣人所罗门(苏莱曼圣人)所拥有的盛产黄金的地方,故取名为所罗门群岛。美国的纽约,也被称为旧金山。而郑和率领的舰队,在所经之地都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当地人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从更深的角度来比较郑和的七下西洋和西方殖民者的航海历史有着不同的意义。1492年8月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赞助下,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在海上漂流了两个月,绝望之际,于10月12日发现了前方的陆地。他高兴极了,把这块陆地命名为“圣萨尔瓦多”(今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不过一直到死,他还认为自己到了印度,还称这里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1499年到1502年,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地方并不是印度,而是一块不知名的新大陆。于是,后代人们使用亚美利哥的名字称这块新大陆(其实是两块大陆)为阿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分为南北美洲)。发现新大陆后,当地原住居民就遭受了血淋淋的杀戮和无穷的灾难。尤其是在北美洲,史料记载,当哥伦布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的总数为3000万,不到50年,人口便迅速锐减为1500万。简而言之,随着大量淘金的西方殖民者的不断迁入,原住民被大量屠杀以至不断地消失减少。从发现新大陆后,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又进行了长达300年的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

所以与郑和文明之旅不同的是,西方殖民者的历史是借用先进的武器,每次殖民活动都是“只赚不亏”。比如葡萄牙人达·伽玛1498年第一次到印度掠夺的丝绸和香料,总价值等于其航行费用的60倍。

16世纪,葡萄牙人从非洲掠夺黄金270吨。西班牙人在美洲更加贪婪,1545年到1560年15年间,从美洲掠去5.5吨黄金和246吨白银。

郑和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完整的这样船队,并在前后28年间,航经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航程总计16万海里(约等于19.6万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地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关系,同时也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和商业贸易往来。不同于哥伦布和达·伽马在航程途中所进行的海盗式的侵略、掠夺、焚烧等残暴行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事业大大促进了南洋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南洋各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郑和一直受当地华人的记忆和怀念,如在印尼爪哇岛上的泗水市以及苏门答腊岛上的巨港市就有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郑和清真寺”,马六甲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郑和将军路(Jalan Lankasamana),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