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的“民主”理论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如果说,经济民主是基础,社会民主是目标,那么,政治民主就为社会全面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考茨基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着重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民主的政治现状。考茨基认为,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所包含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政治方面也将是“民主”与“垄断”相互交织的过程。考茨基甚至提到,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也将成为埋葬资本主义的工具,因而作为社会主体的无产阶级应当学会利用民主手段实现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的飞跃,以期真正实现社会民主。
1.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形式
考茨基对资本主义政治民主的说明是在同“原初民主”的对比中展开的。考茨基认为,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的局限性,人们只能通过口头方式直接参与选举、传递信息,因此,“原初民主”体现为一种直接民主的方式,社会主体在与他人的直接交往活动中实现对社会的改造,以实现自身的目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日益发展促使近代政治国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尽管有些国家仍旧保留了直接民主的选举形式,但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国家中的一切事务在根本上都变得愈加复杂化,因而“现代民主”也必然在形式上发生深刻变化。考茨基为此概括到,“现代民主”就是要依靠一整套复杂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乃至社会道德规范来维护社会国家运转的民主形式,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程序才能发挥自身权利或者履行个人义务。考茨基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例讲到,尽管个体还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直接参与国家选举活动,但受到国家疆域、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多方因素的限制,个体很难再像从前一样以单纯的方式深入政治体决策过程,人们必须将自身的需求依照合法程序诉诸代表其利益的政党、阶级、国家或者社会团体等等,凭借这些中介工具逐步商议、裁决。考茨基从当时西欧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出发提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经济领域逐渐形成企业主联合组织以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会组织,资本家和工人将首先在代表各自利益的联合组织中争取各自利益。从世界历史范围来讲,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世界市场范围内扩展开来,这种现代的、间接的、复杂化了的民主体系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考茨基甚至预测,未来世界也可能在一定阶段进入超帝国主义阶段,也就是各个国家通过积极参与、互相协调、相互合作的方式以避免世界战争的危险,从而尽量保证各个参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2.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及其局限性
虽然政治民主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但考茨基结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情况意识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现代民主政治依然存在巨大的缺陷。资本主义虽然在制度上建立起一整套民主政治体系,但这种“现代民主”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消除“剥削”的特性,所谓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不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民主制度,相反,它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民主”更沦为资产阶级实行“垄断”统治的手段。
考茨基从国内方面考察了资本主义政治中“民主”与“垄断”交织的状态。首先,大众舆论方面。考茨基提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报纸、邮电为代表的,处于市民社会范围内的新闻行业作为社会监督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些大众舆论监督机构虽然属于市民社会范围之内,但从整个国家制度来说,它们也从政府机构那里取得了相应的合法地位,因而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延伸机制,不仅有权利发挥其相应职能,而且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也能够报道、甚至揭露社会国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然而,考茨基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发现,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权力逐渐掌握在少数大资产者手中,因而这些大众舆论也逐渐沦为资产阶级操控的工具。考茨基为此揭露到,这些“独立的报纸会沦为广泛的资本主义组织,最重要的新闻工具、最大的官方电报都可能为政府垄断,政府以及大资产阶级集团越来越操控着为人民大众提供政治信息的那些机构”。[35]因此,本应当代表社会利益的大众舆论组织对社会的监督作用大大降低。
其次,政党政治方面。考茨基所生活的年代,也是政党政治在西方社会不断发展的年代。考茨基认为,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的不断发展,“阶级”越来越成为分析社会结构、衡量社会情况的评价标准,因而“阶级利益”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政治发展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政党作为其阶级代表必然要参与到国家政治的决策过程之中,因而必然会以其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影响国家政治的走向。考茨基从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出发,指出政党制度的确立本来应当有利于维护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协调、相互发展,但从现实来看,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其滥用权力的行为越来越陷入与人民群众主导的政治实践相对立的境地,这实际上也是对经济方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矛盾尖锐化趋势的政治反映,因而也造成阻碍民主的情况。
