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节与郑和下西洋

海洋节与郑和下西洋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明朝统一云南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四次会议批准,把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每年7月11日的“航海日”定为国家“海洋节”。利用海洋节普及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和海洋军事的发展,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强国国策的贯彻落实。
海洋节与郑和下西洋_节日故事选编

故事里的郑和,原姓马,小名叫三保,系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人。他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他的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郑和从他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获益,年少时就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图像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 “郑”姓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的小名叫“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代表皇帝意志和国家需要,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开始远航,先后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并且发展了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丰富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四次会议批准,把郑和下西洋的首航日,每年7月11日的“航海日”定为国家“海洋节”。利用海洋节普及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和海洋军事的发展,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强国国策的贯彻落实。

注:“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