第三,议会政治方面。考茨基认为,议会政治本来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表现,但是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政治也难以逃脱垄断资本欲攫取一切权力以控制社会的魔爪,因而越来越陷入垄断资产阶级的霸权统治中。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议会职能越来越受到官僚机构的影响,而官僚机构在现代国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如考茨基所讲:“官僚机构增长得越快并且获得的权力越大,那么,它就越容易从社会的婢女变成社会的主人,越容易将其自身的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越会变得更加烦冗和拘泥于形式,并且出现腐败和目光短浅”。[36]因此,本应代表人民权利的“议会”逐渐沦为国家行政权力的傀儡。“这里议会被认作是这样一种状态,它本来应给予外部世界以法律,但(实际上)它本身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法律体系”。[37]考茨基为此评价道,“职业行政人员将其最坏的血液输送进了议会,导致议会呆小症的出现,也就是使整个政治思维在议会政治流程中受到限制”。[38]
考茨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民主遭到破坏的事实归根结底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即“垄断”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唯权力独尊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这种“民主”政治的固有缺陷。在现实中,垄断资本主义妄图掌控一切“国家权力”的残暴、血腥的欲望就表现为金融资本家从工业资本家中脱离出来,以民主政治的名义操纵“国家权力”,从而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考茨基通过对比“工业资本家”同“金融资本家”的本质以说明金融资本家为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而不断想方设法吞噬国家权力的做法。考茨基讲道,早期的工业资本家虽然也追求“超额利润”,想方设法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或者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等方法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但他们又是极其吝啬、谨小慎微、惧怕战争的。此外,工业资本家所提倡的“自由主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分权制衡”的政治理念,因而他们所要求的不是强有力的政府,而是强有力的议会。与此相反,金融资产阶级“却是敢闯敢干,挥霍无度和专横暴虐的”。[39]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来看,考茨基认为,金融巨头就如同封建时期的大地主一样,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甚至热衷于军国主义,要求对内对外皆实行强有力的横暴政策。“金融资本的上层人物不必畏惧这种强有力的、不听命于人民和议会的国家,因为他们作为债权人,并且通过个人在宫廷里的影响,就能支配这种政权。而他们作为债权人,又作为国家的供货人,在军国主义化、战争和国债上也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他们的影响和剥削的范围,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他们的财产,都会由于参与上述几方面的活动而增长起来。”[40]
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向外扩展到国际关系层面,主要体现在“军国主义”“殖民主义”方面。考茨基为此分析了军国主义形成的原因。“帝国主义获得超额利润,当然一部分是靠牺牲本国部分居民——劳动阶级和没有参加垄断的资本家——的利益,一部分是靠牺牲被占领的殖民地区的劳动阶级的利益,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靠牺牲其他国家的资本家的利益”,[41]“特别是最后一种意图造成了各国之间的日益增长的对立,对立表现为激烈的陆上和海上的军备竞赛”。[42]因此,军国主义在本质上体现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为在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获得胜利,从而获得更多瓜分世界的权利,以谋取更多超额利润,而不断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危害世界和平的行为。
此外,垄断在对外关系方面还表现为殖民主义。考茨基认为,追求国家扩张的欲望并不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帝国主义国家特有的。在封建制度下,国家被视为各个王朝的领地,各族人民无权过问国家行政,封建君主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土。直到早期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技术和铁路交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政治方面现代民主制和现代民族运动蓬勃发展,国家也从封建主的领地逐渐转变为民族的领土。“民主制和民族运动认为,每一个民族应当自由地支配自己的领土。这样一来,每一个国家就有了确定的边界,越出这一边界的任何意图都被排除了。建立民族国家的正确手段不应当是战争,而应当是革命。”[43]但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宣布吞并原始的农业地区,在这些地区里现代资本主义还没有唤醒任何民族政治生活,因此这些地区可以被并入这个国家而对它毫无损害,正像18世纪给欧洲各国的征服欲所规定的扩张渴望的限度,对于帝国主义的对象来说失去了效力。民族主义本身获得了新的内容。它从争取民族独立的意图变成了争取民族统治的意图。这一意图过去仅仅在多民族国家中才会发现,现在也移植到民族国家身上了。”[44]这种向“民族统治”转变的趋势源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但更为重要的是,它给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要从落后地区无偿获取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这些落后地区因而不断遭受外来侵略者的各种蹂躏和掠夺。因此,考茨基说,帝国主义的“垄断”本质波及世界各地,其殖民主义行为给落后地区的人民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现状,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活动从根本上刺激了现代民主的形成与发展,诸如“议会民主”“政党政治”“三权分立”等现代政治体系的建立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从制度层面逐渐提高了人们的法制意识、参与公共事务的主体意识;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又具有两面性,它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性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假性”。按照考茨基的观点,虽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经济民主”的萌芽,并且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但它尚未实现真正的社会民主。换句话说,只有真正确立并且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的“社会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因此,在了解了“经济民主”“政治民主”之后,还必须从“社会民主”的层面把握“民主”的真正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